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阀内部泄漏故障的诊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11982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阀内部泄漏故障的诊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先导式气动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KD气动阀内部泄漏故障的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1780生产线HDL(热分卷线)的FA-32NH型打捆机为风动全自动打捆机,是用来进行带卷自动捆扎的一种设备,具有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带材收得率高等优点。打捆机设置在HDL出口侧,能自动将板卷通过输送机输送到打捆位置的板卷外围捆扎打捆。工作中时常遇到CKD气动阀工作状态异常的情况,这种CKD三位五通气动阀结构复杂,从外观上不能够了解阀体的内部工作状态,不能准确的判定具体是哪个内部元件的损坏所带来的故障状态,使得阀体的维修非常困难,无从下手,只能整体更换,造成备件费用支出过高。经过对阀体的拆解,阀体故障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阀芯、端盖密封损坏引起的内外泄漏;2)阀芯密封支架变形引起的阀芯动作阻力大,动作不到位;3)阀芯磨损引起的动作不可靠;4)先导阀上的PE孔堵塞引起的不动作或动作迟缓,PE孔直径为0.8mm,非常容易堵。上述故障中,因不洁空气中含有杂质或冰晶,致使的阀芯磨损,磨损后的阀芯已无修复价值,只能更换了,不能继续使用。其他诸如端盖密封损坏、阀芯密封支架变形、阀芯磨损和PE孔堵塞引起的故障,比较容易判断和解决。生产中,比较难解决的是阀芯密封损坏引起的内泄漏,由于阀芯上有六道密封圈、五个接口,如图1,阀芯位于右侧时,接口一(1)与接口三(3)相通,风源从接口一进入,则执行元件(如风缸)有杆侧进风管有风吹出;如图2,阀芯位于左侧时,接口一(1)与接口二(2)相通,风源从接口一进入,则执行元件(如风缸)无杆侧进风管有风吹出;如图3,阀芯位于中间时,接口二(2)和接口三(3)均截止,则执行元件的有杆侧和无杆侧进风管均无风吹出。如图4,是阀芯上密封圈分布示意图,1#密封圈至6#密封圈沿阀芯(9)顺次排列,接口一(1)与接口二(2)之间为4#密封圈,接口一(1)与接口三(3)之间为3#密封圈,接口四(4)和接口五(5)为泄风口,一般接消音器,接口三(3)与接口四(4)之间为2#密封圈,接口二(2)与接口五(5)之间为5#密封圈。阀体在线工作时,各接口都连接在各自风管中,很难直观、快速判断出故障点并快速地解决,维修时间较长,极影响正常生产节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阀内部泄漏故障的诊断方法,应用先进的PRO/E建模技术对阀体进行建模,针对打捆机容易发生的内部泄漏故障建立维修模型,快速确定维修方案,排除气动阀故障,提高生产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阀内部泄漏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建模软件PRO/E对气动阀中各元件建模,并将各元件进行模拟装配,将气动阀的工作状态在计算机中模拟出来,所述的气动阀为三位五通气动阀,阀芯上分布有1#-6#密封圈;结合电磁阀得电的方向锁定故障范围,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气动阀下游执行元件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进风管打开,向阀体的接口一(1)送风使阀芯动作,当执行机构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进风管都有风时,在建模中模拟阀芯的移动方向,即可判断出具体是3#密封圈(10-3#))还是4#密封圈(10-4#)损坏;2)当有杆腔与无杆腔的进风管有一侧来风并伴随一侧泄风口持续放风时,在建模中模拟阀芯的移动方向,即可判断出是2#密封圈(10-2#)或5#密封圈(10-5#)损坏;3)当阀芯换向后,其他表象正常且阀体的一侧PE孔持续有风放出时,则由建模和PE孔位置判断出是1#密封圈(10-1#)、6#密封圈(10-6#)损坏或电磁先导阀故障,当阀芯在电磁线圈得电后没有动作,则判断为先导阀故障;当下游执行元件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