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终端、信息设定方法以及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826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控制系统、终端、信息设定方法以及程序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终端、信息设定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大厦等建筑物中设置空调机、照明器具等设备器具的情况下,有时设置控制这些设备器具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是根据用户的输入等控制设备器具的装置。因此,用户能够经由控制装置操作设备器具。

为了支援用户对设备器具的操作,在控制装置中,存在如下例子:关于设置有作为操作的对象的设备器具的场所,通过对该场所预先附加的名称、布局图等进行显示。另外,在控制装置中,还有通过预先设定连动地动作的设备器具的组,从而能够一并地操作多个设备器具的例子(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99346号



技术实现要素:

控制装置为了控制设备器具,通常需要在控制装置中预先设定用于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器具的各种控制信息。例如,在控制装置控制多个设备器具的情况下,通常,需要预先设定用于识别各个设备器具的信息。在显示设置有作为操作的对象的设备器具的场所的情况下,通常,控制装置需要预先设定对该场所预先附加的名称、布局图等。在用户一并地操作多个设备器具的情况下,通常,需要预先设定连动地动作的设备器具的组。

以往,这样的控制信息的设定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或者设备器具的工作人员等在阅读预先准备的资料的同时通过手动作业输入来进行。然而,该设定作业繁杂。

本发明是在上述情形之下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控制装置中简便地设定用于控制设备器具的控制信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具备:控制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信息控制设备器具;以及终端,与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终端具有:摄影部,拍摄图像;解析部,通过解析由摄影部拍摄到的图像,获取用于在控制装置中设定控制信息的设定支援信息;以及发送部,将由解析部所获取的设定支援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有:接收部,接收从发送部发送的设定支援信息;以及设定部,根据由接收部接收到的设定支援信息设定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终端通过解析拍摄到的图像,获取用于在控制装置中设定控制信息的设定支援信息,将所获取的设定支援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由此,根据设定支援信息,在控制装置中设定控制信息。因此,工作人员等通过拍摄图像就能够设定控制信息。因此,能够对控制装置简便地设定控制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控制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设计资料的第1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设计资料的第2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终端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解析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设定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操作画面的第1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操作画面的第2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操作画面的第3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变形例的图像解析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控制系统;10:控制装置;11:接收部;12:设定部;13:存储部;14:器具控制部;15:显示部;16:操作受理部;17:器具通信部;18:警告部;101、201:处理器;102、202:主存储部;103、203:辅助存储部;104、204:输入部;105、205:输出部;106、206:通信部;109、209:内部总线;20:终端;21:摄影部;22:解析部;23:发送部;207:照相机;30:服务器;40:网络;41~43:设备器具;60:控制信息;61:器具信息;71、72:设计资料;81:图标;82:窗口;83:区域;84:按钮;711:布局图;712、722:二维码;713:方框;721:表;M1:标志;N1:网络;P1、P2:程序;U1:工作人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00是用于控制例如大厦等设施中设置的多个设备器具41、42、…、43的系统。如该图所示,控制系统100具有:控制装置10,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信息60控制设备器具41~43;终端20,用于在控制装置10中设定控制信息60;以及服务器30,经由网络N1与控制装置10及终端20连接。

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是设置在例如设施的不同的楼层、区域等的空调器具。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经由例如有线、无线、或者组合有线和无线而构成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与控制装置10连接成能够通信。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从控制装置10接收在有效载荷中包括控制命令的分组。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例如通过以由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指示的风量吹出由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指示的温度的空调空气等,对预先决定的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调和。此外,设备器具41~43不限于空调器具,也可以是例如照明器具、换气装置、电梯或者监视照相机。

控制装置10是例如设置在用于管理设备器具41~43的管理室的计算机。在控制装置10中预先设定控制信息60。例如,控制装置10的用户(管理人)能够利用基于预先设定的控制信息60的用户接口,进行输入操作。控制装置10根据由用户输入的操作内容、预先设定的控制信息60等控制设备器具41~43。

图2示出在控制装置10中设定的控制信息60的例子。如该图所示,在控制信息60中,将用于识别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的器具识别信息和表示设备器具41~43各自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关联起来。

器具识别信息包括:器具ID(Identification Data:标识数据),表示对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分配的固有的编号;以及在设备器具41~43和控制装置10的通信中使用的设备器具41~43各自的地址。在该图所示的例子中,设备器具41~43的器具ID分别是“041”、“042”、“050”。另外,设备器具41~43的地址是例如在LAN中使用的IP地址,在该图所示的例子中,分别是“aaa”、“bbb”、“ccc”,上述LAN用于设备器具41~43和控制装置10进行通信。

属性信息针对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包括型号名称(型号)、标签、组、楼层名以及位置信息。

标签是对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适当地赋予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用于确定作为设置设备器具41~43的场所(区域)的房间的信息。另外,组是在有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所属的组的情况下设定的,例如被用于一并地操作多个器具。在由用户指定组并输入操作内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控制属于所指定的组的设备器具。典型地,由设计包括控制装置10以及设备器具41~43的设备系统的设计人员预先决定标签以及组。

楼层名是用于确定设置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的楼层的信息。位置信息是表示设置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的楼层中的设备器具41~43各自的场所的X、Y坐标值。该坐标值是例如在将与由建设人员等制作的设计资料中的布局图的左下端相当的位置作为原点时,以米单位表示的值(参照图4)。由建设人员预先决定楼层名以及位置信息。建设人员是建设设施的人员,多数情况下是与决定标签以及组的设计人员不同的人员。

此外,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将控制信息60中的自身的地址以及型号名称保持为器具信息61。因此,控制装置10通过通信对设备器具41~43的各个进行询问,从而能够获取设备器具41~43的地址以及型号名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控制信息60是将2个器具识别信息(器具ID、地址)、和5个属性信息(型号名称、标签、组、楼层名、位置信息)相互关联起来的表格,但只要是将至少2个信息关联起来的表格即可。例如,控制信息60既可以是将1个器具识别信息和1个属性信息关联起来的表格,也可以是将2个属性信息相互关联起来的表格。控制信息60最好包括至少一个器具识别信息和至少一个属性信息,由此,能够一并地控制具有特定的属性的设备器具41~43。另外,在通过地址来决定控制命令的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控制信息60优选包括地址。

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10包括处理器101、主存储部102、辅助存储部103、输入部104、输出部105以及通信部106。主存储部102、辅助存储部103、输入部104、输出部105以及通信部106都经由内部总线109与处理器101连接。

处理器101例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101通过执行预先存储在辅助存储部103中的程序P1,执行后述处理。另外,主存储部102例如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主存储部102从辅助存储部103载入程序P1。而且,主存储部102被用作处理器101的作业区域。

辅助存储部103构成为包括硬盘、闪存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辅助存储部103除了程序P1以外,还存储在处理器101的处理中使用的各种数据。存储在辅助存储部103中的数据中包括控制信息60。辅助存储部103依照处理器101的指示,将处理器101利用的数据提供给处理器101,并存储从处理器101提供的数据。

输入部104例如包括输入键、静电电容方式的指示设备等。输入部104获取由控制装置10的用户输入的信息,对处理器101通知所获取的信息。输出部105例如包括LCD(Liquid Cri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扬声器等。输出部105通过依照处理器101的指示显示画面或者再生声音,对用户提示各种信息。本实施方式的输入部104以及输出部105一体地形成,从而构成触摸屏幕。

通信部106例如包括LAN接口等。通信部106生成包括从处理器101输出的数据的分组,发送到终端20、设备器具41~43或者服务器30。另外,通信部106提取在从终端20、设备器具41~43或者服务器30接收到的分组中包含的数据,输出到处理器101。

控制装置10通过具有以上的结构,发挥各种功能。图3示出控制装置10的功能性的结构。如该图所示,控制装置10具有:接收部11,从终端20接收数据;设定部12,设定控制信息60;存储部13,存储控制信息60;器具控制部14,根据控制信息60,控制设备器具41~43;显示部15,显示用于操作设备器具41~43的操作画面;操作受理部16,受理由用户输入的操作内容;器具通信部17,与设备器具41~43进行通信;以及警告部18,在有不正当的数据的情况下,对用户发出警告。

接收部11从终端20接收用于设定控制信息60的设定支援信息。该设定支援信息既有包括控制信息60的情况又有不包括控制信息60的情况,详细后述。接收部11通过通信部106实现。

设定部12根据由接收部11接收到的设定支援信息来设定控制信息60。详细而言,例如,在由接收部11接收到的设定支援信息包括控制信息60的情况下,设定部12将控制信息60存储于存储部13。另外,例如,在由接收部11接收到的设定支援信息包括服务器30的地址的情况下,设定部12经由网络40从服务器30获取控制信息60,设定所获取的控制信息60。此外,设定部12也可以无需一次设定控制信息60,既可以在设定了控制信息60的一部分之后补充控制信息60,也可以重新设定控制信息60。在此,控制信息60的设定意味着将控制信息60储存到存储部13中。设定部12通过与处理器101以及通信部106的协作而实现。

存储部13存储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存储部13根据来自器具控制部14或者警告部18的请求,对器具控制部14或者警告部18提供控制信息60。存储部13通过辅助存储部103实现。

器具控制部14根据控制信息60生成用于显示操作画面的画面数据并输出到显示部15。另外,器具控制部14依照由用户输入的操作内容,决定作为控制对象的设备器具和控制内容。然后,器具控制部14根据控制信息60,将作为控制对象的设备器具的地址和表示控制内容的控制命令输出到器具通信部17。通过控制命令表示的控制内容是例如使运转模式为“制冷”、使设定温度为“26℃”、使风量成为“强”的指示。器具控制部14通过处理器101实现。

显示部15从器具控制部14获取画面数据,显示操作画面。显示部15通过输出部105实现。另外,操作受理部16受理从用户输入的操作内容,对器具控制部14通知所受理的操作内容。操作受理部16通过输入部104实现。

器具通信部17在将从器具控制部14输出的地址储存到分组的头部,并且将控制命令储存到分组的有效载荷之后,发送该分组。另外,器具通信部17通过根据来自警告部18的请求与设备器具41~43进行通信,从而获取器具信息61(地址、型号名称),将所获取的器具信息61输出到警告部18。器具通信部17通过通信部106实现。

警告部18在从器具通信部17所获取的器具信息61和存储在存储部13中的控制信息60中的地址以及型号名称不同的情况下,发出警告。警告例如既可以是利用蜂鸣器音或者LED的光的警告,也可以是提醒用户注意的画面的显示。警告部18主要通过处理器101以及输出部105的协作实现。

返回到图1,终端20是例如由工作人员U1便携的平板终端,经由LAN与控制装置10进行通信。

典型地,工作人员U1是设置设备器具41~43以及控制装置10的人员,多数情况下是与决定标签等的设计人员以及决定设备器具41~43的位置信息的建设人员中的任意人员都不同的人员。工作人员U1携带由建设人员制作的设计资料71和由设计人员制作的设计资料72,使用终端20而在控制装置10中设定控制信息60。设计资料71是表示由建设人员决定的楼层名以及位置信息的文件。设计资料72是表示由设计人员决定的标签以及组的文件。

在设计资料71中,如图4例示,印刷有建设人员制作出的布局图711、二维码712以及示出楼层名的方框713。

在布局图711中,与设备器具41~43各自的器具ID一起示出有设备器具41~43各自的位置。即,布局图711表示将器具识别信息(器具ID)和属性信息(位置信息)关联起来的控制信息60。例如,通过在表示设备器具41的标志M1的周围记载设备器具41的器具ID“041”,表示设备器具41的位置。

二维码712包括通过布局图711表示的控制信息60或者用于识别服务器30的服务器识别信息。详细而言,例如,包括控制信息60的二维码712由建设人员根据控制信息60进行编码,并被印刷到设计资料71上。此外,表示二维码712的手法不限于印刷,也可以将例如印刷有二维码712的封条粘贴或者附到设计资料71上。

另外,例如,服务器识别信息是资源标识符(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包括该服务器识别信息的二维码712表示控制信息60的所在地。如后所述,服务器30存储有控制信息60,所以控制装置10或者终端20通过从二维码712读取服务器识别信息,能够与服务器30进行通信,并从服务器30获取控制信息60。

此外,设计资料71中也可以不示出二维码712。在设计资料71中不示出二维码712的情况下,设计资料71仅示出例如布局图711以及方框713。

在设计资料72中,如图5所示,印刷有二维码722和包括设计人员决定的标签以及组的表721。该图例示的表721除了标签以及组以外,还包括器具ID、型号名称以及地址。即,表721表示将2个器具识别信息(器具ID、地址)和3个属性信息(型号名称、标签、组)关联起来的控制信息60。

二维码722包括通过表721表示的控制信息60或者服务器识别信息。二维码722例如由设计人员根据控制信息60进行编码,并被印刷到设计资料72上。此外,表示二维码722的手法不限于印刷,例如也可以将预先印刷有二维码722的封条粘贴或者附到设计资料72上。

如图1所示,终端20包括处理器201、主存储部202、辅助存储部203、输入部204、输出部205、通信部206以及照相机207。主存储部202、辅助存储部203、输入部204、输出部205、通信部206以及照相机207都经由内部总线209与处理器201连接。

处理器201例如包括CPU等。处理器201通过执行辅助存储部203中存储的程序P2,执行后述处理。另外,主存储部202例如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主存储部202从辅助存储部203载入程序P2。另外,主存储部202被用作处理器201的作业区域。

辅助存储部203构成为包括硬盘、闪存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辅助存储部203除了程序P2以外,还存储在处理器201的处理中使用的各种数据。辅助存储部203中存储的数据包括通过照相机207拍摄到的图像。辅助存储部203依照处理器201的指示,将处理器201利用的数据提供给处理器201,存储从处理器201提供的数据。

输入部204例如包括输入键、静电电容方式的指示设备等。输入部204获取由工作人员U1输入的信息,将所获取的信息通知给处理器201。另外,输出部205例如包括LCD、扬声器等。输出部205通过依照处理器201的指示显示画面或者再生声音,对工作人员U1提示各种信息。本实施方式的输入部204以及输出部205通过一体地形成,构成触摸屏幕。

通信部206例如包括LAN接口等。通信部206生成包括从处理器201输出的数据的分组,并发送到控制装置10或者服务器30。另外,通信部206提取从控制装置10或者服务器30接收到的分组中包含的数据,输出到处理器201。

照相机207例如包括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摄像元件、镜头等。照相机207依照处理器201的指示拍摄图像,将摄像到的图像输出到处理器201。

通过具有以上的结构,终端20发挥各种功能。图6示出终端20的功能性的结构。如该图所示,终端20具有:摄影部21,拍摄图像;解析部22,通过解析拍摄到的图像来获取设定支援信息;以及发送部23,将设定支援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

摄影部21在工作人员U1使照相机207的镜头朝向设计资料71、72并按下拍摄按钮时,对设计资料71、72的图像进行拍摄。摄影部21通过照相机207实现。

解析部22从设计资料71、72的图像读取二维码712、722或者布局图711,解析所读取的二维码712、722或者布局图711,从而作为设定支援信息而获取控制信息60或者服务器识别信息。解析部22通过处理器201实现。

发送部23通过无线通信将由解析部22获取的设定支援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发送部23通过通信部206实现。

如图1所示,服务器30是例如Web服务器装置。服务器30存储有由建设人员或者设计人员预先登记的控制信息60。服务器30中登记的控制信息60典型地包括与设计资料71、72中示出的控制信息60相同的内容。服务器30对使用服务器识别信息访问服务器30的器具提供所存储的控制信息60。此外,服务器30也可以对访问服务器30的器具进行认证,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提供控制信息60。例如,服务器30也可以进行口令认证。

接下来,使用图7~13,依次说明由构成控制系统100的终端20以及控制装置10执行的处理。

图7示出由终端20执行的终端处理。终端处理是用于在控制装置10中设定控制信息60的处理,通过工作人员U1启动特定的应用而开始。

在终端处理中,摄影部21根据由工作人员U1按下拍摄按钮,拍摄图像(步骤S21)。由此,例如,在通过摄影部21的自动对焦功能调节了焦点的状态下,拍摄5百万像素的数字图像。

解析部22执行图像解析处理(步骤S22)。图8详细示出图像解析处理。

如该图所示,解析部22获取表示由摄影部21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信息(步骤S221)。图像信息是表示图像的数据,是例如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形式的数字数据。

解析部22判定图像信息中是否包括二维码(步骤S222)。例如,解析部22通过模式匹配从图像探索二维码,从而判定图像信息中是否包括二维码。

在判定为图像信息中包括二维码的情况下(步骤S222;“是”),解析部22读取并解析二维码(步骤S223)。例如,解析部22去除在拍摄到的二维码上重叠的噪声,解读二维码。

解析部22判定二维码中是否包括控制信息60(步骤S224)。例如,解析部22判定二维码中是否包含预先决定的表格形式的数据。此外,解析部22也可以判定二维码中是否与控制信息60一起还包含表示二维码中包括控制信息60的数据。

在判定为二维码中包括控制信息60的情况下(步骤S224;“是”),解析部22获取二维码中包含的控制信息60而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步骤S225)。之后,解析部22结束图像解析处理。

在判定为二维码中不包括控制信息60的情况下(步骤S224;“否”),解析部22判定二维码中是否包括服务器识别信息(步骤S226)。例如,解析部22判定二维码中是否包含从“http://”开始的URI(字符串数据)。

在判定为二维码中不包括服务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26;“否”),解析部22不获取设定支援信息而结束图像解析处理。

在判定为二维码中包括服务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26;“是”),解析部22获取二维码中包含的服务器识别信息而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步骤S227)。之后,解析部22结束图像解析处理。

当在步骤S222中判定为图像信息中未包括二维码的情况下(步骤S222;“否”),解析部22判定图像信息是否包含将器具识别信息和属性信息关联起来的图(步骤S228)。例如,解析部22通过使画面显示“拍摄到布局图?是/否”这样的消息,对工作人员U1确认是否拍摄到布局图。解析部22根据与消息对应的工作人员U1的操作,判定图像信息是否包含将器具识别信息和属性信息关联起来的图。此外,通过预先决定图的形式,解析部22也可以从图像信息探索图,判定是否包含于图像信息。

在判定为图像信息未包含图的情况下(步骤S228;“否”),解析部22不获取设定支援信息而结束图像解析处理。

在判定为图像信息包含图的情况下(步骤S228;“是”),解析部22读取并解析图(步骤S229)。例如,解析部22通过图像处理,识别表示墙壁或者分区的线、表示设备器具41~43的正方形的涂盖上的标志以及表示为器具ID和楼层名的文字。由此,解析部22从布局图提取将器具ID、楼层名、以及位置信息关联起来的控制信息60。进而,解析部22从布局图提取墙壁或者分区的配置以及形状。

解析部22获取将图中包含的器具识别信息和属性信息关联起来的控制信息60而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步骤S230)。之后,解析部22结束图像解析处理。

如图7所示,在图像解析处理(步骤S22)结束之后,解析部22判定图像解析处理(步骤S22)的结果是否获取了设定支援信息(步骤S23)。

在判定为未获取设定支援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3;“否”),解析部22不向控制装置10发送设定支援信息而结束终端处理。在终端处理结束的情况下,工作人员U1通过再次执行终端处理,能够反复进行控制信息60的设定作业。

在解析部22判定为获取到设定支援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3;“是”),发送部23将由解析部22所获取的设定支援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步骤S24)。之后,终端20结束终端处理。

图9示出由控制装置10执行的设定处理。设定处理是设定控制信息60的处理,在接通控制装置10的电源时开始。

设定部12判定是否经由接收部11从终端20接收到设定支援信息(步骤S11)。例如,设定部12根据是否经由接收部11接收到包括表示终端20的发送源地址的分组,判定是否接收到设定支援信息。

在判定为未接收到设定支援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1;“否”),设定部12再次执行步骤S11。由此,设定部12对设定支援信息的接收进行待机。

在判定为接收到设定支援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1;“是”),设定部12判定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是否接收到控制信息60(步骤S12)。例如,设定部12根据设定支援信息是否为预先决定的表格形式的数据,来判定是否接收到控制信息60。

在判定为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接收到控制信息60的情况下(步骤S12;“是”),设定部12设定控制信息60(步骤S13)。由此,在存储部13中储存控制信息60。

在判定为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未接收到控制信息60的情况下(步骤S12;“否”),设定部12判定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是否接收到服务器识别信息(步骤S14)。例如,设定部12通过判定设定支援信息是否为从“http://”开始的字符串数据,来判定是否接收到服务器识别信息。

在判定为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未接收到服务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4;“否”),控制装置10再次执行步骤S11。

在判定为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接收到服务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4;“是”),设定部12根据服务器识别信息,从服务器30获取控制信息60(步骤S15)。然后,设定部12设定所获取的控制信息60(步骤S13)。

警告部18从器具通信部17获取与设定的控制信息60对应的器具信息61(步骤S16)。例如,警告部18对器具通信部17请求器具信息61的发送。器具通信部17接受来自警告部18的请求,对设备器具41~43查询地址以及型号名称,将查询的结果通知给警告部18。

警告部18判定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是否与从器具通信部17所获取到的器具信息61不同(步骤S17)。例如,警告部18判定控制信息60中包含的地址以及型号名称和器具信息61中包含的地址以及型号名称是否匹配。详细而言,在器具信息61包含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中未包含的地址或者型号名称的情况下,警告部18判定为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与从器具通信部17获取的器具信息61不同。另外,在控制信息60中包含的地址和型号名称的组合与从器具通信部17获取的地址和型号名称的组合一致的情况下,警告部18判定为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与从器具通信部17获取的器具信息61相同。

在判定为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与从器具通信部17获取的器具信息61相同的情况下(步骤S17;“否”),控制装置10再次执行步骤S11的处理。

在判定为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与从器具通信部17获取的器具信息61不同的情况下(步骤S17;“是”),警告部18发出警告(步骤S18)。例如,警告部18显示比较控制信息60中包含的地址以及型号名称和从器具通信部17获取的器具信息61而得到的结果。在显示比较结果时,优选对不匹配的数据进行强调显示。由此,工作人员U1能够容易地识别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和设备器具41~43中保持的器具信息61未匹配。

之后,控制装置10再次执行步骤S11的处理。

图10示出由控制装置10执行的控制处理。控制处理是控制设备器具41~43的处理,在接通控制装置10的电源时开始。此外,该控制处理也可以与图9所示的设定处理并行地执行。

在控制处理中,显示部15显示操作画面(步骤S101)。图11示出通过显示部15显示的操作画面的例子。在该图的例子中,针对设置有设备器具41~43的每个楼层,显示有附加给设备器具41~43的标签的一览。该操作画面是器具控制部14根据控制信息60中的楼层名以及标签而生成的画面。

在显示该图所示的操作画面时,在用户触摸与“会议室1”这样的字符串一起显示出的图标81时,如图12所示,显示部15显示包括窗口82的操作画面的第2例子。该窗口82被用于操作附加有“会议室1”这样的标签的设备器具。窗口82是由器具控制部14参照控制信息60中的与“会议室1”这样的标签关联起来的器具ID的基础之上制作的。因此,窗口82包括附加有“会议室1”这样的标签的设备器具41(操作对象器具)的器具ID“041”。

另外,窗口82包括用于选择操作内容的区域83和用于决定操作内容的按钮84。在用户触摸按钮84时,向控制装置10输入对操作对象器具的操作内容。

图13示出由显示部15显示的操作画面的第3例子。在该图所示的例子中,利用从设计资料71读取出的布局图711,配置表示标签的图标群。在显示该图所示的操作画面时,在用户触摸表示“会议室1”的图标81时,显示部15显示与在图12中示出的窗口82同样的窗口。由此,用户能够输入操作内容。

如图10所示,接着操作画面的显示(步骤S101),器具控制部14判定是否有来自用户的输入(步骤S102)。例如,器具控制部14判定用户是否触摸了图12所示的按钮84。

在判定为无来自用户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器具控制部14反复进行步骤S102的处理。由此,器具控制部14直至有用户的输入为止待机。

在判定为有来自用户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器具控制部14根据控制信息60,控制设备器具41~43(步骤S103)。例如,器具控制部14参照控制信息60,获取操作对象器具的地址。另外,器具控制部14依照输入的操作内容生成控制命令。然后,器具控制部14将操作对象器具的地址和所生成的控制命令输出到器具通信部17。

之后,控制装置10再次执行步骤S101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终端20通过解析拍摄到的图像,获取用于在控制装置10中设定控制信息60的设定支援信息,将所获取的设定支援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另外,控制装置10根据从终端20发送的设定支援信息来设定控制信息60。因此,工作人员通过拍摄图像,能够在控制装置10中设定控制信息60。因此,能够对控制装置10简便地设定控制信息60。

通常,制作出设计资料71、72的建设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和设定控制信息60的工作人员不同。在这些人员之间,用文件传递信息为以往的惯例。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00中,通过拍摄文件而设定控制信息60,所以无需强迫人员变更以往的惯例,而能够容易地设定控制信息60。

另外,终端20的解析部22从图像读取二维码,获取所读取出的二维码中包含的控制信息60而作为设定支援信息。从二维码获取控制信息60相比于从设计资料72中示出的表721获取控制信息60,对终端20施加的处理负荷更小,能够可靠地获取控制信息60。因此,能够降低错误地设定控制信息60的可能性。

另外,终端20的解析部22获取所读取出的二维码中包含的服务器识别信息而作为设定支援信息。然后,控制装置10的设定部12根据服务器识别信息,从服务器30获取控制信息60。因为二维码中包含的数据的大小存在限制(例如3kB),所以在控制信息60的大小变大时,制作包括控制信息60的二维码变得困难。另一方面,仅仅为了识别服务器30而使用服务器识别信息,所以其数据大小一般来说是小的。因此,通过将控制信息60预先储存于服务器30,能够容易地设定大尺寸的控制信息60。

另外,终端20的解析部22从图像读取将器具识别信息和属性信息关联起来的布局图,获取将器具识别信息和属性信息关联起来的控制信息60而作为设定支援信息。因此,工作人员U1通过拍摄表示控制信息60的布局图,能够在控制装置10中设定控制信息60。因此,能够节省对以往的设计资料追加二维码的劳力和时间,简便地设定控制信息60。另外,即使在设计资料72中未示出设备器具41~43的位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也能够掌握设备器具41~43的位置,而容易地制作使用布局图的操作画面。

另外,在关于器具识别信息,由设定部12将一个属性信息和其他属性信息设定为控制信息6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的显示部15将该一个属性信息和其他属性信息关联起来显示操作画面。详细而言,如图11所示,显示部15将楼层名(一个属性信息)和标签(其他属性信息)关联起来显示。因此,显示部15通过利用多个属性信息,能够使多个设备器具41~43的分类层次化地显示。因此,控制装置10的用户能够从多个设备器具41~43中选择适合的器具而容易地操作。

另外,属性信息中包括设备器具41~43的场所。具体而言,属性信息中包括对设备器具41~43附加的标签(房间名)和表示设备器具41~43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用户一般通过这样的设备器具41~43的场所来识别设备器具41~43。因此,使用了设备器具41~43的场所的操作画面成为依照用户的直观的画面,用户能够使用操作画面而容易地制作设备器具41~43。

另外,在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中包含的地址以及型号名称、和通过与设备器具41~43的通信所获取的器具信息61中包含的地址以及型号名称不同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的警告部18发出警告。因此,工作人员无需亲自逐个确认所设定的控制信息60,能够容易地识别控制信息60的设定存在任意的不完备。

此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变形。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二维码中包括服务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从服务器30获取控制信息60的例子。但是,在该情况下,终端20也可以获取控制信息60。

图14示出本变形例的图像解析处理。该图像解析处理中的步骤S221~S226、S228~S230的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但是,在判定为二维码中包括服务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26;“是”),在本变形例中,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步骤S227(参照图8),而执行步骤S231、S232。

详细而言,在判定为二维码中包括服务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26;“是”),解析部22根据服务器识别信息,从服务器30获取控制信息60(步骤S231)。

解析部22获取控制信息60而作为设定支援信息(步骤S232)。之后,解析部22结束图像解析处理。

如以上说明,在本变形例中,在二维码包括服务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获取控制信息60。因此,无需将控制装置10连接到网络N1。由此,即使控制装置10与因特网等网络N1连接的环境不完备,也能够与实施方式同样地,经由终端20在控制装置10中简便地设定控制信息60。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以及终端20的功能既能够通过专用的硬件实现,并且也能够通过通常的计算机系统实现。

例如,通过将存储在辅助存储部103、203中的程序P1、P2储存到软盘、CD-ROM(Compact Disk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光盘)、MO(Magneto-Optical disk:磁光盘)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而分发,并将该程序P1、P2安装到计算机,能够构成执行上述处理的装置。

另外,也可以将程序P1、P2储存于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上的服务器装置所具有的盘装置等,例如重叠到载波上,下载到计算机等。

另外,通过在经由因特网等网络N1传送程序P1、P2的同时启动执行,也能够完成上述处理。

进而,通过在服务器装置上执行程序P1、P2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计算机在经由通信网络发送接收与该处理有关的信息的同时执行程序P1、P2,也能够完成上述处理。

此外,在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分担实现上述功能的情况或者通过OS和应用的协作实现上述功能的情况下等,也可以仅将OS以外的部分储存于介质而分发,另外也可以下载到计算机等。

另外,实现控制装置10以及终端20的功能的手段不限于软件,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电路等)实现其一部分或者全部。例如,如果使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来构成设定部12、警告部18、解析部22,则能够实现控制装置10以及终端20的省电化。

本发明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而实施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的范围并非基于实施方式而基于权利要求书。另外,在权利要求书内及与其等同的发明的意义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形被视为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用于控制设备器具的控制系统中的信息的设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