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773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包括有转动连接的本体及上盖,电脑主机设置于本体内,而显示器嵌设于上盖。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在使用前需手动打开上盖,在使用过程中需手动调整上盖以调整显示器的观看角度,并在使用后手动合上上盖,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笔记本电脑。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转动连接的一个本体及一个上盖。该上盖包括有一个显示器。该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笔记本电脑外部的控制面板及一个设置于该本体与该上盖之间且靠近该本体与该上盖转动连接处的致动器。该控制面板用于接收用户操作。该致动器包括一个导向座、一个磁性杆、一个预压线圈、一个压电元件、一个定位线圈及一个驱动电路。该导向座开设有一个导向槽。该导向座与该导向槽相背一端与该本体转动连接。该磁性杆收容于该导向槽内。该磁性杆远离该导向座一端与该上盖转动连接。该压电元件及该预压线圈设置于该导向槽内,分别位于该磁性杆两侧。该定位线圈也位于该导向槽内。该驱动电路用于根据用户操作驱动该预压线圈排斥该磁性杆以使该磁性杆紧靠该压电元件。该驱动电路还用于在该磁性杆紧靠该压电元件时驱动该压电元件驱动该磁性杆沿该导向槽的导向伸入或伸出该导向槽以合上或翻开该上盖。该驱动电路还进一步用于驱动该定位线圈吸引该磁性杆以定位该磁性杆,将该上盖固定。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利用该致动器自动翻开、合上该上盖或调整该显示器的观看角度,操作方便。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的平面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的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笔记本电脑 100本体10上板12本体左侧板 14本体右侧板 16后板18
第一通槽IOa
第一转轴IOb
连接板IOc
枢接孔IOd
上盖20
前板22
上盖左侧板24
上盖右侧板26
下板28
第二通槽20a
第二转轴20b
连接部20c
枢接轴20d
显不器30
致动器40
导向座42
导向槽422
第一轴孔424
磁性杆44
第二轴孔442
预压线圈46
压电元件48
定位线圈40a
驱动电路40b
缓冲弹簧40c
控制面板50
第一按钮52
第二按钮54
第三按钮56
摄像头60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100包括一个本体10、一个上盖20、一个显示器30、两个致动器40及一个控制面板50。本体10与上盖20转动连接。 显示器30嵌设于上盖20。两个致动器40设置于本体10与上盖20之间且靠近本体10与上盖20的连接处。控制面板50设置于笔记本电脑100的外部,用于接收用户操作。每个致动器40包括一个导向座42、一个磁性杆44、一个预压线圈46、一个压电元件48、两个定位线圈40a及一个驱动电路40b。导向座42开设有一个导向槽422。导向座42与导向槽 422相背一端与本体10转动连接。磁性杆44收容于导向槽422内。磁性杆44远离导向座42 —端与上盖20转动连接。预压线圈46、压电元件48及两个定位线圈40a设置于导向槽422内。驱动电路40b用于根据用户操作驱动预压线圈46迫使磁性杆44紧靠压电元件 48。驱动电路40b还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在磁性杆44紧靠压电元件48时驱动压电元件48 驱动磁性杆44沿导向槽422的导向伸入或伸出导向槽422以合上或翻开上盖20。驱动电路40b还用于根据用户操作驱动定位线圈40a吸引磁性杆44以定位磁性杆44,将上盖20 固定。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00利用致动器40自动翻开、合上上盖20或调整显示器30 的观看角度,操作方便。具体地,本体10及上盖20均为呈方块状壳体。本体10收容有笔记本电脑100的各种主机元件,例如主机板及中央处理器等(图未示)。本体10包括有一个上板12、一个本体左侧板14、一个本体右侧板16及一个后板18 (打开上盖20,面对显示器30观察本体 10,靠上为上板12,靠后为后板18,靠左为本体左侧板14,靠右为本体右侧板16)。上板12 在靠近后板18及本体左侧板14与本体右侧板16的两个角落各开设有一个第一通槽10a。 第一通槽IOa为长条状,沿本体左侧板14及本体右侧板16的长度方向延伸。本体左侧板 14与本体右侧板16向本体10内侧延伸有一个第一转轴10b。每个第一转轴IOb与对应的第一通槽IOa对齐设置,远离后板18。本体左侧板14与本体右侧板16靠近上板12及后板 18处分别延伸有一个半圆片状的连接板10c。每个连接板IOc与另一个连接板IOc相对的表面开设有一个枢接孔IOd (盲孔)。上盖20包括一个前板22、一个上盖左侧板24、一个上盖右侧板洸及一个下板 28 (打开上盖20,面对显示器30观察上盖20,靠前为前板22,靠下为下板观,靠左为上盖左侧板M,靠右为上盖右侧板沈)。显示器30嵌设于前板22。前板22在靠近下板观及上盖左侧板M与上盖右侧板26的两个角落各开设有一个第二通槽20a。第二通槽20a为长条状,沿上盖左侧板M及上盖右侧板沈的长度方向延伸。上盖左侧板M与上盖右侧板沈向上盖20内侧延伸有一个第二转轴20b。每个第二转轴20b对应第二通槽20a设置,靠近下板观。下板观的中部凸起有一个连接部20c。连接部20c沿下板观的长度方向延伸, 但连接部20c的两端未到达下板观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部20c的长度大致与两个连接板IOc之间的距离相同。连接部20c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一段枢接轴20d。连接部20c与枢接轴20d的总长度略长于两个连接板IOc之间的距离而略短于下板观的长度。安装时,连接部20c设置在两个连接板IOc之间。两段枢接轴20d分别插设于两个枢接孔IOd内。如此,上盖20与本体10通过连接部20c与连接板IOc及枢接轴20d与枢接孔IOd的配合转动连接。当然,上盖20与本体10可通过其他的转动连接方式连接,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在后板18延伸连接部20c及枢接轴20d,而在上盖左侧板 24及上盖右侧板沈延伸连接板10c,并开设枢接孔10d。导向座42大致呈圆柱状,收容于本体10内。导向槽422为圆柱槽,开设于导向座42朝向第一通槽IOa的一端。导向座42远离第一通槽IOa的一端开设有一个第一轴孔 424。导向槽422沿导向座42的长度方向延伸。导向槽422的深度略小于导向座42的长度。磁性杆44为圆杆。磁性杆44的直径小于导向槽422的直径。磁性杆44远离导向座42 —端开设有一个第二轴孔442。磁性杆44的两个磁极分布于磁性杆44圆周方向相背的两端。组装时,第一转轴IOb插设于第一轴孔424,第二转轴20b插设于第二轴孔442。如此,导向座42通过第一转轴IOb与第一轴孔424的配合与本体10转动连接,磁性杆44通过第二转轴20b与第二轴孔442的配合与上盖20转动连接。当然,导向座42与本体10及磁性杆44与上盖20可通过其它转动连接方式连接,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在导向座42延伸第一转轴10b,而在本体左侧板14及本体右侧板16开设第一轴孔424,也可在磁性杆44延伸第二转轴20b,而在上盖左侧板M及上盖右侧板沈开设第二轴孔442。具体地,导向座42的长度略短于上盖20合上时第一转轴IOb与第二转轴20b的距离及磁性杆44的长度略长于导向槽422的深度。如此,可保证致动器40不会妨碍上盖 20完全合上,又可将上盖20翻转至合适的位置。当然,导向座42与磁性杆44的长度及与本体10与上盖20的连接位置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应视具体需求而定。具体地导向座与磁性杆44的长度及与本体10与上盖20的连接位置的设定应使得上盖20能完全合上并能翻开至需求的位置。预压线圈46及压电元件48相对嵌设于导向槽422的内表面,靠近导向槽422的开口处且分别与磁性杆44的两个磁极相对。如此,只要对预压线圈46施加特定极性的电压,使预压线圈46与磁性杆44相对一端的磁极与磁性杆44对应一端的磁极相同,预压线圈46与磁性杆44之间便会产生排斥力,朝压电元件48方向排斥磁性杆44,增加压电元件 48与磁性杆44之间的静摩擦力。压电元件48在施加不同极性的电压时会在与磁性杆44 紧靠的表面产生不同方向的行波,在与磁性杆44的静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磁性杆44朝不同方向移动。当然,预压线圈46也可以与压电元件48设置在磁性杆44的同一侧,只要改变施加电压的极性,使预压线圈46吸引磁性杆44即可。两个定位线圈40a也相对嵌设于导向槽422的内表面,靠近导向槽422的开口设置,与磁性杆44的两个磁极相对。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定位线圈40a位于预压线圈46及压电元件48下方。可以理解,只要对两个定位线圈40a分别施加特定极性的电压,使两个预压线圈46与磁性杆44相对一端的磁极与磁性杆44的对应一端的磁极相异,定位线圈40a 与磁性杆44之间便会产生吸引力,吸引、定位磁性杆44。两个定位线圈40a也可以位于磁性杆44的同一侧。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一个定位线圈40a产生的吸引力已足够定位磁性杆44,可以仅设置一个定位线圈40a,或者为了增加对磁性杆44吸引力,可以采用多于两个的定位线圈40a。可以理解,预压线圈46、压电元件48、定位线圈40a设置于导向槽422的开口处是为了极大限度地将磁性杆44推出导向槽42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磁性杆44的长度足够或者仅需将上盖20翻开较小的角度,可以将预压线圈46、压电元件48及定位线圈40a设置在导向槽422的内表面的其他位置。驱动电路40b设置于本体10内,可以是主机板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40b与笔记本电脑100的电源、预压线圈46、压电元件48及定位线圈40a连接,用于汲取笔记电脑的电源的电能以驱动预压线圈46、压电元件48及定位线圈40a。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一个致动器40已足够驱动上盖20翻动,可仅采用一个致动器40。如此,可仅设置一个第一通槽10a、第一转轴10b、第二通槽20a及第二转轴20b。例如,仅在上板12靠近本体左侧板14及后板18处开设第一通槽10a,仅在本体左侧板14延伸第一转轴10b,仅在前板22靠近上盖左侧板M及下板观处开设第二通槽,仅在上盖左侧板M延伸第二转轴20b。当然,为增加驱动力,也可以采用多于两个的致动器 40。致动器40的位置及与本体10及上盖20的转动连接方式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因此。 本体10及上盖20的结构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优选地,每个致动器40还包括一个缓冲弹簧40c。缓冲弹簧40c将磁性杆44收容于导向槽422的一端连接至导向槽422的底部,用于缓冲磁性杆44在导向槽422内的运动。为了使上盖20合上时用户能够操作控制面板50。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面板50设置于本体右侧板16上(笔记本电脑100的外部)。当然,也可以设置于笔记本电脑100外部的其它位置,如本体左侧板14或上盖右侧板26。具体地,控制面板50包括一个第一按钮 52及一个第二按钮M。当用户按下第一按钮52时,致动器40驱动上盖20合上(第一种用户操作)。当用户按下第二按钮M时,上盖20翻开(第二种用于操作)。更加优选地,控制面板50还包括一个第三按钮56。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有一个设置于上盖20并与驱动电路40b连接的摄像头60。摄像头60用于拍摄用户的脸部图像, 并传送给驱动电路40b。驱动电路40b还用于在该第三按钮56按下(第三种用户操作)时分析用户的脸部图像,以确定用户的观看方向,并据此驱动预压线圈46、压电元件48及定位线圈40a,以自动调整显示器30的观看方向。总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转动连接的一个本体及一个上盖,该上盖嵌设有一个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笔记本电脑外部的控制面板及一个设置在该本体与该上盖之间且靠近该本体与该上盖转动连接处的致动器;该控制面板用于接收用户操作;该致动器包括一个导向座、一个磁性杆、一个预压线圈、一个压电元件、一个定位线圈及一个驱动电路;该导向座开设有一个导向槽,该导向座与该导向槽相背一端与该本体转动连接;该磁性杆、该预压线圈、该压电元件、该定位线圈收容于该导向槽内;该磁性杆远离该导向座一端与该上盖转动连接;该驱动电路用于根据用户操作驱动该预压线圈迫使该磁性杆紧靠该压电元件,并驱动该压电元件在该磁性杆紧靠该压电元件时驱动该磁性杆沿该导向槽的导向伸入或伸出该导向槽以翻开或合上该上盖,并驱动该定位线圈吸引该磁性杆以定位该磁性杆进而固定该上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有一个上板、一个本体侧板及一个后板;该导向座与该导向槽相背一端开设有一个第一轴孔;该导向座收容于本体内,且该第一转轴插设于该第一轴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上板在靠近该后板及该本体侧板处开设有一个第一通槽;该上盖包括一个前板、一个上盖侧板及一个下板;该前板在靠近该下板及该上盖侧板处开设有一个第二通槽;该上盖侧板向该上盖内侧延伸有一个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对应该第二通槽设置;该磁性杆远离该导向座一端开设有一个第二轴孔; 该磁性杆通过该第一通槽与该第二通槽插入该上盖,该第二转轴插设于该第二轴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导向座的长度短于该上盖完全合上时,该第一转轴与该第二转轴的距离,该磁性杆的长度大于该导向槽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有一个上板、一个本体左侧板、一个本体右侧板及一个后板;该本体左侧板与该本体右侧板靠近该上板及该后板处分别延伸有一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与另一个连接板相对的表面开设有一个枢接孔;该上盖包括一个前板、一个上盖左侧板、一个上盖右侧板及一个下板;该下板的中部凸起有一个连接部,该连接部沿该下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该连接部的长度与该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距离相同;该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一段枢接轴,该连接部与该两段枢接轴的总长度长于该两个连接板的距离而短于该下板的长度;该连接部设置在该两个连接板之间,该两段枢接轴分别插设于两个枢接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预压线圈与该压电元件相对嵌设于该导向槽的内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预压线圈、该压电元件及该定位线圈嵌设于该导向槽的内表面,且靠近该导向槽的开口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还包括一个缓冲弹簧,该缓冲弹簧连接该磁性杆位于该导向槽内的一端与该导向槽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面板包括一个第一按钮及一个第二按钮,该第一按钮按下时,该致动器合上该上盖,该第二按钮按下时,该致动器翻开该上盖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面板还包括一个第三按钮, 该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个与该驱动电路连接的摄像头,该摄像头用于拍摄用户的脸部图像,并传送给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还用于在该第三按钮按下时分析用户的脸部图像,以确定用户的观看方向,并据此驱动该预压线圈、该压电元件及该定位线圈,以自动调整该显示器的观看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转动连接的一个本体及一个上盖。该上盖包括有一个显示器。该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笔记本电脑外部的控制面板及一个设置于该本体与该上盖之间且靠近该本体与该上盖转动连接处的致动器。该控制面板用于接收用户操作。该致动器与该本体及该上盖转动连接,并可根据用户操作伸长或缩短以合上或翻开该上盖。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利用该致动器自动翻开、合上该上盖或调整该显示器的观看角度,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375480SQ201010254229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6日
发明者张仁淙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