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591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定义有触控面以及与触控面相对的内面。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包括实质上为均质的高分子层以及纤维层。纤维层位于高分子层的一侧,且偏向触控面。纤维层的厚度与高分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49之间。
【专利说明】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良好耐受性的 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面板,例如触控面板、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等,大量使用强化玻 璃作为基板或盖板,但随着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甚至是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对于大尺 寸面板的需求增加,强化玻璃的不便利性越趋明显。虽然强化玻璃有美丽的质感,但其相对 厚重且有易破裂的缺点,因而限制了应用强化玻璃的面板的应用范畴。
[0003] 相较于强化玻璃所构成的面板,由于可挠性基板(例如是塑胶基板)具有可挠曲及 耐冲击等特性,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在显示、触控领域中。然而,由于现有的可挠性基 板无法耐高温(熔点低),因此降低了面板对于制程温度的容受性。此外,现有的可挠式面 板经常无法通过落球试验。这也意味着,现有的可挠式面板若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的冲 击,可能容易破裂而损坏。因此,现有的可挠式面板在冲击的耐受性上仍需要改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在外力的冲击下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0005]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定义有触控面以及与触控面相对的内面,其 中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包括均质的高分子层以及纤维层。纤维层位于高分子层的一侧,且偏 向触控面,纤维层的厚度与高分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49之间。
[000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纤维层的厚度与高分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19 之间。
[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分子层的材质包括聚碳酸酯(Polycorbonate, 简称:PC)、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三醋酸纤维 素(Tri-Acetyl Cellulose,简称:TA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 称:PMMA)或聚亚酰胺树脂(Polyimide,简称:PI)。
[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纤维层的材质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塑胶纤维或 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
[000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纤维层的材质还包括高分子基质,且玻璃纤维、碳 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分布在高分子基质中。
[00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分子基质的材质与高分子层的材质相同。
[0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纤维层通过接合层贴附在高分子层上。
[001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纤维层的材质还包括玻璃质间隙物或塑胶质间隙 物或上述二者的混合物,以支撑于玻璃纤维、碳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之 间。
[001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整体厚度在0. 3毫米至2毫 米之间。
[001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整体雾度在2%至2. 5%之间。
[00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纤维层包括有多个子层。
[001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子层至少一者通过接合层贴附于高分子层, 且纤维层以及接合层的总和厚度相对于高分子层的厚度的比在1:9至1:49之间。
[001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还包括配置在纤维层上的第一 硬化层以及配置在高分子层下的第二硬化层,且纤维层以及高分子层位于第一硬化层与第 二硬化层之间。
[001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硬化层的铅笔硬度在4H至9H之间。
[001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硬化层的铅笔硬度小于1H。
[002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硬化层以及第二硬化层的厚度分别小于10 微米。
[002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还包括触控感测层,其中高分 子层位于触控感测层与纤维层之间。
[002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感测层是透明感测电极、金属感测电极或金 属细线感测电极的至少一者。
[0023]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定义有触控面以及与触控面相对的内面,其 中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包括均质的高分子层以及纤维层。纤维层位于高分子层的一侧,且偏 向触控面,高分子层相对纤维层柔软。
[002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纤维层的厚度与高分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49 之间。
[002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纤维层的厚度与高分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19 之间。
[0026]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定义有触控面以及与触控面相对的内面,其 中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包括高分子层以及纤维层。纤维层位于高分子层的一侧,且偏向触控 面,纤维层的厚度与高分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49之间。
[0027]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由抵抗冲击能力相对高的纤维层以及吸收 冲击能力相对高的高分子层所构成,因此在复合式触控覆盖板进行落球试验或受到外力的 冲击时,位于触控面(通常也为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受冲击侧)的纤维层可抵抗外力的冲 击,避免受冲击的触控面直接破裂,且当应力下传时,位于纤维层下的高分子层可吸收应 力,而避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从内部或底部龟裂。如此一来,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复合式 触控覆盖板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0028]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0]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1]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2]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3]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4]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0036] 100、200、300、400、500、600 :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0037] 110、610 :高分子层;
[0038] 120A、120B、120C、120D、120E、620 :纤维层;
[0039] 122A、122B :第一子层;
[0040] 124 :第二子层;
[0041] 126:第三子层;
[0042] 130 :第一硬化层;
[0043] 140 :第二硬化层;
[0044] 150、150A、150B、150C :接合层;
[0045] H110、H120A、H120B、H120C、H122A、H122B、H124、H126、H130、H140、H150、H150A、 H150B、H150C :厚度;
[0046] H100 :整体厚度;
[0047] TS :触控感测层;
[0048] S1 :触控面;
[0049] S2:内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 图1,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〇〇定义有触控面S1以及与触控面S1相对的内面S2。 具体而言,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〇〇包括高分子层110以及纤维层120A,其中纤维层120A位 于高分子层110的一侧,且偏向触控面S1。
[0051] 在本实施例中,高分子层110例如为透光性良好、可挠曲且实质上为均质的结构。 具体而言,高分子层的材质例如为聚碳酸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三醋酸纤维素、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聚亚酰胺树脂等高分子材质。另一方面,纤维层120A的材质例如为具有交织 结构的玻璃纤维、碳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此外,纤维层120A的材质可 选择性地包括玻璃质间隙物或塑胶质间隙物或上述二者的混合物,以支撑于玻璃纤维、碳 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之间。
[0052] 在本实施例中,纤维层120A的材质可进一步包括高分子基质,且上述的玻璃纤 维、碳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以及上述的玻璃质间隙物、塑胶质间隙物或 上述-者的混合物分布在1?分子基质中。1?分子基质的材质可选自于1?分子层的材质。举 例而言,高分子基质的材质例如是聚碳酸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三醋酸纤维素、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或聚亚酰胺树脂。
[0053] 此外,形成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方法例如是将含有上述纤维或间隙物的高分 子基质以滴注的方式形成在高分子层110上,再经由热固化成形。本实施例的高分子基质 的材质例如采用与高分子层110相同的材质,且纤维层120A例如是与高分子层110-起 热固化成形,因此,本实施例的高分子层110与纤维层120A的交界处(如图1中的虚线所 示)不会有明显的界面存在。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纤维层120A的高分子基质的材质采用与 高分子层110相异的材质或者是纤维层120A在高分子层110先固化之后才固化,则高分子 层110与纤维层120A的交界处可能会有明显的界面存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改成先将 上述纤维或间隙物放在高分子层110上,之后再以滴注等类似的方式将高分子基质覆盖过 上述纤维或间隙物,最后再热成型,至于高分子基质的材质则可相同或相异于高分子层110 的材质。
[0054] 本实施例通过高分子层110以及纤维层120A的设置,提升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 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耐受性。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纤维层120A的材质具有相对高的刚性, 而具有相对高的抵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高分子层110的材质相对柔软,而具有相对高的 吸收冲击能力。因此,通过将纤维层120A设置在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触控面S1的一 侧,通常也为受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受冲击侧,当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进行落球试验 或受到外力冲击时,靠近触控面S1的纤维层120A可抵抗外力冲击,避免受冲击的触控面 S1 (即纤维层120A的一侧)直接破裂。另一方面,当应力下传时,位于纤维层120A下的高 分子层110可吸收应力,而避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从内部或底部(即高分子层110的 一侧)龟裂。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通过高分子层110以及纤维层 120A的设置,而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0055] 另外,同时考量到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挠曲性以及耐受性,本实施例的复合 式触控覆盖板100的纤维层120A的厚度H120A与高分子层110的厚度H110的比在1:9至 1:49之间,且较佳的比在1:9至1:19之间。
[0056] 本实施例的纤维层120A除了可提升对于外力冲击的耐受性之外,还可提升复合 式触控覆盖板100对于温度的容受性。具体而言,一般可挠性基板最高能承受的温度约为 110摄氏度,相较之下,本实施例通过纤维层120A的设置,使得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最高 能承受的温度约为240摄氏度。因此,应用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面板,例如 显示面板、触控面板或触控显示面板等,可具有相对高的处理温度的容受性。
[0057] 此外,通过纤维层120A,可使得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整体雾度在 2%至2. 5%之间,从而可使得应用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显示器得以改善云纹 (mura)现象,进而使显示品质获得提升。
[0058]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可进一步包括配置在纤维层120A上的第一 硬化层130以及配置在高分子层110下的第二硬化层140。通过将高分子层110以及纤维 层120A设置在第一硬化层130与第二硬化层140之间,除了可保护纤维层120A以及高分 子层110 (例如防止刮伤)之外,在后续热处理时,还可避免高分子层110与纤维层120A受 热卷曲(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进而维持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平整度。
[0059]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硬化层130的厚度H130以及第二硬化层140的厚度H140 分别小于10微米,而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的整体厚度H100 (即高分子层110 的厚度H110、纤维层120A的厚度H120A、第一硬化层130的厚度H130以及第二硬化层140 的厚度H140的总和)例如在0. 3毫米至2毫米之间。
[0060] 由于第一硬化层130的厚度H130以及第二硬化层140的厚度H140相当薄,因此 第一硬化层130的硬度以及第二硬化层140的硬度会与其接触的材质的硬度相关。在本实 施例中,第二硬化层140的铅笔硬度例如小于1H,且第一硬化层130的铅笔硬度例如在4H 至9H之间。
[0061]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 图2,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与图1中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具有相似的结构 以及功效。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纤维层120B是以共挤出的方式制作而成。
[0062]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形成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的方法例如包括以下步骤。首先, 在模具(未示出)中形成一层熔融态的高分子基质,所述高分子基质的材质可选自于前述 高分子层110的材质,惟本发明不限定所述高分子基质的材质需与高分子层110的材质相 同。接着,在模具中置入上述玻璃纤维、碳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使其分 布在高分子基质中。最后再注入高分子层110的材质,并以共挤出的方式形成本实施例的 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
[0063] 需说明的是,在模具中置入上述玻璃纤维、碳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 合物后,玻璃纤维、碳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会受到重力而下沉至模具的 底部,因此在共挤出后,纤维层120B会位于高分子层110的一侧,且偏向触控面S1。在本实 施例中,高分子基质的材质例如是采用与高分子层110相异的材质,因此,在高分子层110 与纤维层120B的交界处容易有明显的界面存在。在其他实施例中,高分子基质的材质也可 以采用与高分子层110相同的材质,则在高分子层110与纤维层120B的交界处不会有明显 的界面存在。
[0064]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由抵抗冲击能力相对高的纤维层120B以及 吸收冲击能力相对高的高分子层110所构成,因此在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进行落球试验 或受到外力的冲击时,靠近触控面S1 (通常也为受冲击侧)的纤维层120B可抵抗外力的 冲击,避免受冲击的触控面S1直接破裂,且当应力下传时,位于纤维层120B下的高分子层 110可吸收应力,而避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从内部或底部龟裂。如此一来,在外力的冲 击时,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0065] 另外,同时考量到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的挠曲性以及耐受性,本实施例的复合 式触控覆盖板200的纤维层120B的厚度H120B与高分子层110的厚度H110的比在1:9至 1:49之间,且较佳在1:9至1:19之间。
[0066]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 图3,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300与图2中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具有相似的结构 以及功效。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纤维层120C通过接合层150贴附在高分子层110上。 [0067]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式触控覆盖板300由抵抗冲击能力相对高的纤维层120C以及 吸收冲击能力相对高的高分子层110所构成,因此在复合式触控覆盖板300进行落球试验 或受到外力的冲击时,位于受触控面S1的纤维层120C可抵抗外力的冲击,避免受冲击的触 控面S1直接破裂,且当应力下传时,位于纤维层120C下的高分子层110可吸收应力,而避 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300从内部或底部龟裂。如此一来,在外力的冲击时,复合式触控覆盖 板300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0068] 另外,同时考量到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的挠曲性以及耐受性,本实施例的纤维 层120C以及接合层150的总和厚度(即纤维层120C的厚度H120C以及接合层150的厚度 H150的总和)相对于高分子层110的厚度H110的比在1:9至1:49之间,且较佳在1:9至 1:19之间。
[0069]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 图4,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400与图1中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具有相似的结构 以及功效。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纤维层120D包括有多个子层。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 纤维层120D包括第一子层122A以及第二子层124,其中形成第一子层122A的方法例如可 采用图1或图2中形成纤维层120A的方法,而形成第二子层124的方法例如可采用图3中 形成纤维层120C的方法。此外,第一子层122A与高分子层110直接接触,且两者之间没有 设置接合层150,而第二子层124通过接合层150贴附于第一子层122。
[0070]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以单一层第二子层124配置在第一子层122A上举例说 明,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定配置在第一子层122A上的第二子层124的数量,而是要说明 纤维层120D以及接合层150的总和厚度(即第一子层122A的厚度H122A、第二子层124的 厚度H124以及接合层150的厚度H150的加总)相对于高分子层110的厚度H110的比在 1:9至1:49之间,且较佳在1:9至1:19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配置在第一子层122A上的 第二子层124的数量也可大于1,且多个第二子层124之间例如是通过多个接合层150而彼 此接合。也即是,接合层150的数量可与第二子层124的数量相同。
[0071]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式触控覆盖板400由抵抗冲击能力相对高的纤维层120D以及 吸收冲击能力相对高的高分子层110所构成,因此在复合式触控覆盖板400进行落球试验 或受到外力的冲击时,位于触控面S1的纤维层120D可抵抗外力的冲击,避免受冲击的触控 面S1直接破裂,且当应力下传时,位于纤维层120D下的高分子层110可吸收应力,而避免 复合式触控覆盖板400从内部或底部龟裂。如此一来,在外力的冲击时,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400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0072]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 图5,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500与图4中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400具有相似的结构 以及功效。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纤维层120E包括有多个子层,且这些子层至少一者通过 接合层150A贴附于高分子层110。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纤维层120D例如包括第一子 层122B、第二子层124以及第三子层126,其中形成第一子层122B、第二子层124以及第三 子层126例如可采用图3中形成纤维层120C的方法。具体而言,第一子层122B通过接合 层150A贴附于高分子层110,第二子层124通过接合层150B贴附于第一子层122,而第三 子层126通过接合层150C贴附于第二子层124。
[0073]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式触控覆盖板500由抵抗冲击能力相对高的纤维层120E以及 吸收冲击能力相对高的高分子层110所构成,因此在复合式触控覆盖板500进行落球试验 或受到外力的冲击时,位于触控面S1的纤维层120E可抵抗外力的冲击,避免受冲击的触控 面S1直接破裂,且当应力下传时,位于纤维层120E下的高分子层110可吸收应力,而避免 复合式触控覆盖板500从内部或底部龟裂。如此一来,在外力的冲击时,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500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0074]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定纤维层120E的子层的数量,而是要说明纤维 层120E以及接合层(本头施例包括接合层150A、接合层150B、接合层150C)的总和厚度 (即第一子层122B的厚度H122B、第二子层124的厚度H124、第三子层126的厚度H126、接 合层150A的厚度H150A、接合层150B的厚度H150B以及接合层150C的厚度H150C的加总) 相对于高分子层110的厚度HI 10的比在1:9至1:49之间,且较佳在1:9至1:19之间。在 其他实施例中,子层的数量可视实际需求而定,且接合层的数量与子层的数量可相同。
[0075] 上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2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300、复 合式触控覆盖板4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500可应用在触控面板、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面 板中,而作为承载元件的盖板。举例而言,在显示面板中,上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复 合式触控覆盖板2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3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4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500可作为承载彩色滤光元件和/或主动元件阵列的基板,以使显示面板同时具备挠曲性 以及对于外力冲击时的耐受性。以下将以图6举例说明上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复合 式触控覆盖板2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3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4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500 如何应用于触控面板中。
[0076]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 图6,本实施例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600包括高分子层610、纤维层620以及触控感测层TS, 其中高分子层610以及纤维层620可采用上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1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2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3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400、复合式触控覆盖板500的架构、材质以 及形成方法。
[0077] 触控感测层TS配置于复合式触控覆盖板600的内面S2,并且高分子层610位于 触控感测层TS与纤维层620之间。进一步而言,复合式触控覆盖板600中纤维层620的一 侧为触控面S1,即使用者的触控侧,且也为落球试验时的受冲击侧。当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600进行落球试验或受到外力的冲击时,位于触控面S1的纤维层620在第一时间受到外力 的冲击。由于纤维层620具备相对高的刚性,可抵抗外力的冲击,因此可避免受冲击侧直接 破裂。此外,当应力下传时,位于纤维层620下的高分子层610可吸收应力,而避免复合式 触控覆盖板600从内部或底部龟裂(例如从高分子层610龟裂)。如此一来,在外力的冲击 时,复合式触控覆盖板600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TS可以是直 接形成在靠内面S2侧的透明感测电极或是肉眼不易看见的金属或金属细线。在其他实施 例中,触控感测层TS可以是一触控感测基板,粘合在靠内面S2侧,其中触控感测基板例如 是一片单面或双面具有透明电极或是金属、金属细线的透明基板。须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 例中,触控感测基板也可以是二片均具有透明电极或是金属、金属细线的透明基板。上述透 明基板可以是玻璃、塑胶基板,或是薄膜。
[0078]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图6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600与一显示面板(未示出)整合 成一触控显示面板时,触控感测层TS例如是位于高分子层610与显示面板之间。因此,纤 维层620及高分子层610可保护触控感测层TS以及显示面板,且在外力的冲击时,通过高 分子层610的吸收冲击能力的特性,可避免因应力下传而造成显示面板龟裂。如此一来,可 使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0079]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由抵抗冲击能力相对高的纤维层以及吸收 冲击能力相对高的高分子层所构成,因此在复合式触控覆盖板或应用此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的面板进行落球试验或受到外力的冲击时,位于触控面的纤维层因具有刚性而可抵抗外力 的冲击,避免受冲击的触控面直接破裂,且当应力下传时,位于纤维层下的高分子层可吸收 应力,而避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或应用此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面板从内部或底部龟裂。如 此一来,在外力的冲击时,复合式触控覆盖板以及应用此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面板可具有 良好的耐受性。
[008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 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 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定义有一触控面以及一与该触控面相对的内 面,该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包括: 一均质的高分子层;以及 一纤维层,位于该高分子层的一侧,且偏向该触控面,该纤维层的厚度与该高分子层的 厚度比在1:9至1:49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层的厚度与该高分 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19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层的材质包括聚 碳酸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三醋酸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亚酰胺树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层的材质包括玻璃 纤维、碳纤维、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层的材质还包括一 高分子基质,且该玻璃纤维、该碳纤维、该塑胶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分布在该高分 子基质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基质的材质与该 高分子层的材质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层通过一接合层贴 附在该高分子层上。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层的材质还包括玻 璃质间隙物或塑胶质间隙物或上述二者的混合物,以支撑于该玻璃纤维、该碳纤维、该塑胶 纤维或上述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整 体厚度在〇. 3毫米至2毫米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触控覆盖板的整 体雾度在2%至2. 5%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层包括有多个子 层。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些子层至少一者通过 一接合层贴附于该高分子层,且该纤维层以及该接合层的总和厚度相对于该高分子层的厚 度的比在1:9至1:49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硬化层,配置在该纤维层上;以及 一第二硬化层,配置在该高分子层下,且该纤维层以及该高分子层位于该第一硬化层 与该第二硬化层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硬化层的铅笔硬 度在4H至9H之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硬化层的铅笔硬 度小于1H。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硬化层以及该第 二硬化层的厚度分别小于10微米。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触控感测层,其 中该高分子层位于该触控感测层与该纤维层之间。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测层是透明感 测电极、金属感测电极或金属细线感测电极的至少一者。
19. 一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定义有一触控面以及一与该触控面相对的内 面,该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包括: 一均质的高分子层;以及 一纤维层,位于该高分子层的一侧,且偏向该触控面,该高分子层相对该纤维层柔软。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层的厚度与该高 分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49之间。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层的厚度与该高 分子层的厚度比在1:9至1:19之间。
22. -种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其特征在于,定义有一触控面以及一与该触控面相对的内 面,该复合式触控覆盖板包括: 一高分子层;以及 一纤维层,位于该高分子层的一侧,且偏向该触控面,该纤维层的厚度与该高分子层的 厚度比在1:9至1:49之间。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4216553SQ20131029969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3日
【发明者】吴育骅, 黄湘霖, 洪钲杰, 康恒达, 王文俊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