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与其电源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648747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与其电源管理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与其电源管理方法,其中电源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记录电子装置多次进入省电状态的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对这些事件记录的待机时间进行群集分析,以将待机时间分成多个群集,并从这些群集中选取第一簇以及第二簇,其中第一簇在一时间轴上小于第二簇。依据第一簇中待机时间至少一者和/或第二簇中待机时间至少一者,计算临界时间。当电子装置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令电子装置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本发明可使电子装置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来自动决定切换省电状态的临界时间,从而提升电源管理上的效率。
【专利说明】电子装置与其电源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与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节省耗电,电子装置通常会具备多种电源管理模式(例如,正常运作状态、省 电状态)。一般而言,硬件制造商为使电子装置能够更为省电,便在电子装置的处理单元或 是主机板芯片组中增加了许多省电技术。
[0003]在个人电脑从省电状态恢复至工作状态时,为了提供使用者较佳的使用效率,个 人电脑的电源控制上通常具有两种不同的待机模式,其中一种待机模式是睡眠(Sleep)模 式(例,S3模式),此时个人电脑的操作状态会存入内存,且个人电脑会进入低功耗的状态。 另一种待机模式是休眠(Hibernate)模式(例,S4模式),此时个人电脑的操作状态会存入 硬盘,且个人电脑中的所有装置将会停止供电。因此,相较于睡眠模式,休眠模式可以节省 更多的功率耗损,但在恢复工作状态时则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0004]目前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的设计,是预设个人电脑进入睡眠模式之后,若经过固 定的临界时间(例如八小时)仍为闲置状态,则个人电脑即会改进入休眠模式。若进入休 眠模式前的睡眠模式时间(临界时间)太长,则睡眠模式依然会消耗电池的宝贵电能。若 进入休眠模式前的睡眠模式时间(临界时间)太短,则使用者常常要花费时间等待个人电 脑从休眠模式回复至正常工作状态。然而,传统个人电脑无法依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自动 改变从睡眠模式进入休眠模式的临界时间。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与其电源管理方法,其可使电子装置根据使用者的使用 习惯来自动决定切换省电状态的临界时间。
[0006]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记录电子装置多 次进入省电状态的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对这些事件记录的待 机时间进行一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以将待机时间分成多个群集,并从这些群集 中选取第一簇以及第二簇,其中第一簇在一时间轴上小于第二簇。依据第一簇中待机时间 至少一者和/或第二簇中待机时间至少一者,计算临界时间。当电子装置进入省电状态的 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令电子装置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
[0007]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处理单元、计时单元、分群单元以及电源 管理单元。处理单元令电子装置在一闲置时进入一省电状态,其中省电状态具有第一待机 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计时单元耦接至处理单元,分别记录电子装置多次进入省电状态的 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分群单元耦接至计时单元,对这些事件记 录的待机时间进行一群集分析,以将待机时间分成多个群集,并从这些群集中选取第一簇 以及第二簇,其中第一簇在一时间轴上小于第二簇。电源管理单元耦接至分群单元与处理单元,依据第一簇中待机时间至少一者和/或第二簇中待机时间至少一者,计算一临界时 间。当电子装置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处理单元令电子装 置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管理单元从第一簇的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 一做为第一代表时间,或者从第二簇的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第二代表时间;以及 电源管理单元将第一代表时间加上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临界时间,或者电源管理单元将第 二代表时间减去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临界时间。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代表时间为第一簇的待机时间中的最大者, 而第二代表时间为第二簇的待机时间中的最小者。第一缓冲时间为第一簇的待机时间的 标准差,第二缓冲时间为第二簇的待机时间的标准差。当第一簇的事件记录的数量小于第 二簇的事件记录的数量时,电源管理单元将第一代表时间加上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临界时 间,以及当第一簇的事件记录的数量大于第二簇的事件记录的数量时,电源管理单元将第 二代表时间减去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临界时间。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管理单元计算第一簇的待机时间中部份或全 部待机时间的平均值做为第一代表时间,或者计算第二簇的待机时间中部份或全部待机时 间的平均值做为第二代表时间;以及电源管理单元将第一代表时间加上第一缓冲时间以做 为临界时间,或者将第二代表时间减去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临界时间。
[00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管理单元从第一簇的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 一做为第一代表时间,或者从第二簇的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第二代表时间;以及 当第一代表时间大于第二代表时间时,电源管理单元计算第一代表时间与第二代表时间的 平均值以做为临界时间。
[0012]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待机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做群集分析,电子装置能取得临 界时间。如此一来,当电子装置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电子 装置将会从第一待机模式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从而提升电源管理上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子装置的框架图。
[0014]图2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流程图。
[0015]图3A至图3C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对事件记录的待机时间进行群集 分析的示意图。
[0016]其中:
[0017]100—电子装置;110—处理单元;120—计时单元;
[0018]130—分群单元;140—电源管理单元;
[0019]A1、A1’、A1’’、B1—第一代表时间;
[0020]A2、A2,、A2,,、B2—第二代表时间;
[0021]Gl—第一簇;G2—第二簇;R1、R2、R3—临界时间;
[0022]SI?S4—群集;S201?S207—步骤;S 1、S 2—缓冲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0023]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 做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4]由于电子装置在睡眠模式时仍需耗部份的电源,因此倘若当电子装置进入睡眠模 式后,电子装置能依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自动判断临界时间,以令电子装置及早从睡眠模 式改进入休眠模式,势必能更加节省电子装置的用电。本发明便是基于上述观点而提出的 电子装置与其电源管理方法。
[0025]图1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子装置的框架图。请参照图1,电子装 置10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手机、数位相机、电子书、游戏机等,本发明并不对电子装置100的种类加以限制。电子装置 100包括至少一处理单元110、计时单元120、分群单元130以及电源管理单元140,其功能 分述如下:
[0026]处理单元110用以令电子装置100置于一闲置时进入省电状态。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省电状态至少具有第一待机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第一待机模式例如为进阶组态与电 源界面(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简称 ACPI)的睡眠(Sleep)模式 (即S3模式),而第二待机模式例如为ACPI的休眠(Hibernate)模式(即S4模式)。当电 子装置100被闲置的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时,电子装置100可以进入第一待机模式以减少 功耗。若电子装置100进入该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而电子装置100依然被 闲置,则电子装置100可以改进入更省电的第二待机模式。然而,依照不同的应用需求与操 作环境,所述第一待机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可以不限制于睡眠模式与休眠模式。例如在其 他实施例中,第一待机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可以分别是屏幕保护模式与睡眠模式,或者第 一待机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分别是ACPI的SI模式与S2模式。此外,在图1中,虽然绘示 一个处理单元110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0027]计时单元120耦接至处理单元110。计时单元120分别记录电子装置100在多次 进入省电状态的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例如,电子装置100在时 间Pl进入省电状态而在时间Ql结束省电状态而回到正常工作状态,则计时单元120可以 获得具有待机时间(Ql-Pl)的一个事件记录。接下来,假设电子装置100在时间P2再次进 入省电状态而在时间Q2结束省电状态而回到正常工作状态,则计时单元120可以获得具有 待机时间(Q2-P2)的另一个事件记录。在此,计时单元120所记录的待机时间可提供于分 群单元130执行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
[0028]分群单元130耦接至计时单元120。分群单元130会对上述事件记录中的待机时 间进行群集分析,以将待机时间分成多个群集,并从这些群集中选取第一簇以及第二簇,其 中第一簇在一时间轴上小于第二簇。具体而言,群集分析例如是通过k均值聚类(K-means) 分群法或者是通过阶层式分群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以将事件记录的待机时间 分成特定数目的群簇,例如是群簇数目为二的第一簇与第二簇。举例来说,当群集分析为k 均值聚类分群法时,分群单元130可直接将多个群集分成第一簇与第二簇。另一方面,当群 集分析为阶层式分群法时,此时分群单元130会将每一个待机时间视为一个群簇Ui,其中i 为I至n,且n为正整数,再从这些群簇Ui中分别将相似的两个群簇合并成为一个新的群 簇Uj,其中j为I至m,且m为小于n的正整数。接着,分群单元130会重复执行上述的合 并群簇的步骤,直到群簇的数目达到所要求的数目,例如为两个群集或更多群集。本实施例将假设分群单元130对上述不同事件记录中的待机时间分为两个群集,且选择此两个群集 作为第一簇与第二簇。如此一来,通过群集分析,分群单元130可将上述具有不同待机时间 的事件记录分成第一簇与第二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分群单元130所得到的第一簇与第 二簇,可分别对应于第一待机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然而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0029]电源管理单元140耦接至分群单元120与处理单元110。电源管理单元140会依据 第一簇中多个待机时间的至少一者或第二簇中多个待机时间至少一者,来计算临界时间。 或者,电源管理单元140会依据第一簇中待机时间的至少一者与第二簇中待机时间至少一 者,来计算临界时间。如此一来,电子装置100能依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来自动判断(或动 态调整)临界时间。当电子装置100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例如睡眠模式)的时 间到达临界时间时,处理单元110会令电子装置100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例 如休眠模式)。由于电子装置100可以依据使用者的习惯而及早从睡眠模式改进入休眠模 式,因此可以更加节省电子装置的用电。
[0030]此外,处理单元110、计时单元120、分群单元130以及电源管理单元140可以是由 程序语言所撰写的程序码,也可以是独立的芯片。举例来说,计时单元120、分群单元130以 及电源管理单元140例如是由程序语言所撰写的程序码,而这些程序码存储在一存储单元 (未绘示)中,并通过一处理单元110来执行,其中上述存储单元例如是非易失性存储器、闪 存或硬盘等。或者,计时单元120、分群单元130以及电源管理单元140分别为由一个或数 个逻辑闸组合而成的独立芯片,而分别耦接至处理单元110,通过此处理单元110来控制上 述各独立芯片。
[0031]以下即配合上述电子装置100来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各步 骤。图2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中 的电源管理方法,用来管理电子装置100进入省电状态时,从第一待机模式改进入第二待 机模式的临界时间。
[0032]首先,在步骤S201中,计时单元120分别记录电子装置100多次进入省电状态的 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具体来说,计时单元120会记录电子装置 100开始进入省电状态的时间点tl,而当电子装置100从省电状态转换至正常运作状态时, 计时单元120即可获得另一个时间点t2。因此,通过计算时间点tl与t2之间的时间差,计 时单元120可记录电子装置100 —次进入省电状态时的时长,以获得一个待机时间的事件 记录。如此一来,假设计时单元120记录电子装置100有N次进入省电状态的时长时,则计 时单元120可获得具有N个不同的待机时间的N个事件记录,其中N为正整数。
[0033]为了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计时单元120记录至少50次电子装置100进 入省电状态的时长,并获得50个待机时间的事件记录C广C5tl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事件记录 crc50分别具有不同的待机时间Hf然而,本实施例不限制计时单元120记录电子装置 100进入省电状态的次数以及所获得的事件记录的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视其实际产品的设计需求,并参照本实施例的教示,通过增减计时单元120记录电子装 置100进入省电状态的时长的次数,以获得不同数量的事件记录。
[0034]接着,在步骤S203中,分群单元130会对事件记录C广C5tl的待机时间T广T5tl进行群 集分析,以将待机时间T广T5tl分成多个群集,并从这些群集中选取第一簇以及第二簇,其中 第一簇在时间轴上小于第二簇。换言之,通过群集分析,分群单元130能够将相似时长的待机时间归为同一簇。因此,在事件记录C广C5tl中,分群单元130可从待机时间T广T5tl中选取 出第一簇与第二簇,其中第一簇与第二簇分别可具有不同次数的事件记录,以及事件记录 所具有的待机时间。
[0035]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簇具有时长接近的待机时间,而第二簇具有时长接近且 不同于第一簇时长的待机时间,因此,第一簇与第二簇分别可代表电子装置100进入省电 状态中的不同状态。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簇可对应于电子装置100进入省电状态 的第一待机模式(例如睡眠模式),而第二簇可对应于电子装置100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 式(例如休眠模式)。
[0036]在本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假设分群单元130对事件记录C广C5tl的待机时间 T广T5tl进行群集分析之后,第一簇具有n个待机时间tl-f tl-n,而第二簇具有m个待机时 间t2-l?t2-m,其中n、m为正整数,且n与m之总合小于50。
[0037]然后,在步骤S205中,电源管理单元140会依据第一簇中待机时间至 少一者和/或第二簇中待机时间t2-l、2-m至少一者,计算一临界时间。并且,当电子装置 100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则执行步骤S207,处理单元110 令电子装置100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
[0038]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以下特举另一实施例并 搭配图1的电子装置100来进行说明。图3A至图3B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对 事件记录的待机时间进行群集分析的示意图,其中横轴为时间轴,用以表示为待机时间的 时长,而纵轴表示为事件记录的次数。
[0039]请参照图1与图3A,本实施例的计时单元120会分别记录电子装置100多次进入 省电状态的时长,在此同样以计时单元120获得50个事件记录C广C5tl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每个事件记录C广C5tl分别具有待机时间T1I5tlt5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分群单元130对事 件记录C广C5tl分别所记录的待机时间T广T5tl进行群集分析之后,可将待机时间T广T5tl分成多 个群集Sf S4,且分群单元130会从群集Sf S4中选取第一簇Gl以及第二簇G2,其中第一 簇Gl在时间轴上小于第二簇G2。举例来说,第一簇Gl的待机时间在时间轴上的分布,主要 介于30分钟至90分钟之间,而第二簇G2的待机时间在时间轴上的分布,主要介于430分 钟至490分钟之间。
[0040]上述从多个群集Sf S4中选取第一簇Gl以及第二簇G2的方式,可以视实际产品 的设计需求来选择。例如,分群单元130可以对上述所有事件记录中的待机时间仅分为两 个群集,且选择此两个群集作为第一簇Gl与第二簇G2。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群单元130可 以对上述所有事件记录中的待机时间分为超过两个群集,且从多个群集(例如SfS4)中选 取具有事件记录的次数最多的两个群集做为第一簇Gl以及第二簇G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 分群单元130会从群集SrS4中选取在时间轴两端的两个群集SI与S4做为第一簇Gl以 及第二簇G2。在其他实施例中,分群单元130会针对群集Sf S4中事件记录的次数大于临 界次数(例如4次)的所有群集,从中随机选取其中群集SI与S4做为第一簇Gl和第二簇 G2。
[0041]此外,如图3A所示,电源管理单元140可从第一簇Gl的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 做为第一代表时间Al,并以第一代表时间Al来做为临界时间。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源 管理单元140可从第二簇G2的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第二代表时间A2,并以第二代表时间A2来做为临界时间。
[0042]在此说明的是,电源管理单元140可分别自第一簇Gl与第二簇G2的待机时间中, 选取部份或全部待机时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或众数(mode)等,以分别做为 第一代表时间Al与第二代表时间A2。当然,电源管理单元140亦可依据使用者所设定的选 取规则,分别自在第一簇Gl与第二簇G2的待机时间中选取其中之一,以分别做为第一代表 时间与第二代表时间。如图3A所示,电源管理单元140可从第一簇Gl中选取待机时间中的 最大者以做为第一代表时间Al,而从第二簇G2中选取待机时间中的最小者以做为第二代 表时间A2。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管理单元140也可从第一簇Gl中选取待机时间的平均值 以做为第一代表时间BI,而从第二簇G2中选取待机时间的平均值以做为第二代表时间B2。 据此,电源管理单元140可根据所选的第一代表时间或第二代表时间,来做为临界时间。
[0043]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单元140分别从第一簇Gl与第二簇G2中选出第一 代表时间Al与第二代表时间A2之后,电源管理单元140还可在第一代表时间Al加上第一 缓冲时间来做为临界时间,或者,电源管理单元140可在第二代表时间A2减去第二缓冲时 间来做为临界时间。其中,第一缓冲时间例如为第一簇Gl的待机时间的标准差,而第二缓 冲时间例如为第二簇G2的待机时间的标准差。在此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视其实际 产品的设计需求,并参照本实施例的教示,使电源管理单元140选取第一代表时间Al与第 二代表时间A2至少其中之一,以及/或者调整第一缓冲时间与第二缓冲时间的大小,从而 计算临界时间。例如图3A所示,因为第一簇Gl的事件记录的数量小于第二簇G2的事件记 录的数量,所以电源管理单元140选取第一代表时间Al加上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临界时间 Rl0据此,当电子装置100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处理单元 110则会令电子装置100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
[0044]如此一来,通过记录电子装置100多次进入省电状态的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 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以及对这些事件记录的待机时间进行群集分析,电子装置100能够 动态地切换电子装置100在省电状态中的不同模式(即,第一待机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 换言之,当使用者在短时间不使用电子装置100时,电子装置100可停留在省电状态的第一 待机模式(例如为睡眠模式),以便能较快恢复正常状态。而当使用者在长时间不使用电子 装置100时,电子装置100则可依据临界时间而尽早从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自动切换 成第二待机模式(例如为休眠模式),以更加节省电源。据此,电子装置100可具有较佳的 电源管理效率。
[0045]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源管理单元140可依据第一簇Gl与第二簇G2的事件记 录的数量,来选取第一代表时间与第二代表时间。同样以图3A为例来进行说明,当第一簇 Gl的事件记录的数量(例如为20次)小于第二簇G2的事件记录的数量(例如为28次), 且第一代表时间Al (例如为90分钟)不大于第二代表时间A2 (例如为430分钟)时,电源 管理单元140会在第一代表时间Al加上第一缓冲时间5 I以做为临界时间Rl (例如为110 分钟)。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当第一簇Gl的事件记录的数量(例如为28次)大于第二 簇G2的事件记录的数量(例如为20次),且第一代表时间Al’(例如为90分钟)不大于 第二代表时间A2’ (例如为430分钟)时,电源管理单元140则会将第二代表时间A2’减去 第二缓冲时间S 2以做为临界时间R2(例如为350分钟)。同样地,当电子装置100进入省 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处理单元110则会令电子装置100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从而提升电子装置100的电源管理效率。
[0046]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电源管理单元140所选取的第一簇Gl的第一代表时间 大于第二簇G2的第二代表时间时,电源管理单元140会计算第一代表时间与第二代表时间 的平均值以做为临界时间。举例来说,图3C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对事件记录 的待机时间进行群集分析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C,电源管理单元140会从第一簇Gl的待机 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第一代表时间Al’’,而从第二簇G2的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 做为第二代表时间A2’ ’。在此,由于第一代表时间Al’ ’(例如为290分钟)大于第二代表 时间A2(例如为250分钟)时,因此,电源管理单元140会计算第一代表时间A’ ’与第二代 表时间A2’ ’的平均值以做为临界时间R3 (例如为270分钟)。也就是说,当第一簇Gl中待 机时间的分布与第二簇G2中待机时间的分布有部分重迭时,电源管理单元140将会依据第 一簇Gl的第一代表时间Al ’ ’与第二簇G2的第二代表时间A2’ ’,来计算出临界时间。如此 一来,当电子装置100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处理单元110 令电子装置100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据以提升电子装置100的电源管理效率。
[0047]综上所述,通过记录电子装置多次进入省电状态的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时间 的多个事件记录,以及对这些事件记录的待机时间进行群集分析,电子装置可取得临界时 间。因此,当电子装置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临界时间时,电子装置将会 改进入省电状态的第二待机模式。如此一来,电子装置可通过统计使用者的习惯而动态调 整临界时间,然后根据此临界时间而自动切换省电状态的第一待机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 从而提升电源管理上的效率。
[0048]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记录该电子装置多次进入一省电状态的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对该些事件记录的该些待机时间进行一群集分析,以将该些待机时间分成多个群集, 并从该些群集中选取一第一簇以及一第二簇,其中该第一簇在一时间轴上小于该第二簇;依据该第一簇中该些待机时间至少一者与/或该第二簇中该些待机时间至少一者,计算一临界时间;以及当该电子装置进入该省电状态的一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该临界时间时,令该电子装置改进入该省电状态的一第二待机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该临界时间的步骤包括:从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一第一代表时间,或者从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一第二代表时间;以及将该第一代表时间加上一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或者将该第二代表时间减去一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代表时间为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的最大者,而该第二代表时间为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的最小者;其中该第一缓冲时间为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的标准差,该第二缓冲时间为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的标准差;当该第一簇的该些事件记录的数量小于该第二簇的该些事件记录的数量时,将该第一代表时间加上该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以及当该第一簇的该些事件记录的数量大于该第二簇的该些事件记录的数量时,将该第二代表时间减去该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该临界时间的步骤包括: 计算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部份或全部待机时间的平均值做为一第一代表时间, 或者计算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部份或全部待机时间的平均值做为一第二代表时间; 以及将该第一代表时间加上一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或者将该第二代表时间减去一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该临界时间的步骤包括:从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一第一代表时间,或者从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一第二代表时间;以及当该第一代表时间大于该第二代表时间时,计算该第一代表时间与该第二代表时间的平均值以做为该临界时间。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处理单元,令该电子装置在一闲置时进入一省电状态,其中该省电状态具有一第一待机模式与一第二待机模式;一计时单元,耦接至该处理单元,分别记录该电子装置多次进入该省电状态的时长,以获得具有不同待机时间的多个事件记录;一分群单元,耦接至该计时单元,对该些事件记录的该些待机时间进行一群集分析,以将该些待机时间分成多个群集,并从该些群集中选取一第一簇以及一第二簇,其中该第一簇在一时间轴上小于该第二簇;以及一电源管理单元,耦接至该分群单元与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簇中该些待机时间至少一者和/或该第二簇中该些待机时间至少一者,计算一临界时间,其中当该电子装置进入该省电状态的该第一待机模式的时间到达该临界时间时,该处理单元令该电子装置改进入该省电状态的该第二待机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管理单元从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一第一代表时间,或者从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一第二代表时间;以及该电源管理单元将该第一代表时间加上一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或者该电源管理单元将该第二代表时间减去一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代表时间为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的最大者,而该第二代表时间为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的最小者; 其中该第一缓冲时间为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的标准差,该第二缓冲时间为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的标准差;其中当该第一簇的该些事件记录的数量小于该第二簇的该些事件记录的数量时,该电源管理单元将该第一代表时间加上该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以及当该第一簇的该些事件记录的数量大于该第二簇的该些事件记录的数量时,该电源管理单元将该第二代表时间减去该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管理单元计算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部份或全部待机时间的平均值做为一第一代表时间,或者计算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部份或全部待机时间的平均值做为一第二代表时间;以及该电源管理单元将该第一代表时间加上一第一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或者将该第二代表时间减去一第二缓冲时间以做为该临界时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管理单元从该第一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一第一代表时间,或者从该第二簇的该些待机时间中选择其中之一做为一第二代表时间;以及当该第一代表时间大于该第二代表时间时,该电源管理单元计算该第一代表时间与该第二代表时间的平均值以做为该临界时间。
【文档编号】G06F1/26GK103576818SQ201210269389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蔡孟达, 黄尚毅, 刘郁明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