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815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个人计算机系统中,电源供应器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元件。电源供应器,大都是以固定制式规格的电源供应器,设置计算机机箱的内部顶端。电源供应器可接收市电(交流电),并且转换交流电为直流电以供应电源给予个人计算机。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人计算机内的各种元件,比如主机板、硬盘、显示卡等装置越来越复杂。每个元件均需具有电源输入以提供运作的电力。因为每个元件所需的电压不同, 因此传统上的电源供应器需要具有不同的输出,并且通过多条不同的电源线分别连接至这些元件。为了供应这些不同元件的电源需求,传统上的电源供应器往往需要复杂的设计, 以产生多种不同电压的输出。这样的设计会使得电源供应器内的电路变的相当的复杂。此外,当电源供应器所接出来的电源线越多时,计算机机箱内的散热的效果会越差,会使得计算机机箱内的温度越高,将有可能导致元件因为过热而损毁。另一方面,当电源线越多时,使用者在整理这些电源线也就变的越不方便,杂乱的电源线会使得外观上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电源装置。计算机电源装置适于装置于一计算机机箱内,并且用以产生高功率的电源输出以供应个人计算机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电源装置,适于装置于一计算机机箱内,并且产生至少两组输出电压供电给一个人计算机,该电源装置包括一金属外壳;一电源输入接口,位于该金属外壳的一表面,该电源输入接口用以输入一交流电源;一电路板,位于该金属外壳的内部,该电路板设置一第一电源转换电路与一第二电源转换电路,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接收该交流电源并且输出一第一直流电源,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接收该交流电源并且输出一第二直流电源;一第一电源子输出接口,位于该金属外壳的该表面,该第一子输出接口用以输出该第一直流电源;一第二电源子输出接口,位于该金属外壳的该表面,该第二子输出接口用以输出该第二直流电源;以及一电源转换模块,位于该金属外壳的外部,该电源转换模块以一对一方式电性连接至电源产生模块,该电源转换模块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子输出接口,该电源转换模块具有一第二电源转换电路,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接收该第一直流电源,并且输出一第三直流电源。上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中,该电源转换模块通过一软性排线连接至该第一子输出接口。上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中,该电源转换模块通过螺丝固定于该金属外壳。上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一电磁防护电路、一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以及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上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中,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包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上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中,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一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与一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上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中,该第一直流电源为12伏特直流电。上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中,该第二直流电源为5伏特待机直流电。上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中,该第三直流电源为5伏特或是3. 3伏特直流电。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源装置可分别搭配电源转换模块或是电源转换模块,以模块化的设计,适用于不同的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IA至图ID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以及图3A与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计算机电源装置20 电源产生模块21 金属外壳22 电源输入接口24 电路板25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51电磁防护电路252交流直流转换电路253第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4第二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5第五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6 电源输出接口261第一子输出接口262第二子输出接口263第三子输出接口30 电源转换模块[0044]31电源转换模块32电源转换模块33第二电源转换电路331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2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3第一模块输出接口334第二模块输出接口335第三模块输出接口输出34螺丝35模块连接接口40软性排线90交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 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请参照图1A,图I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电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一种计算机电源装置10适于装置于一计算机机箱内,并且计算机电源装置10用于产生至少两组输出电压供电给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电源装置10包括电源产生模块20与电源转换模块30,电源产生模块20包括金属外壳21、电源输入接口 22、电路板M。金属外壳21为一中空金属外壳。金属外壳的一侧可具有一开口,此开口可配置风扇。此外,计算机电源装置10也可为无风扇式的电源装置。也就是说,金属外壳可不具有开口与风扇。电源输入接口 22,位于金属外壳21的一表面。电源输入接口 22用以输入一交流电源90。交流电源90可为一市电插座。经由电源线,可将交流电源90传送至电源输入接 Π 22。电路板M位于金属外壳21的内部。电路板M可为印刷电路板。电路板M电性连接至电源输入接口 22。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5设置电路板M上。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5接收交流电源90
并且输出一第一直流电源。此交流直流转换电路252可接收宽范围的电压输入。举例而言,交流电源的电压是介于90伏特至270伏特之间。因此,计算机电源装置10可适用于各不同国家的不同输入电压。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5包括电磁防护电路251、交流直流转换电路252以及第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3。电磁防护电路251可过滤交流电的高频电磁信号,以保护后端电路。交流直流转换电路252用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交流直流转换电路252可为线性式转换电路(linear power converter)或是切换式电力转换器(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交流直流转换电路252是输出高电压的直流电,比如说400伏特的直流电。第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3则可将高电压的直流电转换为低电压的直流电,比如说将400伏特的直流电转换为12伏特的直流电。第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3所输出的直流电,即为上述的第一直流电源。为了增加计算机电源装置10输出电源的稳定性,交流直流转换电路252包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是用来提升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一种技术。功率因数校正通常用于电源供应器上,以提升其稳定性和用电效率。第一子输出接口 261位于金属外壳21的一表面。第一子输出接口 261与电源输入接口 22可设置于相同的一表面、相邻的两表面或是相对的两表面。第一子输出接口 261 电性连接至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5,且第一子输出接口 261用以输出第一直流电源(12伏特直流电)。除了上述的电路以外,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5可另包括第二直流直流转换电路 254。第二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M可电性连接至交流直流转换电路252,并将400伏特的直流电转换为5伏特待机(5VSB)的直流电。且第二直流直流转换电路邪4可经由第二子输出接口 262输出5伏特待机的直流电。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源产生模块20的金属外壳21的表面上仅具有第一子输出接口 261与第二子输出接口沈2。也就是说,电源产生模块20仅会输出12伏特直流电与5伏特待机的直流电。因此,电源产生模块20内部的电路可以大幅的被简化。电源转换模块30,位于金属外壳21的外部。也就是说,电源转换模块30是为独立于金属外壳21的外的模块。电源转换模块30是以一对一方式电性连接至电源产生模块 20。电源转换模块30通过第一子输出接口电性连接至电路板M。电源转换模块30具有第二电源转换电路33。第二电源转换电路33接收第一直流电源,并且输出第三直流电源。第二电源转换电路33包括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1与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 332。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1与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2均连接至相同的输入,并且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1与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2可输出不同的电压,以分别供应给主机板、硬盘或是显示卡等不同规格的设备使用。举例来说,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1 可接收12伏特的直流电转换成5伏特的直流电。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2可接收12伏特的直流电转换成3. 3伏特的直流电。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1可经由第一模块输出接口 333输出5伏特的直流电。 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2可经由第二模块输出接口 334输出3. 3伏特的直流电。请参照图1B,图I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子输出接口 262可电性连接至电源转换模块30,并且由电源转换模块30上的第三模块输出接口 335输出。也就是说,电源转换模块30也可输出5伏特待机(5VSB)的直流电。请参照图1C,图I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计算机电源装置10可另包括有第五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5。第五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5是设置于电源产生模块20内。第五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5可接收12伏特的直流电转换成-12伏特的直流电,并且由第三子输出接口 263输出。请参照图1D,图ID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计算机电源装置10可另包括有第五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5。第五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5是设置于电源转换模块30内。第五直流直流转换电路255可接收12伏特的直流电转换成-12伏特的直流电,并且由第三模块输出接口 335输出。也就是说,电源转换模块30也可输出-12 伏特的直流电。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金属外壳21上仅具有一电源输出接口 26。电源输出接口沈包括图IA至图ID所述的第一子输出接口 261与第二子输出接口沈2。虽然在图中仅绘示电源输出接口 26为单一的总线,然而实际上电源输出界面沈也可为多个的总线。电源转换模块31可为一适配卡。图IA至图ID所述的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1 与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32可设置于此适配卡上。电源转换模块31通过软性排线40连接至第一子输出接口 261。软性排线40可为柔性扁平排线(FFC,Flexible flat cable) 0 电源转换模块31可设置于特殊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内,通过第一模块输出接口 333与第二模块输出接口 334供电给主机板、硬盘、显示卡。请参照图3A与图;3B,图3A与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电源转换模块32可通过模块连接接口 35直接连接至第一子输出接口沈1。电源转换模块32可通过螺丝34固定于金属外壳21。也就是说,电源转换模块 32是连接于金属外壳21的一侧。电源转换模块31与金属外壳21的结合,即可作为一般的电源供应器使用。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计算机电源装置10可分别搭配电源转换模块31或是电源转换模块32,以模块化的设计,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电源装置,适于装置于一计算机机箱内,并且产生至少两组输出电压供电给一个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装置包括一金属外壳;一电源输入接口,位于该金属外壳的一表面,该电源输入接口用以输入一交流电源;一电路板,位于该金属外壳的内部,该电路板设置一第一电源转换电路与一第二电源转换电路,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接收该交流电源并且输出一第一直流电源,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接收该交流电源并且输出一第二直流电源;一第一电源子输出接口,位于该金属外壳的该表面,该第一子输出接口用以输出该第一直流电源;一第二电源子输出接口,位于该金属外壳的该表面,该第二子输出接口用以输出该第二直流电源;以及一电源转换模块,位于该金属外壳的外部,该电源转换模块以一对一方式电性连接至电源产生模块,该电源转换模块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子输出接口,该电源转换模块具有一第二电源转换电路,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接收该第一直流电源,并且输出一第三直流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转换模块通过一软性排线连接至该第一子输出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转换模块通过螺丝固定于该金属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一电磁防护电路、一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以及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包括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一第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与一第四直流直流转换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流电源为12伏特直流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直流电源为5伏特待机直流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直流电源为5伏特或是 3. 3伏特直流电。
专利摘要一种计算机电源装置,包括金属外壳、电源输入接口、第一子输出接口与电源转换模块。电源输入接口与第一子输出接口位于金属外壳表面,并且用以输入一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经由电源转换电路转换为直流电源,并经由第一子输出接口输出第一直流电源。电源转换模块位于金属外壳的外部,且电性连接至第一子输出接口。电源转换模块具有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接收第一直流电源,并且输出第二直流电源。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源装置可分别搭配电源转换模块或是电源转换模块,以模块化的设计,适用于不同的应用。
文档编号G06F1/26GK202177866SQ20112018624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陈宗明 申请人:安钛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