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控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562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容式触控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屏,具体是一种是用复合基板的电容式触控屏。
背景技术
触控屏是现代电子设备中获得长足发展的部件。不论在固定设备还是各种智能手持设备,这种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十分贴合人体操作和思维习惯,直观、快速、高效。触控屏是配合显示设备的部件,根据其触控感应的原理作为区分,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变形电阻式、感应电容式、红外线式等等,其中,广泛运用于便携手持设备的是感应电容式触控屏。这种感应电容式触控屏利用人体在触控屏上的不同位置带来的感应电容变化捕捉其触控手势信息,从而获得操作反馈,利用屏幕本身的信息提示完成人机交互。这种触控屏的特点是,其本身具有透光的区域,一方面使显示设备的信息可以无碍输出,另一方面具有在平面内用于形成感应电容的透明电极,所以,必然会具有多层的透明结构。随着便携手持设备的发展,这种感应电容式触控屏的必然趋势为:更薄、更轻、更适宜的强度和更低的成本。目前,这类多层的电容感应触控屏常见的方案是采用透明的玻璃基板材料,利用光学胶与其他材料多层贴合制成,考虑到玻璃作为传统透光部件,不仅透光率高,而且硬度合宜,因此这类贴合工艺日渐成熟。不过,目前,使用了玻璃基板的电容式触控屏仍具有其缺陷:玻璃密度较大、质量大、容易碎裂,所以,玻璃基板的触控屏一方面在工艺上其切割良率低,难度高,另一方面在产品上抗摔能力差,容易破损,重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玻璃基板式电容触控屏加工良率低,易碎和重量较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容触控屏,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容式触控屏,自上而下包括:复合基板层,其形态为PMMA、PC的板材或二者上下叠层的组合;油墨层,位于该复合基板层的下表面;以及传感器层,位于该复合基板层的下表面;包括带有触控导电图案的ITO薄膜和与之固定并连通的柔性电路板;其中,该复合基板层的下层表面与该传感器层之间具有光学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者,可以有如下方面的改进:较佳实施例中,复合基板的电容式触控屏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复合基板外缘具有倒角结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基板的上表面具有3D立体结构、拉丝结构。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以复合基板和ITO薄膜为主体,其结构很简单,可以使用CNC设备直接加工,良率较高;[0015]2.复合基板的上层PMMA,表面硬度可以做到6H,强度和玻璃强度一样,但质量更轻,更适合手持式数码产品特点,其抗摔性能很好,而且厚度更薄;3.本技术方案的工艺将产品分离为两个贴装件的处理,仅使用一次贴合工艺即完成了整个触控屏,所以生产成本和贴合良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备板步骤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裁切步骤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感应器制备步骤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贴合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完整工艺流程及其产品的示意。复合基板的电容式触控屏生产工艺,图1为其备板步骤的示意,该步骤中,提供一复合基板10,该复合基板的上层11为PMMA,下层12为PC ;通常这种复合基板的面积较大,其尺寸为单个设备最终产品尺寸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以上。在该备板步骤中,对此复合基板10进行整体处理,采用印刷的方式将遮光的油墨20附着于该复合基板的下层12表面。完成了备板步骤以后,即进入裁切步骤,如图2所示。该步骤通过CNC设备加工裁切该复合基板10,使其按照单个产品的形态分离,即得到所需的尺寸;每个单元都具有同样形态的上层11、下层12和油墨20。如此,完成了本实施例产品的一个贴装件。如图3,为本实施例传感器制备步骤的示意图。该步骤处理了本实施例的另一个贴装件:首先准备一 ITO薄膜30,该ITO薄膜30已成型好触控导电图案,在ITO薄膜30其表面贴合柔性电路板40,使二者相互固定并电气连通,得到传感器。柔性电路板40作为ITO薄膜30上的触控导电图案与其相应的控制电路连接的部件,与ITO薄膜30共同组成传感器的主要部分,可称之为半成品F0G。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合步骤:步骤将上述两个分离处理的贴装件进行贴合,即将图3中已成为半成品FOG的传感器用光学胶50贴合于图2中复合基板10的下层表面,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成品。如图所示,该成品自上往下的层级包括:复合基板10,其上层11为PMMA,下层12为PC ;油墨20,位于该复合基板10的下层12表面;以及,传感器,位于该复合基板10的下层表面;包括带有触控导电图案的ITO薄膜30和与之固定并连通的柔性电路板40 ;其中,该复合基板10的下层12表面与该传感器层之间具有光学胶50。从本实施例之方案,显明了本技术方案的特点:该复合基板10和ITO薄膜30为主体的电容式触控屏,其结构很简单,由于避免了传统玻璃基板的GF结构,使用PMMA、PC或二者的叠层形态,所以往往可以使用CNC设备直接加工,良率较高;复合基板10的上层11PMMA,表面硬度可以做到6H,强度和玻璃强度一样,但质量更轻,更适合手持式数码产品特点,其抗摔性能很好,而且厚度更薄。同时,本技术方案的工艺将产品分离为两个贴装件的处理,仅使用一次贴合工艺即完成了整个触控屏,所以生产成本和贴合良率得到大幅度提闻。从本实施例的一些改进方案还可以看出其他一些优势:如图2所示,在裁切步骤中,对已裁切好的复合基板10外缘进行倒角处理,根据产品需要,不论是C角还是R角,针对PMMA和PC材料的倒角处理良率较玻璃材料的高。另一方面,本技术方案可以在复合基板10的上层11表面进行3D图案处理,利用拉丝、转印技术、上色等工艺使之具有3D立体、拉丝的结构,如此的表面处理在传统GF结构实用玻璃作为基板的方案中很难实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 复合基板层,其形态为PMMA、PC的板材或二者上下叠层的组合; 油墨层,位于该复合基板层的下表面;以及 传感器层,位于该复合基板层的下表面;包括带有触控导电图案的ITO薄膜和与之固定并连通的柔性电路板;其中,该复合基板层的下层表面与该传感器层之间具有光学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基板外缘具有倒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基板的上表面具有3D立体结构或拉丝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复合基板层,其形态为PMMA、PC的板材或二者上下叠层的组合;油墨层,位于该复合基板层的下表面;以及传感器层,位于该复合基板层的下表面;包括带有触控导电图案的ITO薄膜和与之固定并连通的柔性电路板;其中,该复合基板层的下层表面与该传感器层之间具有光学胶。该方案以复合基板和ITO薄膜为主体,其结构很简单,质量更轻,厚度更薄;可以使用CNC设备直接加工,良率较高;将产品分离为两个贴装件的处理,仅使用一次贴合工艺即完成了整个触控屏,所以生产成本和贴合良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3164937SQ20122064728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卢镇州 申请人:漳州宝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