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容易地装配、拆卸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9565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能容易地装配、拆卸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具备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和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该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支承该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并且具备在端部具有结合用连接端子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具有杠杆构件和引导槽,由此,能对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以无螺丝方式进行装配、拆卸。
【专利说明】能容易地装配、拆卸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这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中连接有显示器、打印机、鼠标、键盘等外接设备。此外,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中的POS装置用控制装置中,除了上述的外接设备以外,还连接有条码阅读器(bar code reader)、读卡器等外接设备。因此,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中设置有用于连接这些外接设备的各种外接设备用连接器。此外,关于连接器的种类,除了以标准方式具备的连接器以外,很多情况下还设置有扩展用连接器。
[0003]在此,当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以POS装置用控制装置为例进行说明时,在该POS装置用控制装置中,除了搭载有CPU等的主板(mother board)以外,在机箱(chassis)内还设置有电源部以及储存各种数据的硬盘驱动器(HDD)等。这些主板、电源部以及HDD通常通过电线(wire)、电缆(cable)与外接设备用连接器电连接。S卩,一般来说,在主板、电源部以及HDD与外接设备用连接器之间设置有布线部。
[0004]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能为了收容小型设备而使用的不需要螺丝固定的框体。具体说明为,相关技术文献所示的框体能不使用螺丝而利用卡爪、爪钩以及卡定构件组装被2分割为上盖(upper cover)和下盖(lower cover)的框体部。
[0005]当外接设备的数量变多、外接设备用连接器的数量变多时,布线部中的布线量将成为庞大的量,不仅布线变得复杂,而且变得难以保养。
[0006]此外,因为主板、电源部以及HDD相互关联地进行电源电压的发送/接收以及数据的发送/接收,所以,主板、电源部以及HDD的布线部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内以复杂地相互纠缠的状态进行布线。在很多情况下,主板、电源部以及HDD成为如果不断开布线就不能分离而进行拆卸的结构。这个情况对于与外接设备用连接器的布线部也是同样的。
[0007]进而,一般来说,主板、电源部以及HDD通过螺丝固定于设置在机箱内的支承板等。像这样,在通过螺丝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在进行组装、保养、修理等时,需要与布线部一同拆下螺丝,在组装、保养、修理等中非常费时间。
[0008]此外,虽然在相关技术文献中公开了以无螺丝方式对能进行2分割的框体进行固定的情况,但是,对于将布线部内置于内部的框体却没有任何启示。
[0009]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 — 1102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对搭载有外接设备连接用连接器的外部连接用连接部简单地进行装配和拆卸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0011]根据本发明,可得到如下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和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固定有该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并且具备在端部具有结合用连接端子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具有在外部设备对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进行装卸的杠杆(lever)构件和装卸用引导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3]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后盖(rear cover)的立体图。
[0014]图3 (A)和(B)是具体地说明图1所示的前盖(front cover)的立体图。
[0015]图4 (A)、(B)、(C)、(D)以及(E)是示出拆除了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机箱盖的状态的立体图,其中,图4 (A)示出装配有前盖的状态、图4 (B)示出拆除了前盖的状态,图4 (O, (D)以及(E)是说明前盖装配工作的放大图。
[0016]图5 (A)?(C)是更具体地说明拆除了前盖的状态下的支承板的图,其中,图5 (A)是立体图,图5 (B)是支承板的平面图,以及图5 (C)是放大示出所使用的部件的图。
[0017]图6 (A)、(B)、(C)以及(D)是分别示出装配有主板的状态、装配有电源部的状态、在电源部装配有按压盖的状态以及按压盖的立体图,图6 (E)是对按压盖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示出的图。
[0018]图7 (A)、(B)以及(C)分别是主板的立体图、正视图以及后视图,图7 (D)是放大示出在主板使用的部件的图。
[0019]图8 (A)、(B)以及(C)分别是示出HDD的装配位置的立体图、示出HDD部的外观的立体图、示出HDD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图8 (D)是说明机箱侧的抑制构造的放大图,图8(E)是对HDD部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示出的图。
[0020]图9 (A)、(B)、(C)以及(D)是示出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装配位置、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概略结构、装配后的状态以及扩展板(riser board)的立体图。
[0021]图10 (A)、(B)、(C)以及(D)是示出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立体图、俯视图、仰视图以及示出杠杆构件的放大图。
[0022]图11 (A)、(B)、(C)、(D)以及(E)是说明将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装配在机箱的构造的图,其中,图11 (C)、(D)以及(E)是对图11 (A)和(B)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示出的放大图。
[0023]图12 (A)、(B)以及(C)是示出构成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3种面板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在此,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示出了 POS控制装置。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由机箱(即,框体框架)102、设置在机箱102的前面侧的前盖104以及设置在机箱102的背面侧的后盖106构成。在此,前盖104和后盖106全都以无螺丝方式固定在机箱102。此外,机箱102由设置在图的下侧的机箱主体1021和机箱盖(顶盖)105构成,机箱102与机箱盖(顶盖)105也以无螺丝方式以相互嵌合的形式进行组装。关于顶盖105的装配构造将后述。
[0025]参照图2,示出了后盖106的内侧的结构,在后盖106的内侧上部设置有4个卡合爪1061,在后盖106的内侧下部设置有3个卡合部1062。在该结构中,在设置于机箱102的背面侧的上下的开口部插入卡合爪1061和卡合部1062,通过向图1的右侧方向滑动,从而能将后盖106安装在机箱102,通过向左侧滑动,从而能拆卸后盖106。图示的后盖106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像这样,因为后盖106能通过在横方向上滑动而进行拆卸,所以,即使抓住后盖106提起来,也不会有后盖106脱落的危险。
[0026]参照图3 (A)和(B),前盖104在其内侧上部具备3个上部卡爪1041,此外,在内侧下部具备3个下部卡爪1042。与图示的后盖106同样地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通过使前盖104的上部卡爪1041、下部卡爪1042在设置于机箱102的背面侧的开口部进行嵌合滑动,从而能装卸前盖104。此外,如图3 (A)和(B)所示,在前盖104的内侧贴附有静电防止用金属板1043,在该静电防止用金属板1043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机箱102取得电接触的舌片1044。通过设置静电防止用金属板1043,来自前盖104的静电对框架接地进行放电,因此,能防止搭载于前盖104的内侧的部件等被静电所破坏。
[0027]不管怎样,前盖104和后盖106都能以无螺丝方式固定在机箱102。
[0028]参照图4 (A),示出了将前盖104装配在机箱102的状态。因为在图示的前盖104的前面设置有保养用的USB端口 1041,所以,能将保养用的设备连接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前面进行保养。因此,在不能将保养用设备连接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背面或侧面的情况下极为有效。
[0029]另一方面,如图4 (B)所示,构成机箱102的下部机箱的机箱主体1021规定矩形形状的内部空间(插入口),并且在前面侧固定有前面板1022。在该例子中,机箱主体1021和前面板1022也可以通过板金加工进行一体成形。
[0030]在前面板1022的上部设置有钩住前盖104的上部卡爪1041的3个孔1023,此外,在下部设置有钩住前盖104的下部卡爪1042而固定下部卡爪1042的滑动型固定部1024和滑动卡爪1026。如图4 (B)所示,机箱主体1021的空间被前面板1022分为两个导入口。
[0031]图4 (C)、(D)、(E)是放大说明设置在机箱主体1021的滑动固定部1024和滑动卡爪1025的工作的图,如图4 (C)所示,在机箱主体102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按钮1025,当使该滑动按钮1025滑动时,与滑动按钮1025联动,设置在机箱主体1021的空间侧的滑动固定部1024和滑动卡爪1026如图4 (D)和(E)所示向右移动,进而,设置在机箱主体1021侧的卡定板1027如图4 (D)至(E)所示,向上方向提起。其结果是,设置在前盖104而且被卡定板1027所按压的下部卡爪1042的按压状态被解除,前盖104的下边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在该例子中,即使使滑动按钮1025滑动而解除前盖104的下部卡爪1042的卡合,上部卡爪1041的卡合也不会被解除,因此,能以防止前盖104的下落的状态进行拆卸。
[0032]返回到图4(B),在机箱主体1021的上部,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的支承板110嵌入在机箱主体1021。因此,图示的机箱102内部的空间被支承板110分为上下两个空间。在该例子中,支承板110和机箱102通过对相同的金属材料例如镀锌钢板进行板金加工而构成。
[0033]参照图5 (A)和(B),支承板110的上表面部被划分为电源部装配部分1101和主板装配部分1102,在电源部装配部分1101设置有电源支承用弹簧1105,另一方面,在主板装配部分1102配置有多个用于与主板取得电连接的舌片1107。在图5 (C)放大示出了舌片1107。此外,如图5 (B)所示,在支承板110的主板装配部分1102设置有多个漏斗状的孔1103。支承板110上的孔1103由左侧的直径大的圆形孔和在该圆形孔的右侧连续的大致椭圆形孔形成。在该漏斗状的孔1103嵌入有参照图7进行说明的主板122的隔离器(spacer) 140,为了使主板122在图5的右方向上滑动而进行固定所使用。
[0034]如图5 (A)所示,在支承板110的背面侧(后盖侧)设置有电源固定用支承部1108,另一方面,在主板装配部分1102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器装配部1109。进而,在机箱102的背面侧,通过支承板110规定有单一的下部空间,另一方面,在支承板110的上部规定有能装配标准连接器组的连接器装配部。
[0035]参照图6 (A)、(B)、(C)、(D)以及(E),对在配置于机箱102的上部的支承板110固定主板、电源部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6中,示出了在设置于支承板110的下部的空间已经装配有扩展用连接器面板的情况。
[0036]在图6 (A)中,在支承板110的主板装配部分1102上以无螺丝方式装配有主板122。在此,还参照图7(A)、(B)、(C)以及(D),在主板122上配置有DRAM1221、散热器(heatsink) 1223、CPU1225、主板连接器1227、RTC电池1229等。主板连接器1227与设置在支承板110的侧面的后述的扩展板电连接。进而,在图示的主板122装配有手柄(handle) 130,并且还配置有排列了标准连接器的标准连接器组120。
[0037]如图7 (C)所示,在主板122的背面设置有多处(在该例子中是6处)由绝缘材料形成的隔离器140,并且配置有多处(在此为7处)将主板122上的器件与接地端子电连接的电极144。
[0038]如图7 (D)所示,隔离器140由台座1401、圆形台部1402、搭载在该圆形台部1402上的支承部1403以及装配在支承部1403上的伞型构件1404构成。通过使用该隔离器140,从而能连结支承板110和主板122。S卩,像在图7 (D)的右侧示出的那样,主板122嵌入到隔离器140的伞型构件1404与支承部1403之间,另一方面,支承板110嵌入到台座1401与圆形台部1402之间。在将主板122固定在支承板110的情况下,在将隔离器140的台座1401插入到形成在支承板110上的漏斗状的孔1103的圆形的孔部分之后,通过使漏斗状的孔1103的大致椭圆形的孔部分滑动,从而使支承板110咬合在台座1401与圆形台座1402之间,由此,能对主板122和支承板110进行固定。
[0039]在固定主板122的情况下,能使用主板122的手柄130,使其从图6 (A)的左向右方向在支承板Iio上滑动,将主板连接器1227与连接于其它的器件的扩展连接器(riserconnector)以电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像前述的那样,能在设置于支承板110的漏斗状的孔1103插入主板122的隔离器140,使主板122滑动而进行固定。
[0040]其结果是,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当主板122的主板连接器1227与座板(riserplate)的连接器连接而被固定时,成为主板122的背面的电极144与支承板110上的舌片1107电连接的状态。
[0041]像前述的那样,关于图6和图7所示的主板122,能通过使其滑动而将主板连接器1227与其它电路连接,由此进行固定,以无螺丝方式固定在机箱102上。
[0042]参照图6 (B),在支承板110上安装有电源部(电源单元)132。在安装电源部132时,首先,以使电源部132与电源支承用弹簧1105和电源固定用支承构件1108 (图5 (B))接触的状态进行虚固定。
[0043]接着,用如图6 (C)所示的按压板134覆盖电源部132,进行与主板122的分离和电源部132的固定。在该情况下,按压板134的两个腿部1341插入到设置在支承板110的开口,像图6 (D)示出的那样被固定。因此,电源部132也以无螺丝方式固定在支承板110上。具体地说明为,如图6 (E)所示,按压板134的腿部1341由向电源部132侧弯曲的两个舌片构成,通过使这些舌片与设置在支承板110的孔卡合,从而将按压板134固定在支承板110上,其结果是,电源部132也被固定。在该情况下,按压板134的腿部1341具有弹性,具有限制主板122的向横方向的移动的功能。
[0044]参照图8 (A)、(B)、(C)、(D)以及(E),对将作为信息储存记录介质的硬盘驱动器(HDD)部150装配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构造进行说明。关于该例子所示的HDD部150,拆卸机箱主体102的前盖104,插入到形成在机箱102的支承板110的下部的空间。具体地说明为,图示的HDD部150由HDD主体1501和引导该HDD主体1501的引导部1503构成。如图8 (B)所示,引导部1503由从两侧面支承HDD主体1501的两个导向杆(guidebar) 152和连结两导向杆的连结部154构成。两个导向杆152的前端部1521向HDD主体1501侧弯曲而构成捏手,导向杆152的前端部相互隔离。像这样,在导向杆152的前端相互隔离的结构的HDD部150中,能直视在HDD主体1501的前面记载的显示。此外,在导向杆152的前端部1521的附近设置有如图8 (E)所示的卡爪1523,该卡爪1523与设置在支承板110的支承部卡合而进行固定。
[0045]如图5 (D)所示,在形成于机箱主体1021的支承板110的下部的空间(开口部)的两侧设置有抑制HDD部150的跳出的压板1505。在将HDD部150安装在开口部的情况下,通过使引导部1503的导向杆152与机箱102内的导轨嵌合,从而HDD部150安装在机箱102内。另一方面,在从机箱102拆卸HDD部150的情况下,通过以使导向杆152的前端部的间隔变窄的方式施力,从而能从机箱102拆卸HDD部150。
[0046]像根据上述的情况可明确的那样,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能以无螺丝方式将主板122、电源部132以及HDD部150固定在支承板110或机箱主体1021。
[0047]参照图9 (A)、(B)、(C)以及(D),对将排列有多个扩展用连接器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插入到设置在机箱102的机箱主体1021的背面的插入口 162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此,示出了将图9 (B)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以如图9 (C)所示的方式插入到图9 (A)所示的机箱主体1021的插入口 162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也以无螺丝方式插入到机箱主体1021的插入口 162而被固定。在机箱主体1021的侧面(右侧面)设置有在图9 (D)进行放大示出的扩展板164,该扩展板164具备与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66和与装配在支承板110上的主板122的主板连接器1227连接的第二连接器167。图示的扩展板164通过螺柱(stud) 168固定在支承板 110。
[0048]图10 (A)和(B)分别是图9 (B)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立体图和俯视图。图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具有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功能,由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板部172和相对于该板部垂直的插件板部174、支架(bracket)175、外部连接用端子183和具有多种连接器176的接口基板构成。
[0049]关于配置在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连接器176的具体例子,将后述。[0050]如图10 (A)和(B)所示,在支架175的插件板部174上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杠杆构件180、拉出用手柄182以及外部连接用端子183。在该例子中,外部连接用端子183形成在图的右端部。另一方面,在支架175的底面设置有如图10 (C)所示的大致L字状的两个开口 185。
[0051]如图10 (D)所示,杠杆构件180具有结合在支架175的上部的旋转轴1801,能以旋转轴1801为中心旋转。此外,杠杆构件180具有在前端部空开间隔配置的两个臂(arm)1803、1805和设置在另一端的杠杆1807。在图示的杠杆构件180中,在两个臂1803、1805之间,与设置在后述的机箱主体1201侧的圆柱状突起192连结。
[0052]像在图11 (D)和(E)进行放大示出的那样,在机箱主体1021的插入口 162内的下边部设置有钉状的突起190,该钉状的突起190定位在设置于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板部的大致L字状的两个开口 185内。
[0053]此外,像在图11 (C)进行放大示出的那样,在机箱主体1021的插入口 162内的上边部,向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突起192定位在杠杆构件180的臂1803、1805之间的槽内。
[0054]在进行安装的情况下,当在将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杠杆构件180的槽的位置与插入口内的突起192的位置对齐而且将板部的大致L字状的开口 185与插入口内下边的钉状突起190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插入到插入口进行穿透后,将杠杆构件18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时,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沿大致L字状的开口 185移动后,向右方向滑动,最终成为固定的状态。此时,在外部连接用端子183插入到扩展板164的第一连接器166而被固定的状态下,外部连接用端子183与扩展板164 (图9 (D))的第一连接器166电接触。
[0055]通过该结构,还能将配置有扩展用连接器组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以无螺丝方式固定在机箱102。
[0056]在此,配置在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扩展用连接器按每个用户而异。优选能应对针按每个用户而异的对扩展用连接器的要求。因此,优选与用户的需求对应地准备具有不同的扩展用连接器排列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能按每个用户简单地进行替换。
[0057]参照图12 (A), (B)以及(C),示出了本发明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具体例子。图12 (A)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是具备两个现金收银柜(cash drawer)用端口、两个USB端口、两个串行端口以及一个并行端口(parallel port)的标准的扩展连接器用面板A,图12 (B)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是具备两个现金收银柜用端口、5个USB端口以及一个并行端口的面板B。进而,图12 (C)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是具备两个现金收银柜用端口、I个USB端口、两个电源端口、两个串行端口以及I个并行端口的面板C。这些面板A、B以及C与搭载在该面板的连接器一同构成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另外,扩展板164的第一连接器是共用的。因此,扩展板164的第一连接器的端子数为将在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共用的接口的端子数和不与其它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共用的接口的端子数加起来的端子数以上的端子数。
[0058]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外部连接连接器的一部分设置在主板,将其它设置在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但是,也可以不在主板设置外部连接连接器,将所有的外部连接连接器设置在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0059]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能容易地进行对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装配和拆卸。能缩短装配与拆卸的时间。此外,即使是不是专业的保养员的用户也能进行装配和拆卸。进而,通过准备多种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从而能对目标对象(顾客)选择最佳的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外接设备接口),对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以一次操作(one touch)进行装配。
[0060]还能像以下的附记那样记载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但是不限于以下附记。
[0061](附记I)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固定有该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并且具备在端部具有结合用连接端子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具有将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对外部设备进行装卸的杠杆构件和装卸用引导槽。
[0062](附记2)根据附记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由所述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的配置和所述外部连接连接器的种类相互不同的多种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构成。
[0063](附记3)根据附记I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构件装配在设置于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上部的支架,所述装卸用引导槽设置在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的底部,所述装卸用引导槽具有大致L字状的形状。
[0064](附记4)根据附记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机箱部,具有搭载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装配用插入口。
[0065](附记5)根据附记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部具备:第一突起部,从所述装配用插入口的上边向下方向突出,与所述杠杆构件连结;第二突起部,从所述装配用插入口的底边向上方向突出,插入到所述外部设备装卸用引导槽内;以及机箱侧连接器,对所述多种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共同使用,与所述结合用连接端子连结。
[0066](附记6)根据附记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部还包括:主板;主板安装用连接器,与所述机箱侧连接器连结;以及主板侧连接器,在该主板安装用连接器进行装卸。
[0067](附记7)根据附记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部具备支承所述主板的支承板,所述主板具有装配用绝缘性隔离器,用于以无螺丝方式对所述支承板进行装配。
[0068](附记8)根据附记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部还具备电源部,由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嵌合部进行支承。
[0069](附记9)根据附记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盖构件,对所述电源部和所述主板进行按压固定。
[0070](附记10)根据附记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部还具备硬盘安装部。
[0071](附记11)根据附记10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硬盘安装部的硬盘具有相互空开间隔配置的两个插拔用舌片。
[0072]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显然,只要是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就能进行各种变形。
[0073]此外,本申请基于2011年6月2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1-142335号要求优先权,该公开整体作为参考文献导入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 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固定有该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并且具备在端部具有结合用连接端子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 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具有在外部设备装卸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杠杆构件和装卸用引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由所述多个外部连接连接器的配置和所述外部连接连接器的种类相互不同的多种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杠杆构件装配在设置于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上部的支架, 所述装卸用弓I导槽设置在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的底部, 所述装卸用引导槽具有大致L字状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有机箱部,具有搭载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装配用插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机箱部具备: 第一突起部,从所述装配用插入口的上边向下方向突出而与所述杠杆构件连结; 第二突起部,从所述装配用插入口的底边向上方向突出,插入到所述外部设备装卸用引导槽内;以及 机箱侧连接器,对所述多种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共同使用,与所述结合用连接端子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机箱部还包括: 主板; 主板安装用连接器,与所述机箱侧连接器连结;以及 主板侧连接器,在该主板安装用连接器进行装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机箱部具备支承板,支承所述主板, 所述主板具有装配用绝缘性隔离器,用于对所述支承板以无螺丝方式进行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机箱部还具备电源部,由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嵌合部进行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具有盖构件,对所述电源部和所述主板进行按压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机箱部还具备硬盘安装部。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620518SQ201280030378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岩元隆浩, 萩原夏树 申请人:日本电气英富醍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