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852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其运作方法,包括内置摄像头,面部信息处理模块,智能分析服务器和存储模块,其中,所述内置摄像头通讯连接面部信息处理模块,其用于进行图像采集,并对人脸进行定位;所述面部信息处理模块通讯连接存储模块,其用于对内置摄像头定位的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并与存储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所述智能分析服务器通讯连接面部信息处理模块,其用于判断提取的人脸特征与存储的人脸特征的符合度,并执行相关的命令;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人脸信息。通过结合车内的人机交互系统和手机,使得车辆的使用是在车主的监控下进行,大大提升的汽车的科技感和安全性。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以及相关行业,具体涉及ー种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当前高级汽车越来越强调科技感,高科技装备配置的越来越多,厂家也越来越强调人车交互的功能,而人像识别技术在移动终端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课题是将在移动终端领域正得到广泛应用的人像识别技术引入汽车领域,作为ー种新型的人机交互系统。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其运作方法,通过识别操作者的身份进而启动相关车内设定。系统在被触发时会通过内置摄像机扑捉人像信息,进行图像采集,对人脸进行定位,提取脸部特征,与系统内存储的车主的脸部特征进行对比。
[0004]本系统涉及到的主要部件有内置摄像头、面部信息处理模块、智能分析服务器、存储模块、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点火开关控制模块、空调系统控制模块、音响系统控制模块等。通过对操作者的面部特征进行识别并储存,进而启动车内各项设定并通知车主。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包括内置摄像头,面部信息处理模块,智能分析服务器和存储模块,其中,
[0007]所述内置摄像头通讯连接面部信息处理模块,其用于进行图像采集,并对人脸进行定位;
[0008]所述面部信息处理模块通讯连接存储模块,其用于对内置摄像头定位的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并与存储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0009]所述智能分析服务器通讯连接面部信息处理模块,其用于判断提取的人脸特征与存储的人脸特征的符合度,并执行相关的命令;
[0010]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人脸信息。
[0011]进ー步地,还包括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其用于在人脸特征对比失败后向绑定的手机发送面部特征识别请求,并接收手机发回的相关指令,反馈给智能分析服务器。
[0012]进ー步地,还包括点火开关控制模块,其通讯连接智能分析服务器,并可在智能分析服务器控制下用于负责控制点火开关。
[0013]进ー步地,还包括空调系统控制模块,其通讯连接智能分析服务器,并可在智能分析服务器控制下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各项设定。
[0014]进ー步地,还包括音响系统控制模块,其通讯连接智能分析服务器,并可在智能分析服务器控制下用于控制音响系统的各项设定。[0015]进ー步地,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系统的其他各项设定。
[0016]上述人机交互系统的运作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0017](I)系统被触发,通过内置摄像机扑捉人像信息,进行图像采集,对人脸进行定位;
[0018](2)面部信息处理模块提取脸部特征,与系统内存储的车主的脸部特征进行对比;
[0019](3)人脸特征识别成功后,智能分析服务器启动Owner模式,对点火开关进行解锁,并恢复预置的车内各项设置。
[0020]进ー步地,步骤(3)中各项设置包括座椅记忆位置、方向盘高度、空调温度、音量、选曲和/或其他各项相关设定。
[0021]进ー步地,进ー步包括如下步骤:
[0022](4)若人脸特征识别不成功,则将识别的脸部图片保存至存储器;
[0023](5)内置的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图片信息和面部识别请求至车主绑定的手机;
[0024](6)车主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系统进行面部特征识别,车主如果同意,则将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系统进行解锁,如果不同意,则车辆锁止。
[0025]进ー步地,手机识别成功后发送信息至车内的无线接收设备,智能分析服务器启动Guest访问模式,点火开关解锁,车内各项设置启动到初始值。
[0026]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结合车内的人机交互系统和手机,使得车辆的使用是在车主的监控下进行,大大提升的汽车的科技感和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发明系统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为本发明多种实施方式中的ー种优选实施例。
[0029]參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系统在被触发时会通过内置摄像机扑捉人像信息,进行图像采集,对人脸进行定位,提取脸部特征,与系统内存储的车主的脸部特征进行对比。
[0030]人脸特征识别成功后,智能分析服务器启动Owner模式,对点火开关进行解锁,并恢复预置的车内各项设置,包括座椅记忆位置、方向盘高度、空调温度、音量、选曲和其他各项相关设定。
[0031]若人脸特征识别不成功,则将识别的脸部图片保存至存储器,并由内置的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图片信息和面部识别请求至车主绑定的手机,车主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系统进行面部特征识别,车主如果同意,则将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系统进行解锁,如果不同意,则车辆锁止。手机识别成功后发送信息至车内的无线接收设备,智能分析服务器启动Guest访问模式,点火开关解锁,车内各项设置启动到初始值。
[0032]本系统涉及到的主要部件有内置摄像头、面部信息处理模块、智能分析服务器、存储模块、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点火开关控制模块、空调系统控制模块、音响系统控制模块
坐寸o[0033]?内置摄像头:负责进行图像采集,并对人脸进行定位;
[0034]?面部信息处理模块:负责对定位的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并与存储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0035]?智能分析服务器:负责判断提取的人脸特征与存储的人脸特征的符合度,并执行相关的命令;
[0036]?存储模块:负责存储人脸信息和各项设定;
[0037]?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负责在人脸特征对比失败后向绑定的手机发送面部特征识别请求,并接收手机发回的相关指令,反馈给智能分析服务器;
[0038]?点火开关控制模块:负责控制点火开关;
[0039]?空调系统控制模块:负责控制空调系统的各项设定;
[0040]?音响系统控制模块:负责控制音响系统的各项设定。
[004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摄像头,面部信息处理模块,智能分析服务器和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内置摄像头通讯连接面部信息处理模块,其用于进行图像采集,并对人脸进行定位; 所述面部信息处理模块通讯连接存储模块,其用于对内置摄像头定位的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并与存储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所述智能分析服务器通讯连接面部信息处理模块,其用于判断提取的人脸特征与存储的人脸特征的符合度,并执行相关的命令;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人脸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其用于在人脸特征对比失败后向绑定的手机发送面部特征识别请求,并接收手机发回的相关指令,反馈给智能分析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火开关控制模块,其通讯连接智能分析服务器,并可在智能分析服务器控制下用于负责控制点火开关。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干,还包括空调系统控制模块,其通讯连接智能分析服务器,并可在智能分析服务器控制下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各项设定。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干,还包括音响系统控制模块,其通讯连接智能分析服务器,并可在智能分析服务器控制下用于控制音响系统的各项设定。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系统的其他各项设定。
7.如权利要求1-6所述人机交互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1)系统被触发,通过内置摄像机扑捉人像信息,进行图像采集,对人脸进行定位; (2)面部信息处理模块提取脸部特征,与系统内存储的车主的脸部特征进行对比; (3)人脸特征识别成功后,智能分析服务器启动Owner模式,对点火开关进行解锁,并恢复预置的车内各项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机交互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各项设置包括座椅记忆位置、方向盘高度、空调温度、音量、选曲和/或其他各项相关设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人机交互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干,进ー步包括如下步骤: (4)若人脸特征识别不成功,则将识别的脸部图片保存至存储器; (5)内置的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图片信息和面部识别请求至车主绑定的手机; (6)车主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系统进行面部特征识别,车主如果同意,则将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系统进行解锁,如果不同意,则车辆锁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机交互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机识别成功后发送信息至车内的无线接收设备,智能分析服务器启动Guest访问模式,点火开关解锁,车内各项设置启动到初始值。
【文档编号】G06F3/01GK103455143SQ201310367536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罗伟, 金忠恩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