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797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该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为空腔长方体结构,由板体和侧板组成;所述板体和侧板上下两端均设有边壁,边壁上设有L型卡槽,板体的边壁后端设有U型卡槽;板体前后两端设有L型边框,前端的L型边框上设有沙拉孔,后端的L型边框设有V型卡槽;所述侧板前端设有抽芽孔,后端设有工型铆钉,分别与板体前后两端的沙拉孔和V型卡槽的位置、大小相适应。该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拆卸的优点,且该实用新型与机箱的固定方式可以和其它结构件兼容共用,同时还可保证隔板两侧模块把手的限位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器装配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集成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服务器要求实现高密度,对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器稳定性和硬件高密度之间矛盾对服务器装配的设计要求也相应增高。目前,一般服务器中隔板常用拉钉连接的方式与机箱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可以保证机箱和隔板连接紧密,但是隔板不可拆卸,无法实现机箱多模块兼容。不可拆卸的隔板不仅自身灵活性差,还使得隔板两侧的模块装卸也不灵活。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轻松拆卸,兼容性强的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为空腔长方体结构,由板体和侧板组成;所述板体和侧板上下两端均设有边壁,边壁上设有I型卡槽,板体的边壁后端设有V型卡槽;板体前后两端设有I型边框,前端的I型边框上设有沙拉孔,后端的I型边框设有V型卡槽;所述侧板前端设有抽芽孔,后端设有工型铆钉,分别与板体前后两端的沙拉孔和V型卡槽的位置、大小相适应。
[0006]所述板体和侧板上的I型卡槽方向相反,大小、位置相适应,通过侧板的I型卡槽与板体上的I型卡槽及V型卡槽相互卡和,固定连接机箱工型铆钉。
[0007]所述板体和侧板前端通过螺丝锁和沙拉孔和抽芽孔,后端通过V型卡槽卡和工型铆钉,实现板体和侧板的紧密连接。
[0008]所述板体和侧板上还设有圆孔和固定孔,板体和侧板的圆孔及固定孔大小、位置分别相适应,通过在固定孔中安装固定件实现板体和侧板的固定。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拆卸的优点,且该实用新型与机箱的固定方式可以和其它结构件兼容共用,同时还可保证隔板两侧模块把手的限位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器装配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板体,2、边壁,3、1型卡槽,44型卡槽,5、1型边框,6、沙拉孔,71型卡槽,8、圆孔,9、固定孔,10、侧板,11、抽芽孔,12、工型铆钉,13、固定件,14、机箱工型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为空腔长方体结构,由板体1和侧板10组成;所述板体1和侧板10上下两端均设有边壁2,边壁2上设有I型卡槽3,板体1的边壁2后端设有V型卡槽4 ;板体1前后两端设有I型边框5,前端的I型边框5上设有沙拉孔6,后端的I型边框5设有V型卡槽7 ;所述侧板10前端设有抽芽孔11,后端设有工型铆钉12,分别与板体1前后两端的沙拉孔6和卩型卡槽7的位置、大小相适应。
[0017]所述板体1和侧板10上的I型卡槽3方向相反,大小、位置相适应,通过侧板10的I型卡槽3与板体1上的I型卡槽3及V型卡槽4相互卡和,固定连接机箱工型铆钉14。
[0018]所述板体1和侧板10前端通过螺丝锁和沙拉孔6和抽芽孔11,后端通过^型卡槽7卡和工型铆钉12,实现板体1和侧板10的紧密连接。
[0019]所述板体1和侧板10上还设有圆孔8和固定孔9,板体1和侧板10的圆孔8及固定孔9大小、位置分别相适应,通过在固定孔9中安装固定件13实现板体1和侧板10的固定。
[0020]安装时,先将板体1推入机箱,使I型卡槽3卡和机箱工型铆钉14,然后再组装侧板10。组装时,手持侧板10上的圆孔8,将侧板10从后端往前端推,使侧板10上的I型卡槽3卡和机箱工型铆钉14。此时,侧板10后端的工型铆钉12卡和V型卡槽7,前端的抽芽孔11与沙拉孔6对齐,并用螺丝锁合,使板体1和侧板10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至此,板体1和侧板10上下两端的I型卡槽3同时卡和机箱工型铆钉14,实现了隔板的限位,隔板组装完毕。组装好的隔板,板体1与侧板10上的圆孔8和固定孔9各自对齐。最后,为了使隔板结构更为稳固,将固定件13插入固定孔9即可。
[0021]拆卸时,先将固定件13取出,然后拆除隔板前端锁和抽芽孔11和沙拉孔6的螺丝,手持圆孔8,将侧板10向后端推动并取下,再将板体1取下即可。
[0022]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易于拆卸,兼容性强,还可保证隔板两侧模块把手的限位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器装配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为空腔长方体结构,由板体(I)和侧板(10)组成;所述板体(I)和侧板(10)上下两端均设有边壁(2),边壁(2)上设有L型卡槽(3),板体(I)的边壁(2)后端设有U型卡槽(4);板体(I)前后两端设有L型边框(5),前端的L型边框(5)上设有沙拉孔(6),后端的L型边框(5)设有V型卡槽(7);所述侧板(10)前端设有抽芽孔(11),后端设有工型铆钉(12),分别与板体(I)前后两端的沙拉孔(6)和V型卡槽(7)的位置、大小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I)和侧板(10)上的L型卡槽(3)方向相反,大小、位置相适应,通过侧板(10)的L型卡槽(3)与板体(I)上的L型卡槽(3)及U型卡槽(4)相互卡和,固定连接机箱工型铆钉(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I)和侧板(10)前端通过螺丝锁和沙拉孔(6)和抽芽孔(11),后端通过V型卡槽(7)卡和工型铆钉(12),实现板体(I)和侧板(10)的紧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服务器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I)和侧板(10)上还设有圆孔(8)和固定孔(9),板体(I)和侧板(10)的圆孔(8)及固定孔(9)大小、位置分别相适应,通过在固定孔(9)中安装固定件(13)实现板体(I)和侧板(10)的固定。
【文档编号】G06F1/18GK204129625SQ20142066581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文志杰, 尹宏伟 申请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