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6865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笔记本电脑有关。具体而言,是关于一种装设有薄膜太阳能板 笔记本电脑,其可接受光照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充电动作。
背景技术
现今一般时下的笔记本电脑在不使用电源连接器外接市电的情况下使用其内部 设置的充电电池来提供整体系统电力。以目前市面上大宗的锂充电电池而言,其在笔记本 电脑一般正常运作下可连续提供约数小时的电力,这种程度的续航力对于那些会一整天在 户外使用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来说仍嫌不足,故常要加购额外的备份电池来延长其工作时 间。在此种需求背景下,本申请的发明人构思了一种利用薄膜太阳能电池来作为笔记本电 脑辅助电源的设计,以增加一般已知笔记本电脑的工作时间。薄膜太阳能电池,顾名思义,是在塑胶、玻璃或是金属基板上形成可产生光电效应 的薄膜,厚度仅需数μ m,因此在同一受光面积的下可较传统硅晶圆太阳能电池大幅减少原 料的用量。由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厚度很薄,加之可以采用透明的玻璃作为基板,故可较传 统以硅晶圆为基底的太阳能电池多了许多应用面,如在建筑整合应用(BIPV)、遮阳帷幕、随 身折叠式充电电源等应用方面。本申请的发明人立意在不改变传统笔记本电脑的结构设计 的基础下,同时秉持利用干净再生能源的环保节能理念,遂特以研创成本案,期藉本案的提 出,能增进一般传统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主体与一盖 体,该盖体与该主体的一端枢接,以及一电源模块来供予该笔记本电脑电能。其特征在于 该盖体具有一显示面板及一薄膜太阳能板分别设置在该盖体的内面与表面,其中该薄膜太 阳能板与该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以将接收到的光照转换为电能供该笔记本电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盖上设置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 可利用太阳能作为笔记本电脑的备用电源或对笔记本电脑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让笔记本电脑在未使用期间甚或是使用期间可利 用其上所设置薄膜太阳能板来产生电能供予自身使用,以增加笔记本电脑的工作时间,同 时又不会影响到笔记本电脑原有外观。

参阅后续的附图与描述将可更了解本申请所涉及的系统及方法。文中未详列暨非 限制性的实施例则请参考该后续附图的描述。附图中的组成元件并不一定符合比例,而以 强调的方式描绘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元件于不同附图中标出相同对应 的部分。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笔记本电脑的侧视图,其描绘出该笔记本电脑未使用时的情形;及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笔记本电脑的侧视图,其描绘出该笔记本电脑受 使用时的情形。附图标号100笔记本电脑106枢轴件102主体108显示面板104盖体110薄膜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参阅下述详细的实施方式及相关的附图与权利要求后,将更能了解本实用新型 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请参照图1,其描绘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笔记本电脑的侧视图。如图1所 示,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100主要由一主体102与一盖体104构成。盖体104与主体 102的一端会通过一枢轴件106枢接而使该盖体104可做相对于该主体102的枢轴转动,以 达成开阖效果(如图2所示)。主体102为笔记本电脑100的基体,其上设置有键盘、触控 板、轨迹球等控制介面来进行笔记本电脑100的操控。主体102内部则设置有主机板、中央 处理器、硬盘、存储器等电子组件来行使笔记本电脑100的各种功能。主体102中还另外设 置有一内部的电源模块(未附图)来供予该笔记本电脑100电能。该内部电源模块可为充 电电池,如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接着请参照图2,其描绘出图1中笔记本电脑100盖体104打开后的情形。笔记本 电脑100的盖体104包括一显示面板108与一薄膜太阳能板110,其分别设置在该盖体104 的内面与对向的表面。显示面板108于盖体104打开后会面对机体内侧的使用者,以将屏 幕画面呈现给使用者,薄膜太阳能板110于盖体104打开后则会朝向机体外侧。在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中,薄膜太阳能板110是设置来将入照的光转换成电能以供予笔记本电脑100 使用,故其会与笔记本电脑100的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如通过导线耦接的方式)以将所产 生的电能输往该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中可使用胶合剂来将该薄膜太阳能板110的非受光面与该显示面板 108的背板粘合,或是于盖体104的组装过程中将薄膜太阳能板110与显示面板108直接模 块化成一盖体104。该薄膜太阳能板110可能涵盖了盖体104部分或全部的表面,端视其外 观设计而定。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薄膜太阳能板110可为非晶硅(a-Si)、微晶硅(yc-Si)、 化合物半导体II-IV族,如硫化镉(CdS)、碲化镉(CcTTe)、铜铟硒化物(Cdr^e2, CIS)、铜铟 镓硒化物(CIGS)等,或是染料敏化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DSSC)、有机导电高 分子等类型的薄膜太阳能板。组装后薄膜太阳能板110的受光面会朝向盖体104的表面方 向,显示面板的屏幕则朝向盖体104内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薄膜太阳能板110可为透明 薄膜太阳能板110,其于装设在笔记本电脑的盖体104表面时不会遮挡住盖体104表面原有 的图形或外观,如产品标志或名称,故可方便与现有已知的笔记本电脑结合应用。为了保护 薄膜太阳能板110的内部结构并提供整体笔记本电脑较佳的机械强度,薄膜太阳能板110 的受光面上可以加设一透光层(未附图)来提供保护支撑效果,如采用具透光性的强化玻 璃或塑胶来作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的盖面。[0018]以下将说明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100的使用实作。首先在如图1所示盖体104 闭阖的状态下,薄膜太阳能板110的受光面会朝向笔记本电脑100的正上方,此状态下薄膜 太阳能板110能达到较大的光照面积及日射角度,故能产生较多电能。为此,使用者在未使 用笔记本电脑100时(如不在屏幕前或是就寝时)可将笔记本电脑100的盖体104阖上并 将其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如此电脑上的薄膜太阳能板110能接收光照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来对笔记本电脑100的电源模块进行充电。在如图2所示盖体104打开的状态下(如使用者正在使用电脑),薄膜太阳能板 110的受光面会被枢转至朝向近水平面,此时薄膜太阳能板110所能获得的光照面积较小, 所能产生的电能亦较少。故此状态下先前闲置期间薄膜太阳能板110所产生积蓄的电能便 可用来供予笔记本电脑100电力。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让笔记本电脑在未使用期间甚或是使用期间可利用 其上所设置薄膜太阳能板来产生电能供予自身使用,以增加笔记本电脑的工作时间,同时 又不会影响到笔记本电脑原有外观。文中所述的实施例与附图供予阅者,俾其对于本实用新型各不同实施例结构有整 体性的了解。这些附图与说明并非意欲对利用此处所述结构或方法的装置与系统中的所有 元件及特征作完整性的描述。于参阅本实用新型揭露书中,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技术人员将 更能明白本实用新型许多其他的实施例,其得以采由或得自本实用新型的揭露。在不悖离 本实用新型范畴的情况下,实用新型中可以进行结构与逻辑的置换与改变。此外,其附图仅 用于呈具而非按比例所绘制。附图中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被放大强调,而其他部分可能被简 略。据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所揭示内容与附图应当视为是技术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所做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将由权利要求来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 记本电脑包括一主体与一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的一端枢接,使所述盖体可作相对于 所述主体的枢轴转动;所述主体中具有电子组件来执行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功能以及一电源 模块来供予所述笔记本电脑电能;其中所述盖体具有一显示面板及一薄膜太阳能板分别 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内面与对向的表面,其中所述薄膜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以 将接收到的光照转换为电能供所述笔记本电脑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太阳 能板涵盖所述盖体的整个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太阳 能板为透明薄膜太阳能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太阳 能板包括非晶硅、微晶硅、硫化镉、碲化镉、铜铟硒化物、铜铟镓硒化物、染料敏化电池、或有 机导电高分子类型的薄膜太阳能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 为充电电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 包括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或燃料电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太阳 能板的受光面设置有一透光层来提供保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的 材质为玻璃或塑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太阳 能板与所述显示面板模块化成所述笔记本电脑的盖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具有薄膜太阳能板的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主体与一盖体,该盖体与该主体的一端枢接,该主体中含有一电源模块来供予该笔记本电脑电能。其中该盖体具有一显示面板及一薄膜太阳能板分别设置在该盖体的内面与表面,其中该薄膜太阳能板与该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以将接收到的光照转换为电能供该笔记本电脑使用。
文档编号G06F1/16GK201859369SQ2010206308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
发明者刘吉人, 张一熙 申请人: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