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0309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片的结构和相应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平板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显示器)上加入依据电容原理实现触控功能的方法包括:将触摸屏设置在平板显示器前方,或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平板显示器的内部。其中,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平板显示器的内部,不会导致厚度的增加,更符合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薄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平板显示器内部的结构,一般会导致制造难度提高、良率降低的问题。偏光片是平板显示器中不可缺少的光学元件之一,可以预料,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偏光片中,再将这种偏光片贴附到平板显示器上,同样可以达到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平板显示器上的目的,而且不会出现制造难度提高、良率降低的问题。然而,要在偏光片中加入电容触控功能,必须保证偏光片的原有光学性能不受影响。首先,必须保证偏光片的透光率不会显著地降低,否则会导致相应平板显示器亮度的降低;其次,必须保证偏光片反射率不会显著地增高,否则会导致相应平板显示器对比度的降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保证偏光片中偏振光的偏光状态不会出现不可控的改变,否则该偏光片则会完全失去偏光功能,导致画面无法正常显示。基于上述原因,对于这种集成电容触控功能的偏光片,目前尚没有一种较容易实施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提供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贴附到平板显示器后能够实现触控功能,并且能够确保画面的显示质量,并且较容易实施。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包括通过粘合层相贴合的偏光层和感应层,感应层包括至少一电路支撑层以及设置在电路支撑层上能够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的感应电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内侧;所述电路支撑层为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电路支撑层的至少一面设有多条凹槽,多条凹槽相互交错成网状;凹槽中填充有细微导电颗粒,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网状的导电细线,网状的导电细线构成所述感应电路。上述外侧、内侧是相对于操作者而言,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为外侧,远离操作者的一侧为内侧。第一,由于感应电路是由凹槽中的导电细线构成,可通过设计凹槽的深度来调节导电细线的截面积,从而改善导电细线的导电性,避免导致导电细线遮光面积的增大,因而,通过合理地设计凹槽的深度、宽度以及网格密度,可以保证偏光片具有较高的透光率;第二,将感应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内侧,使得感应层的反射光(包括导电细线和膜层界面的反射光)受到偏光层的两次吸收而被很大程度被削弱,因而可以保证这种偏光片具有较低的反射率;第三,电路支撑层选择零双折射的塑料膜,可以保证偏振光穿过时,其偏光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集成电容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基本的光学性能不会受到显著的影响;第四,由于感应层不含有需高温工艺沉积的氧化物透明导电膜(如氧化铟锡膜),不需要选择对耐热性要求较高的塑料(对于耐热性较高且零双折射的塑料,目前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作为电路支撑层,因此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可实施性高。例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可以选择光学性能及经济性都非常理想、但耐热性并不佳的TAC(三醋酸纤维素酯)膜作为电路支撑层。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感应层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一侧。感应电路可以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外侧或内侧,因而具有膜层更少、反射率更低、更容易实施的优点,感应电路可以采用电容触控技术中常用的各种单层电极设计。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感应层包括相互粘合的两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分设在两层电路支撑层上。将两层感应电路分别设置在两层支撑层上,再将两层支撑层粘合起来,从而可以采用电容触控技术中具有更多感应点的双层电极设计。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感应层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两侧。 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两侧,使感应电路可以采用更多感应点的双层电极设计之外,还使得膜层更少、反射率更低。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层还包括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层,树脂层涂覆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凹槽设置在树脂层上。通过将凹槽设置在树脂层上,进一步减少支撑层受到的外力作用,进一步保证其光学各向同性。具体做法是:在树脂层聚合前先制作出凹槽,再通过照射紫外光等方法使其发生聚合,因而不是在强外力的作用产生凹槽,不容易产生双折射。偏光层一般具有内外两层支撑层夹合一层偏光膜的结构,为了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膜层更少,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偏光层仅包括外偏光支撑层和偏光膜,所述处于最外侧的电路支撑层作为偏光层的内偏光支撑层与偏光膜的内侧面相贴合。由于将处于最外侧的电路支撑层同时也作为偏光层的内偏光支撑层,因而省去了偏光层的一层支撑层,使得整体膜层更少,结构更加简单。上述感应电路可通过一定的引出线结构与外部实现连接,例如,可以采用一定的FPC (柔性电路板)外接线,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连接到感应电路上,实现感应电路与外部的连接,为了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支撑层设有向外延伸的引出部,引出部上设置有感应电路的引出线端。通过设置引出部,在引出部上设置引出线端,可以省去为感应层另外设置的引出线结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上述偏光层与感应层间、或电路支撑层之间可以选用丙烯酸树脂、光学透明胶(0CA胶)等任何零双折射的粘合材料相互粘合。上述偏光片还可以预先设置一层黏胶层,以方便将其贴附在平板显示器或一支撑面板上,黏胶层可设置在偏光片的最外侧(偏光层外侧)或最内侧(感应层内侧),同样可以选用丙烯酸树脂、光学透明胶(0CA胶)等任何零双折射的粘合胶材。一种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的至少一面设置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多条凹槽;
(2)、在塑料膜设有凹槽的一面涂布一层细微导电颗粒的膏体,使细微导电颗粒嵌入凹槽中;
(3)、通过抛光、擦洗等方法,去掉所涂布的细微导电颗粒膏体,仅留下嵌入到凹槽中的部分细微导电颗粒膏体;
(4)、通过烘烤等干燥方法,使得嵌入凹槽的细微导电颗粒膏体发生固化,细微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导电细线,从而形成感应层;
(5)、将感应层与偏光层通过粘合层相互贴合,形成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上述步骤⑷也可以调到步骤⑵、⑶之间。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I)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通过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压模在一片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的至少一面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I)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制造塑料膜的过程中,在塑料膜未固化时将其压附或流附在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支撑体上,由此在塑料膜与支撑体接触的一面形成交错成网状的凹槽,之后通过一定的干燥或冷却方法使塑料膜发生固化。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凹槽形成于塑料膜的固化前,因此塑料膜无论是受到压力作用而被压附在支撑体上,或受到重力作用而流附在支撑体上,其都不会在内部产生应力而导致在局部产生非零双折射,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感应层,可以进一步保证偏振光穿过时,其偏光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I)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上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光敏树脂层,通过一具有电容触摸感应电路图形条纹的掩膜板在光敏树脂层上曝光,再通过显影法,在光敏树脂层上显影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即去掉光敏树脂层,形成底部为露出的塑料膜,两壁为光敏树脂层的槽)。上述制造方法中,通过曝光显影法在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光敏树脂层上形成凹槽,同样不会在其内部产生应力而导致局部产生非零双折射,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感应层,同样可以进一步保证偏振光穿过时,其偏光状态不会发生改变。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I)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上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层,通过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压模在树脂层上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再通过照射紫外光、干燥等方法,对树脂层进行固化。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凹槽的形成于树脂层的固化前,其也不会在内部产生应力而导致在局部产生非零双折射,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感应层,也可以进一步保证偏振光穿过时,其偏光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层状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感应层的俯视图;图3是图2沿A-A的截面 图4是实施例一的一种感应电路图形;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 图6是实施例一的另一种感应电路图形;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 图8a 8d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造方法的示意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卷对卷工艺的示意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造方法一种改进的示意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改进方法结合卷对卷工艺的示意 图12a 12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造方法另一种改进的示意 图13a 13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造方法另一种改进的示意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另一种具体方案的层状结构示意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另一种具体方案的层状结构示意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另一种具体方案的层状结构示意 图17是本发明实施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感应层的俯视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_■感应层的两层感应电路不意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
如图1 图3所示,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包括通过粘合层3相贴合的偏光层I和感应层2,感应层2设置在偏光层I的内侧;偏光层I包括外偏光支撑层101、偏光膜102和内偏光支撑层103,偏光膜102夹置在外偏光支撑层101与内偏光支撑层103之间;感应层2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201以及设置在电路支撑层201上能够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的感应电路202,电路支撑层201为零双折射的TAC (三醋酸纤维素酯)塑料膜(标号与电路支撑层201相同),电路支撑层201的内侧面设有多条凹槽203,多条凹槽203相互交错成网状;凹槽203中填充有细微导电颗粒204,导电颗粒204相互结连形成网状的导电细线205,网状的导电细线205构成感应电路202。细微导电颗粒204可以选用碳、金、银等导电材料的细微颗粒,例如可以选用颗粒直径约为20 IOOnm的纳米碳、纳米金、纳米银颗粒填充在凹槽203中,其通过一定的粘合成分相互粘合,使其相互结连形成连续的导电细线205。在本实施例的一具体方案中,电极支撑层的膜厚约为50 μ m,凹槽的宽度、深度都约为5μ ;如图2所示,感应电极2021处的导电细线设计为间隔约100 μ m的不规则六边形网,不规则的六边形网可以避免感应电极出现类似光栅的彩色反射,周边线路2022采用间隔约ΙΟμπι的正方形网格,采用正方形网格,可以使得导线长度更短,电阻更低。如图1所示,电路支撑层201设有向外延伸的引出部4,引出部4上设置有感应电路的引出线端5。通过设置引出部4,在引出部4上设置引出线端5,可以省去为感应层2另外设置的引出线结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感应电路202采用如图4和图5所示的第一种电极图形设计,或者采用如图6和图7所示的第二种电极图形设计。第一种电极图形设计和第二种电极图形设计电容触控技术中常用的单层电极设计,但与电容触控技术中常用电极设计有所区别的是,本发明感应电路202中的感应电极2021与周边线路2022都由上述网络化的导电细线构成。其中,由于对感应电极2021的导电性的要求较低,因此可以将其导电细线的网格设计得较疏,以提高偏光片的透光性;而对周边线路2022的透光性没有要求,可以将其导电细线网络设计得较密,以提高周边线路2022的导电性。如图8a 8d所示,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压模6在一片零双折射的TAC塑料膜201的内侧面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203 ;这种压模6可以通过具有微米精度的电铸工艺制作;
(2)、在TAC塑料膜201设有凹槽203的一面涂布一层含有细微导电颗粒204的导电膏体,使含有细微导电颗粒204的导电膏体嵌入到凹槽203中;这种导电膏体可以为纳米碳衆、纳米银衆或纳米金衆,其除了包括纳米碳、纳米金、纳米银颗粒之外,还包括一定的粘合剂成分与挥发成分;
(3)、通过抛光、擦洗等方法,去掉所涂布的大部分导电膏体,仅留下嵌入凹槽203的部分导电骨体;
(4)、通过烘烤等干燥方法,去掉导电膏体中的挥发成分,使嵌入到凹槽203中的导电膏体凝固,细微导电颗粒204相互结连形成导电细线205,从而形成感应层2 ;
(5)、将感应层2与偏光层I通过粘合层3相互贴合,形成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上述步骤(4)也可以调到步骤⑵、(3)之间。由于上述偏光片一般具有可挠性,为了提高生产率,作为本制造方法的一种具体方案,采用如图9所示的卷对卷工艺来制造。其生产设备包括并行设置的塑料膜支路7和偏光层支路8,以及设置在塑料膜支路和偏光层支路后方的压合轮9、干燥装置(图9中未画出)和分切装置(图9中未画出);塑料膜支路7包括依次设置的塑料膜放卷装置(图9中未画出)、压膜轮701、导电膏体涂布装置702、抛光轮703和多条导辊704 ;偏光层支路8包括依次设置的偏光层放卷装置(图9中未画出)、粘合层涂布装置801和多条导辊802 ;步骤
(I)中的压模6被制作在压模轮701的表面上。TAC塑料膜201经过压膜轮701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203,再经导电膏体涂布装置702涂布一层导电膏体,再经抛光轮703擦除凹槽203外面的导电膏体,最后与涂布了粘合层的偏光层I在压合轮9处相压合,再经干燥、分切,得到每一单元的触控偏光片。为了减少TAC塑料膜201在外力压缩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局部非零双折射,可以使凹槽203形成在TAC塑料膜201的固化前,即是凹槽203与TAC塑料膜201 —体成型,例如,TAC塑料膜可以采用溶液流延法形成,如图10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的制造方法,上述步骤(I)替换为:
在制造TAC塑料膜201的过程中,将可固化为TAC塑料膜的粘稠高浓度棉胶液(由三醋酸纤维素酯、增塑剂、各类助剂等溶于溶剂中形成)流附在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支撑体上而 形成TAC塑料膜10,且同时在TAC塑料膜与支撑体10接触的一面形成相应的凹槽203,之后通过一定的干燥或冷却方法使塑料膜发生固化。
如图11所示,还可将上述改进的制造方法结合在整个偏光片的卷对卷工艺中。为了减少TAC塑料膜201在外力压缩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局部非零双折射,在TAC塑料膜201的内侧面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光敏树脂,并通过曝光显影法,在光敏树脂上形成凹槽203,如图12a 12c所示,作为本实施例另一种改进的制造方法,上述步骤(I)替换为为:
在TAC塑料膜201上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光敏树脂层11,通过一具有电容触摸感应电路图形条纹的掩膜板12在光敏树脂层11上曝光,再通过显影法,在光敏树脂层11上显影出凹槽203 (即去掉光敏树脂层的地方,凹槽203的底部为露出的TAC塑料膜201,两壁为光敏树脂层11)。为了减少TAC塑料膜201在外力压缩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局部非零双折射,作为本实施例又一种改进的制造方法,如图13a 13c所示,上述步骤(I)替换为:
在零双折射的TAC塑料膜201上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光敏树脂层11,再通过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压模6在光敏树脂层11上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203,通过照射透过塑料膜的紫外光,使光敏树脂层11发生完全固化,最后撤去压模6,形成固化后具有凹槽203的表面。由于凹槽203的形成于树脂层11的固化前,其不会在内部产生应力而导致在局部产生非零双折射,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感应层2,也可以进一步保证偏振光穿过时,其的偏光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方案中,如图14或图15所示,上述感应电路202设置在感应层2的外侧。如图1、图14、图15所示,上述偏光片还可以预先设置一层黏胶层13,以方便将其贴附在平板显示器或一·支撑面板上,黏胶层13可设置在偏光片的最外侧(偏光层外侧)或最内侧(感应层内侧),同样可以选用丙烯酸树脂、光学透明胶(0CA胶)等任何零双折射的粘合胶材。如图16所不,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方案中,偏光层I包括外偏光支撑层101和偏光膜102,电路支撑层201同时作为偏光层I的内偏光支撑层101,偏光膜102附着在电路支撑层201的外侧。将电路支撑层201同时作为偏光膜102的内偏光支撑层,可以省去一层偏光层I的支撑层,使得偏光片的整体膜层更少,厚度更低。实施例二
如图17所示,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包括通过粘合层3相贴合的偏光层I和感应层2,偏光层I包括外偏光支撑层101、偏光膜102和内偏光支撑层103,偏光膜102夹置在外偏光支撑层101与内偏光支撑层103之间;感应层2设置在偏光层I内侧,感应层2包括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第一感应电路213和第二感应电路214,第一感应电路213、第二感应电路214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上;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都为零双折射的TAC塑料膜,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的内侧面都设有交错成网状的凹槽203,凹槽203中填充有细微的导电颗粒204,导电颗粒204相互结连而形成网状的导电细线205,这些导电细线205分别在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的内侧面构成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第一感应电路213、第二感应电路214。
上述外偏光支撑层101、内偏光支撑层103采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更优选内偏光支撑层103为具有一定光学补偿功能的光学补偿膜(如拉伸膜、液晶膜)。偏光层与感应层采用零双折射光学透明胶(0CA胶)或丙烯酸树脂压敏胶相互粘合,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也采用零双折射光学透明胶(0CA胶)或丙烯酸树脂压敏胶相互粘合,偏光片的最内侧预先设置有一层零双折射的丙烯酸树脂的压敏黏胶层13,以方便将其贴附在平板显不器上。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凹槽203、导电细线205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设计,所不同的是,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感应电路213和第二感应电路214采用电容触控技术中常用的双层电极设计,第一电路支撑层211上的第一感应电路213被设计为沿着Y方向延伸的并排直条电极,第二电路支撑层212上的第二感应电路214被设计为沿着X方向延伸的并排直条电极,其中,在X、Y方向直条电极交叠的地方,直条电极的导电细线被设计为分别按照X、Y方向走向,使得其相互交叠之后形成网状,在Χ、Υ方向直条电极非交叠的地方,X、Y电极都设置为单独的网状,因此,可以使得重叠之后的感应电极各处都为网状,具有较为一致的透光率。本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第一感应电路213、第二感应电路214采用与实施例一及其各种改进相同的制造方法,所不同的是,需要将设置有第一感应电路213的第一电路支撑层211、设置有第二感应电路214的第二电路支撑层212相互贴合起来形成感应层2,再将感应层2与偏光层I相互贴合。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其他的具体方案中,上述第一感应电路213、第二感应电路214还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路支撑层211、第二电路支撑层212的外侧、黏胶层13还可以设置在偏光片的最外侧。在本实施例的又一些其他的具体方案中,第一电路支撑层211也可同时作为偏光层I的内偏光支撑层,将第一电路支撑层211同时作为内偏光支撑层,省去偏光层I的一层支撑层,使得偏光片的整体膜层更少,厚度更低。实施例三
如图20所示,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包括通过粘合层3相贴合的偏光层I和感应层2,偏光层I包括外偏光支撑层101、偏光膜102和内偏光支撑层103,偏光膜102夹置在外偏光支撑层101与内偏光支撑层103之间;感应层2设置在偏光层I内侧,感应层2包括电路支撑层201、第一感应电路213和第二感应电路214,第一感应电路213和第二感应电路214设置在电路支撑层201的两侧面上;电路支撑层201为零双折射的TAC塑料膜,电路支撑层201的外、内两侧面都设有交错成网状的凹槽203,凹槽203中填充有细微的导电颗粒204,导电颗粒204相互结连而形成网状的导电细线205,这些导电细线205分别在电路支撑层201的外、内两侧面构成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第一感应电路213、第二感应电路214。本实施例的第一感应电路213、第二感应电路214采用与实施例二相同的双层电极设计。其制造方法与实施例一的制造方法及各种改进类似,所区别的只是需要将凹槽204制作在电极支撑层201的两个侧面。本实施例的电路支撑层201也可同时作为偏光层I的内偏光支撑层,将电路支撑层201同时作为内偏光支撑 层,省去偏光层I的一层支撑层,使得偏光片的整体膜层更少,厚度更低。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包括通过粘合层相贴合的偏光层和感应层,感应层包括至少一电路支撑层以及设置在电路支撑层上能够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的感应电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内侧;所述电路支撑层为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电路支撑层的至少一面设有多条凹槽,多条凹槽相互交错成网状;凹槽中填充有细微导电颗粒,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网状的导电细线,网状的导电细线构成所述感应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层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层包括相互粘合的两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分设在两层电路支撑层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层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层还包括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层,树脂层涂覆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凹槽设置在树脂层上。
6.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偏光层仅包括外偏光支撑层和偏光膜,所述处于最外侧的电路支撑层作为偏光层的内偏光支撑层与偏光膜的内侧面相贴合。
7.一种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的至少一面设置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多条凹槽; (2)、在塑料膜设有凹槽的一面涂布一层细微导电颗粒的膏体,使细微导电颗粒嵌入凹槽中; (3)、通过抛光、擦洗等方法,去掉所涂布的细微导电颗粒膏体,仅留下嵌入到凹槽中的部分细微导电颗粒膏体; (4)、通过烘烤等干燥方法,使得嵌入凹槽的细微导电颗粒膏体发生固化,细微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导电细线,从而形成感应层;或者是在步骤(2)、(3)之间,通过烘烤等干燥方法,使得嵌入凹槽的细微导电颗粒膏体发生固化,细微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导电细线,从而形成感应层; (5)、将感应层与偏光层通过粘合层相互贴合,形成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通过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压模在一片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的至少一面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制造塑料膜的过程中,在塑料膜未固化时将其压附或流附在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支撑体上,由此在塑料膜与支撑体接触的一面形成交错成网状的凹槽,之后通过一定的干燥或冷却方法使塑料膜发生固化。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上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光敏树脂层,通过一具有电容触摸感应电路图形条纹的掩膜板在光敏树脂层上曝光,再通过显影法,在光敏树脂层上显影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上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层,通过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压模在树脂层上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再通过照 射紫外光、干燥等方法,对树脂层进行固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包括通过粘合层相贴合的偏光层和感应层,感应层包括至少一电路支撑层以及设置在电路支撑层上能够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的感应电路,其特征为感应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内侧;电路支撑层为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电路支撑层的至少一面设有多条凹槽,多条凹槽相互交错成网状;凹槽中填充有细微导电颗粒,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网状的导电细线,网状的导电细线构成感应电路。将感应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内侧,使得具有较低的反射率;电路支撑层选择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确保正常显示;不需要选择对耐热性要求较高的塑料作为电路支撑层,因此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可实施性高。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3246421SQ20131018378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7日
发明者吕岳敏, 李永忠, 孙楹煌, 陈绍源, 纪伟丰, 郑少丹, 黄琛, 林德志 申请人: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