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冷却设备的光盘驱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666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冷却设备的光盘驱动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光盘上读/写数据的光盘驱动单元,这种光 盘驱动单元包括转盘、光学读取单元和冷却设备,转盘具有旋转轴线, 光学读取单元设在转盘附近,且冷却设备用于将冷却空气流引导到光 学读取单元。
背景技术
光盘驱动单元如DVD记录器的性能的一个限制因素是激光二极管 的温度规格。随着写速度的提高,必须相应地提高所要求的激光功率 (并因此而提高温度)。目前,电器装置制造商必须利用外部风扇来 降低电器装置内部的温度。这就限制了记录装置的设计,因为必须将风扇置于关键位置来将光盘驱动单元的热带走。记录装置的高度也受 限于风扇的直径。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驱动单元的示例在US-A-4,T71,412和JP-A-06236677中公开。另一种解决方案在JP-A-2002184167中公开,在这种方案中,使用 一种小型风扇。为了达到适当的冷却效果,必须将风扇设置到高的旋 转速度,这样就产生噪音。因此,是否产生足够的冷却效果仍有疑问。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冷却设备的读取单元。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读取单元包括离心式鼓风机,这种离心式鼓风机具有旋转轴线,这种旋转轴线基本上平行于转盘的旋转轴线。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驱动单元中,离心式鼓风机的使用可产 生大的冷却流,而并不产生令人厌烦的风扇噪音,而且也不增加光盘 驱动单元的高度。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权利要求2的特征。由于具 有较好的冷却,所以就可相当大地提高处于高温的光盘驱动单元如 DVD记录器的性能。权利要求3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可从两个侧面产生相对较大的进气口,从而导致大的冷却流。权利要求4的实施例自动导致离心气流出口的产生。在权利要求5的实施例中,将空气朝向读取单元引导,从而离开由转盘所支撑的光盘。这就避免了空气对旋转光盘的干扰,而这种干扰往往会影响记录性能。本发明还包括光盘驱动单元的光学读取单元的冷却设备,这种冷 却设备用于将冷却空气引导到光学读取单元,如权利要求10所主张的那样。通过下面的描述并参考附图就会明白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方面 和优点。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冷却设备的光盘驱动单元的优选实施例 的剖面透视图;图2是示于图1中的冷却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示于图1中的驱动单元的以较小比例的仰视透视图;图4是类似于图3的视图,但将冷却设备移去;图5是示于图1中的光盘驱动单元中的冷却设备的风扇板的以较 大比例的仰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单元的优选实施例。这种光盘 驱动单元可用于在光盘上读和/或写数据的设备中,如DVD记录器,这 种设备适合于通过光学读和/或写构件尤其是激光二极管读和/或写用 于音频、视频和/或数据的光盘。图1示出了这种光盘驱动单元,这种光盘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机1、 由电动机1驱动的心轴2和连接到心轴1的转盘3。心轴2确定转盘3 的旋转轴线2'。光盘驱动单元还包括光学系统4,光学系统4包括从 /向光盘D读/写数据的读取单元。读取单元设在转盘附近并可相对于转 盘移动。光学系统4包括激光二极管和多个透镜。当使用这种系统时, 光盘(未示出)由转盘3支撑。出于这种目的,使光盘的夹紧区域由 转盘接合,以便于驱动。在实践中,光学系统的激光器变得非常热并要求冷却,以在高性 能时运行。因此,本发明提供冷却设备,在此实施例中,这种冷却设备以离心式鼓风机5的形式。鼓风机5具有旋转轴线5',旋转轴线5 '平行于转盘3的旋转轴线2'。由于鼓风机轴的这种取向,所以鼓风 机5具有与光盘驱动单元成直线的水平取向。鼓风机包括叶片6,优选这些叶片6是直的并与旋转轴线的各自的 径向线成角度定位。鼓风机5容纳在鼓风机外壳7中并位于相对于外 壳中的内部空间的偏心位置,以产生气流出口8。空气进口设在外壳7 的两个侧面上,以能够将空气从两个轴向侧面吸入外壳中。空气出口8 基本上指向鼓风机5的切向方向。出于这种构造上的原因,鼓风机5具有高容量且噪音水平低。鼓风机的外壳7相对较平并具有比光盘驱动装置的外壳IO低的高 度。鼓风机外壳的一个侧面连接到风扇板9,风扇板9形成外壳10的 侧面的一部分(参看图3和4)。风扇板9可与鼓风机外壳结合并且与 鼓风机外壳7的一个侧面平齐。鼓风机5和风扇板9设在光盘驱动装 置外壳10的侧面,读取单元4位于该侧面。风扇板还起到用于鼓风机 外壳7的安装装置的作用,以将鼓风机安装到光盘驱动单元的外壳10。如图5所示,风扇板9的内部具有导流装置,以将离开鼓风机空 气出口 8的气流会聚来改进对流,在此实施例中,导流装置是导肋ll。 风扇板9的内部包括另一个导流装置,以将气流偏离风扇板9,在此实 施例中,另一个导流装置是导肋12。导肋12基本上垂直于气流延伸, 并且在其朝向气流的侧面具有倾斜面。出于气流偏离的原因,所以就 将气流引导而离开转盘3上的光盘并朝向读取单元,尤其是读取单元 的激光二极管。因此,气流并不干扰旋转光盘并被引导到最需要冷却 的位置。将气流从读取单元穿过开口 13导出外壳10。由于对于这种设备如DVD记录器来讲没有来自外部的空气是必要 的,所以将设备的外壳密封以防尘埃。可使冷却空气在设备内循环。 因此,光盘驱动单元本身并不需要防尘。光盘驱动单元中的鼓风机风扇可以是具有可变旋转速度的动态类 型。这就进一步地降低由鼓风机所产生的噪音。对于动态表现来讲, 可利用温度传感器,这种温度传感器通常出现在读取单元中,以感测 激光二极管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的读数可用于相应地调节鼓风机速
度,从而使得鼓风机速度控制成为闭环控制,且温度作为反馈。这就 会确保就噪音污染保持在最低(当激光二极管的温度低时甚至可关闭 鼓风机)。应从前面的描述中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单元和冷却设备 提供改进读取单元的激光器的性能的既简单又非常有效的方式,而将 噪音保持在低水平且时间自由几乎不受限制。应注意,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词语"一"或"一个"并不 排除复数形式,而词语"包括"并不排除其它的元素或步骤。权利要 求书中的参考符号不应解释为对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进行限制。但处理 装置或单元可完成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几种元件的功能。在优选实施例中,光盘是光学数据盘。不过,应理解本发明还可 用于所以类型的其它光盘,如铁电、磁性、磁光、近场、有源充电存 储光盘或利用这些技术或其它读和/或写技术的组合的其它光盘。在这 些情形中,透镜和激光器将由可要求冷却的另一种读/写构件所取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前面所示出和描述的实施例,可在所附的权利 要求书的范围内以不同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变化。例如,可将鼓风机 安装在另一个位置或具有不同的取向。鼓风机可以是不同的类型,且 导流装置可具有另一种结构或者可在光盘驱动单元的其它部分上形 成。
权利要求
1.用于在光盘上读和/或写数据的光盘驱动单元,所述光盘驱动单元包括转盘(3)、光学读取单元(4)和冷却设备,所述转盘(3)具有旋转轴线(2′),所述光学读取单元(4)设在所述转盘附近,且所述冷却设备用于将冷却空气流引导到所述光学读取单元,所述冷却设备包括离心式鼓风机(5),所述离心式鼓风机(5)具有旋转轴线(5′),所述旋转轴线(5′)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转盘的旋转轴线。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 鼓风机(5)容纳在外壳(7)中,所述外壳(7)在所述光盘驱动单元 的高度范围内附接到所述光盘驱动单元的側面。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 (5)具有直的风扇叶片(6)并包括从两个侧面的轴向空气进口。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 (5)的旋转轴线定位成相对于外壳(7)偏心,其中所述鼓风机容纳在所述外壳(7)中。
5. 如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 于所述鼓风机(5)附接到风扇板(9),所述风扇板(9)包括用于 将空气引导向所述读取单元(4)的导流装置(11、 12)。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 置(11、 12)包括设在所述风扇板(9)的内侧面上的肋。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离 心式鼓风机(5)的外壳(7),并且使所述外壳(7)的一个侧面与所 述风扇板(9)平齐。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板 (9)是所迷光盘驱动单元的外壳(10)的一部分。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板 (9)和所迷鼓风机(5)的外壳(7)形成整体部分。
10. —种用于光盘驱动单元的读取单元的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 备用于将冷却空气流引导到所述光学读取单元,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容 纳离心式鼓风机(5)的外壳(7),所述离心式鼓风机(5)具有旋转 轴线,所述外壳具有安装装置(9),以将所述外壳安装到所述光盘驱 动单元,以使所述离心式鼓风机(5)的旋转轴线(5')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光盘驱动单元的转盘(3)的旋转轴线(2')。
全文摘要
一种如DVD记录器的光盘驱动单元,其包括转盘(3),转盘(3)具有旋转轴线(2′)。光学读取单元(4)设在转盘附近。冷却设备将冷却空气流引导到光学读取单元,以冷却光学读取单元的热器件。冷却设备包括离心式鼓风机(5),离心式鼓风机(5)具有旋转轴线(5′),该旋转轴线(5′)基本上平行于转盘的旋转轴线。离心式鼓风机(5)容纳在外壳(7)中,外壳(7)在光盘驱动单元的高度范围内附接到光盘驱动单元的侧面。这样就可以产生具有高冷却容量和低噪音水平的冷却设备,且这种冷却设备并不影响光盘驱动单元的高度。
文档编号G06F1/20GK101120296SQ200680005324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8日
发明者倪文兴, 卓如萍, 吴振明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