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7487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途中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关途中监管的途中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日益繁荣,其关税收入给国家增加了大量财政收入的同时也成了众多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高效、严密的海关监管是杜绝进出口贸易中各种不法行为的有效手段。一种常见的进出口贸易方式是进口保税货物经过海关检验后从“保税物流中心”运送到“出口加工区”,交给加工企业进行深加工,然后直接出口。针对这种贸易方式,当前海关监管中存在一个薄弱环节“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通常不在一个封闭的管理区域内,客观上存在两个区域之间运输过程的监管缺失现象。其中,常见的问题是
1.司机为个人私利随意变更行驶路线,导致运输的时效性无法保证。2.不排除途中的人为因素,破坏海关封锁,导致不必要的纠纷。3.没有有效的监控取证手段,途中货物被盗,报案索赔没有依据。4.复杂的报关单据、凭证传递容易出错。随着地方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上述“监管缺失”现象在未来可能会重复发生。目前,无线信息交换以及定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这其中包括=RFID电子标签本质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地图信息系统,是一个用于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系统。地理信息可以通过一系列地理数据集来表达。而地理数据集则通过使用简单的,普通数据结构来为地理信息建模。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与航天)、全天候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 测速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等众多领域。基站定位基站定位服务又叫做移动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如GSM网)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 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如何利用这些已经成熟的技术找到一种有效的途中监管方案,杜绝开放区域监管缺失现象发生,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提供一种通关效率高、及时可靠的途中监管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管理系统、电子锁监管系统以及控制它们的监控指挥系统,其中,所述电子锁监管系统包括与被监控车辆绑定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RFID电子标签和定位模块。优选的,所述定位模块所用的定位技术为GI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和基站定位技术其中之一。优选的,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沿被监控车辆行进路线设置的若干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通过光纤传送到所述监控指挥系统。优选的,所述卡口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被监控车辆行进路线入口和出口的卡口, 每个所述卡口均设置有识别所述电子锁的电子锁阅读器、电子地磅和自动控制的匝道挡杆。优选的,每个所述卡口还设置有采集被监控车辆车牌的车牌识别装置和被监控车辆所载集装箱的箱号识别装置。优选的,所述电子锁阅读器、电子地磅、车牌识别装置采集和箱号识别装置等装置采集的被监控车辆的信息经过所述监控指挥系统校验通过后,所述监控指挥系统给所述匝道挡杆发出抬杠指令,所述匝道挡杆自动抬杠放行。优选的,所述监控指挥系统包括电子地图,所述监控指挥系统接收到所述电子锁的定位模块发出的定位信息后,在所述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被监控车辆的地理位置。本发明的途中监管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和卫星定位系统相配合对被监控车辆实施实时监控,并将卡口的抬杠、信息采集等部分整合到一起,可以采集、校对、抬杠放行自动化。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通关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途中监管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途中监管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10、卡口管理系统12、电子锁监管系统14以及控制它们的监控指挥系统16。电子锁监管系统14包括与被监控车辆18绑定的电子锁20,电子锁20包括RFID 电子标签(未图示)和定位模块(未图示)。其中定位模块所用的定位技术为GI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和基站定位技术其中之一,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采用的是GPS定位技术,其通过 GPS基站22与卫星M通讯,获取GPS定位信息。视频监控系统10包括沿被监控车辆18行进路线设置的若干个摄像头M,摄像头 24采集的视频信息通过光纤传送到监控指挥系统16。卡口管理系统12包括设置在被监控车辆18行进路线入口和出口的卡口 26,每个卡口沈均设置有识别电子锁20的电子锁阅读器28、电子地磅(未图示)和自动控制的匝道挡杆(未图示)。每个卡口沈还设置有采集被监控车辆18车牌的车牌识别装置(未图示)和被监控车辆18所载集装箱的箱号识别装置(未图示)。电子锁阅读器28、电子地磅、车牌识别装置采集和箱号识别装置等装置采集的被监控车辆18的信息经过监控指挥系统16校验通过后,监控指挥系统16给匝道挡杆发出抬杠指令,匝道挡杆自动抬杠放行。监控指挥系统16包括电子地图(未图示),监控指挥系统16接收到电子锁20的定位模块发出的定位信息后,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被监控车辆18的地理位置。监控人员可以根据被监控车辆18的地理位置显示该处的摄像头M的视频信息,进行视频监控。车辆在监管区域加载货物后,通过监管区卡口出卡口时,卡口管理系统12读取车辆资料,核对相关的报关信息,将电子锁20和车辆、货物进行绑定。利用道口或手持电子锁阅读器28远程控制对电子锁20施封后,同时启动GPS跟踪,匝道挡杆自动抬杠放行。在到达指运地海关监管区时,通过关锁卡口系统读取数据及车辆运行GPS轨迹数据,同时停止GPS跟踪。监控指挥系统16自动比对,自动判断,正常情况下可以将电子锁20 解封,异常情况下卡口及监控指挥系统16发出报警,提示关员采取相应操作。车辆在途中监管过程中,实时将车辆行驶轨迹数据传送至监控指挥系统16,通过预警机制(轨迹分析,电子锁20状态,超时行驶),对达到一定级别风险的予以报警,想监控平台传递报警信息。对有报警信息的,可进行相应查验、缉查、处理、处罚等措施。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管理系统、电子锁监管系统以及控制它们的监控指挥系统,其中,所述电子锁监管系统包括与被监控车辆绑定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RFID电子标签和定位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所用的定位技术为GI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和基站定位技术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沿被监控车辆行进路线设置的若干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通过光纤传送到所述监控指挥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被监控车辆行进路线入口和出口的卡口,每个所述卡口均设置有识别所述电子锁的电子锁阅读器、电子地磅和自动控制的匝道挡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口还设置有采集被监控车辆车牌的车牌识别装置和被监控车辆所载集装箱的箱号识别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阅读器、电子地磅、 车牌识别装置采集和箱号识别装置等装置采集的被监控车辆的信息经过所述监控指挥系统校验通过后,所述监控指挥系统给所述匝道挡杆发出抬杠指令,所述匝道挡杆自动抬杠放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指挥系统包括电子地图,所述监控指挥系统接收到所述电子锁的定位模块发出的定位信息后,在所述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被监控车辆的地理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途中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管理系统、电子锁监管系统以及控制它们的监控指挥系统,其中,所述电子锁监管系统包括与被监控车辆绑定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RFID电子标签和定位模块。本发明的途中监管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和卫星定位系统相配合对被监控车辆实施实时监控,并将卡口的抬杠、信息采集等部分整合到一起,可以采集、校对、抬杠放行自动化。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通关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G06K7/00GK102364504SQ20111017948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朱建华, 朱晟, 李士刚, 李霞, 过娴 申请人:江苏欧索软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