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8082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框架,尤指一种可避免发生空气的回流 效应、避免阻碍空气的流通,及可节省计算机装置有限空间的散热风 扇的风扇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 计算机装置处理数据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计算机装置内部的电子 元件的体积也趋于微型化,连带使得单位面积所产生的热量亦相对地 提升,因此,若无法及时将大量的热量排除,将会造成电子零元件的 损坏,并且影响计算机装置的运作效能。然而,为了快速排除电子零 元件所产生的热量,计算机装置内即会安装有散热风扇,以进行散热 进而降低计算机装置内部的工作环境温度。
一般现有的散热风扇,其所具有的壳体的四个角落处分别形成有 一固定孔,可分别借助一螺丝穿过固定孔,进而将散热风扇锁固于计 算机装置的机壳上,但仅适用于如个人用的计算机装置。另一种的固
定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将散热风扇1 1借助螺丝1 2 a而锁固 于一风扇框架l 3上,再将风扇框架l 3借助螺丝1 2 b锁固于计算 机装置1 4的机壳1 4 1上,此计算机装置1 4可为工业用计算机, 因而机壳1 4 1上皆会装设有大量的散热风扇1 1及风扇框架1 3 , 以达到协助散热的目的。
公知的风扇框架l 3上通常开设有多个圆孔1 3 1,借以提供散 热风扇1 1抽取冷空气或吸取内部的热量(热空气),但因圆孔1 3 1的 结构特征影响下,将使得相邻的圆孔l 3 l间的间距过大,易阻碍空 气的流通效果,冷/热空气不易快速流通过风扇框架1 3。
其次,风扇框架l 3呈平板状,其与散热风扇l l间的间距过于 接近易造成空气的回流效应,进而阻碍空气的流通效果。
另外,随着工业计算机须逐渐达至薄型化的目标,相对地内部的 空间也逐渐縮小化,然而此风扇框架l 3的设计,使得两相邻的散热 风扇l 1距离/间距过于偏远而占用大部份的空间,仅能提供工业计算 机内能组装数量有限的散热风扇1 1,且两相邻的散热风扇l l过于 偏远最终所能提供的散热效果也相对变差。于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之处,潜心研究 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可避免发生空气的回流效应和避免 阻碍空气的流通效果,及可节省计算机装置有限空间的散热风扇的风 扇框架。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 其结合于该散热风扇的壳体,该风扇框架包括 一基部,其与该壳体 相结合,该基部具有一顶端面、 一与该顶端面相对的底端面,及二相 对的侧端面,该二侧端面以相互平行呈斜向的各一体连接于该顶端面 及该底端面; 一突出部,其朝远离该壳体自该基部向外突伸而成;以 及多个透孔,分别形成于该突出部,每一透孔的截面呈六角形,且形 成每一透孔的一壁面相邻有形成另一透孔的一壁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益突出部可与散热风扇的壳体间形成一适 当的距离,可避免发生空气的回流效应,及借助呈六角形的每一透孔, 借以可縮短每一透孔与每一透孔间的间距,避免阻碍空气的流通效果, 再借助基部呈斜向的两侧端面,每一侧端面可各与计算机装置中所相 邻的另一风扇框架所呈斜向的每一侧端面呈相对应的对合,进而具有 縮短两相邻的散热风扇间的间距,以节省计算机装置的空间,及可避 免散热效果不佳的缺陷。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 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公知计算机装置结合散热风扇及风扇框架的立体示意图2为公知计算机装置结合散热风扇及风扇框架的俯视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3A为图3的A部份详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于计算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于计算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公知]
散热风扇1 1 螺丝1 2 a 、 1 2 b风扇框架 13
计算机装置 14 [本实用新型]
风扇框架 2 0
基部2 1
底端面 212
穿孑L2 15、 216
透孔2 3
散热风扇 3 0
壳体3 1
螺锁元件 4 0
锁固元件 5 0
握持部 5 1
计算机装置 6 0
机壳6 1
圆孔 13 1 机壳1 4 1
锁固孔311
螺纹部5 2 螺孑L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风扇的风扇框 架,其结合于该散热风扇3 0的壳体3 1 ,该风扇框架2 O包括有一 基部2 1 、 一突出部2 2及多个透孔2 3 。
该散热风扇3 O可为一任何型式的轴流式风扇,其整体的结构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皆知,故本实用新型不再加以赘述。其中,壳体3 1的四边端各具有一锁固孔311。
该基部2 l具有一顶端面2 1 1、 一与该顶端面2 1 l相对的底 端面2 1 2 ,及二相对的侧端面2 13、 214,两侧端面213、 214以相互平行呈斜向的各一体连接于顶端面21l及底端面21 2 ,且基部2 1具有四个相对设置的穿孔2 15、 216,位于基部 21的四边端处。
该突出部2 2自该基部2 1上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向外突伸而成, 外型大致呈圆弧形状。每一透孔2 3分别形成于突出部2 2,且每一 透孔2 3的截面呈六角形,而形成每一透孔2 3的一壁面2 3 l相邻 有形成另一透孔2 3的一壁面2 3 1(如图3A所示)。
该风扇框架2 0的基部2 1与该散热风扇3 0的壳体3 1相结 合,可借助基部2 1的其中一呈斜对向的两穿孔2 1 5,其分别供一 螺锁元件(如螺丝)4 0穿过进而螺锁至壳体3 l相对应的锁固孔3 1 1 ,借以使风扇框架2 0结合于散热风扇3 0的前端处。同时,该风 扇框架2 0的突出部2 2并朝远离该散热风扇3 0的壳体3 1的方
4
1
2

1 3
112 1
2 2 2 3
2
面面部
端端出面
顶侧突壁向,使得突出部2 2能与壳体3 1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间隙。
借此,经由每一透孔2 3的截面皆呈六角形,使得每一透孔2 3 的壁面2 3 1相邻另一透孔2 3的壁面2 3 1,可縮短每一透孔2 3 与相邻的每一透孔2 3间的间隙,借以可在突出部2 2上形成有数量 较多的透孔2 3 。另外,突出部2 2由基部2 1突出而适当的远离散 热风扇3 0,即可使得突出部22保持一段适当距离,则可避免如公
知所述及易造成空气的回流效应。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并请配合参阅图3,风扇框架2 0及散 热风扇3 0可提供结合于一计算机装置6 0所具有的机壳6 l的内侧 面,此计算机装置6 O可为一工业计算机,而机壳6 l上具有数个螺 孔6 2,可借助该风扇框架2 0的另一斜对向的两穿孔2 1 6分别供 一锁固元件5 O穿过,进而各与机壳6 l相对应的螺孔6 2螺锁结合, 借助风扇框架2 0令散热风扇3 0设于机壳6 1内,以提供散热的目 的,且斜对向的两穿孔2 1 6供锁固元件5 O穿过,即可稳固地将风 扇框架2 0锁合于机壳6 1,相同地,斜对向的两穿孔2 1 5供螺锁 元件4 O穿过,即可将风扇框架2 0稳固地锁合于散热风扇3 0。
其中,如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示,每一锁固元件5 O可具有一握 持部5 1 ,及一突设于该握持部5 1的螺纹部5 2 ,借助螺纹部5 2 与螺孔6 2相互的螺锁配置,以固定住风扇框架2 0,且经由握持部 5 l供使用者的握持以带动螺纹部5 2的转动,进而供使用者可快速 的锁合及拆卸风扇框架2 0和散热风扇3 0于机壳6 1 。
通过风扇框架2 Q的基部2 1上所呈斜向的侧端面2 1 4的设 计,可使得与机壳6 1上所相邻的另一风扇框架2 Q的基部2 1的一 侧端面2 1 3呈相对应的对合,及使得两相邻的锁固元件5 O能呈上、 下错位状态,进而可縮短两相邻的散热风扇3 0间的距离/间距,以避 免占用机壳6 l内的空间,当距离/间距縮短化后,进而可在有限的空 间中可多加组设散热风扇3 0,且可避免如公知所述因两相邻的散热 风扇过于偏远,而造成散热效果变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框架2 0于所具的基部2 l形成突 出部2 2 ,及于突出部2 2上形成多个六角形的透孔2 3 ,突出部2 2可与散热风扇3 0的壳体3 l间形成一适当的距离,可避免发生空 气的回流效应,及借助呈六角形的每一透孔2 3 ,借以可縮短每一透 孔2 3与每一透孔2 3间的间距,避免阻碍空气的流通效果,再借助 基部2 l呈斜向的两侧端面2 13、 2 14,每一侧端面2 1 3、 2 1 4可各与计算机装置6 0中所相邻的另一风扇框架2 O呈斜向的每 一侧端面2 1 3、 2 1 4呈相对应的对合,进而具有縮短两相邻的散 热风扇3 0间的间距,进而节省机壳6 l内空间的占用,及可避免散热效果有不佳的缺陷。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 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特此说明。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其结合于该散热风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框架包括一基部,其与该壳体相结合,该基部具有一顶端面、一与该顶端面相对的底端面,及二相对的侧端面,该二侧端面以相互平行呈斜向的各一体连接于该顶端面及该底端面;一突出部,其朝远离该壳体自该基部向外突伸而成;以及多个透孔,分别形成于该突出部,每一透孔的截面呈六角形,且形成每一透孔的一壁面相邻有形成另一透孔的一壁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其特征在于,该 基部具有四个相对设置的穿孔,其中一呈斜对向的两穿孔各供一螺锁 元件穿过,每一螺锁元件螺锁至该散热风扇的壳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其特征在于,另一呈斜对向的两穿孔各供一锁固元件穿过,每一锁固元件螺锁至一具 机壳的计算机装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一锁固元件各具有一握持部,及一突设于该握持部的螺纹部,该机壳 具有与该螺纹部相对应螺锁配置的螺孔。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其特征在于,该 计算机装置为一工业计算机。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风扇的风扇框架,其结合于散热风扇的壳体前端处,该风扇框架包括一基部、一突出部及多个透孔;基部与壳体相结合,且具有相互平行呈斜向的两侧端面,突出部朝远离壳体自基部向外突伸而成,每一透孔分别形成于突出部,而每一透孔的截面呈六角形,且形成每一透孔的一壁面相邻有形成另一透孔的一壁面。借此,突出部与壳体间可形成一适当的距离,可避免发生空气的回流效应,及借助呈六角形的每一透孔,借以可缩短每一透孔与每一透孔间的间距,避免阻碍空气的流通效果。
文档编号G06F1/20GK201148999SQ20072017535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林伟信 申请人: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