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装置及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404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电装置及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种光电装置及显示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简化模 块工艺的光电装置及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光电装置中,显示器是目前最热门的消费性光电装置之一。随着 显示科技的日益进歩,人们借着显示器的辅助使生活愈加便利,其中以触控式 显示器的设计最具备便利性的特征。使用者可藉由直接碰触触控式显示器的显 示画面来执行触控式显示器的各项功能,因此可简化使用者在操作上的复杂度。
一般而言,将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组装的过程中,需先利用组装置具
(assembly fixture)来进行触控面板及显示模块的对位,才能进一步完成触控 面板及显示模块的贴合,以下说明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组装的过程。
首先,提供一组装置具的本体以及一显示模块,以将显示模块放置在组装 置具的本体中。其中,组装置具的本体需具有一第一凹槽,使显示模块可藉由 紧靠第一凹槽的方式而配置在组装置具的本体中。此外,第一凹槽的尺寸必需 是恰可容纳显示模块的尺寸。
然后,提供一组装置具的上盖,以作为后续对位工艺的参考对象。将组装 置具的上盖放置在组装置具的本体的第二凹槽中。此时,位于组装置具的上盖 的内侧恰可与显示模块的边缘切齐。
接着,提供一触控面板,并使触控面板藉由紧靠着组装置具的上盖的内侧 来进行对位,以便进一步将显示模块及触控面板压密以及贴合。至此,显示模 块及触控面板已结合成一触控式显示器。最后,卸除组装置具的本体及组装置 具的上盖,以获得触控式显示器。
由上述可知,为使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的对位及贴合能顺利完成,这样的 模块工艺必需额外制作组装置具,例如组装置具的本体及组装置具的上盖。此外,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的对位及贴合至少需进行上述的繁复的组装过程。更 进一步而言,组装置具的尺寸必须随着触控式显示器的尺寸改变,所以每一种 尺寸的触控式显示器皆需搭配专属的组装置具。换句话说,当组装置具的尺寸 与显示模块或触控面板的尺寸不相符时,显示模块及触控面板便无法进行对位 或贴合,进而增加组装过程的复杂度。因此,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的结合方式 仍存有许多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装置,其设计可节省成本以及简化模块工艺。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显示模块,此显示模块上的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有 助于降低模块工艺的复杂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电装置,其包括一显示模块以及一触控面板。显示模块 包括一本体、至少一第一定位件和至少一第二定位件。此外,本体具有相对的 一显示面以及一底面。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连接于本体上,其中第一定位 件位于本体的一第一侧,第二定位件位于本体的一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第二侧 相邻。此外,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自显示面向远离底面的方向凸出。触控 面板配置于本体的显示面的上方,且触控面板的边缘抵接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 位件。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显示模块,其包括一本体、至少一第一定位件以及至少 一第二定位件。其中,本体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以及一底面。第一定位件和第 二定位件连接于本体上,第一定位件位于本体的一第一侧,第二定位件位于本 体的一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此外,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自显 示面向远离底面的方向凸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连接成L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体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框体。其中,显示面 板配置于框体中,且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连接框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一液晶显示面板,且本体更包括一背 光模块。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块以及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 且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配置于框体中。在一实施例中,框体包括一背框以 及一前框。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夹设于背框与前框之间,且前框将部份液晶显示面板暴露出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与 前框为一体成型。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与背框为一 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电装置更包括一胶体。其中,胶体配置于显示 模块与触控面板之间,以使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的长度可小于等于第一侧的长度。在 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的长度可小于等于第二侧的长度。
本发明的光电装置及显示模块具有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因此可利用 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作为显示模块与触控面板之间对位的参考对象。此举 不仅縮短光电装置的制作时间,还可节省模块工艺的成本,更简化产品的制作 流程。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显示模块的上视示意图2B 图2E为本发明中四种显示模块的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的配 置关系示意图2F为根据图1中的显示模块的局部架构示意图3A为本发明中一实施例的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块的局部架构示 意图3B为图3A中的背框的局部示意图3C为本发明中另一实施例的前框的局部示意图4A 图4C为本发明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的对位及贴合 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00:光电装置 300:显示模块 310:本体311:显示面板 313:框体
313a:背框 313b:前框 330:第一定位件 350:第二定位件 400:触控面板 411:液晶显示面板 415:背光模块
Eh第一边缘
E2:第二边缘 PI:显示面 P2:底面 SI:第一侧 S2:第二侧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光电装置
200包括一显示模块300以及一触控面板400。图2A为图1的显示模块的上 视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A,本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00包括一本体310、 至少一第一定位件330和至少一第二定位件350。图1及图2A仅绘示一个第 一定位件330以及一个第二定位件350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定位件 330以及第二定位件350的数量。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的图标仅绘示显示模块300 的本体310、第一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350,而省略其余构件(例如可挠 性印刷电路板,FPC...)。熟悉本领域的通常知识者理应可判断被省略的构件 的实际位置与作用,在此便不再逐一说明。
如图1所示,当使用者触碰触控面板400时,光电装置200可判断触控面 板400上被触碰的位置而使显示模块300进行特定画面的显示。也就是说,触 控面板400的触碰位置与显示模块300的显示画面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所以,现有的模块工艺需利用组装置具辅助以达到精准的定位。但是,现有的组装置 具的使用较缺乏弹性,而造成模块工艺的成本无法降低且工艺步骤繁琐的问
题。因此,本实施例提出利用触控面板400的边缘抵接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 定位件350的方式,以控制触控面板400与显示模块300的对位精度,而简化 模块工艺步骤。
如图2A所示,第一定位件330位于本体310的第一侧Sl,第二定位件 350位于本体310的第二侧S2,且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相邻。由于第一侧 Sl与第二侧S2为相邻的两侧,第一定位件330与第二定位件350恰可定义出 显示模块300的其中一个角落。当触控面板400的边缘抵接于第一定位件330 及第二定位件350时,触控面板400可受控于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位件 350的限制而与显示模块300的其中一个角落对齐。
若第一定位件330与第二定位件350分别配置于显示模块300相对的两对 向侧上,触控面板400则容易沿着平行于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位件350 的方向滑动。如此,触控面板400与显示模块300即可能呈现错位的对位不良 的情形。因此,本发明是将第一定位件330与第二定位件350配置于显示模块 300相邻的两侧上,以使触控面板400配置于正确的位置上。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定位件330于第一侧S1上的配置处,或第二 定位件350于第二侧S2上的配置处。换言之,第一定位件330可配置在第一 侧Sl的任何位置上。同样地,第一定位件350可配置在第二侧S2的任何位置 上。举例来说,图2B 图2E绘示本发明的四种显示模块的第一定位件及第二 定位件的配置关系示意图。请先参照图2B,第一定位件330例如是配置在第 一侧Sl邻近接于第二侧S2的位置上,而第二定位件350则例如是配置在第二 侧S2邻接于第一侧Sl的位置上。此时,第一定位件330与第二定位件350 例如是以连接成L型的方式分别配置在第一侧Sl与第二侧S2上。
当然,第一定位件330可采远离第二侧S2的方式配置在第一侧Sl上,第 二定位件350亦可采远离第一侧S2的方式配置在第二侧S2上,或上述配置关 系的组合。
请参照图2C,显示模块300可具有两个第一定位件330及两个第二定位 件350。其中一个第一定位件330是以远离第二侧S2的方式而配置在第一侧 Sl上,而另一个第一定位件330则相对地接近第二侧S2。两个第二定位件350亦是以其中一个远离第一侧Sl而另一个接近第一侧Sl的方式而配置在第二侧
S2上。另外,请参照图2D,其中一个第一定位件330与其中一个第二定位件 350更可以连接成L型的方式配置于显示模块300屮。
上述的第一定位件330的长度及第二定位件350的bUt分别小于第一侧 Sl的长度及第二侧S2的长度。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第一定位件330的长度 调整为不大于第 -侧Sl的长度,或将第二定位件350的长度调整为不大于第 二侧S2的长度。意即,当第一定位件330的长度例如是等于第一侧Sl的长度, 以及第二定位件350的长度例如是等于第二侧S2的长度时,则其L型的方式 配置如图2E所示。
当然,设计者可视产品的需求对上述配置关系或其组合作适当地调整。例 如,将第一定位件330配置在第一侧S1以及第一侧S1的对向侧的任何位置上, 而第二定位件350配置在第二侧S2的任何位置上。抑或,将第一定位件330 配置在第一侧Sl以及第一侧Sl的对向侧的任何位置上,而第二定位件350 配置在第二侧S2以及第二侧S2的对向侧的任何位置上。也就是说,以矩形的 显示模块300而言,显示模块300的四个侧边可以都配置有定位件,或是显示 模块300的其中三个侧边配置有定位件。
上述仅举例说明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位件350的配置关系,并非本发 明的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位件350的所有配置关系。亦即,第一定位件 330及第二定位件350的配置关系还可以是其它型式,且第一定位件330及第 二定位件350的个数可相同亦可不同,并不限于上述说明。
图2F为根据图1中的显示模块的局部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F,显示模 块300的本体310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Pl以及一底面P2。第一定位件330和 第二定位件350连接于本体310上,且第一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350以自 显示面Pl朝远离底面P2的方向凸出。此外,本体310包括一显示面板311 以及一框体313,而显示面板311配置于框体313中。其中,第一定位件330 与框体313相连接,而第二定位件350亦与框体313相连接。
以下将以显示面板311为一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说明显示模块300的架构。 图3A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块的局部架构示意 图。请参照图3A,本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00的本体310至少包括一液晶显示 面板411以及一背光模块41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液晶显示面板411无法以自行发光的方式来显示画面,本实施例采用背光模块415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
411所需的光源。另外,背光模块415实质上已被其它构件包覆,无法由立体 图中绘示出来。所以,本实施例以局部剖面示意图的方式绘示液晶显示面板 411以及背光模块415的相对关系。
请继续参照图3A,液晶显示面板411及背光模块415配置于框体313中, 且液晶显示面板411位于背光模块415、第一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350之 间。此框体313包括一背框313a以及一前框313b,且液晶显示面板411及背 光模块415夹设于背框313a与前框313b之间。此外,前框313b会将部份液 晶显示面板411暴露出来,则使用者便可藉由暴露出的部份液晶显示面板411 来观看显示模块300所显示的画面。
特别一提的是,图3A中的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位件350例如是与背 框313a—体成型。图3B为图3A中的背框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3B,以 第二定位件350为例,第二定位件350可以是由背框313a所延伸出来的定位 结构。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位件350可以是与前框 313b为一体成型的样态配置在显示模块300中。图3C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 例的前框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3C,以第二定位件350为例,第二定位件 350可以是由前框313b所延伸出来的结构。
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330、第二定位件350可以分别与背 框313a、前框313b为一体成型的样态。相反地,第一定位件330、第二定位 件350也可以分别与前框313b、背框313a为一体成型的样态。抑或部分第一 定位件330 (或第二定位件350)与背框313a为一体成型,而部分第一定位件 330 (或第二定位件350)与前框313b为一体成型。
如请同时参照图1、图3A所示,由于显示模块300具有第一定位件330 及第二定位件350的设计,触控面板400的边缘可利用抵接至第一定位件330 及第二定位件350的方式,以使触控面板400准确地配置在显示模块300上。 换句话说,触控面板400的相邻两边缘可恰好紧靠着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 位件350,进而使触控面板400与显示模块300位于正确的相对位置上。实务 上,光电装置200更包括一胶体(未绘示),而此胶体(未绘示)可将触控面 板400及显示模块300贴合。另外,以下举例说明触控面板400与显示模块300的贴合流程。
图4A 图4C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的对位及贴 合流程图。请先参照图4A,首先,准备一具有第-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 350的显示模块300。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300例如是呈现显示面P1朝上 的平放状态。
接着,请参照图4B,再准备一触控面板400,并进行触控面板400及显 示模块300的对位。其中,触控面板400与显示面P1彼此相对。此外,触控 面板400的第一边缘El与第定位件330相对应,而触控面板400的第二边 缘E2与第二定位件350相对应,且第一边缘El与第二边缘E2相邻。
之后,请参照图4C,利用触控面板400抵接至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 位件350的方式,将触控面板400配置在显示模块300上。详细而言,第一边 缘E1抵接至第一定位件330,而第二边缘E2抵接至第二定位件350,以使触 控面板400能精确地配置在显示模块300的显示面Pl上。随之,利用胶体(未 绘示)将触控面板400及显示模块300贴合。当触控面板400及显示模块300 贴合后,触控面板400配置在第一定位件330、第二定位件350以及显示模块 300之间。至此,由触控面板400及显示模块300所构成的光电装置200已制 作完成。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位件350配置于显示模块 300的相邻两侧上,因此触控面板400抵接至第一定位件330及第二定位件350 时不易产生滑移。也就是说,触控面板400可被配置于正确的位置上。在本发 明的设计之下,触控面板400与显示模块300的对位与贴合不需要藉由组装置 具或是其它额外的设备。所以,无论触控面板400与显示模块300的尺寸大小 为何都可以轻易的并准确地结合在一起,而有助于简化光电装置200的工艺步 骤及设备需求。
综上所述,以往需利用组装置具才能对触控面板及显示模块进行对位与贴 合等动作,此举使组装过程变得冗长、复杂。此外,组装置具的尺寸受限于触 控面板及显示模块的尺寸而缺乏弹性,且组装置具的制作、保养及维护,也提 高了模块工艺的成本。然而,本发明在生产显示模块的过程中也一并制作第一 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以作为显示模块及触控面板之间的对位参考对象。所以, 本发明大幅地简化显示模块及触控面板的组装歩骤并提升组装效率。此外,本发明的光电装置在无需搭配组装置具的情形下便能完成组装,因此可省去组装 置具的相关费用,进而降低模块工艺的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 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 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一本体、至少一第一定位件和至少一第二定位件,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以及一底面,该第一定位件和该第二定位件连接于该本体上,其中该第一定位件位于该本体的一第一侧,该第二定位件位于该本体的一第二侧,且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邻,以及该第一定位件和该第二定位件自该显示面向远离该底面的方向凸出;以及一触控面板,配置于该本体的该显示面上方,且该触控面板的边缘抵接该第一定位件和该第二定位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二定 位件连接成L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显示面板以 及一框体,该显不面板配置于该框体中,且该第一定位件和该第—定位件连接 该框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为一液晶显示 面板,且该本体更包括一背光模块,该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该背光模块以及该第 一定位件和该第二定位件之间,且该液晶显不面板及该背光模块配置于该框体 中。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包括一背框以及一 前框,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背光模块夹设于该背框与该前框之间,且该前框将 部份该液晶显示面板暴露出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和该第二定 位件与该前框一体成型或是该第一定位件和该第二定位件与该背框一体成型。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胶体,配置 于该显示模块与该触控面板之间,以使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模块贴合。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的长度小于 等于该第一侧的长度。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的长度小于 等于该第二侧的长度。
10. —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以及一底面; 至少一第一定位件,连接于该本体上;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件,连接于该本体上,其中该第一定位件位于该本体的一 第一侧,该第二定位件位于该本体的一第二侧,且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邻, 以及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二定位件自该显示面向远离该底面的方向凸出。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些定位件与该第 二定位件连接成L型。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显示面 板以及一框体,该显示面板配置于该框体中,且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二定位件 连接该框体。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为一液晶 显示面板,且该本休更包括一背光模块,该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该背光模块以及 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二定位件之间,且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背光模块配置于该 框体中。
14. 如权利要求第13项13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包括-背框以及一前框,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背光模块夹设于该背框与该前框之间, 且该前框将部份该液晶显示面板暴露出来。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 二定位件与该前框一体成型或是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二定位件与该背框一体成 型。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的长度 小于等于该第一侧的长度。
17.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的长度 小于等于该第二侧的长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装置及显示模块,该光电装置包括一显示模块以及一触控面板。显示模块包括一本体、至少一第一定位件和至少一第二定位件。此外,本体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以及一底面。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连接于本体上,其中第一定位件位于本体的一第一侧,第二定位件位于本体的一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此外,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自显示面向远离底面的方向凸出。触控面板配置于本体的显示面的上方,且触控面板的边缘抵接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1285951SQ20081011143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2日
发明者郑吉成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