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和终端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37215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终端和终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终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中,对手机屏幕进行一种手势操作时,只能响应一种功能,这使得手势操作的功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设计并增加新的手势操作又会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手势操作方法,能够根据一种手势操作,响应不用的功能,进而丰富用户操作,提高手势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终端,能够根据一种手势操作,响应不同的功能,进而丰富用户操作,提高手势的利用率。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轨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划出的触控轨迹;操作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触控轨迹对应的操作区域是否为所述集成控制区或所述终端界面上除所述集成控制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命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的操作系统或每种应用程序都存在其相应的操作控件,这些操作控件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由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设定,因而位置往往存在千差万别,不就有统一性;而即使是同一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或同一应用程序中,包含的多个控件的位置也往往比较分散,因此,通过在终端界面上设置集成控制区,将终端界面上所有操作功能的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对集成控制区进行一种触控操作,达到与在集成控制区外进行这种触控操作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得在手机屏幕上一种手势操作能够响应不同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手势的利用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操作区域判断单元包括起始点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触控轨迹的起始点;处理子单元,将所述起始点所处的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划出触控轨迹的操作时,用户极有可能使划出的触控轨迹同时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内,则无法确定用户真正的操作意图,从而可能出现误判断。而由于用户往往会从希望进行操作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虽然可能会划出该区域,但起点却往往是从该区域开始的,因此,当触控轨迹同时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时,根据起始点即可进行判断操作区域,避免误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操作区域判断单元还包括终止点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触控轨迹的终止点;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起始点和所述终止点处于同一区域的情况下,则将该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在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操作为例,当用户发现划出的触控轨迹在中途被划出了集成控制区时,根据用户的使用心理,往往会尽可能再划进集成控制区中,因而当触控操作是从集成控制区开始而且是在集成控制区结束时,则判定当前触控操作是对集成控制区进行的。类似地,也可以对在其他区域中的 情况进行判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触控轨迹包括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其他区域的第二部分,所述操作区域判断单元还包括面积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大小;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中面积较大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则正常情况下,触控轨迹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的轨迹的面积进行判断,将面积较大的一方作为操作区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关联存储单元,将预设轨迹、所述操作区域与所述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轨迹匹配单元,用于将与所述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和所述触控轨迹进行匹配;所述命令生成单元还用于在与所述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中,若存在与所述触控轨迹相匹配的预设轨迹,则获取相关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预设轨迹与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当完成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触控轨迹时,则执行对应的控制命令。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包括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获取用户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划出的触控轨迹,并判断所述触控轨迹对应的操作区域是否为所述集成控制区或所述终端界面上除所述集成控制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的操作系统或每种应用程序都存在其相应的操作控件,这些操作控件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由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设定,因而位置往往存在千差万别,不就有统一性;而即使是同一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或同一应用程序中,包含的多个控件的位置也往往比较分散,因此,通过在终端界面上设置集成控制区,将终端界面上所有操作功能的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一种触控操作,达到与在集成控制区外进行这种触控操作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得在手机屏幕上一种手势操作能够响应不同的功能,极大地提闻了手势的利用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判断所述操作区域的过程包括获取所述触控轨迹的起始点,将所述起始点所处的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划出触控轨迹的操作时,用户极有可能使划出的触控轨迹同时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内,则无法确定用户真正的操作意图,从而可能出现误判断。而由于用户往往会从希望进行操作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虽然可能会划出该区域,但起点却往往是从该区域开始的,因此,当触控轨迹同时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时,根据起始点即可进行判断操作区域,避免误判。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获取所述触控轨迹的终止点,若所述起始点和所述终止点处于同一区域,则将该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在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操作为例,当用户发现划出的触控轨迹在中途被划出了集成控制区时,根据用户的使用心理,往往会尽可能再划进集成控制区中,因而当触控操作是从集成控制区开始而且是在集成控制区结束时,则判定当前触控操作是对集成控制区进行的。类似地,也可以对在其他区域中的情况进行判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触控轨迹包括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其他区域的第二部分,判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大小,并将面积较大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则正常情况下,触控轨迹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的轨迹的面积进行判断,将面积较大的一方作为操作区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预设轨迹、所述操作区域与所述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在与所述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中,若存在与所述触控轨迹相匹配的预设轨迹,则获取相关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预设轨迹与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当完成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触控轨迹时,则执行对应的控制命令。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根据一种手势操作,响应不用的功能,进而丰富用户操作,提高手势的利用率。


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A至图3H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 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如图I所示,终端100包括区域设置单元102,用于在终端100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轨迹获取单元104,用于获取用户在终端100界面上划出的触控轨迹;操作区域判断单元106,用于判断触控轨迹对应的操作区域是否为集成控制区或终端100界面上除集成控制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命令生成单元108,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终端100。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100的操作系统或每种应用程序都存在其相应的操作控件,这些操作控件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由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设定,因而位置往往存在千差万别,不就有统一性;而即使是同一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或同一应用程序中,包含的多个控件的位置也往往比较分散,因此,通过在终端界面上设置集成控制区,将终端界面上所有操作功能的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 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100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 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对集成控制区进行一种触控操作,达到与在集成控制区外进行这种触控操作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得在手机屏幕上一种手势操作能够响应不同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手势的利用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操作区域判断单元106包括起始点获取子单元1062,用于获取触控轨迹的起始点;处理子单元1064,将起始点所处的区域作为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划出触控轨迹的操作时,用户极有可能使划出的触控轨迹同时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内,则无法确定用户真正的操作意图,从而可能出现误判断。而由于用户往往会从希望进行操作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虽然可能会划出该区域,但起点却往往是从该区域开始的,因此,当触控轨迹同时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时,根据起始点即可进行判断操作区域,避免误判。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操作区域判断单元106还包括终止点获取子单元1066,用于获取触控轨迹的终止点;处理子单元1064还用于在起始点和终止点处于同一区域的情况下,则将该区域作为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在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操作为例,当用户发现划出的触控轨迹在中途被划出了集成控制区时,根据用户的使用心理,往往会尽可能再划进集成控制区中,因而当触控操作是从一个集成控制区开始而且是在集成控制区结束时,则判定当前触控操作是对此集成控制区进行的。类似地,也可以对在其他区域中的情况进行判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触控轨迹包括位于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其他区域的第二部分,操作区域判断单元106还包括面积判断子单元1068,判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面积大小;处理子单元1064还用于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中面积较大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作为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则正常情况下,触控轨迹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的轨迹的面积进行判断,将面积较大的一方作为操作区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关联存储单元110,将预设轨迹、操作区域与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轨迹匹配单元112,用于将与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和触控轨迹进行匹配;命令生成单元108还用于在与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中,若存在与触控轨迹相匹配的预设轨迹,则获取相关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终端100。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预设轨迹与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当完成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触控轨迹时,则执行对应的控制命令。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终端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步骤204,获取用户在终端界面上划出的触控轨迹;步骤206,判断触控轨迹对应的操作区域是否为集成控制区或终端界面上除集成控制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步骤208,若触控操 作的操作区域为集成控制区,则生成与集成控制区对应的控制命令进行控制;步骤210,若触控操作的操作区域为集成控制区以外的区域,则生成与集成控制区以外的区域对应的控制命令进行控制。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的操作系统或每种应用程序都存在其相应的操作控件,这些操作控件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由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设定,因而位置往往存在千差万别,不就有统一性;而即使是同一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或同一应用程序中,包含的多个控件的位置也往往比较分散,因此,通过在终端界面上设置集成控制区,将终端界面上所有操作功能的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一种触控操作,达到与在集成控制区外进行这种触控操作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得在手机屏幕上一种手势操作能够响应不同的功能,极大地提闻了手势的利用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判断操作区域的过程包括获取触控轨迹的起始点,将起始点所处的区域作为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划出触控轨迹的操作时,用户极有可能使划出的触控轨迹同时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内,则无法确定用户真正的操作意图,从而可能出现误判断。而由于用户往往会从希望进行操作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虽然可能会划出该区域,但起点却往往是从该区域开始的,因此,当触控轨迹同时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时,根据起始点即可进行判断操作区域,避免误判。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获取触控轨迹的终止点,若起始点和终止点处于同一区域,则将该区域作为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在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操作为例,当用户发现划出的触控轨迹在中途被划出了集成控制区时,根据用户的使用心理,往往会尽可能再划进集成控制区中,因而当触控操作是从集成控制区开始而且是在集成控制区结束时,则判定当前触控操作是对集成控制区进行的。类似地,也可以对在其他区域中的情况进行判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触控轨迹包括位于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其他区域的第二部分,判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面积大小,并将面积较大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作为操作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则正常情况下,触控轨迹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和其他区域的轨迹的面积进行判断,将面积较大的一方作为操作区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将预设轨迹、操作区域与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在与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中,若存在与触控轨迹相匹配的预设轨迹,则获取相关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预设轨迹与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当完成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触控轨迹时,则执行对应的控制命令。·图3A至图3H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在终端界面上,显示一个集成控制区302,用户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302中进行手势操作,从而实现对界面中的内容的控制。在终端界面上,出了集成控制区302之前的其他区域,也可以感应用户的触控动作,并进而进行相应的操作。在上述集成控制区302或其他区域进行操作时,将会产生对相同的界面内容的不同控制结果。具体地,在图3A所示的某个具体的短信内容的界面上,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302之外的其他区域划出触控轨迹304时,比如图中的向右滑动,则进入图3B所示的界面,即进入到下一条短信的具体内容的界面;而对于图3C所示的情况下,用户在集成控制区302中,划出同样的触控轨迹304,此时并不进入图3B所示的界面,而是进入到图3D所示的“收件箱”的显示界面,即返回该应用程序的上一层界面。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用户可以通过在不同区域划出相同的触控轨迹304,但根据区域的不同,可以相应地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从而减少了用户需要进行记忆的触控轨迹304的数量,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屏幕大小和集成控制区302的大小限制,使得用户在操作时,极有可能产生误操作,比如用户划出的触控轨迹304可能同时经过集成控制区302内部和外部的其他区域,因此,需要有一套检测用户的真正操作意图的方案。如图3E所示,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的操作过程,即用户划出的触控轨迹304完全处于集成控制区302中,或完全处于集成控制区302外部的其他区域内,那么,终端可以根据此时触控轨迹304所处的区域来判断用户的操作意图。而当用户划出的触控轨迹304同时经过集成控制区302的内部和外部时,可以采用如图3F所示的方式,即获取该触控轨迹304的起始点306,并判断该起始点306的位置,比如图中该起始点306位于集成控制区302中,则判定用户希望在集成控制区302划出该触控轨迹304,并实现对应于集成控制区302的操作功能。除了对起始点306的位置进行判断外,还是以在集成控制区302中进行操作为例,如图3G所示,当用户发现划出的触控轨迹304在中途被划出了集成控制区302时,根据用户的使用心理,往往会尽可能再划进集成控制区302中,因而当触控操作304是从集成控制区302开始而且是在集成控制区302结束时,则判定当前触控操作是对集成控制区302进行的。类似地,也可以对在其他区域中的情况进行判断。除了通过对触控轨迹304的端点的判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对触控轨迹304在不同区域中的面积大小进行判断。由于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触控轨迹304,则正常情况下,触控轨迹304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302和其他区域的轨迹的面积进行判断,将面积较大的一方作为操作区域。具体地,如图3H所示,假定触控轨迹304处于集成控制区302外部的部分为第一部分310,处于集成控制区302内部的为第二部分312,通过获取和比较第一部分310和第二部分312的面积大小,比如当第一部分310的面积大于第二部分312时,则判定此时用户是针对集成控制区302之外的其他区域进行的操作,则实现对应于该区域的操作功能。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对手机屏幕触控操作时,在不同区域划出相同的手势仅能实现相同的功能,这使得手势操作的功能具有 很大的局限性,而用户需要学习和记忆很多手势。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和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一种手势操作,响应不同的功能,进而丰富用户操作,提高手势的利用率。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
重要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 轨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划出的触控轨迹; 操作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触控轨迹对应的操作区域是否为所述集成控制区或所述终端界面上除所述集成控制区之外的其他区域; 命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区域判断单元包括 起始点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触控轨迹的起始点; 处理子单元,将所述起始点所处的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区域判断单元还包括 终止点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触控轨迹的终止点;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起始点和所述终止点处于同一区域的情况下,则将该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轨迹包括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其他区域的第二部分,所述操作区域判断单元还包括 面积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大小;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中面积较大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联存储单元,将预设轨迹、所述操作区域与所述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 轨迹匹配单元,用于将与所述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和所述触控轨迹进行匹配;所述命令生成单元还用于在与所述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中,若存在与所述触控轨迹相匹配的预设轨迹,则获取相关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
6.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 获取用户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划出的触控轨迹,并判断所述触控轨迹对应的操作区域是否为所述集成控制区或所述终端界面上除所述集成控制区之外的其他区域; 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操作区域的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轨迹的起始点,将所述起始点所处的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轨迹的终止点,若所述起始点和所述终止点处于同一区域,则将该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轨迹包括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其他区域的第二部分,判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大小,并将面积较大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操作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预设轨迹、所述操作区域与所述控制命令进行关联存储; 在与所述操作区域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中,若存在与所述触控轨迹相匹配的预设轨迹,则获取相关 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轨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划出的触控轨迹;操作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触控轨迹对应的操作区域是否为所述集成控制区或所述终端界面上除所述集成控制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命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一种手势操作,响应不同的功能,进而丰富用户操作,提高手势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G06F3/048GK102799364SQ20121021471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
发明者郭德英, 贺晓莹 申请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