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701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形成在透明面板基板背面的外缘部的加饰印刷层的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本申请以2014年3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4-060098为基础而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引用于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能够通过触控面板而容易地操作的智能手机、平板PC广泛地普及,因而触控面板薄型化、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触摸面板的检测方式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可以列举:将2张电阻膜重叠来辨认指示位置的电阻膜方式以及使面板表面产生超声波、表面弹性波而进行指示位置的检测的表面弹性波方式等。关于用于上述智能手机、平板PC的触摸面板,需要应对如下复杂而具有自由度的操作:用手指在面板上点击或拖动、或者使2根手指在画面上以张开的方式进行捏放(Pinch out)动作来放大图像、或使2根手指以缩近的方式活动的捏缩(Pinch in)操作等。因此,在现状下,使用透明电极来形成xy矩阵而能够同时进行多个指示位置的检测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成为主流。

以往,在静电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造工程中,检测接触的检测部的形成步骤是:在将透明导电膜涂布在基板后,通过蚀刻仅残留检测所必需的部分,并将不需要的部分除去。

另外,用于连接检测部与外部电路的引出配线虽然通过银膏、并通过丝网印刷形成在触控面板的外周部,但是随着触控面板上的检测部的数目增加,配线宽度微细化,因此通过印刷的手法产生极限,现在则与透明导电膜同样,通过蚀刻来形成。

蚀刻的手法大致分为:利用药液的湿式蚀刻与利用激光等的干式蚀刻。湿式蚀刻由于要反复进行洗净等而制造工序多,干式蚀刻则有可以谋求制造工序的简略化而达到降低成本的优点。

另外,在触控面板上,为了覆盖前述的引出配线,在外周部实施被称为加饰印刷的主要为使用黑色油墨的印刷。

也就是说,在以往的电子设备等的图像显示面板、设置在其表面的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中,通过将图像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作为加饰区域附加种种图案,来提高商品价值。然而,在上述周边区域中,因为形成有电连接于透明电极的配线图案,所以在构成层叠体时触摸面板表面有可能产生对应于上述配线图案的形状的凹凸。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不能维持触摸面板所期望的平坦性、损坏商品价值的问题。

另外,因为在对面板基板实施加饰、并且在其上粘贴光学双面胶带的情况下,在由加饰产生的段差的内侧可能发生气泡、空气层,所以填充紫外线固化树脂来填埋由面板基板背面的加饰印刷层所导致的段差,使面板基板背面平滑化,由此来形成没有歪曲的平滑状的面板基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00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468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0282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利用药液的湿式蚀刻的制造工序中,由于有水冲洗或蚀刻等步骤,因此必须选择具有抗溶剂性、抗碱性等的树脂、基板。在未具有充分抗性的情况下,会使膜密合性、片体电阻值的导电性等产生不良。另外,湿式蚀刻的步骤数目多也成为成品率降低的原因。

另一方面,激光加工由于是干式制造工序,因此与湿式制造工序相比,树脂、基板的选择具有自由度,并且加工步骤数也少。相对于现行湿式制造工序必须有8个步骤,激光则可以用1个步骤来进行图案化。

然而,在以往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中,在通过激光加工将触控面板的透明电极层、配线层图案化时,有产生在透明面板基板背面的外缘部中通过黑色油墨而形成的加饰印刷层受损而损害外观等缺陷的问题。

因此,鉴于如上所述的以往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通过激光加工将触控面板的透明电极层、配线层图案化时,不会在透明面板基板背面的外缘部中通过黑色油墨而形成的加饰印刷层产生缺陷的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通过本发明能得到的具体优点可以从下文中参照附图所说明的实施形态更加清楚地了解。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中,将加饰印刷部制成黑色与白色的2层构造,并且使被照射红外线激光的一侧是白色部,由此使红外线在上述白色部被吸收,减少到达黑色部的红外线的到达量,从而减低上述加饰印刷层的黑色部的损伤。

也就是说,本发明是一种层叠体,其具备:透明面板基板;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形成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的外缘部,与所述透明面板基板平行层叠;平坦化树脂层,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形成有所述加饰印刷层的面上,形成为覆盖遍及所述加饰印刷层与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区域;以及透明电极层,形成在所述平坦化树脂层的背面,具有配线层;在所述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中,接触于所述平坦化树脂层的第2层是白色。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体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加饰印刷层直接层叠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

本发明的层叠体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加饰印刷层隔着覆盖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的增粘涂层层叠。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体也能够是下述构造:在所述加饰印刷层中,所述第2层的红外线吸收量在波长为1060nm时是92%~95%。

再有,本发明的层叠体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透明导电层由包含银奈米线或Cu奈米线的材料构成。

本发明是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层叠体具备:透明面板基板;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形成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的外缘部,与所述透明面板基板平行层叠;平坦化树脂层,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形成有所述加饰印刷层的面上,形成为覆盖遍及所述加饰印刷层与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区域;以及透明电极层,形成在所述平坦化树脂层的背面,具有配线层;并且在所述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中,接触于所述平坦化树脂层的第2层是白色;通过使用红外线激光作为激光光源的激光加工将所述层叠体的所述加饰印刷层的背面上的所述配线层和所述透明电极层图案化。

本发明是一种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其具备:透明面板基板;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的外缘部形成为与所述透明面板基板平行;平坦化树脂层,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形成有所述加饰印刷层的面上,形成为覆盖遍及所述加饰印刷层与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区域;以及透明电极层,形成在所述平坦化树脂层的背面,具有配线层;在所述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中,接触于所述平坦化树脂层的第2层是白色;所述加饰印刷层的背面上的所述配线层和所述透明电极层通过使用红外线激光的激光加工而图案化。

本发明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加饰印刷层直接层叠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

另外,本发明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加饰印刷层隔着覆盖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的增粘涂层层叠。

另外,本发明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也能够是下述构造:在所述加饰印刷层中,所述第2层的红外线吸收量在波长为1060nm时是92%~95%。

再有,本发明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透明导电层由包含银奈米线或Cu奈米线的材料构成。

本发明是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在显示画面的全面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其中,所述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具备:透明面板基板;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的外缘部形成为与所述透明面板基板平行;平坦化树脂层,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形成有所述加饰印刷层的面上,形成为覆盖遍及所述加饰印刷层与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区域;以及透明电极层,形成在所述平坦化树脂层的背面,具有配线层;在所述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中,接触于所述平坦化树脂层的第2层是白色;所述加饰印刷层的背面上的所述配线层和所述透明电极层通过使用红外线激光的激光加工而图案化。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加饰印刷层直接层叠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加饰印刷层隔着覆盖所述透明面板基板的背面的增粘涂层层叠。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也能够是下述构造:在所述加饰印刷层中,所述第2层的红外线吸收量在波长为1060nm时是92%~95%。

再有,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也能够是下述构造:所述透明导电层由包含银奈米线或Cu奈米线的材料构成。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其是将加饰印刷部制成黑色与白色的2层构造,并且使被照射红外线激光的一侧为白色部,由此使红外线在上述白色部被吸收,减少到达黑色部的红外线的到达量,从而能够减低上述加饰印刷层的黑色部的损伤,并且在通过激光加工将触控面板的透明电极层、配线层图案化时,不会在透明面板基板背面的外缘部中通过黑色油墨而形成的加饰印刷层产生缺陷。

附图说明

[图1]图1A、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的构造的图,图1A是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的平面图,图1B是图1A中的AA’线上的截面图。

[图2]图2是表示上述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的制造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图3A、图3B、图3C、图3D、图3E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制造程序的第1步骤至第4步骤中的顶板的形成过程的截面图,图3A是表示第1步骤前的状态,图3B是表示第1步骤后的状态,图3C是表示第2步骤后的状态,图3D是表示第3步骤后的状态,图3E是表示第4步骤后的状态。

[图4]图4A、图4B、图4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制造程序的第5步骤至第8步骤中的顶板的形成过程的截面图,图4A是表示第5流程图4B是表示第7流程图4C是表示第8步骤。

[图5]图5A、图5B、图5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制造程序的第9步骤中的顶板的形成过程的截面图,图5A是表示第5步骤前的状态,图5B是表示形成有透明电极层的状态,图5C是表示将透明电极层图案化后的状态。

[图6]图6是表示顶板的加饰印刷层的视认性评价结果的图。

[图7]图7A、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制造程序的第10步骤中的顶板与底板的贴合过程的截面图,图7A是表示贴合前的状态,图7B是表示贴合后的状态。

[图8]图8是表示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的附有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再有,本发明不只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再有,附图中的各部分的尺寸是示意性的,特别是截面图,为了明确表示构造而强调了厚度方向的尺寸。

本发明适用于如图1A、图1B所示的构造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

图1A、图1B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构造而构成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的构成例的图,图1A是表示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的正视图,图1B是表示图1A中的AA’线上的截面图。

该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由顶板11与底板12的层叠体构成。

在该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中,顶板11由透明面板基板1、隔着覆盖该透明面板基板1背面的增粘涂层2形成在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的背面的外缘部的黑色与白色的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3、形成为覆盖遍及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的背面侧和加饰印刷层3的背面侧的平坦化树脂层4、以及隔着外涂层5形成在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的具有配线层6A的透明电极层6构成。

再有,该顶板11也可以在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背面的外缘部直接形成上述加饰印刷层3,也可以是省略上述增粘涂层2的构造。

另外,底板12由透明面板基板7、与形成在该透明面板基板7全面的具有配线层8A的透明电极层8构成。

形成在上述顶板11的具有配线层6A的透明电极层6与形成在上述底板12的具有配线层8A的透明电极层8通过底板12贴合于上述顶板11的背面,设置成彼此对向,由此发挥传感器单元的功能。从透明电极层6、8经由配线层6A、8A引出的配线通过柔性印刷基板(FPC)9与外部电路取得连接。

该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通过按照例如图2的流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第1至第10步骤(S1~S10)的处理而制造。

也就是说,首先,在第1步骤S1中,在具有可挠性的透明面板基板1的背面,形成覆盖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背面全面的增粘涂层2(参照图3A、图3B)。

其次,在第2步骤S2中,在透明面板基板1的背面,隔着上述增粘涂层2在所述透明面板基板1背面的外缘部形成黑色与白色的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3(参照图3C)。

上述加饰印刷层3是层叠有黑色加饰印刷层3B与白色加饰印刷层3W的2层构造。该黑色加饰印刷层3B为接触于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背面的第1层且由黑色油墨形成,该白色加饰印刷层3W为接触于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第2层且由白色油墨形成。

再有,也可以省略上述第1步骤S1,而在上述第2步骤S2中,将上述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3直接形成在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背面的外缘部。

其次,在第3步骤S3中,在形成有上述2层构造的加饰印刷层3的具有可挠性的透明面板基板1背面中的上述加饰印刷层3的段差内侧和该加饰印刷层3的背面,涂布紫外线硬化树脂而形成平坦化树脂层4(参照图3D)。

其次,在第4步骤S4中,在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全面形成外涂层5(参照图3E)。

这样做,形成由透明面板基板1、加饰印刷层3、平坦化树脂层4等构成的顶板材10A。

在这里,加饰印刷层3是形成在构成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的液晶画面的外缘部,基于下述目的所形成的层:将形成有使触控面板发挥功能所必需的电极、或配线等的区域作为边缘区域而以无法从外部视认的方式覆盖。加饰印刷层3例如是通过丝网印刷来将例如使用了双组分型氨基甲酸乙酯的有色油墨重复涂布多层而形成的。为了以形成在边缘区域的电极、配线等不会透过的方式涂布所定的厚度,因为进行一次涂布的厚涂容易变得不均匀,所以需要减薄每1次的涂布层而分成多次来形成多层印刷层。例如,在光难以透射的浓色油墨的情况下,通过2次涂布来形成印刷层,在光容易透射的淡色(白色等)油墨的情况下,需要进行4次左右的重复涂布。在每1次的涂布厚度为8μm左右的情况下,淡色油墨的层具有32μm左右的厚度。

在其次的第5步骤S5中,如图4A所示,在将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与平坦基板30的平坦面贴合的状态下,对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实施加压处理。

具体地说,在该第5步骤S5中,使用一种贴合装置,该贴合装置首先在具备吸引功能的顶板20上吸附例如玻璃板作为平坦基板30,用上述平坦基板30与辊21夹持上述顶板材10A,并使上述辊21向箭头方向滚动,由此将上述平坦基板30与顶板材10A贴合,使用该贴合装置从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侧对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通过上述辊21实施加压处理。

如上所述,从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侧对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通过上述辊21实施加压处理,而在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上贴合平坦基板30,由此在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转印上述平坦基板30的平坦面,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是具有例如作为上述平坦基板30使用的例如玻璃板的表面精度、即平坦度、表面粗糙度等的平坦面。

另外,从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侧对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通过上述辊21实施加压处理而在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贴合平坦基板30时,通过将上述辊21的滚动速度设为所定的定速,能够减少残留在由上述顶板11的加饰印刷层3所产生的段差部分的气泡。

在其次的第6步骤S6中,对已实施上述加压处理的上述顶板材10A的平坦化树脂层4进一步实施蒸压处理。

具体地说,在该第6步骤S6中,停止上述顶板20对平坦基板30的吸引,使上述顶板材10A连同上述平坦基板30一起从上述顶板20脱离,并且将其放入高压灭菌(Autoclave)压力锅实施蒸压处理。

在已实施上述加压处理的上述顶板材10A的加饰印刷层3所产生的段差部分残留的气泡能够通过实施蒸压处理而进一步减少,从而能够消除残留在上述加饰印刷层3内侧的图像显示区域内的气泡。

其次,在其次的第7步骤S7中,使已实施上述蒸压处理的上述顶板材10A的平坦化树脂层4硬化。

具体地说,在该第7步骤S7中,如图4B所示,从上述平坦基板30侧对已实施上述加压处理和蒸压处理的上述顶板材10A的平坦化树脂层4通过紫外线光源22照射紫外线,从而使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硬化。

在这里,通过使用紫外线透射率高的透明玻璃板作为上述平坦基板30,能够有效地从上述平坦基板30侧照射紫外线使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硬化。

再有,作为上述玻璃板的替代品,上述平坦基板30能够使用例如实施有离型处理且可透过紫外线的聚碳酸酯制基板或丙烯酸树脂制基板等。

在其次的第8步骤S8中,如图4C所示,从已硬化的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上剥离上述平坦基板30。

再有,为了使上述平坦基板30容易从硬化的平坦化树脂层4上剥离,基板的材料优选地由例如厚度为0.5mm~2mm的玻璃板构成,进一步说,优选采用实施有在表面涂布疏水剂、剥离剂的离型处理的材料。

接着,在其次的第9步骤S9中,如图5A、图5B、图5C所示,通过在上述顶板材10B的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形成具有配线层6A的透明电极层6,来完成顶板11。

具体地说,在该第9步骤S9中,在上述顶板材10B的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形成具有配线层6A的透明电极层6(参照图5A、图5B),进而如图5C所示,通过将使用红外线激光作为激光光源的激光加工将具有配线层6A的透明电极层6图案化,从而完成顶板11。

这样做,通过上述第1~第9步骤(S1~S9)的处理,可以制成如图3A、图3B所示的构造的顶板10B。

在这里,上述顶板材10B的加饰印刷层3是黑色加饰印刷层3B与白色加饰印刷层3W的2层构造,该黑色加饰印刷层3B为接触于上述透明面板基板1背面的第1层且由黑色油墨形成,该白色加饰印刷层3W为接触于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第2层且由白色油墨形成。因此在将形成在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背面的具有配线层6A的透明电极层6进行激光加工时,使由红外线激光照射的红外线在上述白色加饰印刷层3W被吸收,从而减少对黑色加饰印刷层3B的红外线到达量,由此能够减低上述加饰印刷的黑色加饰印刷层3B的损伤。

在这里,对于这种构造的顶板材10B,制作成将黑色加饰印刷层3B与白色加饰印刷层3W的厚度、平坦化树脂层4的厚度加以改变的样品,评价了加饰印刷层3的视认性后,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果。

对于形成平坦化树脂层4的紫外线硬化树脂,使用三悠(sanyu-rec)树脂股份有限公司制“RL-9262树脂”,并且通过作为激光加工机的片冈制作所公司制“纤维激光(1060±10nm)”,将具有配线层6A的透明电极层6图案化,进行了加饰印刷层3的视认性的评价。对于黑色加饰印刷层3B,使用精工油墨(seikoadvance)股份有限公司制“HAC浓缩710黑”,对于白色加饰印刷层3W,使用精工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制“HAC浓缩120白”。

视认性的评价如下进行:使用光学显微镜的透射和落射,分别观测层叠体的表面和背面,是否能在加饰印刷层3中检测出缺陷。

将黑色加饰印刷层3B的厚度为6μm、无白色加饰印刷层3W、平坦化树脂层4的厚度为10μm的样品作为比较例1。

将黑色加饰印刷层3B的厚度为6μm、无白色加饰印刷层3W、平坦化树脂层4的厚度为30μm的样品作为比较例2。

将黑色加饰印刷层3B的厚度为12μm、无白色加饰印刷层3W、平坦化树脂层4的厚度为10μm的样品作为比较例3。

将黑色加饰印刷层3B的厚度为6μm、白色加饰印刷层3W的厚度为6μm、平坦化树脂层4的厚度为10μm的样品作为实施例1。

将黑色加饰印刷层3B的厚度为6μm、白色加饰印刷层3W的厚度为12μm、平坦化树脂层4的厚度为10μm的样品作为实施例2。

在比较例1~3中,任何一例都由于激光加工而在黑色加饰印刷层3B产生缺陷,从而有视认性问题。

对此,在实施例1、2中,通过形成在黑色加饰印刷层3B背面的白色加饰印刷层3W,在激光加工时照射的红外线的3.7~3.8%被反射、96.1%被吸收,该红外线被减弱到0.1~0.2%后到达黑色加饰印刷层3B,任何一例都没有因为激光加工而在加饰印刷层3产生缺陷,都得到了良好的视认性。

接着,在其次的第10步骤S10中,如图7A所示,使顶板11的背面与底板12的前面对向,而如图7B所示,通过将上述顶板11与底板12贴合,从而完成具有透明电极层6与透明电极层8、且其发挥传感器单元功能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该透明电极层6形成在上述顶板11上且具有配线层6A,该透明电极层8形成在上述底板12上且具有配线层8A。

再有,形成在上述底板12上的具有配线层8A的透明电极层8采用与形成在上述顶板11上的具有配线层6A的透明电极层6同样的方法,通过使用红外线激光的激光加工将具有配线层8A的透明电极层8图案化,从而形成微细配线图案。

在这里,透明电极层6、8优选地使用包含Ag或Cu奈米线、ITO或ZnO等的材料。透明电极层6、8由多根配线构成,并且以夹着绝缘物而交叉、静电电容为等量的方式形成。

另外,作为形成为遍及透明面板基板1的背面和加饰印刷层3的背面而覆盖全面的平坦化树脂层4的材料,能够使用用于紫外线硬化型油墨的透明的丙烯酸系树脂涂料或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涂料等。更具体地说,能够使用以氨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氨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碳酸酯氨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材质的涂料。用于平坦化树脂层4的材料在不影响触控面板的光学特性下,更优选作为漫透射光相对于全部光线透射光的比例的雾度不超过1%的材料。如上所述,在使用淡色油墨进行加饰印刷的情况下,因为加饰层3的厚度为32μm左右,所以只要以成为例如35μm左右厚度的方式,遍及透明面板基板1的背面和加饰印刷层3的背面涂布丙烯酸系涂料来形成平坦化树脂层4即可。在涂布形成平坦化树脂层4的丙烯酸系涂料时,除了丝网印刷之外,可以使用模涂布机(Die coater)直接涂布。像这样形成平坦化树脂层4,因为能够使用周知的涂布技术,所以没有必要引进特殊设备,能够使用与在加饰印刷层3的印刷步骤中所使用的设备相同的设备,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在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形成透明电极层6A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段差所导致的配线断裂。

该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中的顶板11的平坦化树脂层4是具有吸收使紫外线硬化树脂硬化后的红外线的功能的树脂层,通过在制造程序中,使上述树脂层硬化之前,在用玻璃板等具有平坦面的平坦基板覆盖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的状态下实施压缩处理,从而使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的背面成为转印有上述平坦基板的平坦面的平坦面。因此,在上述加饰印刷层3内的图像显示区域,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背面的表面粗糙度不会被视认,上述平坦化树脂层4背面的表面粗糙度不会使该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的品质降低。该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成为高品质的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其用于消除形成在顶板11背面的外缘部的加饰印刷层3所导致的段差的平坦化树脂层4背面的表面粗糙度不会被视认。

另外,关于该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中的顶板11,因为在黑色加饰印刷层3B的背面形成有白色加饰印刷层3W,所以即使从加饰印刷层3的背面侧通过使用红外线激光作为激光光源的激光加工将配线层6A和透明电极层6图案化,激光加工时照射的红外线也会被减弱到0.1~0.2%后到达黑色加饰印刷层3B,从而不会由于激光加工而在加饰印刷层3产生缺陷,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认性。

上述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100如图8所示,通过设置在液晶面板等的图像显示部200的前面,从而构成附有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300。

符号的说明

11 顶板

1,7 透明面板基板

2 增粘涂层

3 加饰印刷层

3B 黑色加饰印刷层

3W 白色加饰印刷层

4 平坦化树脂层

5 外涂层

6,8 透明电极层

6A,8A 配线层

12 底板

100 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