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及非接触ic卡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324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及非接触ic卡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及非接触IC卡保持器,更详细地讲,涉及持 有者能够任意地使非接触IC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或不可能的非接触IC卡用通 信控制体及非接触IC卡保持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非接触IC卡的技术在预付卡(pr印aid card)及公共交通机构的乘车票 等日常的各种场合下使用。图18(a)及图18(b)是概略地表示非接触IC卡与读卡器的图。如图所示,如果使 用者将非接触IC卡50靠近(如芒· t )读卡器60上,则从读卡器60对非接触IC卡50产 生磁场A。该磁场A在通过内装在非接触IC卡50中的线圈时被变换为电流,用作IC的电 源。并且,在非接触IC卡50中,产生与来自读卡器60的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B,进行向读 卡器60的响应B。由此,读卡器60能够读取记录在非接触IC卡50中的信息。这样,非接触IC卡仅通过靠近就能够与读卡器进行通信,所以较方便。但是,另一 方面,由于即使不接触也能够进行记录信息的读取,所以还包含着在持有者不知道的情况 下进行称作盗读的不正当读取、从而信息能够被盗用的危险性。鉴于这样的状况,进行了各种防止非接触IC卡的盗读的尝试。例如,发明者以前 开发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具备非接触IC卡用防盗读功能的卡。它如图19(a)及图19(b) 所示,利用了导体的性质。即,当从读卡器60受到磁场A时,在导体10中产生涡流而产生 抵消来自读卡器60的磁场A的反磁场,不进行从非接触IC卡50向读卡器60的响应。因 而,不能读取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从而能够将盗读防止于未然。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关于用来防止从搭载有非接触型IC介质等信息记 录介质的卡进行盗读的结构的发明。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发明是将固定遮蔽部件、衬垫 部件、移动遮蔽部件、层压部件等多个部件层叠而构成的,具备遮蔽部和读取容许部。在该 发明中,使用具有将电波等通信波遮断、吸收或干扰的性质的材料来形成移动遮蔽部件,通 过使其移动,能够进行不能读取状态和容许读取状态之间的切换,在不能读取状态时能够 防止盗读。进而,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关于不正当访问防护装置及IC卡保持器的发明,仅 在卡所有者想要访问时将IC卡设为可通信状态、在这以外的状态下将IC卡设为不能通信 状态从而能够保护卡信息不受到不正当访问。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发明有选择地使在平面内以漩涡状卷绕的导电性绕线短路 或开放而构成。当将IC卡配置为使其与该绕线对置时,如果绕线是短路状态,则IC卡的天 线部与绕线磁耦合,在IC卡的天线共振频率中发生偏差。由此阻止IC卡的通信,防止记录 的信息被不正当地读取。并且,如果绕线是开放状态,则进行卡信息的收发。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3649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998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48500号公报。根据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其与非接触IC卡匹配地持有,能够有 效地防止盗读。但是,由于这些发明的结构体都层叠多个部件而被制作,所以需要许多工 序,而且有可能材料成本升高。此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发明在能够任意地使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 取成为可能和不可能这一点上是方便的,但另一面,由于在共振频率中发生偏差,所以需要 按照每种非接触IC卡的种类、考虑适当的匝数及制造时的误差而进行绕线的设计,具有制 作的复杂性变高的问题。这是因为,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coil antenna)的 共振频率因非接触IC卡的种类而不同(例如13. 56MHz、17MHz等),以及即使制造同一种类 的非接触IC卡、在现状下也会在线圈天线的共振频率中发生士0. 5MHz左右的误差。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尽可能简单的结构、能够容易且以低成本制 作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及非接触IC卡保持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能够有选择地使记录在依据IS018092的、厚度 0. 8mm以下的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或不可能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 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切断部的非磁性金属框;以及将该切断部任意地封闭的非磁性金属切片,当配置为与非接触IC卡重叠时,使非磁性金属框与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 天线部分或全部重合;当为了读取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而施加了强度为7. 5A/m的 磁场时,如果切断部是开放状态,则使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如果 切断部是封闭状态,则使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不可能。此外,本发明是一种能够有选择地使记录在依据IS018092或IS014443的、厚度 0. 8mm以下的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或不可能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 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切断部的非磁性金属框;以及将该切断部任意地封闭的非磁性金属切片,非磁性金属框是与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对应的平面形状,比上述线 圈天线向两侧各宽0. 5mm以上,并且从非接触IC卡的外廓朝向中心具有21mm以下的框宽, 当配置为与非接触IC卡重叠时,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位于非磁性金属框的框 宽内;当为了读取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而施加了强度为7. 5A/m的磁场时,如果切 断部是开放状态,则使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如果切断部是封闭状 态,则使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不可能。在这些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中,也可以是,使非磁性金属切片滑动而将非磁 性金属框的切断部封闭。或者,也可以是,非磁性金属切片与非磁性金属框平行地配置在非 磁性金属框的切断部的上部或下部,通过非磁性金属切片的推下或推上,将切断部封闭。
5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能够有选择地使记录在依据IS018092或IS014443的、厚度 0. 8mm以下的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或不可能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 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具有二字型形状的非磁性金属片,两个非磁性金属片配置为,使二字型的开口部对置,两个非磁性金属片在处于第1 位置的情况下为分别独立的两个非磁性金属片,在处于第2位置的情况下作为一体而形成 1个非磁性金属框;当将两个非磁性金属片配置为使其与非接触IC卡重叠时,两个非磁性 金属片与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全部重合;在两个非磁性金属片处于第1位置的 情况下,使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在处于第2位置的情况下,使记录 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不可能。进而,本发明是一种具备上述任一种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的卡保持器,其特 征在于,构成为,使收纳在卡保持器中的非接触IC卡与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发生面接 触。根据本发明,持有者能够任意地使非接触IC卡能够通信或不能通信。此外,由于 能够仅使用非磁性金属实现,所以能够使工序简单化,并且能够将制作的成本控制得较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的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的结构的概略侧视 图。图3(a)是内置在索尼株式会社制RC-S853/854中的线圈天线的概略图,图3 (b) 是内置在索尼株式会社制RC-S860中的线圈天线的概略图。图4是说明在实验中使用的铜板框的概略图。图5是表示将非接触IC卡和铜板框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 控制体配置在读卡器上时的配置顺序的图。图6是表示将铜板框和非接触IC卡依次配置在读卡器上的情况下的框宽和通信 可否状况的实验结果。图7是表示将非接触IC卡和铜板框依次配置在读卡器上的情况下的框宽和通信 可否状况的实验结果。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的结构的概略图。图9 (a)是内置在依据IS014443的类型A的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的概略图, 图9(b)是内置在依据IS014443的类型B的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的概略图。图10(a)、图10(b)、图10(c)是说明在实验中使用的铝箔框的概略图。图11是表示将非接触IC卡和铝箔框依次配置在读卡器上的情况下的框宽和通信 可否状况的实验结果。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的结构的概略图。图13(a)及图13(b)是说明在实验中使用的铝箔框的概略图。图14是表示将非接触IC卡与铝箔框重叠时的框宽、可通信距离及通信成功率的 实验结果。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保持器的立体图。图1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保持器的后视图。图1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保持器的剖视图。图18是说明非接触IC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信动作的图。图19是说明使用具有防盗读结构的结构体的情况下的非接触IC卡与读卡器之间 的通信的图。符号说明100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101 框20 切断部30a 切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1]图1 (a)及图1 (b)所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该 通信控制体100具有由厚度35 μ m的铜箔构成的框形状,与一般使用的非接触IC卡匹配而 形成为86mmX 54mm的大小。框101的宽度Wl及W2是相同的,为13 16mm的范围内。此 外,在框101的一部分上设有切断部20。切断部20的宽度dl例如为2mm左右。通信控制体100还具备与框101同样由厚度35 μ m的铜箔制作的切片30a。切片 30a的大小没有指定,但可以设为,当使其沿水平方向滑动而移动到框101上时,如图1(b) 所示那样覆盖并封闭切断部20,使框101成为没有切断部20的状态。这里,如图2(a)及图2(b)所示,也可以使用配置在框101的切断部20的上方、通 过推下而将切断部20封闭的切片30b。或者,也可以在切断部20的下方配置同样的切片 30b,通过推上而将切断部20封闭(未图示)。此外,也可以在框101与切片30b之间配置 未图示的弹簧等,将切断部20的开放或封闭明确地区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铜箔,但框101及切片30a、30b并不限于铜箔,也可以 由其他导体制作。然而,在导体之中,不使用不易产生涡流的铁或不锈钢等,而使用铝、金、 钼、银、铜的某种来制作。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100的开发时,发 明者设想了能够对应于在Suica(商标)及IC0CA(商标)中使用的索尼株式会社制 RC-S853/854(以下,为了方便而称作“第1类型”)、和在QUICPay (商标)中使用的索尼株 式会社制RC-S860(以下,为了方便而称作“第2类型”)的通信控制体。这些非接触IC卡 的厚度都在0. 8mm以下,并依据IS018092。如周知那样,在第1类型的非接触IC卡中,如图3(a)所示那样内置有由圆弧构成 的以树叶形配置的线圈500A。另一方面,在第2类型的非接触IC卡中,如图3(b)所示那样 内置有沿着卡端以矩形配置的线圈500B。所以,如图4所示,使用铜箔制作框宽不同的框102,使其与非接触IC卡重叠而调 查框宽(即框102与线圈的重叠状况)与非接触IC卡的通信状况之间的关系。
假设在框102中使用厚度35 μ m的铜箔、匹配于非接触IC卡而具有86mmX 54mm 的外形。这里,将框102的框宽Wl及W2从外端朝向中央地从3mm的宽度各扩大1mm,在与 非接触IC卡重叠的状态下从读卡器施加磁场,找出成为不能通信的框宽。另外,框宽Wl和 W2总设为相同的值。首先,如图5 (a)所示,在读卡器60的上部依次配置铜板框102及非接触IC卡50, 调查从读卡器60施加了磁场强度7. 5A/m及ΙΟΑ/m的磁场时的非接触IC卡50的通信可否, 得到了图6所示那样的结果。S卩,在第1类型的非接触IC卡的情况下,可知如果框102的宽度为Ilmm以上,则 在磁场强度为7. 5A/m及ΙΟΑ/m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能起动、不能进行通信。另一方面, 在第2类型的非接触IC卡的情况下,可知如果框102的宽度为7mm以上,则在磁场强度为 7. 5A/m及ΙΟΑ/m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能起动、不能进行通信。接着,如图5 (b)所示,在读卡器60的上部依次配置非接触IC卡50及铜板框102, 与前面的实验同样,调查从读卡器60施加了磁场强度7. 5A/m及ΙΟΑ/m的磁场时的非接触 IC卡50的通信可否,得到了图7所示那样的结果。S卩,在第1类型的非接触IC卡的情况下,可知如果框102的宽度为13mm以上,则 在磁场强度为7. 5A/m及ΙΟΑ/m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能起动、不能进行通信。另一方面, 在第2类型的非接触IC卡的情况下,可知如果框102的宽度为7mm以上,则在磁场强度为 7. 5A/m及10A/m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能起动、不能进行通信。根据以上,可知只要将铜板框102的框宽设为13mm以上,则不论读卡器60上的非 接触IC卡50及铜板框102的配置顺序如何,不论是第1类型还是第2类型的非接触IC卡, 从读卡器60为了信息读取而施加了磁场时,都不能起动IC、能够阻止通信。但是,这意味着在想要使用非接触IC卡50时必须将铜板框102抽离,从而较大地 损害非接触IC卡本来的方便性。这里,再次参照图1及图2。根据上述实验,如果与非接触IC卡重叠的铜板框的 框宽是13mm以上,则不能读取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所以,本发明的通信控制体 100构成为,通过在具有这样的框宽的框101的一部分上设置切断部20而将磁路的一部分 遮断、减弱在铜板框101中产生的涡流。由此,对来自读卡器的磁场进行抵消的反磁场也减 弱,所以当从读卡器施加了磁场时非接触IC卡变得能够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者使切片30a或30b移动而将切断部20封闭,则在铜板框101 中产生足够强的涡流,因而产生抵消来自读卡器的磁场的、程度的较强的反磁场。由此,非 接触IC卡成为不能通信。此时,只要满足框宽13mm以上的条件,由前面的实验可知,就不会有因为将通信 控制体100配置在接近于读卡器60的一侧(参照图5(a))、还是将非接触IC卡50配置在 接近于读卡器60的一侧(参照图5(b)而导致非接触IC卡的读取可否发生变化。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通过在想要防止盗读时将切断部20封闭、在想 要进行读取时将切断部20开放,能够任意地控制第1类型及第2类型的非接触IC卡的通 信可能性。[实施例2]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8所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该通信控制体 110由铝箔构成,形成为与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对应的框形状。框103的框宽 W3整体上是固定的,设为与线圈天线相比在两侧各宽0. 5mm以上。此外,在框103的一部分 上设有切断部20。切断部20的宽度d2例如为Imm左右。通信控制体110还具备由铝箔制作的切片30a或30b。切片30a或30b与第一实 施例的情况同样,用来通过滑动、推下或推上而将切断部20覆盖并封闭,使框103成为没有 切断部20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框103及切片30a或30b中使用铝箔,但并不限 于铝,也可以使用非磁性金属的金、钼、银或铜来制作。如上所述,第一实施例是以依据IS018092的索尼株式会社制的RC-S853/854及 RC-S860为考虑而开发的,而作为非接触IC卡,除此以外,依据IS014443的称作“类型A” 及“类型B”的结构也广泛地普及。在日本国内,类型A的非接触IC卡例如在烟草购买用成人认证卡中采用,如图 9(a)所示,内置有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的线圈天线500C。另一方面,类型B的非接触IC卡 例如在汽车驾驶执照中采用,如图9(b)所示,在卡的中央附近内置有形成为矩形的线圈天 线 500D。所以,在非接触IC卡通信控制体110的开发时,鉴于这样的线圈天线的形状,对于 上述第1类型及第2类型(也有统称作类型C的情况)以及类型A及类型B的非接触IC 卡,分别制作对应于各非接触IC卡的线圈天线形状的框,调查通信状况。另外,与第1类型 及第2类型同样,类型A及类型B的非接触IC卡也是厚度为0. 8mm以下的结构。图10(a) 图10(c)所示的是对应于内置在类型A的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的 形状而制作的框104,每个都是左侧为整体图、右侧为局部放大图。框104由厚度12 μ m的铝 箔制作。此夕卜,框104的宽度W4在图10(a)中设为与线圈天线的宽度(约1.25mm)相同、在 图10 (b)中设为从线圈天线的两侧各扩大0. 5mm的宽度(0. 5mm+1. 25mm+0. 5mm = 2. 25mm)、 在图10(c)中设为从线圈天线的两侧各扩大Imm的宽度(lmm+1. 25mm+lmm = 3. 25mm)。此 外,同样地,也对应于类型B以及第1类型及第2类型的非接触IC卡的线圈天线形状而制 作框宽不同的铝箔框(未图示)。接着,将该框104匹配于线圈天线的位置而载置在非接触IC卡上,如图5(b)所 示,以读卡器60、非接触IC卡50、框104的顺序配置,确认读卡器60与非接触IC卡50之 间的通信可否。从读卡器60施加的磁场强度为7. 5A/m。将结果表示在图11中。如图所示,类型A的非接触IC卡在框104的宽度W4比线圈天线向两侧各宽0. 5mm 及Imm的情况下不能起动,而在宽度W4与线圈天线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起动而进行通信。另 一方面,类型B以及第1类型及第2类型的非接触IC卡在框104的宽度W4是3种图案中 的任何一种时都不能起动、不能进行通信。因而,可知不论是类型A、类型B、第1类型及第2类型的非接触IC卡的哪种,只要 是比线圈天线向两侧各扩大了 0. 5mm以上的宽度的框104,就能够阻止非接触IC卡与读卡 器之间的通信。基于该结果,图8的通信控制体110通过在将框宽W3比线圈天线的宽度向两侧各 扩大了 0. 5mm以上的铝箔框103的一部分上设置切断部20,成为将磁路的一部分切断、减弱 在框103中产生的涡流的结构。如果配置框103以使其与内装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重叠,则当切断部20处于开放状态时,对来自读卡器的磁场进行抵消的反磁场也减弱, 非接触IC卡成为能够通信。并且,如果通过切片30a或30b将切断部20封闭,则在框103 中产生足够强的涡流,产生较强的反磁场,将来自读卡器的磁场抵消。因而,通过使用该通 信控制体110,能够使第1类型、第2类型、类型A及类型B的所有类型的非接触IC卡不能
通{曰。[实施例3]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12所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该通信控制体 120由铝箔构成,形成为具有与非接触IC卡的外形相同的86mmX54mm的外形的框形状。框 105的框宽W5及W6总是相同的值,距离框105的外端为21mm以下。此外,在框105的一部 分上设有切断部20,其宽度d3例如为Imm左右。通信控制体120还具备由铝箔制作的切片30a或30b。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情 况同样,切片30a或30b用来通过滑动、推下或推上而将切断部20覆盖封闭、使框105成为 没有切断部20的状态。并且,与第二实施例同样,框105及切片30a或30b并不限于铝,也 可以使用非磁性金属的金、钼、银或铜制作。该非接触IC卡通信控制体120的目的是,不论是第1类型及第2类型以及类型A 及类型B的非接触IC卡的哪种都能够切换与读卡器之间的通信的能够/不能。所以,制作 具有与非接触IC卡相同的外形的框,使其框宽变化,调查使该框与非接触IC卡重叠时的通 信状况。图13(a)及图13(b)所示的是由厚度12 μ m的铝箔制作的框106。框106具有切 断部20,其宽度d4为1mm。此外,框106的宽度W7及W8总是相同,准备从IOmm到25mm各 相差Imm的结构。并且,使框106及非接触IC卡的外形一致,如图5 (b)那样,以读卡器60、 非接触IC卡50、框106的顺序配置,对于各个框宽,确认非接触IC卡50与读卡器60之间 的距离为何种程度则读卡器60与非接触IC卡50之间的通信成为能够进行。此时,将从读 卡器60施加的磁场强度设为7. 5A/m。将结果表示在图14中。在图14中,所谓“通信成功率”是指,设只有非接触IC卡的情况为100%,在将非 接触IC卡与框106 —起靠近读卡器上的情况下,在非接触IC卡成为能够通信的距离中能 够通信的概率。该值优选的是至少达到50%。于是,由图14的结果可知,作为在全部4个 类型的非接触IC卡中呈现50%以上的通信成功率的框106的框宽W7及W8,可以设为21mm 以下。因而,非接触IC卡通信控制体120的框105的框宽W5及W6也仿照于此。但是, 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的整体需要与框105重叠地配置。<变形例>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表示的通信控制体100、110及120也可以将框101、103及 105作为其他的结构实现。即,例如可以将两个二字型的非磁性金属使开口部对置而配置, 通过开口部前端离开或连结而使非接触IC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或不可能。在 此情况下,不需要用来将切断部封闭的切片。[实施例4]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使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
10能够制作例如图15所示那样的卡保持器。卡保持器130将背面板140与前面板160组合,以形成能够插入一张上述4个类 型中的某种非接触IC卡的开口(pocket)。通过使前面板160透明,容易视觉识别插入的非 接触IC卡。这对于非接触IC卡是带有脸部照片的员工证等的情况下是有用的。此外,如 果在前面板160的下部设置图示那样的缝隙,则卡的取放变得容易。在开口的内部中,装入有前面说明的非接触IC卡通信控制体100、110或120的某 个。在图15的卡保持器130中,在开口内部中装入有非接触IC卡通信控制体120,框105 粘接在背面板140上。此外,切片30配置为,通过与背面板140 —体形成的开关部150的 操作,能够切换与框105之间的接触/非接触。图16是卡保持器130的后视图。如图所示,在背面板140上沿着开关部150的外 轮廓设有间断处,开关部150仅在根部与背面板140连接。背面板140及开关部150通过 树脂等的稍稍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在图17(a)及图17(b)中表示图16的X-X线的剖视图。图17(a)表示平常时、即 没有按下开关150时的状态。此时,由于切片30与框105接触,所以框105的切断部被封 闭。因此,收纳在开口 170中的非接触IC卡即使被从读卡器施加磁场也不会起动。另一方面,图17(b)是按下了开关150时的状况。此时,由于切片30从框105离 开,所以框105的切断部被开放。由此,收纳在开口 170中的非接触IC卡如果受到来自读 卡器的磁场则起动而进行通信。并且,如果将手离开则开关150由于弹性而回到原来的位 置,再次成为图17(a)所示的状态,使非接触IC卡成为不能起动。卡保持器130可以在上部中央的孔中穿过绳而挂在脖子上。并且,例如在将非接 触IC卡靠近设置在墙上的读卡器上时,用右手拿着保持器部分进行动作。因此,开关150 优选地配置在当用右手拿持时容易按下的位置上。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技术方案的范 围内也可以其他各种各样地实施。另外,在各实施例中,设来自读卡器的磁场强度为7. 5A/m。这鉴于一般这种读卡器 发出的磁场强度大致处于4. 5A/m到ΙΟΑ/m的范围内,代表性地取中间值。此外,切断部也 可以设在框的任何位置,例如也可以处于与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IC芯片重叠的位置上。各实施例的非磁性金属框的形状及框宽是基于内置在各类型的非接触IC卡中的 线圈天线的形状及IC芯片的功率的差异而设计的。并且,对于任一个实施例,都优选地配 置为,不论非接触IC卡的类型如何,都使卡的厚度为0. 8mm以下、使非接触IC卡与通信控 制体之间的间隙为0. 2mm以下。工业实用性如果使用两个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卡保持器,制作在中间夹着磁性体而将背面 彼此粘接的形态的卡保持器,则能够做成能够收纳两张非接触IC卡、能够将其中希望的任 意一张非接触IC卡任意地设为能够起动的卡保持器。
权利要求
一种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能够有选择地使记录在依据ISO18092的厚度为0.8mm以下的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或不可能,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切断部的非磁性金属框和将上述切断部任意地封闭的非磁性金属切片;当配置为与上述非接触IC卡重叠时,使上述非磁性金属框与内置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部分或全部重合;当为了读取记录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而施加了强度为7.5A/m的磁场时,如果上述切断部是开放状态,则使记录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能够进行,如果上述切断部是封闭状态,则使记录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不能进行。
2.一种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能够有选择地使记录在依据IS018092或IS014443 的厚度为0. 8mm以下的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或不可能,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切断部的非磁性金属框和将上述切断部任意地封闭的非磁性金属切片; 上述非磁性金属框是与内置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对应的平面形状,比上 述线圈天线向两侧各宽0. 5mm以上,并且从上述非接触IC卡的外廓朝向中心具有21mm以 下的框宽,当配置为与上述非接触IC卡重叠时,内置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位于 上述非磁性金属的上述框宽内;当为了读取记录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而施加了强度为7. 5A/m的磁场时,如果 上述切断部是开放状态,则使记录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能够进行,如果上述 切断部是封闭状态,则使记录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不能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非磁性金属切片滑动而将上述非磁性金属框的上述切断部封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非磁性金属切片与上述非磁性金属框平行地配置在上述非磁性金属框的上述切 断部的上部或下部;通过上述非磁性金属切片的推下或推上,将上述切断部封闭。
5.一种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能够有选择地使记录在依据IS018092或IS014443 的厚度为0. 8mm以下的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成为可能或不可能,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具有二字型形状的非磁性金属片;上述两个非磁性金属片配置为,使二字型的开口部对置,上述两个非磁性金属片,在处 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为分别独立的两个非磁性金属片,在处于第2位置的情况下作为一体 而形成1个非磁性金属框;当将上述两个非磁性金属片配置为与非接触IC卡重叠时,使上述两个非磁性金属片 与内置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全部重合;在上述两个非磁性金属片处于上述第1位置的情况下,使记录在上述非接触IC卡中的 信息的读取能够进行,在上述两个非磁性金属片处于上述第2位置的情况下,使记录在上 述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不能进行。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磁性金属是铝、金、钼、银或铜中的任一种。
7.一种非接触IC卡保持器,是具备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IC卡用通 信控制体的卡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使收纳在上述卡保持器中的非接触IC卡与上述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面 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结构、能够容易且以低成本制作的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非接触IC卡用通信控制体(100)具备具有切断部(20)的铜板框(101)、和将该切断部(20)任意地封闭的铜板切片(30a)。当配置为使其与非接触IC卡重叠时,使铜板框(101)与内置在非接触IC卡中的线圈天线部分或全部重合,如果切断部(20)是开放状态,则使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能够进行,如果切断部(20)是封闭状态,则使记录在非接触IC卡中的信息的读取不能进行。
文档编号G06K19/07GK101983386SQ20098011185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6日
发明者清塚彻 申请人:株式会社大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