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108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无需对来自图像读取装置的打印进行假脱机(spool)即可开始打印操作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诸如复印机和多功能机的多项OA(办公自动化)设备,已经在推进价格降低,已经要求向顾客提供这些OA设备项的硬件制造商应对这种趋势。
因此,已经提出了彼此关联地操纵扫描仪和打印机以实现打印处理(例如复印处理)的扫描仪打印机系统(打印系统)。
这种打印系统与复印机和多功能机相比提供了如下优点可以用简单方便的结构来实现诸如复印处理的打印处理,此外还可以大幅降低系统的引入成本。
将参照图11来描述这种打印系统中的打印处理的流程。这里,将描述打印机为激光打印机的应用。
首先,在扫描仪中,放置作为扫描对象的文档,并按下开始按钮来开始对文档的扫描处理。随着该扫描处理开始,从文档逐行读取图像数据以将其依次累积在缓冲器中。并且,当累积了一页图像数据而结束扫描处理时,开始将其发送到打印机。
在打印机中,打印机控制器接收从扫描仪发送的图像数据以将该数据累积在缓冲器中,并向引擎部发送启动请求。
接收到启动请求的引擎部使用该请求作为触发来开始打印准备。例如,引擎部开始对加热器通电来将定影部的温度升高到一定值以上以进入可打印状态。
当打印机控制器已在缓冲器中累积了一页图像数据时,其向引擎部发送打印开始信号,开始传送图像数据。接收到该图像数据的引擎部根据该图像数据在纸上形成图像,开始打印处理。然后,当完成打印时,该处理结束。
此外,作为用于缩短打印机侧的打印处理的时间段的现有技术,公知有日本特开2001-260429中给出的技术。该专利文献涉及如下的技术如果使用具有直接和假脱机两种模式的打印机,并且在直接模式下执行打印,则该技术使得无需假脱机即可执行打印处理,一旦累积了一页图像数据就开始将打印数据传送到引擎部。
如上所述,使用现有技术的打印系统,当已经累积了整整一页从扫描仪发送的图像数据时,打印机开始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开始打印处理。这是因为,使用激光打印机,一旦开始了打印操作就不能中途停止。
通常,来自诸如主机终端的个人计算机的打印数据包含一页图像数据,并且,在打印机侧,一度将图像数据展开为用于给出打印输出的位像。
另一方面,来自扫描仪的打印数据以区(band)为单位包含有由位像构成的图像数据,并且,在打印机侧,照原样提取打印数据中的位像以给出打印输出。
换言之,从扫描仪发送的打印数据(以区为单位)和从主机终端等发送的打印数据(以页为单位)在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上彼此颇为不同。
因此,即使在来自主机终端的打印中在完全累积了一页图像数据之前不能开始打印,但在来自扫描仪的打印中在完全累积一页图像数据之前开始打印也是合理的。使用与来自主机终端的打印的定时相同的定时开始来自扫描仪的打印造成对打印操作的无谓延迟,这导致吞吐量的降低。

发明内容
于是,鉴于这种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无需对来自图像读取装置的打印进行假脱机即可开始打印操作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其包括基于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图像数据使用激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引擎部,该打印装置包括分解处理部,从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打印缓冲部,累积由分解处理部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及引擎控制器,在识别出打印数据的发送终端为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引擎控制器在打印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使得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将基于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整体配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2是例示如图1所示的扫描仪10的内部配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3是例示如图2所示的扫描仪控制器14的功能配置的一部分的框图;图4是例示打印数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图5是例示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20的内部配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6是例示如图5所示的打印机控制器24的功能配置的一部分的框图;图7是例示在如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示例的顺序线图;图8是例示如图1所示的扫描仪10的操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9是例示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20的操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10是例示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变型例的扫描仪控制器14的功能配置的框图;以及图11是例示在现有技术的扫描仪和打印机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示例的顺序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的实施例。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整体配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在该打印系统中,扫描仪10、打印机20以及一个或多个主机终端30通过诸如LAN(局域网)40的网络彼此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其中扫描仪10和打印机20通过LAN 40彼此相连的应用,然而仅需要扫描仪10与打印机20之间的相互通信,例如,如该图中的虚线框所示,扫描仪10和打印机20可以通过使用USB(通用串行总线)或Centronix接口41等彼此直接连接。
扫描仪10是通过扫描操作从置于压板玻璃或馈送到其上的文档中读取图形、相片或者字符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装置。
扫描仪10从文档中逐行读取图像数据(下文中将所获得的数据称为行数据),并将其累积在缓冲器(稍后要描述的扫描仪缓冲器13)中。并且,当在缓冲器中累积了一个区(规定行数)的图像数据时,扫描仪10使用该数据来生成以规定的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打印数据,并将其发送到打印机20。
之后,每次缓冲器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时,扫描仪10就生成打印数据以将其发送到打印机20。
打印机20是利用激光的激光打印机(激光型打印装置)。当从扫描仪10或主机终端30发送了打印数据时,打印机20解析打印数据中的页面描述语言以执行打印处理。通过与扫描仪10相关联地操作打印机20以用打印机20来输出由扫描仪10读取的图像数据,可以实现复印功能。
当打印机20接收到来自扫描仪10的打印数据时,打印机20提取(在某些情况下展开)在接收到的数据中包含为一区的图像数据,并将其累积在缓冲器(稍后要描述的打印机缓冲器22)中。并且,随着缓冲器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打印机20开始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稍后要描述的引擎部21),开始打印处理。因此,当在打印机20中打印从扫描仪10发送的打印数据时,打印机20中的缓冲器(稍后要描述的打印机缓冲器22)用作区缓冲器,这意味着无需假脱机即可开始打印操作。
主机终端30是由用户操纵的个人计算机等,并且一个或多个主机终端30连接到LAN 40。用户可以从该主机终端30选择期望的文件(打印对象数据)来向打印机20请求打印该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如下的应用随着在打印机20中的缓冲器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开始将该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并开始打印处理,然而,这仅提供了一个示例,也可以在累积了两个区或几个区的图像数据时开始打印,由此,可以改变开始打印的定时以适合于应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引擎部的性能、扫描仪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环境等。
图2是例示如图1所示的扫描仪10的内部配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扫描仪10被构造为包括取纸盘11,作为扫描对象的文档装载于其上;图像读取部(IIT,即图像输入终端)12,其由照明灯、透镜、CCD(电荷耦合器件)等构成,并对装载到取纸盘11上的文档进行扫描处理以逐行读取图像数据;扫描仪缓冲器13,其由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并临时累积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扫描仪控制器14,其由CPU(中央处理单元)、各种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构成,并全面控制扫描仪10;扫描仪显示器15,其为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扫描仪操作部16,其为诸如操作按钮的输入装置;以及扫描仪通信部17,其由网卡、USB端口等构成,是连接扫描仪10与其他装置(打印机20、主机终端30等)的通信接口装置。
在取纸盘11中,设置有自动送纸器11a,即使当装载有多个文档时,该自动送纸器11a也能依次逐一送出文档以通过压板玻璃(未示出)上的路径将它们传送到出纸盘(未示出)。
图像读取部12对由自动送纸器11a馈送到压板玻璃上的文档进行扫描处理以读取图像数据。通过重复这一过程,可以连续读取装载到取纸盘11上的文档。
在扫描仪缓冲器13中,逐行地依次累积图像读取部12中读取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随着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就将该数据发送到打印机20,由此扫描仪缓冲器13所需要的累积容量仅为一个区的图像数据。
这里,将使用图3来描述扫描仪控制器14的功能配置的一部分。
扫描仪控制器14被构造为包括预IPS处理部51、IPS处理部52、发送数据生成部53以及发送控制器54作为各种处理功能部。
预IPS处理部51提供对从图像读取部12输入的行数据进行明暗补偿、颜色完成(color completion)等的功能,而IPS处理部52根据用户设置的打印参数对在预IPS处理部51中经过规定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编辑处理,并将编辑后的数据存储到扫描仪缓冲器13中。
在IPS处理部52中经过规定处理并且输出的行数据包括根据打印参数进行了编辑的位像,由此,接收到该数据的打印机20可以按原样使用这些图像来执行打印处理。
随着在扫描仪缓冲器13中已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发送数据生成部53获取该数据,并生成以规定的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打印数据。在该发送数据生成部53中生成的打印数据例如提供如下的结构其中,如图4所示,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数据(头部和终结符)添加到图像数据的开头和末尾。
发送控制器54通过扫描仪通信部17将发送数据生成部53中生成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20。这是对形成扫描仪控制器14的功能配置的一部分的各个功能块的描述。
图5是例示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20的内部配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打印机20被构造为包括引擎部(IOT,即图像输出终端)21,其由感光鼓、转印带等构成,并通过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在纸上形成图像来执行打印处理;打印机缓冲器22,其由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并临时累积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打印机通信部23,其由网卡、USB端口等构成,是连接打印机20与其他装置(扫描仪10、主机终端30等)的通信接口装置;打印机控制器24,其由CPU(中央处理单元)、各种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构成,并全面控制打印机20;打印机显示器25,其为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以及打印机操作部26,其为诸如操作按钮的输入装置。
引擎部21被构造为使用激光进行操作,由此,一旦开始了打印操作就不能中途停止。因此,如果向该引擎部21提供图像数据的速度低于引擎部21的打印速度,则导致过速错误(白条)。
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累积从扫描仪10发送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随着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将数据传送到引擎部21,开始打印处理,由此,当打印从扫描仪10发送的打印数据时,打印机缓冲器22用作区缓冲器,这意味着无需假脱机即可开始打印操作。
这里,将使用图6来描述打印机控制器24的功能配置的一部分。
打印机控制器24被构造为包括分解处理部61和引擎控制器62作为各种处理功能部。
分解处理部61提供对通过打印机通信部23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中的页面描述语言进行解析以将数据展开为位像的功能,分解处理部61被构造为包括打印数据识别部61a和展开/编辑部61b。
打印数据识别部61a分析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并识别其为从扫描仪10发送的打印数据还是从主机终端30发送的打印数据。通过参照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编写的头部来执行该识别以指定发送终端。
展开/编辑部61b解析打印数据中的页面描述语言以将数据展开为位像,对图像执行诸如放大、缩小或旋转的图像编辑处理。在从扫描仪10发送的打印数据中,包含由位像构成的图像数据,由此,基本上从图像数据中直接提取出位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对位像进行诸如再变换的图像编辑处理。
引擎控制器62提供如下功能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21并发送用于控制在引擎部21中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控制信号,该引擎控制器62被构成为包括启动请求发送部62a和传送部62b。
启动请求发送部62a提供向引擎部21发送启动请求以使其开始打印准备的功能。接收到该启动请求的引擎部21例如开始对加热器通电以将定影部的温度升高到一定值以上以进入可打印状态。
传送部62b提供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21的功能。更具体地,随着打印机缓冲器22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传送部62b向引擎部21发送打印开始信号,开始传送图像数据。
该传送部62b从分解处理部61获取对打印数据的识别结果,并根据该识别结果来确定开始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21的定时。更具体地,如果打印数据是来自扫描仪10的打印数据,则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累积了一区图像数据时开始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21,而如果打印数据是来自主机终端30的打印数据,则像常规技术一样按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累积了一页图像数据的定时开始传送图像数据。
如上所述,使用引擎部21,一旦开始了打印操作就不能中途停止。因此,如果从打印机控制器24传送数据的速度低于引擎部21的打印速度,则导致过速错误(白条)。
因此,必须至少考虑打印数据的到达速度和引擎部21的打印速度来预先设置从传送部62b对图像数据的传送开始定时。例如,如果将一页分为四个区,并且需要每2.5秒从扫描仪10接收到一个区的打印数据且每1.5秒将一个区的数据传送到引擎部21,则必须在接收到2个或更多个区的图像数据之后的定时开始传送图像数据。这是对形成打印机控制器24的功能配置的一部分的各个功能块的描述。
图7是例示在如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中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顺序线图。
首先,当在扫描仪10中设置了作为扫描对象的文档并按下了开始按钮时,开始对文档的扫描处理。随着开始了扫描处理,从文档中读取行数据,并将其依次累积在扫描仪缓冲器13中。当在扫描仪缓冲器13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时,扫描仪10开始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20。每次在扫描仪缓冲器13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时就执行这种发送处理,并且,在发送的打印数据中包含一个区的图像数据。
在打印机20中,当通过打印机通信部23接收到打印数据时,打印机控制器24从接收到的数据中提取图像数据(位像)以将其累积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向引擎部21发送启动请求。
接收到该启动请求的引擎部21使用该请求作为触发来开始打印准备。例如,引擎部21开始对加热器通电来将定影部的温度升高到一定值以上以进入可打印状态。
随着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打印机控制器24向引擎部21发送打印开始信号,开始传送图像数据。引擎部21通过基于该图像数据在纸上形成图像来开始打印处理。然后,当完成打印时,该处理结束。
图8是例示如图1所示的扫描仪10的操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当用户将作为扫描对象的文档置于压板玻璃上或者自动送纸器11a中时(步骤S101),对打印参数等进行设置(步骤S102);并且按下开始按钮(步骤S103),开始对文档的扫描处理(步骤S104)。
随着开始了扫描处理,将在图像读取部12中从文档读取的行数据依次地输入到预IPS处理部51,并且在预IPS处理部51中提供规定的校正处理等之后,进一步将行数据输入到IPS处理部52。
将经过了IPS处理部52等以进行规定的图像编辑处理等的行数据累积在扫描仪缓冲器13中(步骤S105)。然后,随着在扫描仪缓冲器13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步骤S106中的“是”),发送数据生成部53获取累积在扫描仪缓冲器13中的一区图像数据来生成以规定的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打印数据,并由发送控制器54通过扫描仪通信部23将所生成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20(步骤S107)。
如果没有完成对全部区的发送(步骤S108中的“否”),则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05到步骤S107的处理操作,并且当完成了对全部区的发送时(步骤S108中的“是”),该处理结束。
图9是例示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20的操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当打印机20通过打印机通信部23接收到打印数据时,打印数据识别部61a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并识别该数据是从扫描仪10发送的打印数据还是从主机终端30发送的打印数据(步骤S201)。如上所述,通过参照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编写的头部来执行该识别以指定发送终端。
作为该识别的结果,当发现打印数据是来自主机终端30的打印数据时(步骤S201中的“否”),执行像常规技术一样的处理(步骤S202),因为其为公知处理故略去对其的描述,然后该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当打印数据是来自扫描仪10的打印数据时(步骤S201中的“是”),依次地接收其中按区包含有图像数据的打印数据(步骤S203);并且从接收到的数据中提取由位像构成的图像数据以将其累积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步骤S204)。只要发送打印数据就继续执行该处理。
随着开始在缓冲器中进行累积,打印机控制器24从启动请求发送部62a发送启动请求(步骤S205)以启动引擎部21。接收到该启动请求的引擎部21使用该请求作为触发来开始打印准备(步骤S209),进入可打印状态(步骤S210)。
随着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累积了一个区的图像数据(步骤S206中的“是”),打印机控制器24从传送部62b向引擎部21发送打印开始信号,开始传送图像数据(步骤S207)。随着开始了传送图像数据,引擎部21通过基于该图像数据在诸如纸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来开始打印处理(步骤S211)。
并且,随着从打印机控制器24对图像数据的传送的结束(步骤S208中的“是”)时,引擎部21中的打印处理也结束(步骤S212中的“是”),该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被构造为使得从打印数据中提取图像数据以将其累积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并且在识别出这种打印数据的发送终端为扫描仪10的情况下,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累积了一区图像数据时使得引擎部21开始对图像数据的打印,由此,对于来自扫描仪10的打印,无需假脱机即可开始打印操作,这使得可以缩短从复印开始指令(从按下开始按钮起)到完成第一页的输出的第一印出时间(FPOT)。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如下应用其中,随着在打印机缓冲器22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开始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21,开始打印处理,然而,该系统可以被构造为如下从扫描仪10侧指示开始打印处理。换言之,可以在扫描仪10侧确定打印处理的开始定时,并且可以通过扫描仪10指示打印机20开始打印处理。
如图10所示,在该应用中,系统被构成为如下在扫描仪10的扫描仪控制器14中设置打印开始指示部55,并且在考虑已发送到打印机20的图像数据的区数、打印数据到打印机20的到达速度、打印机20的引擎部21的打印速度等的情况下,通过该打印开始指示部55向打印机20发送打印开始命令。在打印机20侧,随着接收到该打印开始命令,引擎控制器62开始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部21以开始打印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如下应用其中通过组合与扫描处理并行地发送打印数据的扫描仪10与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20来实现本发明,然而,也可以通过组合上述打印机20与在累积了一页图像数据之后开始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20的扫描仪10来实现本发明。此外,在该应用中,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缩短第一印出时间(FPOT)的目的,尽管效果略有减弱。
除此之外,可以用在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给出的任何修改来实现本发明,并不限于如上参照附图所述的实施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其包括基于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图像数据来利用激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引擎部,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分解处理部,从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打印缓冲部,累积由分解处理部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及引擎控制器,在识别出打印数据的发送终端是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该引擎控制器当在打印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使得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打印装置,其中引擎控制器可以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使得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打印装置,其中引擎控制器可以在至少考虑了打印数据的到达速度和引擎部的打印速度后适时使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打印装置包括基于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图像数据来利用激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引擎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分解处理部从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将分解处理部获得的图像数据累积在打印缓冲部中;以及在识别出打印数据的发送终端为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从引擎控制器当在打印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使得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打印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的打印系统,该图像读取装置从文档中读取图像数据并将其中以规定的页面描述语言来描述所读取的图像数据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并且打印装置包括基于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图像数据来利用激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引擎部,其中,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从文档中逐行读取图像数据;缓冲部,依次地累积图像读取部逐行读取的图像数据;以及发送控制器,当在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行数的图像数据时开始将该图像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并且,打印装置包括分解处理部,从发送控制器发送的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打印缓冲部,累积由分解处理部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及引擎控制器,当在打印缓冲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使得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打印系统,其中图像读取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指示引擎控制器开始打印的打印开始指示部,并且,引擎控制器可以基于来自打印开始指示部的打印开始指令而使得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如下的结构使得从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以将其累积在缓冲器中,并且,在识别出打印数据的发送终端为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当在缓冲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使得引擎部开始对图像数据的打印,由此,对于来自图像读取装置的打印,无需假脱机即可开始打印操作,这使得可以缩短从复印开始指令(从按下开始按钮起)到完成对第一页的输出的第一印出时间(FPOT)。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适用于其中设置有图像读取装置和打印装置的任何打印系统,特别地,它们使得可以用方便且便宜的结构来实现与打印装置相关联地使用图像读取装置的打印(复印)处理,由此可以在频繁进行复印工作的任何办公室和场所有效地使用它们。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是出于例示和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其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很多变型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以及适用于所构想的特定用途的各种变型例。旨在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2005年11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338793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公开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基于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图像数据来利用激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引擎部,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分解处理部,从所述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打印缓冲部,累积由所述分解处理部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及引擎控制器,在识别出所述打印数据的发送终端是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该引擎控制器当在所述打印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使得所述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引擎控制器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使得所述引擎部开始打印所述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引擎控制器在至少考虑了所述打印数据的到达速度和所述引擎部的打印速度后适时使所述引擎部开始打印所述图像数据。
4.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基于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图像数据来利用激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引擎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分解处理部从所述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将通过所述分解处理部获取的图像数据累积在打印缓冲部中,以及在识别出所述打印数据的发送终端是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当在所述打印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从引擎控制器使得所述引擎部开始打印所述图像数据。
5.一种具有打印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的打印系统,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从文档中读取图像数据并将其中以规定的页面描述语言来描述所读取的图像数据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所述打印装置,并且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基于所述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图像数据来利用激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引擎部,其中,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从所述文档中逐行读取图像数据,缓冲部,依次累积所述图像读取部逐行读取的图像数据,以及发送控制器,当在所述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行数的图像数据时开始将该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打印装置,并且,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分解处理部,从所述发送控制器发送的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打印缓冲部,累积由所述分解处理部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及引擎控制器,当在所述打印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使得所述引擎部开始打印所述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进一步包括指示所述引擎控制器开始打印的打印开始指示部,并且,所述引擎控制器基于来自所述打印开始指示部的打印开始指令而使得所述引擎部开始打印所述图像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打印装置包括基于打印数据中的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图像数据来利用激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引擎部,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分解处理部,从打印数据中获取图像数据;打印缓冲部,累积由分解处理部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及引擎控制器,在识别出打印数据的发送终端是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该引擎控制器当在打印缓冲部中累积了规定区数的图像数据时使得引擎部开始打印图像数据。
文档编号G06F3/12GK1971500SQ20061011575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4日
发明者寄本浩二, 杉本英明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