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感式输入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000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感式输入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成功地检测由光笔所产生的触碰事件与手指所产生的触碰事件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内嵌光感式触控装置 Gn-cell photo-sensor type touch apparatus)利用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Thin film transistor photo sensor, TFT photo sensor)对于不同的照光强度所产生的不同的光电流(Photo current),来做为内嵌光感式触控装置检测触控输入事件的判断依据。请参阅图1A,图IA为传统光感式触控装置100的一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因照光而产生一光电流Id于其中的示意图。由图IA所示,照光而产生于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的光电子,于适当的栅-源极(gate-to-drain voltage)偏压Vgs下, 会由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流至一电容器120 (耦接于一电压Va及一参考电压端Vr之间),亦即光电流Id由电容器120流经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故而电压Va会于照光前后产生变化,因此,光感式触控装置100可通过使能一读取薄膜晶体管130来读取电压Va 的变化值Vout,经由后端电路(并未显示于图中)以检测触控输入事件。请一并参阅图IB及图1C,图IB为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在以手指触碰、环境光照射及光笔(light pen)触控光感式触控装置100于未外加栅-源极偏压Vgs的情形下所造成不同的漏电流(leakage current) Id_s (亦即,Vgs等于0时的光电流Id)的示意图,以及图IC为以图IB所示的不同触控方式所对应的光电流Id与栅-源极偏压Vgs的关系图。 如图IB所示,由于以手指触碰光感式触控装置100的上基板140时,会遮蔽部分的环境光, 使得位于下基板150的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能够接收到的光强度低于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于环境光照射下所接收的光强度(以箭头Ll的宽度小于箭头L2的宽度来表示), 因此,所造成的漏电流Id_a会小于在环境光照射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所造成的漏电流 Id_b。此外,由于以光笔触控光感式触控装置100会增加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所接收到的光强度(以箭头L3的宽度大于箭头L2的宽度来表示),因而所造成的漏电流Id_c会大于漏电流Id_b。此外,由图IC可知,理论上可通过设定适当的栅-源极偏压Vgs,得以仅利用同一个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10来同时辨识使否有由光笔触控或是手指触控所触发的输入事件,然而,实际上由于环境光本身不稳定等某些因素,要调整出同时可判别手指触碰、环境光照射及光笔触控的电压设定,为相当困难。请参阅图2A,图2A为光感式触控装置的中多个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因应照光而产生的电压信号强度与其位置的关系图。如图2A所示,理想状态下,光笔触控所产生的电压信号与环境光照射所产生的电压信号的差值,以及手指触碰所产生的电压信号与环境光照射所产生的电压信号的差值,皆足以供后端电路处理,然而,环境光在真实情形下是会变动的,因此,上述两差值其中之一会过小,使得光感式触控装置无法成功地检测出每一触控输入事件。请参阅图2B,图2B为将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的电压(亦即,上述的栅-源极偏压Vgs)设定成适合检测光笔触控所触发的输入事件的电压信号强度与位置的关系图。由图2B可知,于此电压设定下,手指触碰所产生的电压信号便难以判定。请参阅图2C,图2C 为将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的电压(亦即,上述的栅-源极偏压Vgs)设定成适合检测手指触碰所触发的输入事件的电压信号强度与位置的关系图。同样地,由图2C可知,于此电压设定下,光笔触控所产生的电压信号亦难以判定。因此,需要有一种创新的光感式触控装置设计来解决难以同时辨识不同类型的输入事件(例如,由手指及光笔所触发的输入事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专门用于第一类型输入事件(例如,由光笔所触发的照光输入事件)以及专门用于第二类型输入事件(例如,由手指所触发的遮光输入事件)的光感测元件的光感式输入装置,不仅解决上述的问题,进而提升信号辨识的稳定性以及大幅地降低产品量产的难度。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揭示一种光感式输入装置,包含一上基板、一下基板、 至少一第一光感测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测元件。该下基板对应于该上基板设置。该第一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一类型输入事件。该第二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二类型输入事件。其中该第一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揭示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上基板、一下基板、至少一显示单元、至少一第一光感测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测元件。该下基板对应于该上基板设置。该显示单元设置于该下基板上。该第一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一类型输入事件。该第二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二类型输入事件。其中该第一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本发明运用将两种光感测能力不同的光感测元件,分别专门用于感测两种不同感测类型的输入事件,来分辨不同类型的输入事件,实作的方式以利用彩色滤光片排列及搭配、以及调整感测电路的电路设计及驱动设定,因而达成可同时成功地检测光笔触控以及手指触控所触发的输入事件的目的,进而提升信号辨识的稳定性以及大幅地降低产品量产的难度。


图IA为传统光感式触控装置的一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因照光而产生一光电流于其中的示意图。图IB为一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在以手指触碰、环境光照射及光笔触控一光感式触控装置于未外加栅-源极偏压的情形下所造成不同的漏电流的示意图。图IC为以图IB所示的不同触控方式所对应的光电流与栅-源极偏压的关系图。图2A为光感式触控装置之中多个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因应照光而产生的电压信号强度与其位置的关系图。图2B为将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的电压设定成适合检测光笔触控所触发的输入事件的电压信号强度与位置的关系图。
图2C为将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的电压设定成适合检测手指触碰所触发的输入事件的电压信号强度与位置的关系图。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广义的光感式输入装置的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光感式输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的一实作范例中一第一光感测元件与一第二光感测元件各自的栅-源极偏压与因照光所产生的电压信号的关系图。图5为本发明光感式输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A为图4A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的第一感测电路及第二感测电路的电路设计的示意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感测电路设计搭配图4所示的第一光感测元件及第二光感测元件各自的栅-源极偏压与因照光所产生的电压信号的关系图。图7为图1所示的第一光感测元件及第二光感测元件于一实作范例中各自的栅-源极偏压与因照光所产生的电压信号的关系图。图8A为图3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的多个第一光感测元件以及多个第二光感测元件排列于下基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B为图3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的多个第一光感测元件以及多个第二光感测元件排列于下基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光感式输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于不同图框读取数据的示意图。图11为运用本发明光感式输入装置所实作出的一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300、400、500、900 光感式触控装置110 薄膜晶体管光传感器120,635,646,647 电容器130、633、634、643、644、645 晶体管140、310、1110 上基板150、320、1120 下基板330、340、430、440、530、540、1140、1150 光感测元件432,532,542,732,734 感测电路436,536,546 滤光片组960 切换单元1100 显示装置1130 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广义的光感式输入装置300的示意图,其中光感式输入装置300包含(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一上基板(upper substrate) 310、一下基板(bottom substrate) 320、至少一第一光感测元件(photosensing device) 330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测元件;340。下基板310设置于上基板320的下方。第一光感测元件330设置于下基板320上,专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一类型输入事件IE_1,以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设置于下基板320,专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二类型输入事件IE_2,其中第一光感测元件330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第二光感测元件340的光感测能力。举例来说,第一类型输入事件IE_1与第二类型输入事件IE_2可为两种不同触发类型的输入事件,例如(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由一发光物体(例如,光笔)照射光感式输入装置300所触发的一照光触碰事件以及由一遮光物体(例如,手指)触碰光感式输入装置300所触发的一遮光触碰事件。此外,第一光感测元件330的光感测能力与第二光感测元件340的光感测能力之间的差异,在于光感测元件的设计方式,并非来自于同一类型的光感测元件于制程中造成的变异,以第一光感测元件330为例,影响其光感测能力的因素, 包含(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光感测元件330的感测电路(并未显示于图中)与上基板310之间的透光率、第一光感测元件330的感测电路的电路设计以及第一光感测元件 330的感测电路的电路驱动设定等。以下将以此三个影响光感测能力的因素为例来说明之。请参阅图4A,图4A为本发明光感式输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光感式输入装置400基于图3所示的广义的光感式输入装置300的结构,包含图3所示的上基板310及下基板320、一第一光感测元件430以及一第二光感测元件440,其中第一光感测元件430的感测电路与上基板310之间的透光率不同于第二光感测元件440的感测电路与上基板310 之间的透光率,也就是说,第一光感测元件430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第二光感测元件440的光感测能力。于此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光感式输入装置400之中的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 (亦即,第一光感测元件430)包含(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一第一感测电路432以及一滤光片组436。第一感测电路432用以检测上述的第一类型输入事件IE_1 (例如,由一发光物体所触发的一照光触碰事件)。滤光片组436设置于第一感测电路432与上基板310之间, 其中滤光片组436具有至少一滤光片。此外,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亦即,第二光感测元件 440)包含(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一第二感测电路442,其中第二感测电路442用以检测上述的第二类型输入事件IE_2 (例如,由一遮光物体所触发的一遮光触碰事件),以及第二感测电路442与上基板310之间未设置任何滤光片。举例来说,请参阅图4B,图4B为图 4A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400的一实作范例中第一光感测元件430与第二光感测元件440 分别的栅-源极偏压Vgs与因照光所产生的电压信号Vo的关系图。如图4B所示,于此实作范例中,光感式输入装置400之中的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之滤光片组为一红色滤光片R、 一绿色滤光片G或一蓝色滤光片B的其中之一,而光感式输入装置400之中的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与上基板310之间并未设置任何滤光片(以符号W表示之)。由于未设置滤光片红色、绿色或蓝色滤光片,光感式输入装置400之中的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与上基板310之间的透光率约为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与上基板310之间的透光率的3倍,因此,可找到一适当的偏压范围VE,使得第一光感测元件4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440皆可分别成功地检测出上述的第一及第二类型输入事件。于一设计变化中, 滤光片组436可具有不同滤光片种类的多个滤光片,举例来说(但并不局限于),其可包含由红色滤光片R及蓝色滤光片B重叠而成的两层滤光片。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光感式输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光感式输入装置500基于图3所示的广义的光感式输入装置500的结构,包含图3所示的上基板310及下基板320、一第一光感测元件530以及一第二光感测元件M0,其中第一光感测元件530的感测电路与上基板310之间的透光率不同于第二光感测元件MO的感测电路与上基板310 之间的透光率,也就是说,第一光感测元件530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第二光感测元件540的光感测能力。于此实施例中,光感式输入装置500之中的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亦即,第一光感测元件530)包含(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一第一感测电路532以及一第一滤光片组536。第一感测电路532用以检测上述的第一类型输入事件IE_1 (例如,由一发光物体所触发的一照光触碰事件)。第一滤光片组536设置于第一感测电路532与上基板310之间, 其中滤光片组536具有至少一滤光片。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亦即,第二光感测元件M0) 包含(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一第二感测电路542以及一第二滤光片组M6,其中第二感测电路542用以检测上述的第二类型输入事件IE_2(例如,由一遮光物体所触发的一遮光触碰事件)。第二滤光片组546设置于第二感测电路542与上基板310之间,其中第二滤光片组546具有至少一滤光片,且第二滤光片组讨6的透光率不同于第一滤光片组536的透光率。举例来说,专门用以检测上述的第二类型输入事件IE_2的第二光感测元件540的滤光片组546具有白色滤光片或镀膜滤光片(Dichroic Filter)等具有高透光率的滤光片。于一设计变形中,第一滤光片组536及第二滤光片组546之中至少其一具有不同滤光片种类的多个滤光片,举例来说(但并不局限于),只要第一感测电路532与310上基板之间的透光率与第二光感测电路542与上基板310之间的透光率有足够的差异,第一滤光片组536及第二滤光片组546均可包含两种以上不同颜色或透光率的多个滤光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说明之需,图4A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400所具有的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设计设定为与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设计相同,以及图5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500亦然,也就是说,在同一光感式输入装置中,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的原因,在于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与相对应的上基板之间的透光率不同于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与相对应的上基板之间的透光率,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换言之,上述的第一感测电路532及第一感测电路432的电路设计可分别与第二感测电路542及第二感测电路442的电路设计相同或不同,请参阅以下说明。请参阅图6A,图6A为图4A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400的第一感测电路432及第二感测电路442的电路设计的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路432为一传统的无源式像素传感器(positive pixel sensor,PPS)设计,其包含一第一晶体管633、一第二晶体管634以及一电容器635,由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轻易地了解上述感测电路设计的运作,故在此便不再赘述。第二感测电路442为一改良式像素传感器设计,其包含一第三晶体管643、一第二晶体管644、一第三晶体管645、一第一电容器646以及一第二电容器647。 由图6A可知,第三晶体管643串接于第二晶体管644,因此,相对应的漏电流会比第一晶体管633相对应的漏电流来得小,所以运用此改良式像素检测器设计可提升照光前后的电压输出差异,亦即,第二感测电路442所对应的光感测能力会高于第一感测电路432所对应的光感测能力。请参阅图6B,图6B为图6A所示的感测电路设计搭配图4所示的第一光感测元件4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440各自的栅-源极偏压Vgs与因照光所产生的电压信号Vo 的关系图。如图6B所示,于此实作范例中,除了上述的第一光感测元件430具有滤光片组436而第二光感测元件440的感测电路与上基板310之间并未设置任何滤光片之外,第一光感测元件430的感测电路搭配图6A所示的传统无源式像素传感器设计,以及第二光感测元件430的感测电路搭配图6A所示的改良式像素传感器设计,因此,第二光感测元件440的光感测能力更为提升,故而所找到的适当偏压范围VE_1会大于图4B所示的适当偏压范围 VE0请注意,以上仅供范例说明之需,并非用来作为本发明的限制。举例来说,即便图3 所示的第一光感测元件330与第二光感测元件340之间的差异,仅来自于感测电路设计的不同,只要分别位于第一光感测元件330与第二光感测元件340的感测电路以不同的方式来设计,使第一光感测元件330与第二光感测元件340的光感测能力有足够的差异性足以于第一光感测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各自的栅-源极偏压与电压输出的关系图中找出适当偏压范围,皆可供第一光感测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分别成功地检测出上述的第一及第二类型输入事件。于另一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300亦可利用将第一光感测元件330 所具有的一第一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设定为不同于第二光感测元件340所具有的一第二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来实现第一光感测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不同的光感测能力。请参阅图7,图7为图3所示的第一光感测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于一实作范例中各自的栅-源极偏压Vgs与因照光所产生的电压信号Vo的关系图。如图7所示,于此实作范例中,第一光感测元件330与第二光感测元件340具有相同的滤光片组以及相同的传统无源式像素传感器的电路设计(例如,图6A所示的第一感测电路43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光感测元件330的一第一感测电路驱动设定设定一第一电压差Vgsl来驱动该第一感测电路,以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的一第二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为设定不同于第一电压差Vgsl的一第二电压差Vgs2来驱动该第二感测电路,因此,第一光感测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之间仍具有足够的光感测能力的差异,故而仍可找到的适当偏压范围 VE_2。于一设计变化中,不一定要改变驱动感测电路的电压差,而是可将该第一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设定为于一第一驱动期间VDl来驱动该第一感测电路,以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 的该第二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亦可设定为于不同于第一驱动期间VDl的一第二驱动期间 VD2来驱动该第二感测电路,换言之,第一光感测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接收照光的时间不同,因此,即便于同一电压差的驱动下所引起的光电流亦不同,故而实现两感测元件具有不同的光感测能力。请参阅图8A及图8B,图8A及图8B为图3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300的多个第一光感测元件LSl以及多个第二光感测元件LS2排列于下基板32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多个第一光感测元件LSl及多个第二光感测元件LS2在检测第一或第二类型输入事件之后,会将所产生的电压信号传送至后端电路处理,因此,只要配合适当的信号传送配置的设计,后端电路即可辨识所传送的电压信号是由多个第一光感测元件LSl及多个第二光感测元件LS2之中的哪些光感测元件所检测到的,故而多个第一光感测元件LSl及多个第二光感测元件LS2可任意排列于下基板320上。同样地,于图8B中,当该多个第一及第二光感测元件至少其中一种光感测元件具有多个滤光片组(例如,红色滤光片R、绿色滤光片G、蓝色滤光片B)以及不具滤光片组或无色(colorless)滤光片组(以符号W表示)时,该多个滤光片组亦可任意排列于上基板310的下方。
9
由以上可知,由于上述所揭示的第一光感测元件专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一类型输入事件、上述所揭示的第二光感测元件专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二类型输入事件, 以及两种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为彼此相异,因此,当该第一类型输入事件及该第二类型输入事件同时发生于本发明所揭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时,所揭示的第一光感测元件与所揭示的第二光感测元件可同时成功地检测到该第一类型输入事件及该第二类型输入事件, 此外,于另一实施例中,亦可运用切换的方式来同时检测出该第一类型输入事件及该第二类型输入事件。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光感式输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光感式输入装置900为基于图3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300的架构,另包含一切换单元960,其中切换单元960耦接于第一光感测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用以产生一切换信号SC 来使能第一光感测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40的其中之一。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9 所示的光感式输入装置900于不同图框(frame)读取数据的示意图。举例来说,如图10所示,光感式输入装置900可利用切换单元960来于奇图框(odd frame)读取第一光感测元件LSl所传送的电压信号与第二光感测元件LS2所传送的电压信号其中之一,以及于偶图框(even frame)读取第一光感测元件LSI所传送的电压信号与第二光感测元件LS2所传送的电压信号其中之另一,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光感测元件LSl及第二光感测元件LS2的排列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图10所示的排列方式。请参阅图11,图11为运用本发明光感式输入装置所实作出的一显示装置110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100包含一上基板1110、一下基板1120、至少一显示单元 1130、至少一第一光感测元件1140、至少一第二光感测元件1150。下基板1120设置于上基板1110的下方。显示单元1130设置于下基板1120上。第一光感测元件1140设置于下基板1120上,专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一类型输入事件IE_1,以及第二光感测元件1150设置于下基板1120上,专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二类型输入事件IE_2。其中第一光感测元件1140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第二光感测元件1150的光感测能力。由于具有传统显示装置运作原理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透过阅读图3 图10的相关说明应可轻易地了解显示装置1100的运作原理,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请注意,以上关于调整/改变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的方式,仅供说明之需,并非用来作为本发明的限制,举例来说,亦可改变光感测元件的物理结构以增加/减少吸收的光强度,或是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不同的光感测元件。综合上述,本发明运用将两种光感测能力不同的光感测元件,分别专门用于感测两种不同感测类型的输入事件,来分辨不同类型的输入事件,实作的方式以利用彩色滤光片排列及搭配、以及调整感测电路的电路设计及驱动设定,因而达成可同时成功地检测光笔触控以及手指触控所触发的输入事件的目的,进而提升信号辨识的稳定性以及大幅地降低产品量产的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感式输入装置,包含 一上基板;一下基板,对应于该上基板设置;至少一第一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一类型输入事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二类型输入事件;其中该第一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当该第一类型输入事件及该第二类型输入事件同时发生时,该第一光感测元件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同时检测到该第一类型输入事件及该第二类型输入事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另包含一切换单元,耦接于该第一光感测元件及该第二光感测元件,用以产生一切换信号来使能该第一光感测元件及该第二光感测元件的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类型输入事件为由一发光物体所触发的一照光触碰事件,以及该第二类型触发事件为由一遮光物体所触发的一遮光触碰事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与该上基板之间的透光率不同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的感测电路与该上基板之间的透光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包含 一第一感测电路,用以检测该第一类型输入事件;以及一滤光片组,设置于该第一感测电路与该上基板之间,其中该滤光片组具有至少一滤光片;以及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包含一第二感测电路,用以检测该第二类型输入事件,其中该第二感测电路与该上基板之间未设置任何滤光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该滤光片组具有不同滤光片种类的多个滤光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每一第一光感测元件包含 一第一感测电路,用以检测该第一类型输入事件;以及一第一滤光片组,设置于该第一感测电路与该上基板之间,其中该第一滤光片组具有至少一滤光片;以及每一第二光感测元件包含一第二感测电路,用以检测该第二类型输入事件;以及一第二滤光片组,设置于该第二感测电路与该上基板之间,其中该第二滤光片组具有至少一滤光片,且该第二滤光片组的透光率不同于该第一滤光片组的透光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第二滤光片组中至少其一具有不同滤光片种类的多个滤光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光感测元件所具有的一第一感测电路的电路设计不同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所具有的一第二感测电路的电路设计。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光感测元件所具有的一第一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不同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所具有的一第二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为设定一第一电压差来驱动该第一感测电路,以及该第二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为设定不同于该第一电压差的一第二电压差来驱动该第二感测电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感式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为设定于一第一驱动期间来驱动该第一感测电路,以及该第二感测电路的驱动设定为设定于不同于该第一驱动期间的一第二驱动期间来驱动该第二感测电路。
14.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一上基板;一下基板,对应于该上基板设置; 至少一显示单元,设置于该下基板上;至少一第一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一类型输入事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一第二类型输入事件;其中该第一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感式输入装置及显示装置,该光感式输入装置包含上基板、下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感测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测元件。该下基板对应于该上基板设置。该第一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输入事件。该第二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用于检测接收到的第二类型输入事件。该第一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不同于该第二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能力。本发明可同时成功地检测光笔触控以及手指触控所触发的输入事件。
文档编号G06F3/042GK102520828SQ20111039642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徐雅玲, 锺岳宏, 黄雪瑛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