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80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场信息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 机场乘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运输是国民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枢纽,其重要性不 言而喻。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 的人选择乘飞机出行,使得机场的管理规模越来越大,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对与乘务相 关的信息系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的乘务管理系统多基于条形码技 术,而条形码的读取技术多基于光学原理,对环境要求较高,范围有限,从而造成效率低下。 另外,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民用航空对乘客的大件行李多采用托运的方式,这些行李在 与乘客分离后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随飞机托运,在每一个环节上只要稍有疏忽,就可能造 成行李丢失,而条形码技术很难在每一个关键环节上对行李进行动态监测。如此一来, 一旦 行李丢失,因为涉及机场、航空公司、乘客三方,责任不明确,给各方带来很大麻烦。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读写器和射频卡 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从而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条形 码、磁卡、IC卡等技术,射频卡具有非接触、读写速度快、读写范围灵活、无磨损、环境影响较 小、寿命长、使用方便等特点,尤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通信协议实现防冲突功能,能同时 处理多件用射频卡标识的物品,这样可提高处理的灵活性和效率。从2001年至今,RFID技 术日趋为人们所重视。无论是在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领域,还是在物流管理、交通运输 等行业,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与机场信息管理相关的系统中,尤其是乘务管理系 统中,相关应用不多。近期有香港国际机场应用RFID来提高行李处理效率,葡萄牙里斯本 机场也采用了 RFID技术设计了行李追踪系统,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应用RFID技术管理行李, 以确保行李安全。这些应用多局限于单个机场,尚未构成网络应用,而且仅仅针对乘客的行 李一个方面,功能较为单一,效果有限。通过查询相关的专利,国内在此方面的完整应用尚 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系统的不足,提供一整套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 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涵盖乘客的登机管理和行李的托运管理两个方面。该系统充分 利用RFID技术的优势,使乘务管理更方便、高效、细致,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该系 统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其包括五个部分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RFID电子登机牌、 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RFID行李电子标签和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其中
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通过因特网与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出发地登 机乘务管理子系统向乘客颁发RFID电子登机牌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并将RFID电子登机牌和乘客关联起来,将RFID行李电子标签和该乘客的托运行李关联起来,并将与登机业务 相关的乘务信息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中,与登机业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包括值机柜 台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信息、出发地登 机安全检查节点信息和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信息; 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因特网与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目的地离港乘 务管理子系统连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相关乘务信息,相关乘务信息包括 值机柜台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信息、出 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信息和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信息、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信 息、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信息、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信息;此外,乘务信息数据库服 务器根据用户类型提供查询乘务信息、删除乘务信息、追加乘务信息服务,各地机场的出发 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只要接入因特网并获得乘务信息数据 库服务器的授权,均可对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进行相应权限的操作; 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通过因特网与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连接,目的地离 港乘务管理子系统读取乘客的RFID电子登机牌和其行李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标识信 息,并依据乘客RFID电子登机牌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信息的读取位置和时间获得与离港 业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并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中;与离港业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包括 目的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信息、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信息和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 信息; RFID电子登机牌为乘客的唯一标识,RFID行李电子标签为行李的唯一标识,RFID
电子登机牌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通过各个节点的RFID读写器进行读写操作,从而实现与
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之间信息交互。 其中,所述RFID电子登机牌作为乘客的唯一标识,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作为行李
的唯一标识,采用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记录与乘客相关的乘务信息,控制各个关键环节,
全程监控。 其中,所述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由值机柜台节点、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 节点、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和出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组成; 所述值机柜台节点安装在值机柜台上,该值机柜台节点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 读写器,乘客在值机柜台节点换取RFID电子登机牌、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值机柜台的工作 人员首先在乘务信息数据库中将一张RFID电子登机牌、若干张RFID行李电子标签和乘客 关联起来,并将乘客信息、RFID电子登机牌、RFID行李电子标签相关信息存入乘务信息数 据库服务器、RFID电子登机牌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然后将RFID电子登机牌发放给乘 客,给每件行李安装RFID行李电子标签;针对多人组成的乘客团队,值机柜台的工作人员 在乘客团队各个乘客在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乘务信息中、其RFID电子登机牌及RFID 行李电子标签中加注团队信息项;每张RFID电子登机牌及每张RFID行李电子标签都拥有 全球唯一的ID号;所述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安装在行李传送带的一端;该出发地登 机行李传送带节点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当行李在值机柜台办理完毕 托运手续后,由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运送到相应航班的行李存放处;当行李离开出发地 登机行李传送带时,该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读取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并根据 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将该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
6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出发地 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 标签中;所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安装在行李转运车的传送带的一端,该登机行李转运车 节点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的读写器,当行李从行李存放处经行李转运车送入 该乘客所乘坐的航班时,该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读取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并根据该 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将该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 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登机行李转运车 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所述登 机安全检查节点安装在机场安检处,该登机安全检查节点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 读写器;当乘客通过机场安检处时,该登机安全检查节点自动读取RFID电子登机牌的ID 号,并根据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号,将该登机安全检查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电子 登机牌的读取时间一起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登机安全检 查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读取时间写入该RFID电子登机牌中;所述出发 地登机确认节点安装在该航班的登机口处;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标 识的RFID读写器;当乘客经过通过该登机口登机时,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自动读取RFID 电子登机牌的ID号,并根据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号,将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的读卡 标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读取时间一起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 同时将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读取时间写入该RFID电 子登机牌中;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根据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中的乘务信息,自动 检查乘客是否经过机场安检处、是否已经登机;当出现乘客在规定时间内尚未通过机场安 检处或尚未登机的情况,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将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 所授权限,查询乘务信息数据库中的相关乘务信息,把握或确认乘客及其行李的状态,必要 时敦促乘客及时登机。 其中,所述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由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目的地离 港行李传送带节点和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组成,实现的具体方案如下所述目的地离港行 李车转运节点安装在通常的行李转运车的传送带末端,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含一 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当行李从该航班经传送带送入行李转运车时,该目的 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读取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并根据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 号,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一起 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的读 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所述目的地离港 行李传送带节点安装在通常的行李传送带的入口处,该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含一个 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当行李从行李转运车送到行李传送带时,该目的地离港 行李传送带节点读取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并根据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将 该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 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的读卡标识 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所述目的地离港检查节 点安装在取行李处的出口处,该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含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 写器;乘客在取得自己的行李后,该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读取乘客的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及其所携带行李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并结合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相关记录项 进行匹配,以防止盗窃行李、错拿行李、漏拿行李的现象发生;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该目的地 离港检查节点的读卡标识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该乘客的乘务信息 的读卡标识项及其RFID电子登机牌中;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将根据乘务信息数据 库中的该航班的所有乘务信息记录,自动检查所有乘客是否已经离港。
其中,所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包括乘务信息数据库,该乘务信息数据库中记 录了与乘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包括乘客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航班班次、乘客座次、出发 地点、出发时间、到达地点、预计到达时间、及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号、行李信息、读卡标识 项、团队信息项相关信息,其中行李信息指行李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行李的重量
相关信息,读卡标识项用于记录每个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读取时间;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 具备写入、修改、删除和查询基本功能,而且能够根据用户的类型授予其不同的权限。 相对于传统方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①基于RFID技术的乘务管理系统结构简 单,并伴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成本也大大降低。②能够在每一个关键环节监控行李信息, 关注乘客的动态,信息全面完备。当出现行李丢失时,能通过乘务信息数据库查询相关乘务 信息以准确定位事故段,明确责任。当出现行李漏拿时,能通过其RFID行李电子标签找到 其主人。当出现行李错拿、盗窃时,能根据乘务信息数据库相关乘务信息给出警报。③采用 乘务信息数据库和RFID电子标签的双数据记录的方式,当乘务信息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可 以仅根据RFID电子登机牌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完成业务。④系统扩展灵活,可根据需要 增减节点。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出发地登机乘务处理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目的地离港乘务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图,本发明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在总体上由出发地 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1、 RFID电子登机牌2、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 RFID行李电子标签 4和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5五大部分组成。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1和目的地 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5的具体实现在后文详细说明。RFID电子登机牌2和RFID行李电子 标签4均为普通的RFID电子标签,并进行了适当的封装。其含有全球唯一的ID号和可读 写的非易失存储器。 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记录了与乘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包括乘客的姓名、性别、 身份证号、航班班次、乘客座次、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到达地点、预计到达时间、及RFID电 子登机牌的ID号、行李信息、读卡标识项、团队信息项等相关信息。其中行李信息指行李的 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行李的重量等相关信息,读卡标识项用于记录每个节点的读
8卡标识和读取时间。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具备写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基本功能,而 且能够根据用户的类型授予其不同的权限。针对多人组成的乘客团队,值机柜台的工作人 员可以在乘客团队各个乘客在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乘务信息中、RFID电子登机牌 2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加注团队信息项。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还具有网络功能, 能够通过INTERNET接入互联网中,各个机场能够通过网络接入,并按照给定的权限进行相 应的读写、查询操作。RFID电子登机牌2拥有全球唯一的ID号和可读写的非易失存储器, 可存储该乘客的部分乘务信息。RFID行李电子标签4安装在每一件托运的行李上,其拥有 全球唯一的ID号,可存储乘客该行李的部分乘务信息。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1和目 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5的各节点每次读取RFID电子登机牌2或RFID行李电子标签4 时,本系统都会在该RFID电子登机牌2或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写入包括该节点的读卡 标识和读取时间等在内的信息,并同时更新乘务信息数据库的读卡标识项。整个系统的工 作原理为乘客在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1处办理相关业务后,登机飞行到目的地,然 后通过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5相关业务离港。其中采用了 RFID电子登机牌2作为 乘客的唯一标识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4作为行李的唯一标识,控制各个关键环节,全程监 控,以防止管理漏洞。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结构图,所述出发地登机乘务管 理子系统1的功能是管理乘客登机相关业务,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1由值机柜台节 点11、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12、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13和出发地登机安全检 查节点14、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15五个部分组成。 值机柜台节点11装有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其安装在值机柜台。 读卡标识指的是该节点的唯一的地址编码,后文含义相同。功能为乘客在此换取RFID电 子登机牌2,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值机柜台的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在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 3中将一张RFID电子登机牌2、若干张RFID行李电子标签4和该乘客关联起来,并将乘客 信息、RFID电子登机牌2、 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相关信息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 RFID电子登机牌2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然后将该RFID电子登机牌2发放给该乘客, 给其每件行李安装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针对多人组成的乘客团队,值机柜台的工作人 员在乘客团队各个乘客在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的乘务信息中、其RFID电子登机牌2及 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加注团队信息项;每张RFID电子登机牌2及每张RFID行李电子标 签4都拥有全球唯一的ID号; 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12含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其安装 在通常的行李传送带的末端。功能为当行李在值机柜台办理完毕托运手续后,由出发地登 机行李传送带运送到相应航班的行李存放处,当行李离开行李传送带时,该出发地登机行 李传送带节点12读取其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并根据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 ID号,将该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12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读取时 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出发 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12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 行李电子标签4中。 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13装有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其安 装在通常的行李转运车的传送带末端。功能为当行李从行李存放处经行李转运车送入该乘客所乘坐的航班时,该节点读取其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并根据该RFID行李电 子标签4的ID号,将该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13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 4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中,同 时将该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13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读取时间存 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 出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14装有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其安装 在机场安检处。功能为当乘客通过机场安检处时,该出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14自动读 取其RFID电子登机牌2的ID号,并根据该RFID电子登机牌2的ID号,将该出发地登机安 全检查节点14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2的读取时间一起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 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出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14的读卡标 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2的读取时间写入该RFID电子登机牌2中。 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15装有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其安装在该 航班的登机口处。功能为当乘客通过该登机口时,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15自动读取其 RFID电子登机牌2的ID号,并根据该RFID电子登机牌2的ID号,将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 点15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2的读取时间一起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 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15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 电子登机牌2的读取时间写入该RFID电子登机牌2中。 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1将根据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乘务信息,自 动检查乘客是否经过机场安检处、是否已经登机。当出现乘客在规定时间内尚未通过机场 安检处或尚未登机的情况,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1将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 可以根据所授权限,查询乘务信息数据库中的相关乘务信息,把握或确认乘客及其行李的 状态,必要时敦促乘客及时登机。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结构图,所述目的地离港乘务管 理子系统5的功能是管理乘客到达目的地后的离港相关业务,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 5由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51、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52和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 53组成。 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51含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其安装 在通常的行李传送带的入口处。功能为当行李从该航班经行李转运车的传送带送入行李 转运车时,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51读取其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并根据 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51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 行李电子标签4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 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51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 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 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52含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其安装 在通常的行李传送带的入口处。功能为当行李从行李转运车送到行李传送带时,该目的 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52点读取其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并根据该RFID行李电子 标签4的ID号,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 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 该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52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行李则经传送带送到取行李处。 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53装有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其安装在取 行李处的出口。功能为乘客在取得自己的行李后,经此处才能离港。该目的地离港检查节 点53读取乘客的RFID电子登机牌2和其所携带行李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相关信息, 并结合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的相关记录进行匹配,防止盗窃行李、错拿行李、漏拿行李 的现象发生。如果匹配成功,本系统则将该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53的读卡标识及RFID行 李电子标签4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该乘客的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及其RFID电子登机 牌2中,并放行该乘客。如果匹配失败,本系统则不放行该乘客,同时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 员进行确认。之后,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5将根据乘务信息数据库中的该航班的所 有乘务信息记录,自动检查所有乘客是否已经离港。 图4为出发地登机乘务处理流程图,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①当乘客带着行李 到达值机柜台节点ll,工作人员为其办理RFID电子登机牌2,并对其行李进行托运,给每件 行李安装RFID电子标签4,并将该乘客的相关乘务信息写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其 RFID电子登机牌2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②需托运的行李经通常的传送带运送到相 应航班的行李存放处,当该行李离开传送带时,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12读取1次其 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并将该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12的读卡标识和读取时 间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及该RFID行李电子标 签4中。③需托运的行李从相应航班的行李存放处装入行李转运车运送到该航班,当该行 李通过行李转运车的传送带输入该航班时,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13读取1次其RFID 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并将该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13的读卡标识和读取时间添 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及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 中。 乘客领取RFID电子登机牌2后,通过机场安检处准备登机时,出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 点14读取其RFID电子登机牌2的ID号,并在RFID电子登机牌2中写入相应的读卡标识 及读取时间,同时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中。⑤ 乘客通过机场安检处后,通过该航班的登机口登机,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15读取其RFID电 子登机牌2的ID号,并在RFID电子登机牌2中写入相应的读卡标识及读取时间,同时添加 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中。值得注意的是步骤②、③ 可与步骤 、 同时进行。当所有步骤完成后,登机业务办理完毕。 图5为目的地离港乘务处理流程图,整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①该航班到达目的 地后,行李转运车将行李运送到通常的传送带,当行李从该航班通过行李转运车的传送带 输入行李车时,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51读取1次其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 并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51的读卡标识和读取时间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 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及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4中。②行李转运车将行李运 送到取行李处的行李传送带,当行李放到行李传送带上时,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52 读取1次其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ID号,并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52的读卡标 识和读取时间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及该RFID 行李电子标签4中。③乘客取得自己的行李后,携行李和RFID电子登机牌2经目的地离港 检查节点53才能离港。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53读取乘客的RFID登机牌2和所携带行李 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4信息,并结合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相应项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放行,并在该RFID电子登机牌2中写入相应的读卡标识及读取时间,同时添加到 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该当乘务信息相应项中;若匹配失败,表示发生了漏拿行李、 错拿行李、盗窃行李等问题,则不予放行,并发出警示或警报,提示乘客或者工作人员确认。 对于多人组成的乘客团队,其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团队信息项是一致的,因此同 一个团队内代取行李是允许的。另外,如果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出现问题,可以仅通过 RFID电子登机牌2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信息完成这一步骤。当所有步骤完成后,离港 业务办理完毕。 当发生丢失行李事件时,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①若乘客找不到行李,工作人员可 根据乘客的RFID电子登机牌2的信息查询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的相关记录,并根据相 关记录定位行李丢失的环节,方便寻找行李。②若出现行李找不到主人,工作人员则可通过 行李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4的信息,查询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3中的相关乘务信息,并 根据相关乘务信息找到行李的主人。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 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1权利要求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RFID电子登机牌、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RFID行李电子标签和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其中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通过因特网与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向乘客颁发RFID电子登机牌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并将RFID电子登机牌和乘客关联起来,将RFID行李电子标签和该乘客的托运行李关联起来,并将与登机业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中,与登机业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包括值机柜台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信息和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信息;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因特网与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连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相关乘务信息,相关乘务信息包括值机柜台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信息、出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信息和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信息、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信息、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信息、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信息;此外,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根据用户类型提供查询乘务信息、删除乘务信息、追加乘务信息服务,各地机场的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只要接入因特网并获得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授权,均可对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进行相应权限的操作;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通过因特网与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连接,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读取乘客的RFID电子登机牌和其行李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并依据乘客RFID电子登机牌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信息的读取位置和时间获得与离港业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并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中;与离港业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包括目的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信息、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信息和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信息;RFID电子登机牌为乘客的唯一标识,RFID行李电子标签为行李的唯一标识,RFID电子登机牌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通过各个节点的RFID读写器进行读写操作,从而实现与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之间信息交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RFID电 子登机牌作为乘客的唯一标识,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作为行李的唯一标识,采用乘务信息 数据库服务器记录与乘客相关的乘务信息,控制各个关键环节,全程监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发地 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由值机柜台节点、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出发地登机行李转运 车节点和出发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组成,其中所述值机柜台节点安装在值机柜台上,该值机柜台节点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标识的 RFID读写器,乘客在值机柜台节点换取RFID电子登机牌、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值机柜台的 工作人员首先在乘务信息数据库中将一张RFID电子登机牌、若干张RFID行李电子标签和 乘客关联起来,并将乘客信息、RFID电子登机牌、RFID行李电子标签相关信息存入乘务信 息数据库服务器、RFID电子登机牌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然后将RFID电子登机牌发放 给乘客,给每件行李安装RFID行李电子标签;针对多人组成的乘客团队,值机柜台的工作 人员在乘客团队各个乘客在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乘务信息中、其RFID电子登机牌及 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加注团队信息项;每张RFID电子登机牌及每张RFID行李电子标签都拥有全球唯一的ID号;所述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安装在行李传送带的一端;该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 节点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当行李在值机柜台办理完毕托运手续后,由 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运送到相应航班的行李存放处;当行李离开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 时,该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读取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并根据该RFID行李电 子标签的ID号,将该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 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出发地登机行李传送 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所述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安装在行李转运车的传送带的一端,该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 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的读写器,当行李从行李存放处经行李转运车送入该乘 客所乘坐的航班时,该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读取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并根据该RFID 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将该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 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登机行李转运车节点 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所述登机安全检查节点安装在机场安检处,该登机安全检查节点含一个拥有唯一读卡 标识的RFID读写器;当乘客通过机场安检处时,该登机安全检查节点自动读取RFID电子登 机牌的ID号,并根据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号,将该登机安全检查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 RFID电子登机牌的读取时间一起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登 机安全检查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读取时间写入该RFID电子登机牌中;所述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安装在该航班的登机口处;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含一个拥 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当乘客经过通过该登机口登机时,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 自动读取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号,并根据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号,将该出发地登机确 认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读取时间一起存入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 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出发地登机确认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电子登机牌的读取时间 写入该RFID电子登机牌中;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根据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中的 乘务信息,自动检查乘客是否经过机场安检处、是否已经登机;当出现乘客在规定时间内尚 未通过机场安检处或尚未登机的情况,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将及时通知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根据所授权限,查询乘务信息数据库中的相关乘务信息,把握或确认乘客及其行 李的状态,必要时敦促乘客及时登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目的地 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由目的地离港行李转运车节点、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和目的地 离港检查节点组成,其中所述目的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安装在通常的行李转运车的传送带末端,该目的地离 港行李车转运节点含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当行李从该航班经传送带送入行李转运车时,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读取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并根据该 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车转运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 子标签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目的地离 港行李车转运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所述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安装在通常的行李传送带的入口处,该目的地离港行 李传送带节点含一个具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当行李从行李转运车送到行李传送带时,该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读取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并根据该RFID行 李电子标签的ID号,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传送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 的读取时间一起添加到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卡标识项中,同时将该目的地离港行李 传送带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存入该RFID行李电子标签中; 所述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安装在取行李处的出口处,该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含一个具 有唯一读卡标识的RFID读写器;乘客在取得自己的行李后,该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读取乘 客的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及其所携带行李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并结合乘务信息数 据库服务器的相关记录项进行匹配,以防止盗窃行李、错拿行李、漏拿行李的现象发生;如 果匹配成功,则将该目的地离港检查节点的读卡标识及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读取时间一 起添加到该乘客的乘务信息的读卡标识项及其RFID电子登机牌中;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 子系统将根据乘务信息数据库中的该航班的所有乘务信息记录,自动检查所有乘客是否已 经离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其特征是乘务信息数 据库服务器包括乘务信息数据库,该乘务信息数据库中记录了与乘务相关的乘务信息,包 括乘客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航班班次、乘客座次、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到达地点、预计 到达时间、及RFID电子登机牌的ID号、行李信息、读卡标识项、团队信息项相关信息,其中 行李信息指行李的RFID行李电子标签的ID号、行李的重量相关信息,读卡标识项用于记录 每个节点的读卡标识和读取时间;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具备写入、修改、删除和查询基本 功能,而且能够根据用户的类型授予其不同的权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机场乘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RFID电子登机牌和RFID行李电子标签五个部分组成。出发地登机乘务管理子系统管理乘客登机及行李托运相关事宜,乘务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记录乘务信息,目的地离港乘务管理子系统管理乘客和行李离港相关事务,RFID电子登机牌标识乘客并记录相关信息,RFID行李电子标签记录行李的信息。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实现,信息全面,可提高了机场乘务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文档编号G06Q50/00GK101794415SQ20101010676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易建强, 谭湘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