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连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151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卡扣连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卡扣连动结构,设置一可抽换模组内,用以将所述可抽换模组卡固于一机壳,这于应用在伺服器主机内的各个可抽换模组。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包含有一把手、一卡扣元件与一弹簧。本实用新型设计是利用设计在模组内的卡扣结构来卡固外部的机壳以连到固定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上,施力扳动所述可抽换模组上的把手即可连动所述卡扣元件并释放所述可抽换模组。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利用将卡固结构设置在模组内部而不是在模组外,节省在模组外部设计卡固结构的空间,在机壳内空间受限的情況下仍可利用此设计,以方便固定与抽换所述可抽换模组。
【专利说明】卡扣连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连动结构,尤指一中把手连动卡扣的隐藏式设计,其适应用 在伺服器主机内的各种可抽换模组上,可应用模组内部的固定结构来卡扣外部的机箱,并 利用连动结构连达成省力效果,可改善先前技术中模组体积较大以及机箱内部空间不足的 问题,尤指一种卡扣连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电脑产业迅速发展,几乎每个小家庭都有一台以上的家用电脑主机,而因 应云端时代的来临,资料中心更是在高速扩张当中,而不伦是家用主机、大公司的大型电脑 主机又或是资料中心的伺服器主机,为了组装容易以及方便拆装来进行维护或更换,往往 将主机内的各种装置设计成可抽换的模组,如:可抽换的风扇模组、硬碟模组以及电源模 组等。
[0003] 习知技术中的可抽换模组大多为利用模组本身的外壳上所做的固定机构来卡/ 扣/勾另外的固件而达成固定所述模组的目的,在即可内空间足够的情況下,此先前技术 的方法并无问题,但主机机壳的体积日益缩减,故使用先前技术中的方法来设计可抽换模 组会有模组体积过大的问题存在。简而言的,当主机机壳内的空间受限于设计或者加工上 的限制时,则有必要缩小模组的摆放空间,但又必须保有可供固定模组的固定装置或结构, 而先前技术因为将固定结构设计在模组上故会造成模组的体积较大。又或者,当模组内的 空间需要尽可能的摆放更多的元件而无空间设计固定结构时,先前技术中并无满足此需求 的设计。另外,先前技术中,模组的手柄与卡勾为个別独立的设计,此方式不僅不方便使用 更会造成空间的浪费。综上所述,习知技术并无法提出一种方便使用而又能尽可能的将可 抽换模组的体积有效利用的设计。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卡扣连动结构,其这应用在伺服器主机内的各种可抽换 模组上,以解決先前技术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连动结构,用以将一可抽换模组卡固于一机壳上。所述 卡扣连动结构被安装于可抽换模组的内部并包含有一把手、一卡扣元件以及一弹簧,这与 应用在伺服器主机或一般主机内的各种可抽换模组,如:可抽换的硬碟模组、风扇模组以 及电源模组等。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扣连动结构,乃利用将固定结构设置在模组内部而取代先前 技术中将固定结构设置在模组外部的设计。使用上,在模组内部的卡勾会凸出于模组外并 与机壳卡合,进而固定所述模组。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透过将先前技术中分別设 置的把手与卡扣元件作一结合,将把手传动时即可连动地将卡扣元件的卡勾退出于机壳上 的卡固孔,进而释放所述模组,具有方便使用的效果。模组被释放后,使用者便可施力抽出 所述可抽换模组进行替换或者维护等作业。需特別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以把手 连动卡勾的设计精神,故把手与卡扣元件及弹簧不限于一个,有时为了更加稳固的固定,也 可设计为两把手控制一个卡扣元件,或是一把手控制两个卡扣元件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内。
[0007] 本实用新型被应用在机箱中的可抽换模组时,使用者只需将把手下压传动,即可 利用把手与卡扣元件的连动实际来使卡勾内缩并退出所述机壳,进而释放所述可抽换模 组。而当使用者停止下压所述把手后,弹簧即可顶持所述卡扣元件以使所述卡勾回复凸出 于所述可抽换模组的外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上,施力下压把手再往外施力即可抽出所述可 抽换模组,而安装可抽换模组时,只需将所述可抽换模组置于这当位置再施力将其往内推 即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其将固定结构设置在模组内部的隐藏式设计,故模组外部不 需设计有固定结构而使模组的体积可以被最佳地利用,故在机壳内空间受限的情況下,或 模组外部设计空间不足时,仍可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来固定与抽换模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装置及其有益技术效果 进行详细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卡扣连动结构的立体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卡扣元件的立体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连动结构结合可抽换模组在固定状态时的立体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连动结构结合可抽换模组在释放状态时的立体图。
[0013] 图中标记:1、卡扣连动结构;2、可抽换模组;11、把手;12、卡扣元件;13、弹簧; 21、螺丝轴;111、第一斜面;121、第二斜面;122、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001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同与先前技术的设计,用以改善先前技术中可抽换模组体 积较大,或机箱内空间不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是以将固定结构设置在模组内部的隐 藏式设计来缩减模组的体积,以此设计方式来设计伺服器主机或电脑主机中的各种可抽换 模组时,因为避免了先前技术中需要在模组的外壳上设计有可供固定的结构,因而可使模 组的体积有效地被利用而不影响使用的方便性。另外,把手与卡扣元件的连动结合可方便 使用并有效利用空间。综合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兼具了缩小模组体积与操作方便的特 性,在机壳内空间受限的情況下仍可利用此设计来固定与抽换模组。
[0016]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进行一细部的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 供一种应用在可抽换模组上的卡扣连动结构1,而可抽换模组2可为伺服器主机或电脑主 机中的硬碟,风扇或电源等。本专利的卡扣连动结构1包含有一把手11、一^^扣元件12以 及一弹簧13。所述把手11具有一第一斜面111并透过一螺丝轴21来枢接于一可抽换模组 2上。所述卡扣元件12具有一第二斜面121以及一卡勾122,所述卡勾122乃用以穿过可 抽换模组2的外壳而卡扣在机壳上。所述弹簧13设于所述卡扣元件12上,用来顶持所述 卡扣元件12以使所述卡勾122凸出于所述可抽换模组2的外并扣合于机壳上。所述卡扣 连动结构1为设置在模组2内部的设计因此可避免需在模组2外部设计固定结构,进而有 效利用空间并缩减模组2的体积。
[0017] 以下将对个別主要元件做一说明。请参考图1,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 体施例的卡扣连动结构的立体图。由图1可知,本专利的卡扣连动结构1为把手11连动卡 扣元件12的设计。此卡扣连动结构1乃是被设计在可抽换模组的内部,而把手11本身可 为可抽换模组外观的肋条且透过一螺丝轴21来枢接于可抽换模组上。透过把手11的第一 斜面121与卡扣元件12的第二斜面121的配合,可在传动把手11的同时使卡扣元件12的 卡勾122往模组内部内缩,进而释放所述可抽换模组。而弹簧13可再将卡扣元件12顶向 模组外部,把手11也连动地回复原位。
[0018] 为了更清楚的看到本专利的卡扣连动结构的细部构造,请参考图2,图2所示根据 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卡扣元件的立体图。由图2可知,卡扣元件12为一可活动的 卡固结构,弹簧13位于卡扣元件12与一模组内部的固定件的间,第二斜面121乃用来与把 手形成连动结构,而卡勾122乃用以穿过可抽换模组的外壳而卡扣在机壳上。需特別注意 的是,在图2中的弹簧13虽为两个,但本专利并不对弹簧13的数量多加限制,弹簧13的用 途为顶持所述卡扣元件12,使其凸出于可抽换模组的外而卡扣在机壳上,故弹簧13的数量 也可为一个甚至多个。
[0019] 以下将对本专利的卡扣连动结构的安装环境做一描述。请参考图3、4,图3所示根 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连动结构结合可抽换模组在固定状态时的立体图,图4所示,根据本 实用新型的卡扣连动结构结合可抽换模组在释放状态时的立体图。由此两个可看出本专利 的卡扣连动结构1应用于可抽换模组2时的相对位置。卡扣连动结构1位于可抽换模组2 的内部,卡勾122可穿出模组外壳上的一孔洞而卡固在机壳上以便固定所述可抽换模组2。 把手11可为模组2的外观肋条的其中的一,而因为把手11乃枢接于模组2的一螺丝轴21 上,故可以传动。
[0020]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连动结构的作动方法做一描述。请再图3、4所示,由 图3可看出,在固定状态时,卡勾122会凸出于可抽换模组2的外以卡固在机壳上。而图4 所示了当把手11被下压转动后,卡勾122被连动地往内缩回模组2的内的状态,此即为释 放状态。而连动结构的设计是采用用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21的匹配,当把手11被下 压转动时,第二斜面121会受一向内的作用力,进而使卡扣元件12往内缩回至模组2的内 部。而当使用者停止下压所述把手11后,弹簧13即可顶持所述卡扣元件12以使所述卡勾 122回复凸出于所述可抽换模组2的外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上,施力下压把手11再往外施 力即可抽出所述可抽换模组2进行替换或者维护等作业。而安装可抽换模组2时,只需将 所述可抽换模组2置于这当位置再施力将其往内推即可,相当简易且方便操作。
[0021] 需特別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设计在模组内部的卡扣连动结构以及以把 手连动卡勾的设计精神。故把手与卡扣元件及弹簧都不限于一个,有时为了更加稳固的固 定,也可设计为两把手控制一个卡扣元件,或是一把手控制两个卡扣元件等都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举例来说,图3与图4的实施例所示的为一把手与一位于模组右端的卡 扣元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设计,卡扣元件也可设于模组左端,甚至以一把手同时控 制左右两端共两个卡扣元件也可,一切都看使用者的需求而可更改设计方式。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连动结构兼具了缩小模组体积与操作方便的特性。 以此方式来设计主机中的模组抽换系统的优点是:固定件位于模组内部,故可省去在模组 外设计固定结构的空间而缩减模组的体积或使模组的体积可以被最佳地利用,在机壳内空 间受限的情況下仍可利用此隐藏式设计来固定与抽换模组。在操作上而言,因为连动的设 计整合了把手与卡扣元件的功能,故以单手即可省力地完成释放模组与抽出模组的动作, 相当易于使用。总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满足了在机壳内空间不足时仍然具有能抽换 模组的设计的要求,在使用上也满足了方便操作、省力且易于使用的使用者需求。
[0023] 由以上脚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 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 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属于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围内。因 此,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围应所述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 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1. 一种卡扣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抽换模组,用以将所述可抽换模组卡固 与一机壳,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包含有 : 一把手,可传动地枢接与所述可抽换模组,所述把手具有一第一斜面; 一卡扣元件,具有一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二斜面以及一卡勾,所述第一斜面与 所述第二斜面互相接触; 一弹簧,设置所述卡扣元件上,用来顶持所述卡扣元件以使所述卡勾凸出与所述可抽 换模组外并扣合于所述机壳上;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把手接受一下压力时,兼由所述把手的所第一斜面与所述卡扣元 件的所述第二斜面的连动,可使所述卡勾内缩并退出所述机壳,进而释放所述可抽换模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一卡固孔,所述卡扣 系扣合与所述卡固孔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接受所述下压力时,所述 卡勾内缩并退出所述卡固孔,进而释放所述可抽换模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换模组包含有一螺丝轴, 所述把手枢接于所述螺丝轴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可以是一机箱的一坚隔 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可以是一伺服器的机箱。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可以是一个人电脑的机 箱。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换模组可以是一可抽换 硬碟或一可抽换风扇。
【文档编号】G06F1/18GK203838620SQ201420043415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林俊成 申请人: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