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计量检斤无人值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2364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计量检斤无人值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中间产品、铸造产品计量无人值守,尤其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冶炼无人值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色金属冶炼、铸造过程的对中间产品、成品的计量基本上都采用检斤员进行计量工作,人员比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计量(检斤)无人值守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计量(检斤)无人值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针对多个射频卡进行编号;

包含衡量结构,衡量结构边侧安装有射频卡阅读器,该射频卡阅读器能够阅读位于车体上的射频卡;

射频卡阅读器连接中控系统,在中控系统对该射频卡的编号下记录多个数据,该数据包含多种信息。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多种信息至少包含如下信息的一种或者数种:批次、品级、计重方式、采集槽号、炉号。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位置处理结构,该结构置于衡量结构上,其为红外对射光栅,判断计量物是否越界。红外对射光栅接入计算机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显示屏和扬声器以及摄像头,其通信连接中控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射频卡布置在车体上,还包含遮挡部分,所述遮挡部分置于车体外,通过一个杆件连接在手持部分,所述手持部分升降能够带动遮挡部分升降,当行车过程中用遮挡部分将射频卡卡住,当需要读卡的时候,将射频卡露出来。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该专利后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中间产品的计量由于一般编号比较固定,采用预先定制相关的卡实现唯一标识,一旦计量物进入射频识别范围,便会自动进行判断(是计量皮重还是毛重),待秤稳定后自动读取秤上数据,自动算出净重,实现分摊等。产成品计量由于批次基本一个一变,根据回收射频卡的周期(如按班回收、按天回收等),定制足够周转的卡,轮换使用。在卡再次使用前,由铸造(或其他人员)标识该批产品对应的该组卡(或根据编号规则自动将该批产品与哪组卡对应)。一旦标识进入检斤区域,系统自动进行计量。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整体系统简示图;

图2为射频卡布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控系统;2.衡量结构;3.射频卡阅读器;4.手持部分;5.车体;6.遮挡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为中试试验的对比:

在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实施无人值守计量。

在磅房安装一台计算机,在秤的附近安装一台(或多台)射频卡阅读器,Led屏、扬声器、摄像头。将上述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除阅读器、秤之外,其它设备都是可选项)。除吊钩秤外,汽车衡、平台秤安装红外对射光栅,判断计量物是否越界。红外对射光栅接入计算机系统。中间产品(原铝)、成品(铝锭、合金等)都会检测射频卡冲撞(在检斤区域出现一个以上的射频卡)。

原铝计量(中间产品):

万方原铝计量采用汽车衡、吊钩秤进行计量。预先定制车号卡(也可定制成台包卡),一旦标识进入检斤区域,即识别出该编号,判断改号是该计量毛重还是皮重,提示相关人员注意被称物保持稳定,待秤读数稳定后自动采集秤上数据。在一个完整的计量过程结束前,采集槽号、炉号等信息。每做完一个动作,便会提示下一步该干啥。

产品(铝锭、合金):

万方铝业的产品线很丰富,有铝锭和各种合金。计量器具有吊钩秤、平台秤。根据该铸造车间最大的产品批数、每批的捆数和卡的回收时间,提前在系统里定义射频卡组。在每班开始生产时,将射频卡组与产品的批号对应起来。产品下线,附上射频卡,当射频卡进入识别区域后,系统报出产品编号等提示信息,自动完成毛重、皮重、净重的处理。

射频卡需要司机进行处理,长期运输容易出问题,所以设计了一种结构,使得射频卡能够被遮挡,采用这种结构,在行驶在风沙较大或者高温情况下,射频卡不被损坏,同时不用司机手伸出去,同批操作增加时间。

所述射频卡布置在车体上,还包含遮挡部分,所述遮挡部分置于车体外,通过一个杆件连接在手持部分,所述手持部分升降能够带动遮挡部分升降,当行车过程中用遮挡部分将射频卡卡住,当需要读卡的时候,将射频卡露出来。该部分是能单独申报专利的。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名称还可以是一种无人值守结构。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