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板以及防止外围设备的缆线脱离电脑主机的方法

文档序号:661424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机板以及防止外围设备的缆线脱离电脑主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主机板,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可防止外围设备的缆线脱落的主 机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个人电脑背侧的主机板边缘处通常设有各种各样的输入/输出端 口(I/0port),例如PS/2键盘或鼠标连接端口、音频输出孔(audio jack)以及USB 端口等,其中使用者可通过将一缆线的连接端与上述端口结合,借以电性连接各种 外围设备(例如键盘、鼠标、耳机或网络摄影机)。
前述缆线的连接端虽可方便使用者插拔,然而却也容易因为误触或撞击而脱 落,其中由于电脑背侧的连接缆线甚多,故一缆线脱落后常常必须在众多线材中寻 找其连接端,对于使用者来说相当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缆线因误触或撞击而脱落的主机板及防止 外围设备的缆线脱离主机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一方面提供一种主机板,连接至少一外围设备,包括一本体、至 少一端口以及一扣件。前述扣件设置于本体的一侧边,其中外围设备的缆线的一连 接端与端口相互结合。前述扣件具有一固定部以及一扣环部,其中固定部以可拆卸 的方式与本体接合,扣环部与固定部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一穿孔。前述缆线穿过穿孔, 且穿孔的尺寸小于连接端,以防止缆线脱落。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扣环部凸出于前述侧边。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扣环呈n字形。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固定部通过螺丝锁固于本体上。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固定部包含两个连接构件,且扣环部连接这些连接构件。于一实施例中,前述两个连接构件之间形成一开口 ,其中开口与前述穿孔相通, 缆线由开口置入穿孔内。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扣件还具有一挡块,其中挡块以可分离的方式与开口结合。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止外围设备的缆线脱离电脑主机的方法,其中 电脑主机内部设有一主机板,主机板具有一本体以及至少一端口,端口设置于本体 的一侧边,且缆线具有一连接端,连接端口。首先,提供一扣件,该扣件具有一固 定部以及一扣环部,其中扣环部连接固定部并且具有一穿孔,且穿孔的尺寸小于前 述连接端;接着,使缆线穿过穿孔,然后将前述固定部锁固于本体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主机板以及防止缆线脱离电脑主机的方法,其中一 具有扣环部的扣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主机板本体上,并且使缆线穿过扣环部的 一穿孔,如此一来即便缆线的连接端脱离了端口,亦可通过前述扣环部卡住连接端 而防止缆线掉落。本发明除了可防止误触或撞击而导致缆线掉落外,同时也具有防 盗以及方便整理线材的优点,故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脑设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配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表示一扣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3表示一挡块与一开口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机板10设置于一电脑主机内部,该电脑主 机例如为一个人电脑、服务器或者工业电脑主机。如图所示,前述主机板10主要 包括一本体ll、 一扣件12、 一挡板13以及多个端口 Pl、 P2、 P3,其中挡板13以 及端口 Pl、 P2、 P3皆设置于本体11的一侧边110,扣件12则以可拆卸的方式设 置于本体ll表面,其中端口Pl、 P2、 P3外露于电脑主机背侧表面,使用者可将缆 线W1、 W2、 W3的连接端C1、 C2、 C3分别结合于端口P1、 P2、 P3,借以电性连接 各种外围设备(例如键盘、鼠标、耳机或网络摄影机)。请继续参阅图1,于本实施例中的扣件12设置于本体11的侧边110并且具有
一n字形扣环部121,上述扣环部121穿过挡板13并且凸出于前述侧边110。特别 地是,当欲将连接端C1、 C2、 C3结合于端口P1、 P2、 P3时,可先使缆线W1、 W2、 W3穿过扣环部121中央的穿孔121'(如图l所示);由于穿孔121'的尺寸小于连 接端C1、 C2、 C3,故即使因为误触或撞击而导致连接端C1、 C2、 C3脱离端口P1、 P2、 P3,前述连接端C1、 C2、 C3也无法通过穿孔121',因此可避免缆线W1、 W2、 W3脱离电脑主机而掉落到地上。此外,由于缆线W1、W2、W3的路径皆通过穿孔121,, 因此尚具有可集中线材以及方便整理的优点。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2、 3,于本实施例中的扣件12主要包括前述扣环部121、 一固定部122以及一挡块123,其中固定部122包含两个连接构件1221,且每个连 接构件1221上皆设有螺丝孔S。如图2所示,前述两个连接构件1221之间形成有 一开口 122,,上述开口 122,与穿孔121,相通,在将扣件12装设于本体11之前, 可先把缆线Wl经由开口 122'置入穿孔121'内;接着,可利用螺丝(图中未示) 穿过连接构件1221上的螺丝孔S,借以将固定部122结合于本体11表面。此外, 为了避免缆线W1以及连接端C1由开口 122'处滑出,在组装完毕后可将前述挡块 123堵住开口122',借以使开口122'闭合(如图3所示)。
根据前述实施例以及图1至图3所揭示的内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缆线 Wl脱离电脑主机的方法,上述电脑主机内部设有一主机板10,且主机板10具有一 本体11以及至少一端口 Pl,其中端口 Pl设置于本体11的一侧边,缆线Wl则具 有一连接端C1,用以电性连接前述端口 Pl。首先,提供一扣件12,该扣件12具 有一扣环部121以及一固定部122,其中扣环部121连接固定部122并且具有一穿 孔121',且穿孔121'的尺寸小于缆线Wl的连接端C1;接着,使缆线W1穿过前 述穿孔121',然后将固定部122锁固于本体11上,以防止缆线W1脱离电脑主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主机板以及防止缆线脱离电脑主机的方法,其中一 具有扣环部的扣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主机板本体上,并且使缆线穿过扣环部的 一穿孔,如此一来即便缆线的连接端脱离了端口,亦可通过前述扣环部卡住连接端 而防止缆线掉落。本发明除了可防止误触或撞击而导致缆线掉落外,同时也具有防 盗以及方便整理线材的优点,故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脑设备。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 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种种等 同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主机板,连接至少一外围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机板包括一本体;至少一端口,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侧边,其中所述外围设备的一缆线的一连接端与所述端口相互结合;以及一扣件,具有一固定部以及一扣环部,所述固定部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本体接合,所述扣环部与所述固定部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一穿孔,其中所述缆线穿过所述穿孔,且所述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端,以防止所述缆线脱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主机板,其特征是,所述扣环部凸出于所述侧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板,其特征是,所述扣环部呈n字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通过螺丝锁固于所 述本体上。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主机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包含两个连接构件, 且所述扣环部连接所述这些连接构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板,其特征是,所述这些连接构件之间形成一 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穿孔相通,所述缆线由所述开口置入所述穿孔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机板,其特征是,所述扣件还具有一挡块,且所 述挡块以可分离的方式与所述开口结合。
8. —种防止外围设备的缆线脱离电脑主机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脑主机内部设 有一主机板,所述主机板具有一本体以及至少一端口,所述端口设置于所述本体的 一侧边,且所述缆线具有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端口,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扣件,所述扣件具有一固定部以及一扣环部,所述扣环部连接所述固定 部并且具有一穿孔,其中所述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端; 使所述缆线穿过所述穿孔;以及 将所述固定部锁固于所述本体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扣环部凸出于所述侧边。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扣环部呈n字形。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固于所述本体上是以 螺丝锁定。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包含两个连接构件,且所述扣环部连接所述这些连接构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这些连接构件之间形成一开口, 且所述开口与所述穿孔相通,所述缆线由所述开口置入所述穿孔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扣件还具有一挡块,且所 述挡块以可分离的方式与所述开口结合。
全文摘要
一种主机板,连接至少一外围设备,包括一本体、至少一端口以及一扣件。前述端口设置于本体的一侧边,其中外围设备的一缆线的一连接端与端口相互结合。前述扣件具有一固定部以及一扣环部,其中固定部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本体接合,扣环部与固定部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一穿孔。前述缆线穿过穿孔,且穿孔的尺寸小于连接端,以防止缆线脱落。
文档编号G06F1/16GK101424960SQ20071018501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0日
发明者吴潮崇, 徐国洲, 李侑澄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