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笔及电磁感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920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笔及电磁感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式输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笔及电磁感应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以下简称PDA)、笔记本 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日益普及,其输入方式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触摸屏技术已经成为当前 最简便的人机交互的输入技术之一。目前主流的触摸屏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电阻式、电容 式、红外线式和电感式。 其中,电感式触摸屏的手写输入由触摸笔、天线阵列板和相应的识别处理电路完 成。触摸笔又可称为电磁笔,其中安装有电感电容(LC)振荡器,用于发射固定频率的电磁 信号。显示面板与天线阵列板叠合在一起,天线阵列由覆盖整个显示面板的多个天线组成, 其至少有两层,分别用来检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坐标位置。当电磁笔接近或接触显示 面板时,电磁笔中的电磁信号使天线阵列板的一些天线谐振而产生相同频率的振荡波,分 析振荡波的幅度和频率可以计算出电磁笔相对于显示面板的坐标位置。例如,文档号为 US6937231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采用LC谐振的无源输入笔,即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实现手写输入。 目前,随着手写输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写输入的可控性和操作便捷性等方面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输入信息的丰富性,使得这种现有的电磁笔不能配合人性化 输入软件及其界面的操作,限制了业界开发具有更丰富输入手段的触摸式输入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笔及电磁感应设备,以丰富电磁感应式输入的 功能,提高其可控性和手写输入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笔,包括 设置在电磁笔壳体中,且并联连接的基准电感和基准电容,用于发射手写频率的 电磁信号; 至少一个控制电容,与所述基准电容并联; 所述控制电容串联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闭合或断开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 控制电容与所述基准电容的连接,从而发射控制频率的电磁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包括本实用新型电磁笔的电磁感应设 备,还包括电磁信号处理装置、天线阵列、显示面板和控制处理器,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装置 包括 接收识别模块,用于通过天线阵列接收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号,识别所述电磁信 号的频率; 手写输入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手写频率的范围内时,输入 手写符号;
4[0013] 控制输入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输入 控制符号; 所述天线阵列与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 号并传输给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相 连,用于将识别到的手写符号或控制符号输入给所述控制处理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笔发射不同频率电磁信号来切换输入 手写符号和控制符号的技术手段,达到了简便地利用电磁笔进行快捷控制的效果,可以丰 富电磁感应式输入技术的输入模式,丰富输入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笔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笔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笔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 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磁笔包括设置在电磁笔壳体中, 且并联连接的基准电感L1和基准电容C1,用于发射手写频率的电磁信号,可以按照电磁笔 的滑动轨迹输入相应的手写符号。所谓手写频率,即电磁笔输入手写符号时所采用的频率。 基准电感L1和基准电容C1连接在电源(Power)的供电电路之中,当电源(Power)闭合供 电时即发射手写频率的电磁信号。电磁笔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电容,本实施例中具体包 括三个控制电容C8、 C9和Cn,具体应用中控制电容也可以为一个或更多个。控制电容C8、 C9和Cn分别与基准电容Cl并联连接,且各控制电容C8、C9和Cn分别串联一控制开关,即 S8、 S9和Sn,控制开关S8、 S9和Sn的闭合或断开用于连通或切断相应的控制电容C8、 C9 和Cn与基准电容C1的连接,从而改变电磁信号的频率,发射控制频率的电磁信号,以输入 控制符号。所谓控制频率,即电磁笔输入控制符号时所采用的频率,通过不同的电容组合, 可以得到多个不同值的控制频率。电磁笔可以通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改变频率值来代表 不同的控制符号,也可以在控制频率下通过改变电磁笔的滑动轨迹,由相应软件识别不同 滑动轨迹来输入控制符号。 本实施例的电磁笔可以通过并联连接不同的控制电容来发出不同频率的电磁信 号,电磁信号频率的差异可以作为区分手写输入和控制输入的标志,可以区分不同输入模 式的电磁信号,从而切换识别程序。 如图2所示,该电磁笔包括一壳体1 , 一般可以为筒状,图1所示电路结构设置在筒 状壳体1之中,筒状壳体1上可以进一步嵌设一个或多个控制按钮2,控制按钮2分别与各控制开关相连,可以用于在控制按钮2按下时使控制开关闭合,且在控制按钮2抬起时使控 制开关断开,控制按钮2较佳的是设置在电磁笔壳体1的前端,以方便按动操作为宜。实现 本实施例电磁笔电路设计的方式有很多,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是基准电感Ll包括磁芯3和电 感线圈4,磁芯3的形状优选为条状体,磁芯3和电感线圈4均设置在筒状壳体1内部。电感 线圈4缠绕在磁芯3之外形成套管,电感线圈4与基准电容Cl相并联而形成LC振荡,且并 联连接在电源(Power)供电电路之中。磁芯3借助于一弹性装置6弹性顶持伸出电磁笔壳 体1的笔尖5,当笔尖5接触显示屏被按压时,磁芯3会在笔尖5带动下沿电感线圈4的轴 线运动,此时将改变电感参数,进而能够改变电磁信号的频率。在筒状壳体1中,弹性装置 6可以为弹簧,设置在磁芯3的前部,磁芯3的后部可以装设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以下简称PCB)和电池等其他配件。 通过设置电感线圈和磁芯的相对位置、电感线圈的圈数以及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 等,可以设计可变的电感参数,从而控制压力作用下的电磁信号频率变化范围。将压力作 用下的频率变化范围限定在控制频率与手写频率的差值之间,从而使电磁信号的频率可以 在手写频率的基础上作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也可以在控制频率的基础上作一定范围内的变
化,但是频率的变化范围并不交叠,依然可以识别出电磁信号的频率。 本实施例电磁笔的工作原理是在电源开启后,基准电感和基准电容形成的LC 振荡不断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信号,在未闭合控制开关时所发出的电磁信号频率为手写 频率;当电磁笔接近显示屏时,电磁磁力线穿过附着于显示屏后的电磁天线阵列,在触控 感应层中的对应线圈引起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的大小随着笔与天线阵列的距离变化 而变化,并且,当电磁笔笔尖按压在显示屏上后,由于笔芯有移动,导致磁芯移动,从而改 变基准电感的值,使LC振荡的频率发生变化。另外,当电磁笔上设置的连接到控制电容 的特殊功能控制按钮被按压时,可以并联连接控制电容和基准电容,从而改变LC谐振频 率。当电磁笔接近天线阵列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时,回路中的感生电动势e g的大小和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A(p/At等成正比,即 5感=-^9/^"不同的天线由于与电磁笔的距离不同,在临近电磁笔的天线上会感应到
幅度较大的电磁波。控制电路通过扫描各个天线,确定产生感应电磁波幅度较大的几个 天线线圈位置,并且通过接收这种幅度、频率变化的电磁信号,可以计算出电磁笔所处的 精确位置和对屏的压力大小,即可识别电磁笔在显示屏上的滑动轨迹,以及是否有控制按 钮被按下。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PC或其他嵌入式设备的外设接口 ,例如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以下简称USB)接口 、"RS232"接口等发送到主机,在主机上的识 别程序感知这些输入信息后,可以将它们转换为相应的各种控制符号,从而实现对主机的 控制和操作,如文字或形状识别、绘图和快捷键调用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笔不仅可以按照手写频率输出电磁信号以进行手写输 入,还可以电磁信号的频率表征电磁笔与显示屏的接触压力,从而可以进一步体现手写笔 画的粗细等特征。 为优化电磁笔发射电磁信号的性能,在电磁笔中还可以设置其他电阻、电容和晶 体管等电气元件,例如图1所示,调节电容C2可以用于将LC谐振频率调整到一个适当的、 不易受到外界噪声频率干扰的固有频率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笔,属于一种坐标输入笔,且是具有变频能力的
6多功能坐标输入笔,不仅能够通过频率来指示输入笔的坐标位置,而且还能够通过变化频 率实现特殊功能的控制,向天线阵列板、识别电路等提供除坐标和笔压信息以外的其他控 制信息。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可以转换为不同的输入命令,例如,可以通过按钮启动某个应 用软件,例如笔势软件、绘图软件等,也可能通过按钮启动应用软件中的某个功能,例如在 绘图软件中换墨水、换笔迹等。 电磁笔具备变频功能,也可以进一步支持多根电磁笔同时操作的情况,可以通过 按钮使电磁笔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使电磁信号得以区分,避免控制混乱的现象发生, 以满足多根电磁笔同时操作、控制系统的功能。 第二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笔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可以第一实 施例为基础,电源(Power)可以采用电池,例如常见的干电池或充电电池。并联连接的基准 电感L1和基准电容C1连接在电池的供电电路之中,且进一步在电磁笔的供电电路中连接 有电源控制回路,如图3中虚线框所示。为获取电磁笔的正常工作电压,例如5伏(V),通 常需对电池电压作升压处理。该电源控制回路的基本结构包括升压单元、第一晶体管Q3、 第二晶体管Q2以及充放电电容,本实施例中充放电电容为并联连接的三个电容C21、C22和 C23。 升压单元连通基准电感L1和基准电容C1与供电电路,可以在不具有升压功能时 实现电池与供电电路的导通。该升压单元上连有一使能端(ENB),在使能端(ENB)输入使能 信号时升压单元的升压功能开始工作。 第一晶体管Q3与升压单元相连,用于在导通时产生使能信号传输给升压单元,以 开启升压单元的升压功能。具体的,第一晶体管Q 3的集电极c连接电池的正极,其发射极 e连接升压单元的使能端。当第一晶体管Q3导通时,其发射极e的电位升高,即使能端产生 了高电平的使能信号。 第二晶体管Q2与第一晶体管Q3相连,用于在第二晶体管Q2导通时将第一晶体管 Q3导通。具体的,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c和发射极e连接在第一晶体管Q3的基极b和 地线之间,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b通过一个二极管Dl和各个控制开关S8、S9和Sn分别连 接在供电电路中。 充放电电容C21 、C22和C23通过控制开关S8、S9和Sn连接在供电电路中,用于当 控制开关S8、 S9和Sn中任一个闭合时由供电电路进行充电,且当控制开关S8、 S9和Sn均 断开时向第二晶体管Q2供电以维持第二晶体管Q2导通。 下面具体介绍电源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笔处于未工作的状态时,基准电感L1和基准电容C1的正极,可称为工作电 压极(VCC),通过升压单元与电池的正极连通。具体可以通过升压单元中的一个二极管导 通。此时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b和发射极e均为低电位,因此第二晶体管Q2断开,则第二 晶体管Q2的集电极c处于高电位。同时,第一晶体管Q3的集电极c为高电位,发射极e通 过一电容C24接地,因此第一晶体管Q3断开,使能端为低电平,升压单元不具有升压功能, 所以不能驱动基准电感Ll和基准电容Cl发射电磁信号。 当有任意控制按钮被按下,对应的控制开关闭合的时候,电池的电压会通过电阻 R5和电阻R6耦合到第二晶体管Q2,使第二晶体管Q2导通,从而将第一晶体管Q3的基极b电位拉低,使第一晶体管Q3导通,从而在第一晶体管Q3的发射极e产生高电平,使使能端 的信号为高电平,即输入使能信号,从而开启升压单元的升压功能。与此同时,三个充放电 电容C21 、 C22和C23被充电。 在开启电磁笔操作以后,当不按控制按钮时,控制开关断开,由充放电电容C21、 C22和C23放电来保持第二晶体管Q2的导通,此保持时间可以通过选择充放电电容C21 、 C22和C23的电容值而确定,例如保持时间可以持续20分钟,或者其他设定的时间长度。在 此段时间过后,如果始终未按动控制按钮来连接控制开关,当充放电电容C21、C22和C23放 电完毕时,第二晶体管Q2断开,即视为电磁笔已经停止工作,随即第一晶体管Q3断开,使能 端为低电平,升压单元的升压功能被关闭,基准电感Ll和基准电压Cl不再发射电磁信号, 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在上述电源控制回路中还可以包括一低电压检测单元,连接在供电电路中,具体 可以与升压单元集成在一起,用于检测供电电路,尤其是电池的电压,当供电电路的电压小 于设定电压值时即发出提示信号。例如当检测到电池电压下降到O. 9V以下,低电压检测单 元可以检测到此低电压,随后会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以下简称 LED),提示用户更换电池。 本实施例在电磁笔中加入了电源控制回路,采用有源输入笔的方式,可以解决无
源输入笔方式时,天线阵列线圈密集成本高,且天线阵列板需不断发射电磁波而消耗过多
电能的问题。通过设置电源控制回路,可以使电磁笔在不工作时自动关断电源,避免电能浪
费,使工作耗电低于l毫安(mA),对于一节碱性电池而言,可以连续使用400小时以上,避免
用户频繁换用电池的问题。上述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并且可以对应减小天线阵列板
一侧所需的耗电量,对于便携式产品而言可以减小耗电设备,使产品轻薄化。 或者,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控制回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控制电源,例如设置一
个振动开关,串联在供电电路中,在电磁笔被使用的时候,振动开关能够检测到电磁笔的振
动而保持闭合状态,从而使供电电路导通供电,当电磁笔被放置不使用时,则振动开关在无
法识别到振动时即关断供电电路来节电。 改变电磁信号频率的具体方式有多种,例如,电磁笔还可以通过减小电容值、增大
或减小电感值、增设控制电阻等方式来改变电磁信号的频率。 第三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 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即可以作为连接到天线阵列上接收并识别电磁信号的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识别模块10、手写输入模块20和控制输入模块30。其中,接收识别模块10用于通过 天线阵列接收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号,识别电磁信号的频率;手写输入模块20用于当接收 识别模块10的识别结果为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手写频率的范围内时,输入手写符号;控制输 入模块30用于当接收识别模块10的识别结果为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 输入控制符号。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接收到电磁信号之后,由接收识别模块首先识别电 磁信号的频率,通过比较可以确定电磁信号的频率在哪个设定的频率范围内,根据频率识 别结果即可以确定目前电磁笔的输入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接收识别模块10可以具体包括接收单元11和频率识别单元12。接收单元11用于通过天线阵列接收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号;频率识别单元12 用于识别电磁信号的频率。接收识别模块10还可以包括轨迹识别单元13。轨迹识别单元 13用于识别电磁笔的滑动轨迹,将滑动轨迹提供给手写输入模块20和/或控制输入模块 30作为转换手写符号或控制符号的依据。进而,电磁信号处理装置可以相应地将电磁笔在 显示屏上的滑动轨迹转换为手写符号或控制符号来输入。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丰富电磁感应式手写输入的功能,以频率转换来方便地 切换电磁笔的输入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手写输入模块20可以具体包括压力识别单元21和
手写输入单元22。其中,压力识别单元21用于当识别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手写频率的范围
内时,计算电磁信号的频率与手写基准频率之间的差值,根据差值识别电磁笔的手写压力;
手写输入单元22用于根据滑动轨迹和手写压力生成手写符号以输入。 上述方案中,电磁信号的频率可以在手写基准频率的基础上叠加了手写压力频
率,例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当电磁笔的笔尖按触显示屏时,通过改变磁芯的位置而改变了基
准电感值,从而改变了电磁信号的频率。在识别到电磁信号的频率属于手写频率的范围后,
进一步识别手写压力频率,即识别电磁笔按触显示屏的压力,进而根据滑动轨迹和手写压
力生成手写符号,可以丰富手写符号的输入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控制输入模块30具体包括符号匹配单元31、程序识别
单元32和控制输入单元33。其中,符号匹配单元31用于当识别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
制频率的范围内时,将滑动轨迹与预设的快捷符号进行匹配,快捷符号可以预先存储,例如 "、"t "、" 4 "、"一"、">"和")"等,按照模糊识别等技术可以将输入的滑动轨迹与快捷
符号进行匹配,作为控制功能输入的滑动轨迹可以由简单易记的笔画组成,可以通过点击 或滑动来输入,一般设置至少移动IO毫米为滑动;程序识别单元32用于当匹配到与滑动轨 迹一致的快捷符号时,识别当前运行程序的标识,即识别与该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相连的PC 机或控制器上当前运行程序的标识;控制输入单元33用于根据当前运行程序的标识和快 捷符号,查询获取对应的控制符号并传输给当前运行程序以执行控制操作。不同的快捷符 号对应不同的运行程序可以具有不同的控制意义,例如,当前运行程序为"Word"文字处理 程序时,"t "和"I "可以代表上下滚动页面。当前运行程序为"Windows MediaPlayer"媒 体播放器时,"一"和"一"可以代表上一首歌曲,下一首歌曲,"t "和"I "可以控制音量的 增大和减小,">"和")"可以用来控制播放的开始和暂停。目前已有多种应用程序具备快 捷键输入控制程序的功能,例如,"Windows Media Player"、图像和传真查看器、"Windows InternetExplorer,,、 "Outlook Express ,,、 "Microsoft Off ice-PowerPoint ,,、 "Microsoft 0ffice-Word"、"Adobe Reader"等。本实施例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可以直接将手写输入的 符号转换为相应的控制符号输入给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无须对现有应用程序进行改进。通 过丰富快捷符号、控制符号的预存库即可扩展命令的数量,扩展性能良好。 第四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 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控制输入模块30具体包括符号匹配单元31和键盘输入单 元34。其中,符号匹配单元31用于当识别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将滑 动轨迹与预设的快捷符号进行匹配;键盘输入单元34用于当匹配到与滑动轨迹一致的快捷符号时,产生对应的键盘输入信号作为控制符号进行输入。键盘输入信号可以传输给当 前运行程序以执行控制操作。 本实施例可以直接将手写输入的符号转换为键盘输入的符号,例如将与"一"、 "个"、"I "和"一"快捷符号匹配一致的滑动轨迹转换为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输入,相当 于按动键盘输入,产生键盘输入对当前运行程序的控制。 本实施例可以方便用户的输入控制,且便于记忆,有利于操作。 类似的,控制输入模块具体还可以包括鼠标输入单元。鼠标输入单元用于当识别 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根据电磁信号产生对应的鼠标输入信号,将鼠 标输入信号作为控制符号进行输入。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控制频率值来对应输入鼠标的 左键单击、右键单击、左键双击等输入信号。或者可以结合控制频率与电磁笔的滑动轨迹来 对应输入不同的鼠标输入信号。 或者,该控制输入模块还可以包括安全控制单元。安全控制单元用于当识别到电 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根据电磁信号产生对应的加密信号、解密信号、屏幕 保护信号或磁盘锁定信号等安全控制信号,将其作为控制符号进行输入。可以根据不同的 控制频率值来对应输入不同的安全控制信号,例如加密信号、解密信号、屏幕保护信号或磁 盘锁定信号等。或者结合控制频率与电磁笔的滑动轨迹来确定。安全控制信号可以是用户 设定的,也可以是计算机内部特有的安全控制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来修改计算机的基本输 入输出系统(BIOS)信息,从而使计算机能够接收电磁笔经电磁信号处理装置转换输入的 丰富多样的控制符号,进而实现对计算机丰富的控制功能。 第五实施例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 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控制输入模块30具体包括优先级识别单元35和顺序输入 单元36。其中,优先级识别单元35用于当识别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且 接收到多个电磁信号时,识别各电磁信号的频率所属频率范围的优先级;顺序输入单元36 用于根据识别到的优先级将滑动轨迹转换为控制符号,并按照优先级顺序输入给当前运行 程序或控制器等。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采用多根电磁笔同时发射电磁信号进行输入的情况。 多根电磁笔同时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则优先级识别单元首先识别各电磁信号的滑动 轨迹和频率,而且确定频率所属的优先级。不同的优先级可以对应不同的预存快捷符号,对 应不同的处理方式。顺序输入单元将根据电磁信号的优先级转换控制符号。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支持多电磁笔同时输入的情况,可以通过按钮使电磁笔 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进而对电磁信号的优先级加以区分,避免重复控制或矛盾控制 现象的发生。例如,当电磁笔模拟鼠标输入功能时,光标应随电磁笔的笔尖一同移动,但是 当使用多根电磁笔时,就会出现光标随机移动的现象。采用本实施例的变频技术,电磁信 号处理装置可以根据频率识别电磁笔的优先级,选择其中一种频率的电磁信号作为主功能 笔,其他笔为从功能笔,当同时输入控制符号时,会首先输入主功能笔的动作,当主功能笔 无动作时再输入下一优先级的电磁信号的控制符号。或者可以间歇式采用各根电磁笔的电 磁信号。这样可以区别控制顺序,以满足多根电磁笔同时操作、控制系统的功能。 第六实施例[0066] 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感应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电 磁笔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电磁信号处理装置,且还包括天线阵列、显示面板和控 制处理器。天线阵列与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相连,用于接收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号并传输给 电磁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电磁信号处理装置与控制处理器相连,用于将识别到的手写 符号或控制符号输入控制处理器,控制处理器具体可以为CPU等处理装置。天线阵列可以 叠加在显示面板上作为触摸屏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使用的天线阵列可以与任何控制面板叠合在一起,通常可以 集成在手写板、专业绘图板、计算机、PDA、手机等具有显示屏的终端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在显示屏的前面或后面,电磁信号处理装置可以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设置在终端中,且 可以与终端内的操作系统相连,传输控制符号和手写符号,操作系统的形式不限,例如可以 是"Windows"、"Linux"、"Mac"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感应设备可以具体为笔记本、 台式计算机等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结构可以通过程序 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 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各模块的功能;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 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电磁笔,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磁笔壳体中,且并联连接的基准电感和基准电容,用于发射手写频率的电磁信号;至少一个控制电容,与所述基准电容并联;所述控制电容串联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闭合或断开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控制电容与所述基准电容的连接,从而发射控制频率的电磁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电磁笔壳体上,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用于使所述控制 开关闭合或断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感包括磁芯和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缠绕所述磁芯,且所述磁芯借助于 一弹性装置弹性顶持伸出所述电磁笔壳体的笔尖;当所述磁芯沿所述电感线圈的轴线运动 时改变电感参数,以改变发射的电磁信号的频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并联连接的基准电感和基准电容连接供电电路,且在供电电路中连接有电源控制回 路,所述电源控制回路包括升压单元,连通所述基准电感和基准电容与供电电路;第一晶体管,与所述升压单元相连,用于在导通时产生使能信号传输给所述升压单元, 以开启所述升压单元的升压功能;第二晶体管,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连,用于在第二晶体管导通时将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充放电电容,通过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供电电路中,用于当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时 由所述供电电路进行充电,且当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时向所述第二晶体管供电以维持所述第 二晶体管导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回路还包括 低电压检测单元,连接在所述供电电路中,用于检测供电电压,当所述供电电路的电压小于设定电压值时发出提示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并联连接的基准电感和基准电容连接在供电电路中,且在供电电路中连接有一振动开 关,所述振动开关在检测到电磁笔的振动时连通所述供电电路。
7. —种包括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电磁笔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磁信号处理装置、天线阵列、显示面板和控制处理器;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装置包括接收识别模块,用于通过天线阵列接收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号,识别所述电磁信号的 频率-手写输入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手写频率的范围内时,输入手写 符号;控制输入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输入控制 符号;所述天线阵列与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装置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号并 传输给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相连, 用于将识别到的手写符号或控制符号输入所述控制处理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识别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天线阵列接收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号; 频率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识别模块还包括 轨迹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电磁笔的滑动轨迹。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写输入模块包括 压力识别单元,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手写频率的范围内时,计算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与手写基准频率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识别所述电磁笔的手写压力; 手写输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和手写压力生成手写符号以输入。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入模块具体包括 符号匹配单元,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将所述滑动轨迹与预设的快捷符号进行匹配;程序识别单元,用于当匹配到与滑动轨迹一致的快捷符号时,识别当前运行程序的标识;控制输入单元,用于根据当前运行程序的标识和所述快捷符号,查询获取对应的控制 符号并传输给所述当前运行程序以执行控制操作。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入模块具体包括 符号匹配单元,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将所述滑动轨迹与预设的快捷符号进行匹配;键盘输入单元,用于当匹配到与滑动轨迹一致的快捷符号时,产生对应的键盘输入信 号作为控制符号进行输入。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入模块具体包括 鼠标输入单元,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电磁信号产生对应的鼠标输入信号,将所述鼠标输入信号作为控制符号进行输入。
14.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入模块具体包括 安全控制单元,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电磁信号产生对应的加密信号、解密信号、屏幕保护信号或磁盘锁定信号,将其作为控制符 号进行输入。
15.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入模块具体包括 优先级识别单元,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且接收到多个电磁信号时,识别各所述电磁信号的频率所属频率范围的优先级;顺序输入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到的优先级将滑动轨迹转换为控制符号,并按照优先级 顺序输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笔及电磁感应设备。该电磁笔包括设置在电磁笔壳体中,且并联连接的基准电感和基准电容,用于发射手写频率的电磁信号;控制电容与基准电容并联,由串联的控制开关控制,从而发射控制频率的电磁信号。该设备包括电磁笔和电磁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电磁笔发射的电磁信号,识别电磁信号的频率;手写输入模块,用于当识别到频率在手写频率的范围内时,输入手写符号;控制输入模块,用于当识别到频率在控制频率的范围内时,输入控制符号。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射不同频率电磁信号来切换输入手写符号和控制符号,可利用电磁笔进行快捷控制。
文档编号G06F3/033GK201503574SQ20092010721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6日
发明者施宣明, 魏江力 申请人:台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