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3086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认知领域,尤其涉及教学认知领域中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模拟时钟是指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中通过软件实现的程序功能,该模拟时钟与现实中的指针类手表、时钟的运行模式基本一致,并且模拟时钟的样式与现实中的手表、时钟类似。模拟时钟的实现可以使人们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中看到类实物性指针类手表、时钟,使用户看起来更加方便、熟悉。在教学认知方面交互式电子白板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成为现代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设备,并且,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电子教学设备也可以用来进行时钟认知的教学。在采用上述电子教学设备进行时钟认知的教学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系统提供了模拟时钟功能,只是显示当前的系统时间,教师只能根据屏幕的显示对学生进行时钟认知,不能采用对时钟的指针进行拨动等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模拟,对学生进行教学认知,使得时钟认知的教学过程不具有真实时钟的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使得时钟认知的教学过程具有真实时钟的体验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
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
根据所述角度选中指针;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
若所选中的指针为分针,确定所述分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
依据当前的小时值与所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角度选中指针;
检测单元,用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分针处理单元,用于在所选中的指针为分针时,确定所述分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
绘图单元,依据当前的小时值与所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在获取到初始感应点后,计算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通过该角度可以分析出初始感应点所点击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初始感应点所选择的指针,如选择分针、时针。在确定所选择指针为分针之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依次获取移动感应点,并确定移动感应点所对应的分钟值,然后按照新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指针。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就更新一次指针的位置,并且更新后指针位置与移动感应点相对应;只要上述采用的预定时间间隔较短,使得用户在看到不断更新的指针位置就像看到连续的动画,则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指针在沿着运动轨迹的方向转动,获得与实际指针类时钟相同的调节体验。尤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鼠标拖动灵活设定时间,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方便。使教师采用对时钟的指针进行拨动等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模拟,对学生进行教学认知,这种通过拨动指针方式的教学与真实时钟的调节非常接近,能够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较好的真实时钟体验感。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框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模拟时钟分针的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模拟时钟时针的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模拟时钟调节装置框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模拟时钟的小时值为11时分针顺时针跨过基准线的实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模拟时钟的小时值为8时分针顺时针跨过基准线的实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模拟时钟的时针调节实例图; 图9为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模拟时钟的秒针运行方式实例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表盘移动前的实例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表盘移动后的实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拟时钟需要按照实际时钟的样式绘制表盘、以及实际时钟需要的各种指针,如分针、时针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表盘的中心设置中心点,该中心点与表盘12点位置连接所形成的线段设置为基准线。在用户需要对模拟时钟进行调节的时候,用户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选中需要调节的指针,并划出一个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对模拟时钟的调节,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如图1所示,在调节过程中需要对用户选中指针并划出运动轨迹的过程进行处理,该处理过程包括
101、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所述初始感应点为运动轨迹上检测到的第一个感应点。本过程中用户输入运动轨迹的方式因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如电脑系统中可以通过鼠标在表盘上输入运动轨迹,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手写笔或触摸的方式在表盘上输入运动轨迹。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触摸屏手机等等。102、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初始感应线为初始感应点与中心点的连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初始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103、根据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的之间角度确定所选中的指针,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所述角度判断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时针和分针之间角度差,只要该角度差满足一个预定的角度差范围,即可认定选中了其中一个指针,并且在分针和时针都满足该预定角度差范围时,优先选择分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针和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时针和分针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104、在用户输入运动轨迹的过程中,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定时间间隔通过设定计时器的时间产生;所述移动感应点包括运动轨迹上的非初始感应点之后的所有检测到的感应点。105、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上述103过程中选中的指针为分针为例进行说明,此情形下,当沿着运动轨迹方向产生的移动感应点被检测到时,根据此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利用上述角度可以确定分针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后所对应的分钟值;所述移动感应线为移动感应点与中心点的连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移动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106、依据当前的小时值与所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21、计算单元22、选择单元23、检测单元对、分针处理单元25、绘图单元26。在用户需要对模拟时钟进行调节的时候,用户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选中需要调节的指针,并划出一个运动轨迹,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所述计算单元22用于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得到上述角度后,可以判断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各个指针之间角度差,只要该角度差满足一个预定的角度差范围,即可认定选中了其中一个指针,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选择单元23用于根据所述角度确定所选中的指针。在选中一个指针后,用户需要从初始感应点开始划出一个运动轨迹,本发明实施例以选中分针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单元M用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所述分针处理单元25用于在所选中的指针为分针时,确定所述分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所述绘图单元26依据当前的小时值与所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在获取到初始感应点后,计算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通过该角度可以分析出初始感应点所点击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初始感应点所选择的指针,如选择分针、时针。在确定所选择指针为分针之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依次获取移动感应点,并确定移动感应点所对应的分钟值,然后按照新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指针。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就更新一次指针的位置,并且更新后指针位置与移动感应点相对应;只要上述采用的预定时间间隔较短,使得用户在看到不断更新的指针位置就像看到连续的动画,则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指针在沿着运动轨迹的方向转动,获得与实际指针类时钟相同的调节体验。尤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鼠标拖动灵活设定时间,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方便。使教师采用对时钟的指针进行拨动等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模拟,对学生进行教学认知,这种通过拨动指针方式的教学与真实时钟的调节非常接近,能够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较好的真实时钟体验感。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绘制出带有均勻分布(360度圆周分布)60个刻度的表盘,表盘的样式可以根据喜好进行设计,最好是规则的形状(圆形或者方形);刻度线长短、有无或者是数字可以根据喜好进行设计,但要能被用户接受(最好是按照现有的一些设计标准进行设计);表针的长度按照秒针、分针和时针依次缩短一定长度,要能被用户识别;表盘、刻度及指针可以同时根据透明度菜单设定的透明度进行透明度的调节。在表盘的中心设置中心点,中心点与表盘12点位置连接所形成的线段设置为基准线。在用户需要对模拟时钟进行调节的时候,用户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选中需要调节的指针,并划出一个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对模拟时钟的调节,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模拟时钟分针的调节方法如图3所示,在调节过程中需要对分针划出运动轨迹的过程进行处理,该处理过程包括
301、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所述初始感应点为运动轨迹上检测到的第一个感应点。本过程中用户输入运动轨迹的方式因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如电脑系统中可以通过鼠标在表盘上输入运动轨迹,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手写笔或触摸的方式在表盘上输入运动轨迹。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触摸屏手机等等。302、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初始感应线为所述初始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所述角度应用三角函数变换等公式计算得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初始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
303、记录该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304、根据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确定所选中的指针。在本实施例中选取指针的方法为将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减去第一预定值得到最小角度,将所述角度加上第二预定值得到最大角度,然后判断分针和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是否在所述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具体判断的结果如下
若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或者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时,则选中分针;
若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选中时针;
如果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中表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针和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分针和时针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采用上述选中指针的方式,可以优先地选中分针,比较符合现实场景中对分针调节次数较多的情况,而且调节分针更符合现实中指针时钟的调节情况,使得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感。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设置为_ angle,将_angle减去第一预定值得到参变量_angleMinuS (最小角度),将_angle加上第二预定值得到参变量_anglePlUS (最大角度)。其中,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为可设置的角度值,具体设置3到10度之间为宜,两个预定值可以设定为同样大小或者根据情况进行不等值设置,本实施例以两个预定值都设为5度为例进行说明,当得到_angle后,将_angle 分别减去5度和加上5度得到最小角=_angle - 5和最大角度_anglePluS =_angle + 5,这两个角度之间的范围(从小到大)即形成一个判断区间,此区间大小为10 度。i_angleMinus < 360. Of * (float) (_minute / 60. Of) && 360. Of * (float) (_ minute / 60. Of) < _anglePlus时,即当前分钟值_minute除以60 (当前分钟值占总分钟值60的比例)进行浮点型处理后再乘以360度(当前分钟值jiiinute除以60进行浮点型处理后再乘以360度为当前分钟值对应的角度)得到当前分针角度,如果此角度大于最小角度_angleMinus并且小于最大角度_anglePlus,则选中分针;i_angleMinus < 30. Of * —hour + 30. Of 氺(float)(—minute / 60.Of) && 30. Of 氺—hour + 30. Of 氺(float)(_ minute / 60. Of) < _anglePlus时,即当前小时值_hour乘以30度(每过1小时时针所经过的角度,即360度除以12小时得到)加上当前分钟值_minute除以60 (分钟值_minute 除以60为分钟值转化而来的小时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小于1)进行浮点型处理后再乘以 30度(分钟值jiiinute除以60进行浮点型处理后再乘以30度为分钟值转化而来的小时值对应的角度)所得的角度,此时得出当前时针角度,如果此角度大于最小角度_angleMinUS 并且小于最大角度_anglePluS,此时如果分针不被选中,则选中时针;
假设本实施例中用户的初始感应点选中了分针,在后续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以选中分针为例进行描述。305、在用户输入运动轨迹的过程中,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定时间间隔通过设定计时器的时间产生;所述移动感应点包括运动轨迹上的非初始感应点之后的所有检测到的感应点。306、计算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移动感应线为移动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所述角度应用三角函数变换公式等公式计算得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移动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307、在记录的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之后按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的先后顺序记录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308、将306过程中得到的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除以6 (每一分钟对应的角度为6度)得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采用角度直接除以6的方式计算分钟值实现起来比较简单。309、按先后顺序读取记录的初始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和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每次检测到移动感应点的时候,都将此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与记录的上一个角度进行条件判断;如果所述两个角度满足第一个角度大于300度,第二个角度小于60度,则执行步骤310 ;如果所述两个角度满足第一个角度小于60度,第二个角度大于300度,则执行步骤313 ;如果不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则保持当前的小时值不变并则执行步骤316。310、由于所述两个角度满足第一个角度大于300度,第二个角度小于60度,则表示移动感应点跨过基准线,并且此时运动轨迹为顺时针。此时需要对小时值进行调节,假设本发明采用12小时循环制,为了避免小时进位导致出现错误数值,需要判断当前小时值满足的条件,从而进行不同的进位模式。由于上述判断出运动轨迹为顺时针,需要将小时值加 1,如果此时小时值为11,则执行步骤311 ;如果此时小时值小于11,则执行步骤312。311、将当前小时值更新为0,并执行步骤316。312、将当前小时值加1,并执行步骤316。313、由于所述两个角度满足第一个角度小于60度,第二个角度大于300度,则可以判断移动感应点跨过基准线,并且可以判断此时运动轨迹为逆时针。此时需要对小时值进行调节,假设本发明采用12小时循环制,为了避免小时退位导致出现错误数值,需要判断当前小时值满足的条件,从而进行不同的退位模式。由于上述判断出运动轨迹为逆时针, 需要将小时值减1,如果此时小时值为0,则执行步骤314 ;如果此时小时值大于0,则执行步马聚315ο314、将当前小时值更新为11,并执行步骤316。315、将当前小时值减1,并执行步骤316。316、应用绘图函数绘制当前分钟值对应的分针和小时值对应的时针。下面以顺时针方向的运动轨迹为例,列举两个调节时钟的实例
第一个实例如图6所示,假设图6中当前时间为11点55分(表盘内带箭头的较长虚线表示当前分针所指向的分钟值为阳分),将分针进行顺时针转动后分针由指向阳分钟的位置转动到指向5分钟的位置(转动后的分针由较长的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由于控制此两个分钟指针位置的感应点与基准线(直虚线表示)之间的角度被先后记录(分别是330度和30度),根据记录的两个感应点分别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满足第一个角度大于300度(实线表示),第二个角度小于60度(实线表示)的条件可以判断分针顺时针跨过了基准线,需要将小时值加1,因为此时小时值为11 (表盘内较短的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符合311过程的执行条件,故而将当前小时值更新为0 (较短的带箭头的实线表示);
第二个实例如图7所示,假设图7中当前时间为8点55分(表盘内带箭头的较长虚线表示当前分针所指向的分钟值为阳分),将分针进行顺时针转动后分针由指向阳分钟的位置转动到指向5分钟的位置(转动后的分针由较长的带箭头的实现表示),由于控制此两个分钟指针位置的感应点与基准线(直虚线表示)之间的角度被先后记录(分别是330度和30 度),根据记录的两个感应点分别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满足第一个角度大于300度(实线表示),第二个角度小于60度(实线表示)的条件可以判断分针顺时针跨过了基准线,需要将小时值加1,因为此时小时值为8,小于11,符合312过程的执行条件,故而将当前小时值加1, 小时值由8加1得到9的结果(表盘内较短的带箭头的虚线表示)。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方式是针对每一个移动感应点都需要执行的操作,对于运动轨迹上的最后一个移动感应点(也可称为终止感应点),除了执行上述对应图3所描述的操作外,还需要将记录的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以及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清除。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判断检测到的移动感应点是否为终止感应点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当过了预定时间间隔后检测不到感应点的时刻,将运动轨迹上的最后一个移动感应点设置为终止感应点。本实施例中的步骤309中设置的60度和300度是以基准线的0度为基准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60度得到的,其所对应的判断区间的角度为300度角经过基准线到60 度角之间的120度角(360度为一个周期,当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到达360度时,角度重置为0度)。60度与300度这两个数值可以按情况重新设置,如果重新设置两个角度, 最好使两个角度分别逆时针和顺时针回归到基准线角度相等,因为它们是以基准线0度为基准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的,是对称的,当然也可以按情况进行不对称设置。所设置的角度不要过小,也不要过大,一般所设置角度取15度至75度和345度至 285度,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60度和300度的设置为优选设置。下面举例说明,角度设置为60度和300度,当运动轨迹为顺时针方向,并且移动感应点跨过基准线引起小时值进位时,可以判断先后记录的感应点其中的相邻的两个感应点分别在300到360度之间和0度到60度之间,假设先后两个感应点对应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分别为315度和15度。 如果所设置的角度过大或者过小,可能出现如下问题
第一、假设将所述角度设置为10度和350度,判断区间为20度角,假设先后两个感应点对应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同样分别为315度和15度,此时,350度到10度这个判断区间就全部被跨过,从而使判断区间失效,所以所设置的角度不可以过小。第二、假如设置为120度和240度,此时,判断区间角度为从240度经基准线到120 度的角度,是240度角,当运动轨迹沿着顺时针方向时,假设记录的两个相邻的感应点对应的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分别为110度和250度,就被判断为逆时针跨过基准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在获取到初始感应点后,计算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通过该角度可以分析出初始感应点所点击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初始感应点所选择的指针,如选择分针、时针。在确定所选择指针为分针之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依次获取移动感应点,并确定移动感应点所对应的分钟值,然后按照新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指针。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就更新一次指针的位置,并且更新后指针位置与移动感应点相对应;只要上述采用的预定时间间隔较短,使得用户在看到不断更新的指针位置就像看到连续的动画,则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指针在沿着运动轨迹的方向转动,获得与实际指针类时钟相同的调节体验。尤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鼠标拖动灵活设定时间,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方便。使教师采用对时钟的指针进行拨动等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模拟,对学生进行教学认知,这种通过拨动指针方式的教学与真实时钟的调节非常接近,能够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较好的真实时钟体验感。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绘制出带有均勻分布(360度圆周分布)60个刻度的表盘,表盘的样式可以根据喜好进行设计,最好是规则的形状(圆形或者方形);刻度线长短、有无或者是数字可以根据喜好进行设计,但要能被用户接受(最好是按照现有的一些设计标准进行设计);表针的长度按照秒针、分针和时针依次缩短一定长度,要能被用户识别;整个表盘可以根据透明度菜单设定的透明度进行透明度的调节。在表盘的中心设置中心点,中心点与表盘12点位置连接所形成的线段设置为基准线。在用户需要对模拟时钟进行调节的时候,用户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选中需要调节的指针,并划出一个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对模拟时钟的调节,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模拟时钟分针的调节方法如图4所示,在调节过程中需要对时针划出运动轨迹的过程进行处理,该处理过程包括
401、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所述初始感应点为运动轨迹上检测到的第一个感应点。本过程中用户输入运动轨迹的方式因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如电脑系统中可以通过鼠标在表盘上输入运动轨迹,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手写笔或触摸的方式在表盘上输入运动轨迹。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触摸屏手机等等。402、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初始感应线为所述初始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所述角度应用三角函数变换等公式计算得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初始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403、根据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确定所选中的指针。在本实施例中选取指针的方法为将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减去第一预定值得到最小角度,将所述角度加上第二预定值得到最大角度,然后判断分针和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是否在所述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具体判断的结果如下
若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或者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时,则选中分针;若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选中时针;
如果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中表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针和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分针和时针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具体确定选中指针的算法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304过程中的相应方案。假设本实施例中用户的初始感应点选中了时针,在后续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以选中时针为例进行描述。404、在用户输入运动轨迹的过程中,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定时间间隔通过设定计时器的时间产生;所述移动感应点包括运动轨迹上的非初始感应点之后的所有检测到的感应点。405、计算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移动感应线为移动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所述角度应用三角函数变换公式等公式计算得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移动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406、小时值=_hourAngle / 30 - _minute / 60 ;所述 _hourAngle 为 405 过程得出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30为每过1小时时针所经过的角度,即360度除以12小时得到;所述J10UrAngle / 30为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对应的小时值;所述jiiinute为当前的分钟值,所述60为总的分钟值;所述jiiinute / 60为分钟值转化而来的小时值。下面举例说明小时值的计算,如图8所示,假设当前的时间为4点整(表盘内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当前的时针位置),时针与基准线(直虚线表示)之间的角度为120度,时针经过顺时针转动后由指向4点整的位置到了指向5点整(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的位置,此时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为150度,此时将150度除以30,得到的数值(5)再减去当前分钟值 (0)除以60得到的数值(0),得到的小时值为5。407、当获取移动感应点时,绘图函数按照小时值和分钟值将指针重新绘出。上述图4对应的实施方式是针对每一个移动感应点都需要执行的操作,如果之前记录了移动感应点对应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以及初始感应点对应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对于终止感应点为运动轨迹上的最后一个移动感应点(也可称为终止感应点),则需要将之前记录的角度清除。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判断检测到的移动感应点是否为终止感应点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当过了预定时间间隔后检测不到感应点的时刻,将运动轨迹上的最后一个移动感应点设置为终止感应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在获取到初始感应点后,计算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通过该角度可以分析出初始感应点所点击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初始感应点所选择的指针,如选择分针、时针。在确定所选择指针为分针之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依次获取移动感应点,并确定移动感应点所对应的分钟值,然后按照新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指针。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就更新一次指针的位置,并且更新后指针位置与移动感应点相对应;只要上述采用的预定时间间隔较短,使得用户在看到不断更新的指针位置就像看到连续的动画,则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指针在沿着运动轨迹的方向转动,获得与实际指针类时钟相同的调节体验。尤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鼠标拖动灵活设定时间,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方便。使教师采用对时钟的指针进行拨动等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模拟,对学生进行教学认知,这种通过拨动指针方式的教学与真实时钟的调节非常接近,能够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较好的真实时钟体验感。在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秒针按照预定的轨迹顺时针自转,每秒钟转6度;在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如果选择的是表盘,则表盘的中心点坐标根据感应点的移动而平移,并且绘图函数在每过预定时间间隔绘制参数确定的表盘、刻度、时针、分针、秒针。下面分别对秒针和表盘的运动方式进行举实例说明
实例1 如图9所示,假设当前秒针(用表盘内带箭头的短虚线表示)指向数值1的位置 (5秒),秒针与基准线(虚线表示)之间的角度为30度,过1秒后秒针顺时转动6度,此时秒针(用表盘内带箭头的长虚线表示)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为36度;过5秒后秒针顺时针转动到数值2的位置(10秒),此时秒针(用表盘内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为 60度(6度乘以5秒)。实例2 如图10所示,表盘的中心点(0,0)与界面的坐标点(X,y)相对应,假设当前表盘中心点(0,0)对应界面的中心点(0,0);表盘移动后表盘的中心点移到了界面的 (1,1)点,则表盘的(0,0)点就设置在了界面(1,1)点的位置,如图11所示。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配置单元50, 获取单元51,计算单元52,选择单元53,检测单元M,分针处理单元55,绘图单元56。其中,配置单元50用于将所述初始感应线配置为所述初始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将所述基准线配置为时钟的中心点与表盘的12点位置连接所形成的线段;在用户需要进行时间调节时,可以选中一个指针并输入运动轨迹,具体选中指针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首先,通过所述获取单元51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并由所述计算单元52计算出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初始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最后,所述选择单元53用于根据所述角度选中指针。在选中指针之后,通过所述检测单元M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然后由所述分针处理单元55在所选中的指针为分针时,确定所述分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在得到具体的分钟之后,绘图单元 56依据当前的小时值与所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通过绘图单元56不断地重新绘制指针,只要上述采用的预定时间间隔较短,使得用户在看到不断更新的指针位置就像看到连续的动画,则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指针在沿着运动轨迹的方向转动。由于在调节分针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时针所指向的小时值,为了得到准确的小时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57和进位处理单元58 ;
所述判断单元57用于判断所述移动感应点是否跨过所述基准线; 由于在分针没有跨过基准线时,不需要改变小时值的大小,故而,所述进位处理单元58用于在所述移动感应点没有跨过所述基准线时,保持当前的小时值不变;对于分针跨过基准线时,具体改变小时值的方式与运动轨迹方向有关,具体包括如下情况
第一、所述运动轨迹方向为顺时针所述进位处理单元58还用于在所述移动感应点跨过所述基准线时,若所述运动轨迹为顺时针且当前小时值等于11,则将当前小时值更新为 0 ;若所述运动轨迹为顺时针且当前小时值小于11,则将当前小时值加1。第二、所述运动轨迹方向为逆时针所述进位处理单元58还用于在所述移动感应点跨过所述基准线时,若所述运动轨迹为逆时针且当前小时值等于0,则将当前小时值更新为11 ;若所述运动轨迹为逆时针且当前小时值大于0,则将当前小时值减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还包括时针处理单元59,在选择单元 53选中指针之后,通过所述检测单元M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然后由所述时针处理单元59在所选中的指针为时针时,确定所述时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小时值。在得到具体的小时之后,绘图单元56依据当前的分钟值与所确定的小时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还包括清除单元510用于在所述移动感应点为所述运动轨迹的终点时,清除记录的所述运动轨迹上获取到的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和检测到的所有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移动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是当检测单元再也获取不到感应的时候,此时被视为感应终止,清除单元启动工作。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涉及到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被记录下来的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和所有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也就是清除单元510工作时所要清除的角度,并且判断单元57通过读取分析存储器存储的角度进行移动感应点是否跨过基准线并且进行顺时针或者是逆时针跨过基准线的判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单元53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方案该选择单元53 包括区间计算模块531和选择模块532。其中,区间计算模块531,用于将所述角度减去第一预定值得到最小角度,将所述角度加上第二预定值得到最大角度;
选择模块532,用于若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或者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时,则选中分针;若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选中时针;如果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中表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针和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得出计算分针和时针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分针处理单元55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方案该分针处理单元55包括第一计算模块551和第二计算模块552。其中,第一计算模块551用于计算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移动感应线为所述移动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
第二计算模块552用于将所述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除以6得到所述分钟值。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针处理单元59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方案该时针处理单元59包括第三计算模块591和第四计算模块592。其中,第三计算模块591用于计算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移动感应线为所述移动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
第四计算模块592用于按照如下方法计算小时值小时值=JlourAngle / 30 - _ minute / 60 ;所述JiourAngle为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_minute为当前的分钟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在获取到初始感应点后,计算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通过该角度可以分析出初始感应点所点击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初始感应点所选择的指针,如选择分针、时针。在确定所选择指针为分针之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依次获取移动感应点,并确定移动感应点所对应的分钟值,然后按照新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指针。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就更新一次指针的位置,并且更新后指针位置与移动感应点相对应;只要上述采用的预定时间间隔较短,使得用户在看到不断更新的指针位置就像看到连续的动画,则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指针在沿着运动轨迹的方向转动,获得与实际指针类时钟相同的调节体验。尤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鼠标拖动灵活设定时间,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方便。使教师采用对时钟的指针进行拨动等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模拟,对学生进行教学认知,这种通过拨动指针方式的教学与真实时钟的调节非常接近,能够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较好的真实时钟体验感。本发明实施例在完成对模拟时钟进行调节后,用户可以选择马上对模拟时钟进行重置、或者待到需要时用户再对模拟时钟进行重置。模拟时钟在接收到重置的命令后,绘图函数重新开始读取系统当前的小时值、分钟值、秒钟值,并释放对模拟时钟进行调节后保持的小时值和分钟值,并按照系统时间重新绘出模拟时钟的指针。当然,完成模拟时钟调节之后,用户可以不对模拟时钟进行重置,此时,模拟时钟保持显示调节后的时间。重置之后,用户若需再次对模拟时钟进行调节,则可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方法进行调节。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特别是用于时钟认知教学的电子设备。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
15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 根据所述角度选中指针;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若所选中的指针为分针,确定所述分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依据当前的小时值与所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感应线为所述初始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所述基准线为时钟的中心点与表盘的12点位置连接所形成的线段。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为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角度选中指针包括将所述角度减去第一预定值得到最小角度,将所述角度加上第二预定值得到最大角度;若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所述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选中的指针为分针; 若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在所述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所述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选中的指针为时针;若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所述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且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不在所述最小角度和最大角度之间,则选中表盘。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分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为分针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 所述时针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为时针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确定的所述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移动感应点是否跨过所述基准线; 在所述移动感应点没有跨过所述基准线时,保持当前的小时值不变; 在所述移动感应点跨过所述基准线时若所述运动轨迹为顺时针且当前小时值等于 11,则将当前小时值更新为0 ;若所述运动轨迹为顺时针且当前小时值小于11,则将当前小时值加1 ;若所述运动轨迹为逆时针且当前小时值等于0,则将当前小时值更新为11 ;若所述运动轨迹为逆时针且当前小时值大于0,则将当前小时值减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分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包括计算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移动感应线为所述移动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将所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除以6得到所述分钟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为所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选中的指针为时针,确定所述时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小时值;依据当前的分钟值与所确定的小时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时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小时值包括计算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移动感应线为所述移动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按照如下方法计算小时值小时值=JiourAngle / 30 - _ minute / 60 ;所述JiourAngle为所述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jiiinute为当前的分钟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为所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逆时针转到基准线所经过的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感应点为所述运动轨迹的终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清除在所述运动轨迹上获取到的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和检测到的所有移动感应点对应的移动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
13.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角度选中指针;检测单元,用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分针处理单元,用于在所选中的指针为分针时,确定所述分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绘图单元,依据当前的小时值与所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拟时钟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初始感应线配置为所述初始感应点与时钟的中心点连线,将所述基准线配置为时钟的中心点与表盘的12点位置连接所形成的线段。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涉及教学认知领域,解决了时钟认知的教学过程不具有真实时钟的体验感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模拟时钟的调节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感应点;计算所述初始感应点对应的初始感应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根据所述角度选中指针;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运动轨迹上的移动感应点;若所选中的指针为分针,确定所述分针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向旋转到移动感应点对应的分钟值;依据当前的小时值与所确定的分钟值绘制模拟时钟的指针。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特别是用于时钟认知教学的电子设备。
文档编号G06F3/048GK102446435SQ20101029836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段月华 申请人: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