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主机即时切换分享通用串行总线电子设备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766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提供主机即时切换分享通用串行总线电子设备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提供主机即时切换分享通用串行总线电子设备的电子装置,包含多个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控制器模块、一微处理器、一优先顺序判断模块、一USB主控制器模块以及一USB集线器模块。该些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收发一主机的USB电性讯号。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产生多个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于一存储器中,而每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经建构以因应于该USB集线器模块与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状态来产生一USB电子设备列举讯号,并经由每一该些USB设备控制器模块传送至该主机。该优先顺序判断模块经建构以依据该USB电子设备的可用性,将该主机对于USB电子设备的USB电性讯号经由USB主控制器模块以及USB集线器模块传送至该USB电子设备。【专利说明】提供主机即时切换分享通用串行总线电子设备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电子装置,尤其是提供主机即时切换及分享USB电子设备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目前已经是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手持装置、智能手机以及智能电视…等产品中最主要的标准接口之一,电脑使用者已离不开USB装置所带来的便利。依照通用串行总线的规范,一台电脑虽可以通过通用USB集线器(USBhub)以连接多个不同的USB设备,但却无法与其他电脑共用。对于拥有两台或以上的电脑,而需要共享一个USB设备时,例如:USB键盘、USB鼠标、USB扬声器、USB硬盘、USB列表机或USB扫描器等等,使用者必须要将这些USB设备在两台电脑之间不断地做插入及拔除的动作后才能交换使用,如此方法不仅耗时而且也无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揭示一种电子装置,用以耦接于至少一主机及至少一USB电子设备之间。该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控制器模块、一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一USB主控制器模块、一USB集线器模块与一微处理器。第一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主机的一第一主机。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相对应于该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USB主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经由一USB集线器模块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USB电子设备的一第一USB电子设备。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一主机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向该第一主机列举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以及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USB集线器模块向该USB主控制器模块列举该第一USB电子设备。[000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产生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于一存储器中。[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一主机列举该第一USB电子设备。[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一优先顺序判断模块,经建构以依据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可用性将来自该第一主机的一USB电性操作讯号经由该USB主控制器模块与该USB集线器模块传送至该第一USB电子设备。[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一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主机的一第二主机,以及一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相对应于该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其中该微处理器因应于该第二主机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向该第二主机列举该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USB主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经由该USB集线器模块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USB电子设备的一第二USB电子设备,以及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二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USB集线器模块向该USB主控制器模块列举该第二USB电子设备。[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二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一主机列举该第二USB电子设备。[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二主机列举该第一USB电子设备。[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二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二主机列举该第二USB电子设备。[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包含一过滤器,经建构以储存一USB电子设备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以及一USB收发器、一USB序列接口引擎,经建构以因应于来自该第一主机的一USB电性讯号,就该USB电性讯号中的设备地址及端点地址与该过滤器中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予以比对。[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设定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实际地址,并提供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一数据传输模块,经建构以传送该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至另一电子装置,并经建构以接收来自该另一电子装置的另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另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包含与该另一电子装置相电性连接的另一USB电子设备的相关数据,其中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另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经由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一主机列举该另一USB电子设备。[001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揭示一种USB电子设备共享方法,该方法包含提供一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于一第一电子装置中,该第一电子装置用以耦接于至少一主机及至少一USB电子设备之间,经由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列举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USB电子设备于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子装置且相对应于该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的该至少一主机的一第一主机,以及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可用性,将该第一主机的电性讯号传送至该第一USB电子设备。[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提供一第二USB集线器模块于该第一电子装置中,经由该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列举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该第一USB电子设备于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子装置且相对应于该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的该至少一主机的一第二主机,以及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可用性,将该第二主机的USB电性讯号传送至该第一USB电子设备。[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与该第一主机数据传输的期间,因应于来自该第二主机对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USB电性讯号,发送一否定应答的数据封包至该第二主机。[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与该第二主机数据传输的期间,因应于来自该第一主机对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USB电性讯号,发送一否定应答的数据封包至该第一主机。[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子装置,提供一包含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相关数据的第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经由一通信协议接收来自一第二电子装置的第三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该第二电子装置电性连接于一第三主机与一第三USB电子设备之间,且该第三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包含该第三USB电子设备的相关数据,以及经由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列举该第三USB电子设备于该第一主机。[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包含经由该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列举该第三USB电子设备于该第二主机。[0023]在本揭露的上述实施例中,已完成列举程序的主机与USB电子设备之间只要该等主机或USB电子设备未拔除,则该等主机与USB电子设备之间的切换皆无需重新列举。因此,本揭露能使多部主机分享多个USB电子设备的资源,且在多主机与多USB电子设备的运用中,能有效率地达成主机与USB电子设备之间的切换。[0024]上文中已经概略地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为能更佳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构成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标的其它技术特征。[0025]就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
】中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应可了解以下文中所揭示的概念与特定实施例为基础,便能轻易地修改或设计出其它结构而实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
】中普通技术人员亦应可了解这类等效的建构并未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26]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子装置与主机及电子设备的系统示意图;[0027]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图1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0028]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0029]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分享系统的方块图;[0030]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分享方法流程图;以及[003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分享方法流程图。[0032]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33]10电子装置[0034]10’电子装置[0035]11主机[0036]12USB电子设备[0037]13USB设备控制器模块[0038]14微处理器[0039]15第一存储器[0040]16虚拟USB集线器模块[0041]17第二存储器[0042]18优先顺序判断模块[0043]19USB集线器模块[0044]20控制暂存器[0045]21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过滤器[0046]22输出存储缓冲区[0047]23输入存储缓冲区[0048]24USB数据收发器[0049]25USB序列接口引擎[0050]26USB主控制器模块[0051]261数据输出区[0052]262数据输入区[0053]27数据传输单元[0054]30电子设备分享系统[0055]S501步骤[0056]S503步骤[0057]S505步骤[0058]S601步骤[0059]S603步骤[0060]S605步骤[0061]A第一电子装置[0062]B第二电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6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子装置10与主机11及通用串行总线电子设备12的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电性连接于主机11及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电子设备12之间,且经建构以使主机11依据USB电子设备12的可用性来操作USB电子设备12。[006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包含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s,FPGA)芯片、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1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0C)。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主机11包含例如:个人电脑、手提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USB电子设备12则包含例如:USB人机操作接口装置、USB储存装置、USB印表机或其他USB电子设备。[0065]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以及图1的电子装置10的方块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电子装置10包含多个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一微处理器14、一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一USB主控制器模块26及一USB集线器模块19。[0066]微处理器14稱接于一第一存储器15,且经建构以执行位于第一存储器15的程序指令以产生多个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于第二存储器17中,而每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对应至多个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之一。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器15包含闪存,而第二存储器17则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0067]另,微处理器14藉由执行位于第一存储器15的该程序指令以持续侦测是否有主机11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10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以及持续侦测是否有USB电子设备12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10的USB集线器模块1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USB集线器模块19包含一USB集线器。[0068]当多个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被产生于第二存储器17中时,每一虚拟USB集器线模块16的端点数据缓冲区亦同时被产生于第二存储器17中。另,每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的设备地址及端点地址经由控制暂存器20(controlregister)储存于一相对应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过滤器21、输出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hashtable,图中未绘示)以及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哈希表(图中未绘示)中。[0069]当微处理器14经由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侦测到一主机11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10时,微处理器14因应于该连接状态产生一USB电性连接讯号,并经由与该主机11相对应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传送至该主机11。接着,主机11开始传送USB电性数据讯号至该相对应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该USB电性数据讯号包含有效的USB交握信号。此外,该USB电性数据讯号由USB数据收发器24接收,然后由USB序列接口引擎25(serialinterfaceengine)解码并就包含在USB电性数据讯号中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与过滤器21中所储存的设定数据(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作比对。确定为有效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后,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即将该USB电性数据讯号传送至输出存储缓冲区22,并与其中的哈希表进行有效数据(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的比对。[0070]接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依据输出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的比对结果,将该USB电性数据讯号的有效数据由输出存储缓冲区22传送至第二存储器17中相对应于该有效数据端点地址的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的端点数据缓冲区(图中未绘示)内,并产生输出完成的中断(Interrupt)讯号至微处理器14。又,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于输出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中以及于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哈希表中,对该设备(USB集线器模块16)对应的端点地址设置需等待的标记,并于主机11后续的数据阶段(datastage)或状态阶段(statusstage)时,暂时持续地对主机11输出否定应答(Negative-Acknowledgment,NAK)的数据回馈封包,而让主机11处于等待的状态。[0071]由于该USB电性数据讯号的接收对象(设备地址)为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故该输出完成中断讯号交由微处理器14中的虚拟集线器模块程序来加以处理。该程序依据有效数据的格式,并按照USB集线器的标准列举流程以产生一连续的USB设备列举数据封包。该些USB设备列举数据封包经由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传送至主机11以列举该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其中,该标准列举流程包含将需要回复主机11的数据放入输入存储缓冲区23中,并设置哈希表。当主机11产生输入要求的USB电性讯号时,经检查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哈希表中有相对应回复主机11的数据的等待输入旗标后,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即将该USB设备列举数据封包送出至主机11。[0072]当USB电子设备12电性连接至电子装置10时,微处理器14执行控制USB主控制器模块26的程序指令,通过USB主控制器模块26及USB集线器模块19,以标准的列举方式循序读取并分析USB电子设备12的装置描述(devicedescriptor)与组态描述(configurat1ndescriptor),并设定USB电子设备12的实际地址(physicaldeviceaddress),以及经由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向主机11列举该USB电子设备12。又,微处理器14因应于USB电子设备12的装置描述、组态描述及实际地址,于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过滤器21、输出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及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哈希表中,建立索引数据以供主机11操控USB电子设备12时的参考。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USB主控制器模块26包含一USB主控制器。[0073]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耦接于多个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经建构以依据该USB电子设备12的可用性,将主机11的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通过USB主控制器模块26以及USB集线器模块19传送至该USB电子设备12,以使主机11操作该USB电子设备12。[0074]当USB电子设备12电性连接于USB集线器模块19时,若主机11欲操作USB电子设备12,主机11会产生一标准的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至电子装置10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USB数据收发器24接收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接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USB序列接口引擎25解码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并由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过滤器21比对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中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后,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被传送至输出存储缓冲区22中。[0075]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依据输出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的比对结果,若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的该设备地址与该端点地址为USB电子设备12,则于输出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中以及于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哈希表中,对该USB电子设备12对应的端点地址设置需等待的标记。又,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在主机11后续的数据阶段或状态阶段时,暂时持续地对主机11输出否定应答(NAK)的数据回馈封包,而让主机11处于等待的状态。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会依据USB电子设备12的可用性来判断USB电子设备12是否有未完成的命令或通信。若USB电子设备12处于空闲的状态,则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因应于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将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的该设备地址由主机11对USB电子设备12修改成USB主控制器模块26对USB电子设备12所设置的实际地址,并复制至USB主控制器模块26的数据输出区261。USB主控制器模块26将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经由USB集线器模块19传送至该USB电子设备12。[0076]USB电子设备12因应于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产生一USB电性回馈讯号经由USB集线器模块19、USB主控制器模块26的数据输入区262至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将该USB电性回馈讯号的数据封包中的实际位置改为主机11对USB电子设备12的虚拟位置后,放置于相应于主机11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输入存储缓冲区23,并设定其中的哈希表。当主机11对于USB电子设备12产生数据输入的要求时,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经由比对哈希表后,将有效的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相对应于该输入要求的数据传送至主机11。[0077]另,于主机11与USB电子设备12的通信过程中,若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判断该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需等待时,意即USB电子设备12处于不可用的状态时,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会持续等待,直到USB电子设备12处于可用的状态后,才使主机11与USB电子装置12开始进行通信。[0078]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多个主机11经由电子装置10以同时分享使用多个USB电子设备12的机制,意即电子装置10可同时对不同主机11做多个USB电子设备12的列举及通信,并藉由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及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使得该些主机11于切换使用该些USB电子设备12时,不需重新列举该些USB电子设备12于该些主机11,以避免中断该些主机11与该些USB电子设备12的连线。又,本实用新型的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及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可使单一USB电子设备12仅为单一主机11所使用,抑或为达成基于管理的目的,而使得某些主机无法使用某些特定的USB电子装置,抑或使得某些主机只能使用某些特定的USB电子装置,从而增加使用USB电子设备的安全机制。举例而言,可经由锁定厂商识别码(vendoridentifier;VID)与产品识别码(productidentifier;PID),以使某一主机能使用某特定的USB电子装置,或使该主机无法使用该特定的USB电子装置。另,亦可经由锁定产品分类(class),使得某一主机能使用某特定类别的USB电子装置,或使该主机无法使用该特定类别的USB电子装置。[0079]在某些现有技术中,主机与USB电子设备之间为一对一的关系,当另一主机欲使用同一USB电子设备时,则必须让原主机与该USB电子设备断线,然后与另一主机连线并重新列举该USB电子设备。然而在本揭露中,已完成列举程序的主机与USB电子设备之间只要该等主机或USB电子设备未拔除,则该等主机与USB电子设备之间的切换皆无需重新列举。因此,本揭露能使多部主机分享多个USB电子设备的资源,且在多主机与多USB电子设备的运用中,能有效率地达成主机与USB电子设备之间的切换。[0080]举例而言,假设电子装置10分别经由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连接于一第一主机、一第二主机,并经由USB集线器模块19连接于一第一USB电子设备以及一第二USB电子设备,且该等主机与该等USB电子设备之间的列举程序已完成。当第一主机与第一USB电子设备进行运作数据传送时,电子装置10的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以NAK信号回应来自第二主机对于第一USB电子设备的USB电性讯号,而当第一主机与第二USB电子设备进行运作数据传送时,电子装置10的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以NAK信号回应来自第二主机对于第二USB电子设备的USB电性讯号。反之亦然,即当第二主机与第一或第二USB电子设备进行运作数据传送时,电子装置10的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以NAK信号回应来自第一主机对于第一或第二USB电子设备的USB电性讯号。又,当连线由第一主机切换至第二主机时,由于第二主机与第一以及第二USB电子设备相关的索引数据已于之前已完成的列举程序中建立于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中,因此第二主机与第一及第二USB电子设备之间无需重新列举,即可进行运作数据的传送。同理,当连线由第二主机切换至第一主机时,由于第一主机与第一以及第二USB电子设备相关的索引数据已于之前已完成的列举程序中建立于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中,因此第一及第二USB电子设备与第一主机之间无需重新列举,即可进行运作数据的传送。[008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方块图。相较于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10,该电子装置10’另包含一数据传输模块27,其耦接于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当该电子装置10’的USB集线器模块19电性连接至一USB电子设备时,该电子装置10’的微处理器14执行控制USB主控制器26的程序指令,以标准的列举方式循序读取并分析该USB电子设备的装置描述与组态描述,并设定该USB电子设备的实际地址及包装成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数据传输模块27经由一既定的通信协议将该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传送至另一电子装置10’。该电子装置10’的数据传输单元27亦可接收来自该另一电子装置10’的多个USB电性讯号数据封包。[0082]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USB电子设备分享系统30的方块图。如图4所示,系统30包含至少二电子装置A与B,其结构与功能皆为电子装置10’。第一电子装置A与第二电子装置B经由一既定的通信协议41以进行USB电性数据交换,该通信协议41可运行于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协议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信协议41可包含串行外围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内部整合电路(inter-1ntegratedcircuit;I2C)、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协议与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transmiss1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TCP/IP)、W1-Fi等等。当第一电子装置A的USB集线器模块19电性连接至USB电子设备12时,第一电子装置A的微处理器14执行控制第一电子装置A的USB主控制器模块26的程序指令,以标准的列举方式循序读取并分析USB电子设备12的装置描述与组态描述,并设定该USB电子设备12的实际地址及包装成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第一电子装置A的数据传输模块27经由一通信协议将该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传送至第二电子装置B。[0083]第二电子装置B的数据传输模块27接收到该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后,其中的微处理器14因应于USB电子设备12的装置描述、组态描述及实际地址,于第二电子装置B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过滤器21、输出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及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哈希表中建立索引数据以供主机11操控USB电子设备12时的参考。又,第二电子装置B的虚拟USB集线器模块16向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子装置B的主机11列举USB电子设备12。[0084]若主机11欲操作USB电子设备12,主机11会产生一USB电性操控讯号数据封包并传送至第二电子装置B。第二电子装置B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USB数据收发器24接收该USB电性操控讯号。接着,在第二电子装置B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USB序列接口引擎25解码该USB电性操控讯号及其中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并由过滤器21比对该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确定有效后,该USB电性操控讯号被传送至输出存储缓冲区22中,并同时于输出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中以及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哈希表中,对该USB电子设备12对应的端点地址设置需等待的标记,并由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在主机11后续的数据阶段或状态阶段时,暂时持续地对主机11输出否定应答(NAK)的数据回馈封包,而让主机11处于等待的状态。[0085]此时,第二电子装置B的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因应于存储缓冲区22的哈希表,将该USB电性操控讯号中的该设备地址由主机11对USB电子设备12修改成第一电子装置A中的USB主控制器模块26对USB电子设备12所设置的实际地址,并启动数据传输模块27以将该USB电性操控讯号经该通信协议传送至第一电子装置A的数据传输模块27。接着,第一电子装置A的数据传输模块27将该USB电性操控讯号传送至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第一电子装置A的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依据USB电子设备12的可用性来判断USB电子设备12是否有未完成的命令或通信。若USB电子设备12处于空闲的状态,则将该USB电性操控讯号复制至USB主控制器模块26的数据输出区261。最后USB主控制器模块26将该USB电性操控讯号经由USB集线器模块19传送至USB电子设备12。[0086]USB电子设备12因应于该USB电性操控讯号,产生USB电性回馈讯号,并经由第一电子装置A的USB集线器模块19、USB主控制器模块26的数据输入区262传送至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将该USB电性回馈讯号的数据,经由该通信协议传送至第二电子装置B的数据传输模块27,并经由第二电子装置B的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将该数据中的实际位置改为主机11对USB电子设备12的虚拟位置后,放置于相应于主机11的第二电子装置B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输入存储缓冲区23以及设置相对应的哈希表。当主机11对于第二电子装置B的USB电子设备12产生数据输入的要求时,位于第二电子装置B的USB设备控制器模块13的输入存储缓冲区23的相对应于该输入要求的数据会被传送至主机11。[0087]如若第一电子装置A的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判断该USB电性操控讯号数据封包需等待时,意即USB电子装置12处于不可用的状态时,第一电子装置A会将该USB电性操控讯号数据封包暂时保存,直到USB电子装置12处于可用的状态后,该优先顺序判断模块18方自动将该USB电性操控讯号数据封包传送至USB电子设备12。[008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另揭露一电子设备分享方法,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分享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于步骤S501,多个虚拟通用串行总线(USB)集线器模块被产生于一电子装置中。[0089]于步骤S50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的至少一USB电子设备经由该电子装置的该些虚拟USB集线器模块被列举于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且相对应于该些虚拟USB集线器模块的至少一主机。于步骤S505,判断该至少一USB电子设备的可用性以将该至少一主机的USB电性讯号传送至该USB电子设备。[0090]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分享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于步骤S601,多个虚拟通用串行总线(USB)集线器模块被产生于一第一电子装置与一第二电子装置中。[0091]于步骤S60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将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USB电子设备的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经由一通信协议传送至第二电子装置,并经由第二电子装置的该些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将该第一USB电子设备列举于相对应于第二电子装置的该些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二电子装置的至少一主机的一第二主机。[0092]于步骤S605,该第二主机的USB电性讯号传送至第一电子装置,并因应于第一电子装置中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可用性,经由该通信协议传送至该第一USB电子设备。[0093]于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步骤S603将电性连接于该第二电子装置的一第二USB电子设备的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经由该通信协议传送至第一电子装置,并经由第一电子装置的该些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将该第二USB电子设备列举于相对应于第一电子装置的该些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至少一主机的一第一主机。之后于步骤S605,该第一主机的USB电性讯号传送至第二电子装置,并因应于第二电子装置中该第二USB电子设备的可用性,经由该通信协议传送至该第二USB电子设备。[009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
】中普通技术人员应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露可作种种的替换及修饰。[0095]此外,本案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上文揭示的特定实施例的系统、装置、方法或步骤。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
】中普通技术人员应了解,基于本实用新型教示及揭露系统、装置、方法或步骤,无论现在已存在或日后开发者,其与本案实施例揭示者系以实质相同的方式执行实质相同的功能,而达到实质相同的结果,亦可使用于本实用新型。因此,以下的权利要求系用以涵盖用以此类系统、装置、方法或步骤。【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用以耦接于至少一主机及至少一USB电子设备之间,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主机的一第一主机;一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相对应于该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一USB主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经由一USB集线器模块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USB电子设备的一第一USB电子设备;以及一微处理器,经建构以产生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于一存储器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一主机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向该第一主机列举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以及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USB集线器模块以及该USB主控制器模块列举该第一USB电子设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一主机列举该第一USB电子设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优先顺序判断模块,经建构以依据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可用性将来自该第一主机的一USB电性操作讯号经由该USB主控制器模块与该USB集线器模块传送至该第一USB电子设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主机的一第二主机;以及一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相对应于该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其中该微处理器因应于该第二主机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二USB设备控制器模块向该第二主机列举该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USB主控制器模块经建构以经由该USB集线器模块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USB电子设备的一第二USB电子设备,以及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二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USB集线器模块以及该USB主控制器模块列举该第二USB电子设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二主机列举该第一USB电子设备。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二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一主机列举该第二USB电子设备。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二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经由该第二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二主机列举该第二USB电子设备。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USB设备控制器模块包含:一过滤器,经建构以储存一设备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以及一USB收发器以及一USB序列接口引擎,经建构以因应于来自该第一主机的一USB电性讯号,就该USB电性讯号中的设备地址及端点地址与该过滤器中的设备地址与端点地址予以比对。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设定该第一USB电子设备的实际地址,并提供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数据传输模块,经建构以传送该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至另一电子装置,并经建构以接收来自该另一电子装置的另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另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包含与该另一电子装置相电性连接的另一USB电子设备的相关数据,其中该微处理器经建构以因应于该另一USB电性列举讯号数据封包,经由该第一虚拟USB集线器模块向该第一主机列举该另一USB电子设备。【文档编号】G06F13/38GK204117142SQ201420626311【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发明者】王传杰,钟永吉,沈宗明,苏亭翰申请人:亚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