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023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领域,尤其是涉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在终端中进行输入的方式正在发生很大的改变。以往都是通过敲击键盘或移动鼠标等接触式的方式,而现在逐渐出现了一些非接触式的方式,如图像识别技术。它通常是利用2D/3D或深度摄像头获取用户的手势或对眼部进行追踪形成图像,对图像进行识别执行对应的输入行为。但图像识别技术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准确度不高。比如在灯光昏暗时,获取的图像不够清晰,无法进行识别。而且有些识别考图像操作无法完成。比如目前对眼部进行追踪获取的图像仅仅能够识别出用户操作的对象,但无法分析出用户的具体操作究竟是希望仔细观看该物体还是在看到该物体时处于发呆的状态。因此,现有技术不能准确的进行非接触式的输入。而对于接触式的输入方式,如传统的触摸屏技术,用户也可能受到其他的影响,如注意力不集中或手抖了一下等原因,使得输入的内容与用户想要输入的内容不同。基于上述论述,如何获知用户想要输入的内容,以进行准确的输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通过结合脑电波识别结果和为特征识别结果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提高了输入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识别行为特征,产生行为特征识别结果;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优选的,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包括图像识别结果和/或触摸屏识别结果。优选的,所述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包括: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相同时,确定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为所述最终识别结果。优选的,所述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包括: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不同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结合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和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优选的,所述的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包括手势识别结果。
优选的,所述的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包括眼球运动识别结果;
所述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对所述眼球运动识别结果进一步识别获取最终识别结果O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脑电波信号和行为特征的对应关系;
所述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包括:
获取脑电波信号,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确定对应的行为特征为脑电波识别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行为特征,产生行为特征识别结果;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
第三识别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包括图像识别单元和/或触摸屏识别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相同时,确定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为所述最终识别结果。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环境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不同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
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结合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和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识别单元包括手势识别单元。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识别单元包括眼球运动识别单元;
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对所述眼球运动识别结果进一步识别获取最终识别结果。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脑电波信号和行为特征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识别单元还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确定对应的行为特征为脑电波识别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获取脑电波信号,对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获取脑电波识别结果,通过结合脑电波识别结果和行为特征识别结果获取最后识别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仅仅通过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不能准确输入的问题,提高了输入的准确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流程图2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2流程图3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4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I 1、识别行为特征,产生行为特征识别结果。
行为特征是指用户作出的某一行为的识别特征。比如,针对用户的招手动作,其特征包括用户手抬起、左右摇摆等。对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识别的方式有多种。如目前常用的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利用2D/3D或深度摄像头获取用户的行为特征形成图像,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图像识别结果。也有一些是触摸屏技术,通过用户的触摸动作判断用户的输入行为,获取触摸屏识别结果。
对于图像识别技术,因为利用了 2D/3D或深度摄像头,因此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在雨雪雾天气,利用摄像头获取的图像就会比较模糊,在进行识别时,就会获取错误的识别结果,导致不能准确的输入。即便在周围环境比较好时,也有可能因为用户自身的原因如注意力不集中等做出与自己想要做的动作不一致的动作。这一问题同样出现在触摸屏识别技术中。
而且,现有的图像识别技术还能够对用户的眼球运动进行追踪获取眼球运动图像。但仅仅根据这一图像结果很难反馈出用户想要做的动作。比如图像获取到一用户长时间盯着某一物体。但很难进一步区分出用户是在凝视该物体还是对该物体并不关心的发呆。
S12、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
脑电波信号与用户的行为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动作会产生不同的脑电波,因此可以通过对脑电波进行识别来获知用户的行为。具体的,可以根据获取的脑电波信号的波峰值等进行识别。
当然,不同的用户对应同一个动作的脑电波有一定的差异,甚至相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针对同一动作的脑电波也会有差异。为更准确的对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可以预先记录用户各种行为特征对应的脑电波信号,对这一纪录进行分析,得到针对某一行为特征的脑电波信号,建立行为特征与脑电波信号的对应关系。在之后对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时,就可以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行为特征,获取脑电波识别结果。
S13、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相同时,确定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为所述最终识别结果。当然,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此时有可能是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出现错误,比如周围环境比较差,使得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如图像识别结果出现错误。为此,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S21、获取周围环境信息;S22、结合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和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周围环境信息显示周围环境较好,不会影响行为特征识别结果时,我们可以确认最终识别结果为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具体的,我们可以对获取的周围环境信息赋值,当所述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认为周围环境较好,不会影响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当然,当周围环境信息显示周围环境较差,会影响行为特征识别结果时,可以发送提示信息,让用户重新输入。或者将两种识别结果显示,用于用户进行选择以确认哪一识别结果是正确的。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包括手势识别结果和眼球运动识别结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行为特征识别结果是眼球运动识别结果时,根据之前的论述可以知道,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对眼球运动做详细的识别。比如当获取到一用户长时间盯着某一物体时,无法区分出用户是在凝视该物体还是对该物体并不关心的发呆。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可以根据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对所述眼球运动识别结果进一步识别获取最终识别结果。具体的,可以是当获取的图像识别结果显示用户眼球长时间盯着某一物体时,对获取的脑电波信号进行分析,得到该用户是在凝视该物体,那么就可以确认最终的识别结果时凝视该物体。本发明实施例4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参见图3,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识别单元11,用于识别行为特征,产生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第二识别单元12,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第三识别单元13,用于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具体的,第一识别单元11可以包括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图像识别技术获取图像识别结果和/或触摸屏识别单元,用于根据触摸屏识别技术,获取触摸屏识别结果。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相同时,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为所述最终识别结果。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不同时,为准确的确定最终识别结果,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环境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周围环境信息;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结合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和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识别单元可以包括手势识别单元和/或眼球运动识别单元。
当为眼球运动识别单元时,因为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对眼球运动做详细的识别。比如当获取到一用户长时间盯着某一物体时,无法区分出用户是在凝视该物体还是对该物体并不关心的发呆。为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对所述眼球运动识别结果进一步识别获取最终识别结果。
不同的用户对应同一个动作的脑电波有一定的差异,甚至相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针对同一动作的脑电波也会有差异。为更准确的对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脑电波信号和行为特征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识别单元还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确定对应的行为特征为脑电波识别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装置与本发明的方法相对应,因此对装置部分不再详述,相关部分参见方法实施例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行为特征,产生行为特征识别结果; 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 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包括图像识别结果和/或触摸屏识别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包括: 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相同时,确定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为所述最终识别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包括: 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不同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 结合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和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包括手势识别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包括眼球运动识别结果; 所述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对所述眼球运动识别结果进一步识别获取最终识别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脑电波信号和行为特征的对应关系; 所述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包括: 获取脑电波信号,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确定对应的行为特征为脑电波识别结果。
8.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行为特征,产生行为特征识别结果;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 第三识别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包括图像识别单元和/或触摸屏识别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相同时,确定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为所述最终识别结果O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环境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与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不同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 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结合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和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识别单元包括手势识别单J Li ο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识别单元包括眼球运动识别单元; 所述第三识别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对所述眼球运动识别结果进一步识别获取最终识别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脑电波信号和行为特征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识别单元还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确定对应的行为特征为脑 电波识别结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识别行为特征,产生行为特征识别结果;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对所述脑电波信号进行识别,产生脑电波识别结果;依据所述行为特征识别结果和所述脑电波识别结果确定最终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结合脑电波识别结果和行为特征识别结果获取最后识别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仅仅通过行为特征识别结果不能准确输入的问题,提高了输入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06F3/01GK103150007SQ2011104020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陈柯, 阳光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