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844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为适应用户的多角度观看,显示器制造厂商已开发出了能够双面显示的显示器,即两块单面显示屏采用背对背的方式组合,能够在相背的两面分别显示不同图像,而且为了增加显示器使用的方便性,双面显示的显示屏上还分别设置触摸感应层,分别实现两显示屏上的触摸功能。现有技术的触摸式显示屏幕,触摸感应层通常设置于屏幕表面,相对于双面显示的显示器来说,对于每一显示屏幕,则需要分别设置触摸感应层,然而对于双面显示的显示器来说,由于双层显示单元和双层触摸感应层的设置,很难将显示器做得轻薄、美观,而且显示器的制作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双层触摸屏幕时,能够使显示器的总厚度降低,更加轻薄、美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第一显不单兀,用于朝第一方向显不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朝第二方向显示第二图像信息;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用于感应操作体对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发光单兀,用于向第一区域发射光线;导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传导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对应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三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导光单元包括一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其中一端面处。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单元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导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材料层在通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在断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预定透光率;第二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材料层在通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在断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预定透光率。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调节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材料层的通电和断电状态;其中,所述调节单元响第一控制命令,控制所述第一材料层处于通电状态、所述第二材料层处于断电状态,通过所述导光板使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二区域;所述调节单元响应第二控制命令,控制所述第二材料层处于通电状态、所述第一材料层处 于断电状态,通过所述导光板使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三区域。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导光单元包括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导光板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导光板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三区域;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位于同一端的端面处。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之间。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一移动机构,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通过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发光单元移动;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响应第三控制命令,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光板处;所述移动机构响应第四控制命令,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二导光板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主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显示器,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处理单元的第一数据时,朝第一方向显不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处理单元的第二数据时,朝第二方向显示第二图像信息;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用于获得操作体对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接近或触摸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的第三处理单元。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终端,所述显示器还包括发光单兀,用于向第一区域发射光线;导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传导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对应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三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终端,所述导光单元包括一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其中一端面处。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终端,所述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单元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导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终端,所述主机用于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和/或第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时,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朝所述第一方向显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时,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朝所述第二方向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终端,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时,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体对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响应操作体的接近或触摸操作;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时,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体对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响应操作体的接近或触摸操作。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还包括连接单元,用于连接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器;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在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显示器相对于所述主机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连接单元在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显示器相对于所述主机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主机和所述显示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生成第二检测结果;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四处理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将所述电子终端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或依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将所述电子终端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是以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第一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是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体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上的接近或触摸操作,均可以通过一个感应单元来感应,对于两个显示单元,无需分别配备感应单元实现触摸感应功能,因此达到降低显示模组厚度,使显示器更加轻薄、美观的效果,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所述电子终端利用两个显示单元,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工作状态是以第一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是以第二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实现终端不同工作状态的无缝切换。


图I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表不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不模组中,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与发光单元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操作体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上的接近或触摸操作,均可以通过一个感应单元来感应,对于两个显示单元,无需分别配备感应单元实现触摸感应功能,因此达到降低显示模组厚度,使显示器更加轻薄、美观的效果,并随之降低了显示模组的成本。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不单兀,用于朝第一方向显不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朝第二方向显示第二图像信息;感应单元,设置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用于感应操作体对第一显示单元和/或第二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不同方向,本发明具体优选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朝相反方向显示图像,但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可以是相同的显示单元,如采用同种显示原理显示,尺寸也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显示单元,如采用不同显示原理显示,尺寸不相同,或者显示原理和尺寸均不相同等。且其中,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可以为任意显示原理的显示单元,如可以为不需设置光源的电子纸,也可以为需要设置光源的显示单元,如需要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等,还可以为包括前照光源的电子纸等。而感应单元可以采用电容感应原理,可以检测到操作体(手指,或其他导体)的接近或触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满足需求的感应单元。进一步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发光单兀,用于向第一区域发射光线;导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传导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对应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三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信息。所述显示模组通过发光单元和导光单元的设置,使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导光单元分别传导至第一显示单元和/或第二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利用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显示图像。图I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100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该显示模组100包括发光单元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光源;导光单兀,包括一导光板120,其中发光单兀11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端面处;优 选地,该导光板120呈薄形板状体,发光单元110的LED光源可以设置于导光板120的其中一端面处,也可以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20的多个不同端面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导光板120具有四个端面,LED光源可以在任一端面处设置),并使发光单元110的LED光源正对于该端面,使发光单元110朝该端面所在区域(第一区域)发射光线,所发射的光线传输至导光板120上,在导光板120的传导面上均勻传导,通过导光板120将发光单兀110发射的光线导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使导向第一方向的光线对应照射至第二区域,导向第二方向的光线对应照射至第三区域;第一显示单元13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第一侧,其中该第一侧位于导光板120的光线被导向的第一方向;第二显示单元14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第二侧,其中该第二侧位于导光板120的光线被导向的第二方向,且发光单兀110相对于导光板120的设置位置,不同于第一侧和第二侧。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如图I所不,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于导光板120位于相反方向。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中,感应单元150设置于导光单元和第一显示单元130之间,如图I所示,也即设置于导光板120与第一显示单元130之间;或者感应单元150设置于导光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140之间,如图2所示,也即设置于导光板120与第二显示单元140之间。这样,当操作体在接近或触摸第一显示单元130的触摸表面131时,以及在接近或触摸第二显示单元140的触摸表面141时,均可以通过该感应单元150来感应,实现对两个显示单元的触摸感应功能。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最佳地,第一显示单元130和第二显示单元140的厚度分别小于3mm,以实现较敏感触摸操作。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100,如图I和图2,该显示模组100还进一步包括第一材料层160,设置于导光板120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表面,且第一材料层160在通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在断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预定透光率。也即当第一材料层160在通电状态时,由于第一材料层160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比如呈现透明状态,能够使传输至该第一材料层160的光线中的大部分透过所述第一材料层160继续向前传输;而在断电状态时,由于第一材料层160的透光率小于预定透光率,比如呈现不透明状态,使传输至该第一材料层160的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不能穿透第一材料层160向前传输。进一步,第一材料层160在断电状态时,除了透光率小于预定透光率外,反射率还可以大于预定反射率。也就是第一材料层160在断电状态时,由于第一材料层160的反射率大于预定反射率,比如呈现反光状态,使传输至第一材料层160的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不但不能穿透第一材料层160向前传输,进一步会被反射而回。第二材料层170,设置于导光板120朝向第二方向的第二表面,且第二材料层170在通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在断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预定透光率。也即当第二材料层170在通电状态时,由于第二材料层170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比如呈现透明状态,能够使传输至该第二材料层170的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透过所述第二材料层170向前传输;而在断电状态时,由于第二材料层170的透光率小于预定透光率,比如呈现不透明状态,使传输至该第二材料层170的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不能穿透第二材料层170向前传输。
进一步,第二材料层170在断电状态时,除了透光率小于预定透光率外,反射率还可以大于预定反射率。也就是第二材料层170在断电状态时,由于第二材料层170的反射率大于预定反射率,比如呈现反光状态,使传输至第二材料层170的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不但不能穿透第二材料层170向前传输,进一步会被反射而回。再一方面,该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一调节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材料层160和第二材料层170的通电和断电状态。其中,当调节单元响应第一控制命令时,控制第一材料层160处于通电状态,第二材料层170处于断电状态,也即第一材料层160处于透光状态,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第二材料层170处于不透光状态,透光率小于预定透光率,优选的可以以一定反射率将光线反回,处于反光状态,这样发光单兀Iio发出的光线透过导光板120和第一材料层160向第一显示单元130发射光线,第一显示单元130显示图像,感应单元150用于感应操作体接近或触摸第一显示单元130的触摸表面131的操作。当调节单元响应第二控制命令时,控制第二材料层170处于通电状态,第一材料层160处于断电状态,也即第二材料层170处于透光状态,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第一材料层160处于不透光状态,透光率小于预定透光率,优选的可以以一定反射率将光线反回,处于反光状态,这样发光单兀110发出的光线透过导光板120和第二材料层170向第二显示单元140发射光线,第二显示单元140显示图像,感应单元150用于感应操作体接近或触摸第二显示单元140的触摸表面141的操作。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调节单元可以为一开关,所响应的第一控制命令和第二控制命令可以是由电子终端的控制单元发出。上述所述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可以为经过处理的玻璃(比如半反射玻璃)夹着的液晶膜,该材料在通电的状态下可以实现透光,在断电的状态下可以实现反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了解该种材料的组成与特性,在此不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只需设置一个发光单元和一个导光单元即能够为两个显示单元提供光源,在不需要增加耗电量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两个显示单元的光源照射需求,达到功耗小、耗电量低的效果,而且两个显示单元只设置一个导光单元,可以使显示模组的厚度进一步降低,更利于显示器的轻薄化发展。采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技术方案,显示模组的具体实现结构并不限于第一实施例所述,具体还可以多种结构实现,因此本发明还提供第二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200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3,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200包括发光单元210,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导光单兀,包括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其中发光单兀210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位于同一端的端面处,发光单兀210正对于第一导光板220或第二导光板230的该端面,使发光单元210朝该端面所在区域(第一区域)发射光线;其中当发光单兀210正对于第一导光板220的端面时,发光单兀210所发射的光线传输至该第一导光板220上,在第一导光板220上均匀传导,通过第一导光板220将发光 单元210发射的光线导向第一方向,也即导向位于第一导光板220的第一侧的第二区域;当发光单兀210正对于第二导光板230的端面时,发光单兀210所发射的光线传输至该第二导光板230上,在第二导光板230上均勻传导,通过第二导光板230将发光单兀210发射的光线导向第二方向,也即导向位于第二导光板230的第二侧的第三区域;第一显示单元240,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0的第一侧,其中该第一侧位于第一导光板220的光线被导向的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显示单元250,设置于第二导光板230的第二侧,其中该第二侧位于第二导光板230的光线被导向的方向(第二方向),而且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位于相反方向,且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平行,其中第一导光板220与第一显示单元24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导光板230与第一显示单元240之间的距离;第二导光板230与第二显示单元25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导光板220与第二显示单元250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200中,如图3所示,感应单元260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0与第二导光板230之间,这样,当操作体在接近或触摸第一显示单元240的触摸表面241时,以及在接近或触摸第二显示单元250的触摸表面251时,均可以通过该感应单元260来感应,实现对两个显示单元的触摸感应功能。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最佳地,第一显示单元240和第二显示单元250的厚度分别小于3mm,以实现较敏感触摸操作。进一步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200还包括一移动机构,与发光单元210连接,用于驱动发光单元210在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之间移动。如图4用于表不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与发光单兀210之间位置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发光单兀210包括多个LED灯,构成为LED灯串,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的一侧,当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呈竖直设置状态时,发光单元210的LED灯串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的下方(本发明图4以下方举例说明发光单元210的设置位置,实际可以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的任意一侧),并通过移动机构使LED灯串能够移动。当移动机构270接收到第三控制命令时,响应该第三控制命令,使LED灯串移动至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LED灯串位于第一导光板220正下方,与第一导光板220的端面相对,使LED灯串所发出的光在第一导光板220上传导,并向第一显不单兀240发射光线,使第一显示单元240显示图像。当移动机构270接收到第四控制命令时,响应该第四控制命令,使LED灯串移动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LED灯串位于第二导光板230正下方,与第二导光板230的端面相对,使LED灯串所发出的光在第二导光板230上传导,并向第二显不单兀250发射光线,使第二显示单元250显示图像。最佳地,参阅图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反射片221和第二反射片231。利用第一反射片221,当LED灯串所发出的光在第一导光板220传导时,使来自第一导光板220的光线反射回第一导光板220,保证第一导光板220上传导的光能够完全发射至第一显示单元240,用于第一显示单元240显示图像;利用第二反射片231,当LED灯串所发出的光在第二导光板230传导时,使来自第二导光板230的光线反射回第二导光板230,保证第二导光板230上传导的光能够完全反射至第二显示单元250,用于第二显示单元250显示图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导光板220和第二导光板230之间除设置两个单 面反射片之外,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具有双面反射的反射片实现上述功能。此外,移动机构所接收的第三控制命令和第四控制命令,可以是由电子终端的控制单元发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200中的移动机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实现,例如,通过移动滑轨与滑动块的配合机构实现,发光单元与滑动块固定连接,而驱动单元如为马达驱动滑动块,使滑动块带动发光单元沿移动滑轨移动,以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动作。上述只是移动机构的一种结构形式,该部分不是本发明技术的研究重点,在此不对其他结构形式进行一一举例说明。根据以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只设置一个(组)发光单元,能够为两个显示单元提供光源,因此同样达到在无需增加耗电量的前提下,保证两个显示单元的光源照射需求,达到功耗小、耗电量低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中,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包括液晶部分和光学膜片部分,感应单元包括电容感应层等,显示模组的该些单元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熟知技术,在此不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显示模组的电子终端,包括主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显示器,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处理单元的第一数据时,朝第一方向显不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处理单元的第二数据时,朝第二方向显示第二图像信息;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用于获得操作体对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接近或触摸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的第三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可以为相同处理单元,也可以为不同处理单元,包括三个处理单元各不相同以及其中有两个处理单元相同的情况。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终端,用于向第一显示单元发送第一数据的第一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向第二显示单元发送第二数据的第二处理单元,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或显卡,感应单元将操作数据所发送至的第三处理单元可以为CPU。具体的,比如电子终端只有一套系统时,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为相同的处理单元,比如同时为X86架构的CPU ;或者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为相同的显卡单元,或不同的显卡单元,或分别为CPU和显卡单元,第三处理单元为CPU。比如电子终端有两套系统时,第一处理单元为X86架构的CPU,第二处理单元为ARM架构的CPU,第三处理单元为所述X86架构的CPU或所述ARM架构的CPU,第三处理单元的选择取决于运 行并能响应触摸操作数据的CPU。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还包括发光单兀,用于向第一区域发射光线;导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传导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对应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三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其中,所述显示器的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可以形成为图I至图3的任一种,例如,当形成为图I所示结构时,显示模组的导光单元包括一导光板,其中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导光板的端面处,且发光单元正对于该端面。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传输至导光板上,在导光板的传导面上均匀传导,通过导光板将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使导向第一方向的光线对应照射至第二区域,导向第二方向的光线对应照射至第三区域。此外,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感应单元设置于导光板与第一显示单元之间,或者设置于导光板与第二显示单元之间。进一步地,该显示模组还进一步包括第一材料层,设置于导光板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表面,且第一材料层在通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在断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预定透光率;第二材料层,设置于导光板朝向第二方向的第二表面,且第二材料层在通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在断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预定透光率;调节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的通电和断电状态;当调节单元响应第一控制命令时,控制第一材料层处于通电状态,第二材料层处于断电状态,也即第一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第二材料层处于反光状态,透光率小于预定透光率,这样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透过导光板和第一材料层向第一显示单元发射光线,第一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体接近或触摸第一显示单元的触摸表面的操作;当调节单元响应第二控制命令时,控制第二材料层处于通电状态,第一材料层处于断电状态,也即第二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第一材料层处于反光状态,透光率小于预定透光率,这样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透过导光板和第二材料层向第二显示单元发射光线,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体接近或触摸第二显示单元的触摸表面的操作。采用上述结构的显示器,操作体在接近或触摸第一显示单元的触摸表面时,以及在接近或触摸第二显示单元的触摸表面时,均可以通过一个感应单元来感应,而且只需设置一个发光单元和一个导光单元能够为两个显示单元提供光源,使显示模组的厚度进一步降低,更利于显示器的轻薄化发展,及降低显示器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终端中,显示器的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可以参阅以上关于图I至图4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电子终端的主机用于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和/或第二操作系统;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时,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朝所述第一方向显示 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时,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朝所述第二方向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进一步地,当主机运行第一操作系统时,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体对第一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第一操作系统响应操作体的接近或触摸操作;当主机运行第二操作系统时,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体对第二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第二操作系统响应操作体的接近或触摸操作。上述结构的电子终端,可以在第一操作系统为主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系统为主的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该电子终端进一步包括连接单元,用于连接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器;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在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显示器相对于所述主机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连接单元在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显示器相对于所述主机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主机和所述显示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生成第二检测结果;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四处理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将所述电子终端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或依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将所述电子终端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中,连接单元包括转动组件,比如转轴,所述显示器和所述主机可以绕所述转轴相对旋转。其中,用所述检测单元来检测所述显示器和所述主机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检测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下面以两种检测方式为例,但并不限于此第一种检测方式为通过对连接单元的检测来确定显示器和主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当连接单元包括转动组件,比如转轴时,可以采用转轴检测传感器,检测转动角度等方式来确定,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在转轴上加入开关电路,转轴闭合和开启控制开关电路,电路可以发出信号,从而使该电子终端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第二种检测方式为通过对显示器和主机的检测(即并非对连接单元进行检测的方式)来确定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当连接单元包括转动组件,比如转轴时,显示器朝向主机的一侧设有一个特殊部件,当显示器通过转轴旋转与主机闭合时,该特殊部件被触发,从而使该电子终端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例如该检测过程可以为当显示器通过转轴旋转与主机闭合时,位于显示器上的磁体和位于主机上的霍尔元件接触,该霍尔元件感知到该磁体接近,可以发出电平信号,从而控制该终端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例如该检测过程还可以为所述终端主机朝向显示器的一侧设置有触发开关,当显示器通过转轴旋转向主机靠近,以形成显示器和主机闭合的效果时,显示器压下该触发开关,触发电路,从而该电子终端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其中,第四处理单元可以为CPU或者是单独的处理单元比如MCU或EC,即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作限定。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是以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包括只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或者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同时运行,但只显示第一操作系统运行结果的情况,此时第一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所述第二 工作状态是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包括只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状态的情况,或者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同时运行,但只显示第二操作系统运行结果的情况,此时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所述电子终端的检测单元通过检测连接单元的连接状态,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第四处理单元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使电子终端在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之间切换,除了切换操作系统外,还需要切换工作的显示单元。如果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是独立工作的显示单元,只需要切换显示单元的供电即可,如果显示单元是公用光源的显示单元时,还需要发送控制命令,具体包括针对图I和图2对应的实施例,需要向调节单元发送第一控制命令或第二控制命令,使得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材料层处于通电状态,第二材料层处于断电状态;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材料层处于通电状态,第一材料层处于断电状态。针对图3和图4对应的实施例,需要向移动机构发送第三控制命令或第四控制命令,使得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发光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光板处;在第二工作状态下,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二导光板处。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终端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电子终端为一双屏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在显示器的壳体外表面(A面)增加一块显示屏(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第一图像信息;显示器的壳体内表面(B面)的显示屏(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第二图像信息,且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均形成为触摸屏,两个显示单元共用一个感应单元,该感应单元设置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之间。图5所示的电子终端,设置有两个显示单元,能运行两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如果电子终端具有两套不同硬件系统时(比如X86平台和ARM平台):当显示器相对于主机打开时,在X86平台下,可以运行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并使用B面的显示屏(第二显示单元)作为显示器输出,工作模式与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相类似;当显示器相对于主机闭合时,硬件系统自动切换到ARM平台下,运行比如Android的操作系统,并使用A面的显示屏(第一显示单元)作为显示器输出,这种工作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类似于Pad/Tablet等平板电脑的形态,运行Android的操作系统。此外,当显示器A面的显示屏或B面的显示屏使用时,均可以形成为触摸屏,两个显示屏共用一个感应单元,设置于两个显示屏之间。如果电子设备具有一套硬件系统时比如ARM平台时,当显示器相对于主机打开时,在ARM平台上运行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例如支持ARM平台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使用B面的显示屏作为显示器输出;当显示器相对于主机闭合时,在ARM平台上运行比如Android操作系统,并使用A面的显示屏作为显示器输出。或者,如果电子设备具有一套硬件系统比如X86平台时,当显示器相对于主机打开时,在X86平台上运行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并使用B面的显示屏作为显示器输出;当显示器相对于主机闭合时,在X86平台上运行比如Android操作系统(例如通过虚拟机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并使用A面的显示屏作为显示器输出。根据以上,图5所示结构的电子终端,所设置检测单元,通过检测主机和显示器的相对连接状态,来控制电子终端在两个操作系统之间切换。而主机和显示器之间设置连接单元-转轴,通过旋转转轴来控制显示器相对于主机部的打开和闭合,从而实现该电子终端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的切换。
比如,当显示器相对于主机闭合(显示器和主机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订角度)时,电子终端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并通过A面的显示屏(第一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当显示器相对于主机打开(显示部和主机部的夹角大于预订角度)时,电子终端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并通过B面的显示屏(第二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如果第一操作系统运行在ARM平台,第二操作系统运行在X86平台,由该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可知,该电子终端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显示器和主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进行ARM平台和X86平台的切换,并在所述两种平台下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当电子终端包括两种硬件系统(平台)时第一硬件系统,比如ARM平台,包括ARM架构处理器,第二硬件系统,比如X86平台,包括X86架构处理器。触摸感应单元通过物理或逻辑切换开关与两种硬件系统(平台)连接,即直接或间接与ARM架构处理器和X86架构处理器连接。第一工作状态是第一操作系统运行,并在第一显示单元显示的状态。此时,第一显示单元工作,并显示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切换开关使触摸感应单元与ARM架构处理器连通,触摸感应单元采集的触摸操作数据发送给ARM架构处理器处理,由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处理结果。第二工作状态是第二操作系统运行,并在第二显示单元显示的状态。此时,第二显示单元工作,并显示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切换开关使触摸感应单元与X86架构处理器连通,触摸感应单元采集的触摸操作数据发送给X86架构处理器处理,由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处理结果。当电子终端包括一种硬件系统(平台)时触摸感应单元与硬件系统(平台)连接,即直接或间接与处理器连接。第一工作状态是第一操作系统运行,并在第一显示单元显示的状态。此时,第一显示单元工作,并显示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触摸感应单元采集的触摸操作数据发送给处理器处理,由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处理结果。第二工作状态是第二操作系统运行,并在第二显示单元显示的状态。此时,第二显示单元工作,并显示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触摸感应单元采集的触摸操作数据发送给处理器处理,由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处理结果。此外,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终端,可以通过两个处理单元分别执行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其中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执行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其中优选的,第一处理单元性能低于第二处理单元(或第一处理功耗低于第二处理功耗);比如第一处理单元是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第二处理单元是基于X86架构的处理器,但是处理器性能/功耗并不是必须不同,也可以相同的性能/功耗的处理器。当然,电子终端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处理单元,通过一个处理单元执行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当然,电子终端也可以将第一处理单元及存储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一存储单元,及其他支持第一操作系统运行的关联硬件设置在显示器中,将第二处理单元及存储第二操作系统的第二存储单元(与第一存储单元不同),及其他支持第二操作系统运行的关联硬件设置在主机中,使得显示器和主机是两套独立系统(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比如Android、WinCE、iOS、Symbian、Megoo、BlackBerry OS ;第二操作系统是传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比如Window、Linux、Mac OS、Chorme OS。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终端,除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外,还可以为翻转式打开的手机等。本发明仅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能够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电子终端并不限于包括上述几种。根据以上,采用所述电子终端,操作体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上的接近或触摸操作,均可以通过一个感应单元来感应,对于两个显示单元,无需分别配备感应单元实现触摸感应功能,因此达到降低显示模组厚度,使显示器更加轻薄、美观的效果;此外,所述电子终端利用两个显示单元,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工作状态是以第一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是以第二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实现终端不同工作状态的无缝切换。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不单兀,用于朝第一方向显不第一图像信息;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朝第二方向显示第二图像信息; 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用于感应操作体对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向第一区域发射光线; 导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传导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对应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 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三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单元包括一导光板;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其中一端面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单元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导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第一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材料层在通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在断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预定透光率; 第二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材料层在通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大于预定透光率,在断电状态下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预定透光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一调节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材料层的通电和断电状态; 其中,所述调节单元响第一控制命令,控制所述第一材料层处于通电状态、所述第二材料层处于断电状态,通过所述导光板使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二区域;所述调节单元响应第二控制命令,控制所述第二材料层处于通电状态、所述第一材料层处于断电状态,通过所述导光板使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三区域。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单元包括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 其中,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导光板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导光板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三区域; 所述发光单兀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位于同一端的端面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一移动机构,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通过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发光单元移动;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响应第三控制命令,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光板处;所述移动机构响应第四控制命令,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二导光板处。
10.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显示器,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处理单元的第一数据时,朝第一方向显不第一图像信息;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处理单元的第二数据时,朝第二方向显示第二图像信息; 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用于获得操作体对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接近或触摸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的第三处理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向第一区域发射光线; 导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传导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导向对应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 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依据所述导光单元导向所述第三区域的光线,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单元包括一导光板;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其中一端面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单元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导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用于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和/或第二操作系统; 其中,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时,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朝所述第一方向显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 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时,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朝所述第二方向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时,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体对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响应操作体的接近或触摸操作; 所述主机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时,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体对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响应操作体的接近或触摸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还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连接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器;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在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显示器相对于所述主机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连接单元在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显示器相对于所述主机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主机和所述显示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生成第二检测结果;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四处理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将所述电子终端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或依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将所述电子终端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是以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第一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是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为主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其中该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朝第一方向显示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朝第二方向显示第二图像信息;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用于感应操作体对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操作。采用所述显示模组,操作体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上的接近或触摸操作,均可以通过一个感应单元来感应,对于两个显示单元,无需分别配备感应单元实现触摸感应功能,因此达到降低显示模组厚度,使显示器更加轻薄、美观的效果,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881229SQ20111019481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王竹强, 邵翔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