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电容型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39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电容型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特指投射电容式中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依技术原理可分为多种形式,其中投射电容式由于可具备多点触控功 能,因此在例如苹果公司的iPHONE等等多点触控式的电子产品推出后,便逐渐受到市场重 视,投射电容式的触控面板实际上可再细分为自电容型以及互电容型,其中自电容型的触 控面板一般具有单层的导体电极,而互电容型的触控面板则如图5及图6所示,具有一上层 电极61以及一下层电极71,该上层电极61设于一上基板60的底面,并具有复数上感应区 611,而下层电极71设于一下基板70的顶面,并具有复数下感应区711,于上基板60底面与 下基板70顶面之间且设有一绝缘胶层80使上感应区611与下感应区711相互隔离,如此 在上感应区611与下感应区711间便会产生电容,以供触控点的检测。然而,前述现有技术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上感应区611及下感应区711的形状 不同且及面积大小不一,因此上感应区611与下感应区711仅呈部份重叠,然此种上、下感 应区611、711的配置方式存在有触控时所检测到的触控点与实际上使用者按压的点的位 置不同的问题,造成触控面板有触控精确度不佳的缺点。
发明内容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具有如前所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藉由 使上、下感应区的重叠面积增加,期望能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精确度。为达成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互电容型触控 面板,其包含有一基板,其底面设有一下感应单元,而顶面设有上感应单元,其中该下感应单元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一轴向的下导电层,各下导电层具有 复数相串接的下感应区;该上感应单元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另一轴向的上导电层,各上导电层具 有复数相串接的上感应区,各上感应区分别对应于一下感应区,且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区的 面积的95%以上呈重叠。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包含有一下基板,其顶面设有一下感应单元,该下感应单元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 有一轴向的下导电层,各下导电层具有复数相串接的下感应区;一绝缘胶层,其设置于所述的下基板的顶面;一上基板,其设置于所述的绝缘胶层的顶面,并于底面设有一上感应单元,该上感 应单元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另一轴向的上导电层,各上导电层具有复数相串接的 上感应区,各上感应区分别对应于一下感应区,且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区的面积的95%以上
呈重叠。[0013]较佳的,该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区呈完全重叠。较佳的,该上导电层的轴向与下导电层的轴向呈相互垂直。较佳的,该上感应区及下感应区呈矩形。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感应区与下感应 区的面积有95%以上重叠,因此可将检测的触控点与实际的触控点之间的偏差控制在较小 的范围内,甚至当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区呈完全重叠时,检测的触控点与实际的触控点之间 将没有偏差,因此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可具有较佳的触控精确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仅显示基板顶面状态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仅显示基板底面状态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的立体分解图;以及图6为现有技术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的放大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 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在第一实施例中包含有一基板10,其底面101设有一下感应单元20及复数下导线30,而顶面102设有上 感应单元40及复数上导线50,其中该下感应单元20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一轴向的下导电层21,各下导电 层21具有复数相串接的下感应区211,于本实施例中,下感应区211呈矩形;该些下导线30的数量对应于所述的下导电层21的数量,各下导线30的一端分别 连接于对应的下导电层21的一端的一下感应区211 ;该上感应单元40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另一轴向的上导电层41,于本实 施例中,上导电层41的轴向与下导电层21呈相互垂直,各上导电层41具有复数相串接的 上感应区411,该些上感应区411分别对应于一下感应区211,且上感应区411与下感应区 211的面积的95%以上呈重叠,配合参见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些上感应区411的形 状与大小与下感应区211相同,并且上感应区411分别与一下感应区211呈完全重叠;该些上导线50的数量对应于所述的上导电层41的数量,各上导线50的一端分别 连接于对应的上导电层41的一端的一上感应区411。前述中,该些下导电层21及上导电层41可由氧化铟锡(ITO)构成,形成下导电层 21及上导电层41的手段,例如可于基板10顶面102及底面101分别设置整面的氧化铟锡, 再以蚀刻的方式侵蚀出各导电层以及各感应区之间的间隙。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 例的差异主要在于第二实施例包含有一下基板11、一绝缘胶层13以及一上基板12,其中该 下基板11的顶面设置有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下感应单元20,该上基板12的底面设置有如 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上感应单元40,而该绝缘胶层13设置于下基板11的顶面及上基板12的底面之间。由上述可知,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互容式触控面板,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感应区411 与下感应区211的面积有95%以上重叠,因此可将使用时检测到的触控点与实际的触控点 之间的偏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若使上感应区411与下感应区211呈完全重叠,则检测的 触控点与实际的触控点之间将没有偏差,因此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可具有较佳的触控精确度。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 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 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板,其底面设有一下感应单元,而顶面设有上感应单元,其中 该下感应单元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一轴向的下导电层,各下导电层具有复数 相串接的下感应区;该上感应单元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另一轴向的上导电层,各上导电层具有复 数相串接的上感应区,该些上感应区分别对应于一下感应区,且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区的面 积的95%以上呈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区呈完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层的轴向与 下导电层的轴向呈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感应区及下感应区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感应区及下感应区呈矩形。
6.一种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下基板,其顶面设有一下感应单元,该下感应单元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一 轴向的下导电层,各下导电层具有复数相串接的下感应区; 一绝缘胶层,其设置于所述的下基板的顶面;一上基板,其设置于所述的绝缘胶层的顶面,并于底面设有一上感应单元,该上感应单 元包括复数平行排列且共同具有另一轴向的上导电层,各上导电层具有复数相串接的上感 应区,各上感应区分别对应于一下感应区,且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区的面积的95%以上呈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区呈完全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层的轴向与 下导电层的轴向呈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感应区及下感应区呈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感应区及下感应区呈矩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互电容型触控面板,其主要在于使上感应单元的各上感应区与下感应单元的对应下感应区的面积的95%以上呈重叠,藉由此种配置方式,可将检测的触控点与实际的触控点之间的偏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可具有较佳的触控精确度。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1780570SQ20102023170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
发明者徐淑珍 申请人:敏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