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体以及布线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036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布线体以及布线基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布线体以及具备该布线体的布线基板。

对于承认通过文献的参照而编入的指定国,将于2014年4月8日在日本国申请的特愿2014-079240号所记载的内容通过参照编入本说明书,成为本说明书的记载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视认性提高,公知有将切断导体线的切断部局部设置于网眼状电极的导电部区域的触摸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第[0036]段、图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2529号公报

在上述触摸面板中,由于切断部形成于导体线的交叉部,所以存在在导电部区域导通的路径减少,电连接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若为了提高电连接可靠性而减少切断部,则存在不能充分地得到视认性提高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布线基板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实现视认性的提高的布线体以及具备该布线体的布线基板。

[1]本发明的布线体的特征在于,具备绝缘层和设置在上述绝缘层上的导体图案,上述导体图案具备至少一个使多个第一细线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网眼状的检测电极,上述检测电极包含形成于上述第一细线的交点以外的地方的第一断线部。

[2]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导体图案具备相互排列的多个上述检测电极;以及分别介于多个上述检测电极之间,使多个第二细线交叉而形成的至少一个网眼状的虚设电极,上述虚设电极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断线部。

[3]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虚设电极由与构成上述检测电极的单元网眼实质上相同的形状的单元网眼构成。

[4]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为构成上述检测电极的单元网眼和构成上述虚设电极的单元网眼在与上述检测电极以及上述虚设电极的并排设置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偏离。

[5]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第二断线部的长度相对于上述第二细线的宽度而言相对较大。

[6]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满足下述(1)式。

W2×5≥L2…(1)

其中,在上述(1)式中,L2是上述第二断线部的长度,W2是上述第二细线的宽度。

[7]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满足下述(2)式。

|A1―A2|≤1…(2)

其中,在上述(2)式中,A1是上述检测电极的开口率,A2是上述虚设电极的开口率。

[8]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将上述第一断线部形成于上述第一细线的交点间的边的中央。

[9]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对于构成上述检测电极的一个单元网眼,形成有一个上述第一断线部。

[10]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导体图案具备相互排列的多个上述检测电极、以及形成于相互相邻的上述检测电极的上述第一细线的交点的至少一个第三断线部。

[11]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导体图案还具备形成于相互相邻的上述检测电极与上述虚设电极的上述第一以及上述第二细线的交点的至少一个第三断线部。

[12]本发明的布线基板具备上述布线体,上述绝缘层构成支承上述导体图案的基材、或者对上述导体图案和基材进行粘结的粘结层。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一断线部形成于第一细线的交点以外的地方,所以能够维持布线基板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实现视认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在图1中标记了第一以及第二断线部的图。

图5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触摸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VII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在图6中标记了第一至第三断线部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它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XI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12(a)~图12(e)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II部的放大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在图1中标记了第一以及第二断线部的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布线体11)具备透明基板20和设置在该透明基板20上的导体图案30。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相当于本发明的布线基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体11相当于本发明的布线体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基板20相当于本发明的绝缘层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导体图案30相当于本发明的导体图案的一个例子。

透明基板20是能够使可见光线透过,并且具有电绝缘性的透明的基板。作为构成该透明基板20的材料的具体例,例如能够例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EVA)、乙烯基树脂、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醇(PVA)、丙烯酸树脂、三醋酸纤维素(TAC)等树脂材料。此外,也可以代替树脂材料,例如由玻璃构成透明基板20。

如图1所示,导体图案30具备3个带状的检测电极31、设置于各个检测电极31的两端的端部连接线32、以及从一方(图中右侧)的端部连接线32导出的引出线33。如图3所示,该导体图案30设置于透明基板20的上表面21。此外,构成导体图案30的检测电极31的个数并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各个检测电极31使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第一细线311、312交叉而构成,整体具有重复菱形的网眼形状。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电极31相当于本发明的检测电极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细线311、31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细线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一方的第一细线311沿着相对于X轴方向实质上成+45度的角度的方向(以下,仅称为“第一方向”。)延伸成直线状,该多个第一细线311以等间距P1排列在与该第一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以下,仅称为“第二方向”。)上。另一方的第一细线312也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成直线状,该多个第一细线312以等间距P2排列在第一方向上。而且,这些第一细线311、312相互正交,从而形成重复菱形状的单元网眼313的网眼状的检测电极31。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检测电极的单元网眼的一个例子。

此外,构成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的个数、排列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细线311的间距P1和第一细线312的间距P2设为实质相同(P1=P2),但并没有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第一细线311的间距P1与第二细线312的间距P2不同(P1≠P2)。另外,也可以将相对于X轴的第一方向的角度、相对于X轴的第二方向的角度设为与上述不同的角度。

另外,作为构成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也可以使用菱形以外的形状。具体而言,作为单元网眼313也可以使用三角形、菱形以外的四边形、六边形等n边形、圆、椭圆、星形等,作为单元网眼313也可以使用上述之中的多个形状。另外,也可以将单元网眼313的边设为直线以外的形状,也可以将单元网眼313的边设为例如曲线、波浪线、锯齿形线等。

并且,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电极31在其网眼形状中包含有第一断线部314。在该第一断线部314中除去第一细线311、312(即,在该第一断线部314未形成第一细线311、312),通过第一断线部314将第一细线311、312电切断。该第一断线部314形成于第一细线311、312的交点315以外的地方,具体而言,形成在第一细线311、312中交点315之间的边316的中央。

此外,在图4中,被单点划线的圆框围起的地方表示第一断线部314,被单点划线的矩形框围起的地方表示第三断线部34(后述)。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断线部314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断线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细线311、312的交点315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细线的交点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细线311、312的边316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细线的边的一个例子。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包括后述的第二以及第三断线部355、34的第一~第三断线部314、355、34表示满足在该断线部的延伸方向上,该断线部的长度L1~L3是0.5μm以上的部分。

通过将这样的第一断线部314形成于检测电极31,能够抑制多个检测电极31间的分界线醒目,并能够实现使用了该布线基板10的触摸面板1的视认性的提高。另外,通过将第一断线部314形成于检测电极31能够使该检测电极31的开口率增加,所以在使用该布线基板10构成了触摸面板的情况下,能够增大静电电容变化也能够实现灵敏度提高。

并且,通过将第一断线部314形成于第一细线311、312的边316,与通过交点315使第一细线311、312断线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检测电极31中较多地确保导通路径,并能够抑制电阻值的增加。

另外,通过将第一断线部314形成于第一细线311、312的边316的中央,与将第一断线部314形成于第一细线311、312的边316的中央以外的部分的情况相比较,触摸面板1的视认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单元网眼313,形成有一个第一断线部314。若对一个单元网眼313形成多个第一断线部314,则存在检测电极31被第一断线部314断开且完全断线的情况。与此相对,通过对一个单元网眼313仅形成一个第一断线部314,能够防止检测电极31被第一断线部314断开。

此外,也可以存在没有形成第一断线部314的单元网眼313。另外,只要能够确保在检测电极31的两端(即端部连接线32)电导通,也可以存在在检测电极31中形成多个第一断线部314的单元网眼313。即,也可以不规则地形成有第一断线部314。

如图1以及图4所示,多个检测电极31以相互相邻的检测电极31的第一细线311、312的交点315(严格来说是存在于相互相邻的检测电极31的第一细线311、312的延长线上的虚拟的交点315(参照图2))一致的方式排列。因此,在导体图案30整体,多个检测电极31的网眼形状对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断线部34形成于相互相邻的检测电极31的第一细线311、312的交点315。在该第三断线部34除去第一细线311、312(即,在该第三断线部34未形成第一细线311、312),通过该第三断线部34,使相互相邻的检测电极31电绝缘。

通过将这样的第三断线部34形成于检测电极31间的交点315,能够通过较少的第三断线部34高效地使检测电极31间断线,并能够抑制多个检测电极31之间的分界线醒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检测电极31的第一断线部314的长度L1与使检测电极31间分离的第三断线部34的长度L3实质相同(L1=L3)。由此,由于第三断线部34混进第一断线部314而不醒目,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了该布线基板10的触摸面板1的视认性。

导体图案30通过将导电性浆料印刷在透明基板20上并使其固化而形成。作为导电性浆料例如能够例示将银(Ag)、铜(Cu)等金属颗粒、和聚酯、多酚等粘合剂混合而成的物质。另外,作为导电性浆料的印刷方法,例如能够例示丝网印刷、凹版胶印、喷墨打印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上述印刷法形成导体图案30时,在透明基板20上在与第一断线部314对应的地方不印刷导电性浆料,从而在检测电极31内形成第一断线部314。同样地,通过在透明基板20上在与第三断线部34对应的地方不印刷导电性浆料,从而在检测电极31间形成第三断线部34。

此外,例如,通过将层叠在透明基板20上的金属层图案化成网眼状,从而也可以形成导体图案30。或者使用溅射法、真空蒸镀法、化学蒸镀法(CVD法)、无电解电镀法、电解电镀法、或者将它们组合而成的方法,也可以在透明基板20上形成导体图案30。

另外,也可以在形成了未形成有第一以及第三断线部314、34的、一样的网眼状的电极之后,局部刮掉第一细线311、312,从而形成第一以及第三断线部314、34。

接下来,参照图5对使用了以上说明的布线基板10的触摸面板1的构造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的分解立体图。此外,以下说明的触摸面板1是静电电容方式的面板,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布线基板10用于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

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可用作个人计算机、平板型信息终端、智能手机、汽车导航系统等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将触摸面板1配置于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上,通过操作者用手指直接触摸或使用专用的笔来触摸该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画面上的选项,能够选择该选项。

如图5所示,该触摸面板1具备罩部件5以及2张布线基板10A、10B。第一布线基板10A和第二布线基板10B经由透明粘结层相互贴附,罩部件5和第二布线基板10B也经由透明粘结层相互贴附。作为构成透明粘结层的粘着剂的具体例,例如能够例示丙烯酸系粘着剂等。

罩部件5与上述透明基板20相同,是能够透过可见光线,并且具有电绝缘性的透明的基板。该罩部件5的上表面作为在操作者进行输入时手指、笔接触的输入面而发挥作用。

第一布线基板10A是利用了上述的布线基板10的部件,具有多个(在本例中是3个)沿着图5中的Y方向延伸的带状的第一电极31A,该多个第一电极31A相互平行排列。任意一个第一电极31A都与上述电极31同样具有网眼形状。另外,该多个第一电极31A经由第一引出线33A与触摸面板驱动电路40电连接。

第二布线基板10B也是利用了上述的布线基板10的部件,具有多个(在本例中是3个)沿着图5中的X方向延伸的带状的第二电极31B,该多个第二电极31B相互平行排列。任意一个第二电极31B都与上述电极31同样具有网眼形状。另外,该多个第二电极31B经由第二引出线33B与触摸面板驱动电路40电连接。

此外,优选在将第一布线基板10A与第二布线基板10B重叠时,该第一以及第二布线基板10A、10B的第一断线部314彼此不重叠,由此提高触摸面板1的视认性。

触摸面板驱动电路40例如对第一电极31A和第二电极31B之间周期性地施加规定电压,并基于第一以及第二电极31A、31B的每个交点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触摸面板1上的手指的位置。

此外,并没有对第一布线基板10A上的第一电极31A的个数进行特别限定。另外,也没有对第二布线基板10B上的第二电极31B的个数进行特别限定。

另外,也可以将第一布线基板10A配置于罩部件5与第二布线基板10B之间。或者也可以代替透明基板20在罩部件5形成导体图案30A(或者30B),或在一张透明基板20的两面形成导体图案30A、30B。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一断线部314设置于检测电极31内的第一细线311、312的交点315以外的地方,所以能够维持触摸面板1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实现视认性的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VII部的放大俯视图,图8是在图6中标记了第一~第三断线部的俯视图。

此外,在图8中,被单点划线的圆框围起的地方表示第一断线部314,被单点划线的矩形框围起的地方表示第三断线部34,被单点划线的菱形框围起的地方表示第二断线部355(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体图案3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但其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布线体11′),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作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导体图案30′除了检测电极31、端部连接线32以及引出线33以外,还具备带状的虚设电极35。由于检测电极31、端部连接线32以及引出线33的结构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

如图6~图8所示,虚设电极35介于多个检测电极31之间,在与检测电极31的延伸方向(图中的X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成带状。各个虚设电极35使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第二细线351、352交叉而构成,整体具有重复菱形的网眼形状。本实施方式中的虚设电极35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虚设电极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细线351、35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细线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一方的第二细线351沿着相对于X轴方向实质上成+45度的角度的方向(以下,仅称为“第一方向”。)延伸成直线状,该多个第二细线351以等间距P1排列在与该第一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以下,仅称为“第二方向”。)上。另一方的第二细线352也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成直线状,该多个第二细线352以等间距P2排列在第一方向上。而且,这些第二细线351、352相互正交,从而形成有重复菱形状的单元网眼353的网眼状的虚设电极35。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细线351的间距P1与第一细线311的间距P1实质相同,第二细线352的间距P2也与第二细线312的间距P2实质相同,其结果,虚设电极35的单元网眼353具有与上述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实质相同的形状。

此外,并没有对构成虚设电极35的单元网眼353的个数、排列进行特别限定。本实施方式中的虚设电极35的单元网眼35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虚设电极的单元网眼的一个例子。

如图6以及图8所示,检测电极31和虚设电极35以与相互相邻的检测电极31和虚设电极35的第一以及第二细线311、312、351、352的交点354(严格来说是存在于相互相邻的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的第一以及第二细线311、312、351、352的延长线上的虚拟的交点354(参照图6))一致的方式排列。因此,在第二导体图案30′整体,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的网眼形状对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第三断线部34形成于相互相邻的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的第一以及第二细线311、312、351、352的交点354。在该第三断线部34除去第一以及第二细线311、312、351、352(即,在该第三断线部34未形成第一以及第二细线311、312、311、312),通过该第三断线部34,使相互相邻的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电绝缘。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断线部3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断线部的一个例子。

通过将这样的第三断线部34形成于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之间的交点354,能够通过较少的第三断线部34高效地使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之间断线,且能够抑制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之间的分界线醒目。

并且,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虚设电极35在其网眼形状中包含第二断线部355。在该第二断线部355除去第二细线351、352(即,在该第二断线部355未形成第二细线351、352),通过第二断线部355使第二细线351、352电切断。该第二断线部355形成于第二细线351、352的交点356。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断线部35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断线部的一个例子。

通过将这样的第二断线部355形成于虚设电极35,被分割而成的各个第二细线351、352的面积变小,难以感应电荷,所以也能够实现使用了该布线基板10的触摸面板的灵敏度提高。

另外,通过将第二断线部355形成于虚设电极35内的交点356,与将第二断线部355设置于第二细线351、352的边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通过较少的第二断线部355高效地使虚设电极35断线,并且精细地分割虚设电极35。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检测电极31内的第一断线部314的长度L1、对检测电极31和虚设电极35之间进行分离的第三断线部34的长度L3、以及虚设电极35内的第二断线部355的长度L2实质相同(L1=L2=L3)。由此,由于第三断线部34混进第一断线部314、第二断线部355而不明显,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了该布线基板10′的触摸面板的视认性。

虚设电极35通过将导电性浆料印刷在透明基板20上并使其固化而形成,可与检测电极31、端部连接线32以及引出线33同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上述印刷法形成导体图案30′时,在透明基板20上在与第二断线部355对应的地方不印刷导电性浆料,从而在虚设电极35内形成第二断线部35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将第一断线部314形成于检测电极31内的第一细线311、312的交点315以外的地方,所以能够维持触摸面板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实现视认性的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构成虚设电极的单元网眼设为与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不相同的形状。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将构成虚设电极35′的单元网眼设为比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小的菱形。在该情况下,由于虚设电极35′被第二断线部355进一步细致分割,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了该布线基板10的触摸面板的灵敏度。

另外,如图9所示的例子,也可以在虚设电极35中在第二细线351、352的边形成第二断线部355B。

另外,也可以存在未形成有第二断线部355的单元网眼353。也可以在虚设电极35中存在形成了多个第二断线部355的单元网眼353。即,也可以不规则地形成第二断线部35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相对于第二断线部355的个数,第一断线部314的个数相对较少。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XI部的放大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布线基板10′′具备布线体11′′和透明基板20,布线体11′′具备粘结层50以及导体图案30′′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但对于其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构成布线体11′′的粘结层50以及布线基板10′′进行说明,对于作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体1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布线体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布线基板的一个例子。

粘结层50是用于使透明基板20和导体图案30′′相互粘结而固定的层,设置于透明基板20的上表面21上的整体。作为构成粘结层50的粘结材料,能够例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乙烯基树脂、有机硅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UV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热塑性树脂等。该粘结层50具有支承导体图案30′′的支承部51(参照图12(e))、以及设置在该支承部51与透明基板20的上表面21之间覆盖该上表面21的平状部52(参照图12(e)),这些支承部51以及平状部52形成为一体。本实施方式中的粘结层5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绝缘层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基板2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基材的一个例子。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体图案30′′具备检测电极31、端部连接线32、引出线33、以及虚设电极35′′。由于检测电极31、端部连接线32以及引出线33的结构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此外,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相互电绝缘。

在虚设电极35′′中,构成该虚设电极35′′的单元网眼353′′由被设为与构成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大致相同的大小的菱型形成。另外,在该虚设电极35′′中,在第二细线351′′、352′′的边形成有第二断线部355B′′。

本实施方式的虚设电极35′′在构成该虚设电极35′′的单元网眼353′′相对于构成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在与该检测电极31以及虚设电极35′′的并排设置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X方向)上相互偏离的点上,与虚设电极35不同。以下,对虚设电极35与虚设电极35′′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与构成虚设电极35′′的单元网眼353′′以如下方式在X方向上相互偏离。即,构成检测电极31的第一细线311以与构成虚设电极35′′的第二细线351′′的虚拟延长线(图中用虚线来显示)实质上不一致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构成检测电极31的第一细线312以与构成虚设电极35′′的第二细线352′′的虚拟延长线(图中用虚线来显示)实质上不一致的方式配置。

如此,通过使构成检测电极31的单元网眼313与构成虚设电极35′′的单元网眼353′′在X方向上相互偏离地配置,能够防止该检测电极31与虚设电极35′′相互接近,并抑制检测电极31以及虚设电极35′′间短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是使检测电极31和虚设电极35′′在Y方向上远离,而是使单元网眼313和单元网眼353′′在X方向不对齐,从而使它们电绝缘,所以不需要第三断线部34。由此,能够实现使用了导体图案30′′的布线基板10′′(布线体11)的小型化。

此外,也可以存在未形成第一断线部314的单元网眼313。另外,只要能够确保在检测电极31的两端(即端部连接线32)电导通,也可以在检测电极31中存在形成有多个第一断线部314的单元网眼313。即,也可以不规则地形成第一断线部31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断线部314的比例而言,从抑制电阻值的观点来看,优选相对于单元网眼353′′是四个,第一断线部314是一个以下,更为优选相对于单元网眼353′′是10个,第一断线部314是一个以下。但是,第一断线部314的比例也可以为相对于单元网眼353′′是50个,第一断线部314是一个以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相对于第二断线部355B′′的个数,第一断线部314的个数相对较少。例如,作为第一断线部314与第二断线部355B′′的比例,若是1/16个以下,则不会损害检测电极31的导电性而优选。若是1/40个以下则更优选。另外,若是1/200个以上,则能够发挥提高视认性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二断线部355B′′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2相对于第二细线351′′、352′′的宽度而言相对较大,更为优选下述(1)式成立。

W2×5≥L2…(1)

其中,在上述(1)式中,L2是第二断线部355B′′的长度,W2是第二细线351′′、352′′的宽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10′′中,下述(2)式成立,从而能够减小形成了检测电极31的区域的开口率与形成了虚设电极35′′的区域的开口率之间的差,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使用了该布线基板10′′的触摸面板1的视认性的提高。

|A1―A2|≤1…(2)

其中,在上述(2)式中,A1是检测电极31的开口率,A2是虚设电极35′′的开口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10′′中,从进一步提高触摸面板1的视认性的观点来看,更为优选下述(3)式成立。

|A1―A2|≤0.5…(3)

具体而言,将第一以及第二细线311、312、351′′、352′′的宽度设为2μm。另外,将第一细线311、311间的中心间距离以及第二细线351′′、351′′间的中心间距离即间距P1设为92μm。同样地,将第一细线312、312间的中心间距离以及第二细线352′′、352′′间的中心间距离即间距P2设为92μm。另外,将第一断线部314的长度L1以及第二断线部355B′′的长度L2设为5μm。而且,在检测电极31中,相对于一个单元网眼313,形成一个第一断线部314。另一方面,在虚设电极35′′中,相对于一个单元网眼353′′,形成四个第二断线部355B′′。

在上述情况下,检测电极31的开口率A1为95.67%,相对于此虚设电极35′′的开口率A2为95.89%。即,检测电极31的开口率A1与虚设电极35′′的开口率A2的差的绝对值为0.22%(|A1―A2|=0.22)。这样,布线基板10′′满足上述(3)式,从而进一步实现触摸面板1的视认性的提高。

此外,优选上述(1)~(3)式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布线基板10′(布线体11′)中也成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以及第二细线311、351′′的延伸方向是第一方向,第一以及第二细线312、352′′的延伸方向是第二方向,但也可以将这个第一方向相对于X轴的角度、第二方向相对于X轴的角度设为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角度不同的角度。

本实施方式的导体图案30′′能够由与构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导体图案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具体而言,作为构成导体图案30′′的导电性浆料,除了金属颗粒以外,还能够使用导电性粉末、金属盐。作为导电性粉末,能够例示银、铜、镍、锡、铋、锌、铟、钯等金属、石墨等。作为金属盐,能够列举上述金属的盐。另外,作为向导电性浆料混合的粘合剂,除了上述的材料以外,还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接下来,对布线基板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12(a)~图12(e)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首先,如图12(a)所示,准备形成了与导体图案3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61的凹版60。作为构成凹版60的材料,能够例示镍、硅、二氧化硅、有机硅石类、玻璃碳、热塑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等。凹部61的宽度通常是50nm~1000μm,但优选是100nm~100μm,更为优选是500nm~10μm。另外,作为凹部61的深度,通常是50nm~3000μm,但优选是100nm~100μm,更为优选是500nm~10μm。

为了提高脱模性,优选在凹部61的表面形成由石墨系材料、硅酮系材料、氟类材料、陶瓷系材料、铝系材料等形成的脱模层。

对上述凹版60的凹部61填充导电性材料70。作为这样的导电性材料70,能够例示将导电性粉末或金属盐、粘合剂、水或溶剂以及各种添加剂进行混合而构成的导电性浆料、导电性油墨。作为上述导电性粉末,能够例示银、铜、镍、锡、铋、锌、铟、钯等金属、石墨等。作为金属盐,能够列举上述金属的盐。作为导电性材料70所包含的导电性颗粒,能够根据所形成的导体图案的宽度,使用例如具有0.5μm以上2μm以下的直径φ(0.5≤φ≤2)的导电性颗粒。此外,优选使用具有所形成的导体图案的宽度的一半以下的平均直径φ的导电性颗粒。

作为导电性材料70所包含的粘合剂,能够列举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作为导电性材料70所包含的溶剂,能够例示α-松油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二甘醇丁醚、1-癸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十四烷等。

作为将导电性材料70填充于凹版60的凹部61的方法,例如能够列举滴涂法、喷墨法、丝网印刷法。或者能够列举出在利用狭缝涂布法、棒涂法、刮刀涂布法、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的涂布后,擦除或刮除、吸取、粘除、冲洗、吹走涂布在凹部以外的导电性材料的方法。能够根据导电性材料的组成等、凹版的形状等适当地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版60,在与第一以及第二断线部314、355B′′对应的部分未形成凹部61,从而在导体图案30′′内形成与第一以及第二断线部314、355B′′对应的形状。

接下来,如图12(b)所示,通过对被填充到凹版60的凹部61的导电性材料70加热来形成导体图案30′′。导电性材料70的加热条件能够根据导电性材料的组成等适当地设定。通过该加热处理,导电性材料70体积收缩。

此外,导电性材料70的处理方法并不限定于加热。也可以照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能量线,也可以只干燥。另外,也可以对上述2种以上的处理方法进行组合。

接着,如图12(c)所示,准备将用于形成粘结层50的粘结材料80大致均匀地涂覆在透明基板20上的部件。作为这样的粘结材料80,能够例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乙烯基树脂、有机硅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UV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热塑性树脂等。

此外,从确保涂覆时的足够的流动性的观点来看,优选构成粘结层50的材料的粘度是1mPa·s~10,000mPa·s。另外,从导体图案30′′的耐久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固化后的树脂的储能模量是106Pa以上,109Pa以下。

作为将粘结材料80涂覆在透明基板20上的方法,能够例示丝网印刷法、喷涂法、棒涂法、浸涂法、喷墨法等。

接着,以粘结材料80进入凹版60的凹部61的方式将透明基板20以及粘结材料80配置在凹版60上,并将该透明基板20以及粘结材料80按压于凹版60,使粘结材料80固化。优选将透明基板20以及粘结材料80按压于凹版60时的加压力是0.001MPa~100MPa,更为优选是0.01MPa~10MPa。此外,该加压能够使用加压辊等来进行。由此,形成粘结层50,并且经由该粘结层50使透明基板20和导体图案30′′相互粘结并固定。

粘结材料80的固化方法等能够根据粘结材料80的组成等适当地设定。例如,可以加热,也可以仅干燥,也可以照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能量线。另外,也可以对上述2种以上的处理方法进行组合。此外,在作为粘结材料80使用热塑性材料的情况下,能够在实施热等且熔融之后,通过冷却形成粘结层50。

此外,粘结层50的形成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形成有粘结层50的凹版60(图12(b)所示的状态下的凹版60)上涂覆粘结材料80,并在该粘结材料80上配置了透明基板20之后,在将该透明基板20配置并按压于凹版60的状态下使粘结材料80固化来形成粘结层50。

而且,将该透明基板20、粘结层50以及导体图案30从凹版60脱模,能够得到具备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体11′′的布线基板10′′。

此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记载的,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而记载的。因此,旨在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各要素也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全部的设计变更、等价物。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布线基板应用于触摸面板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应用布线基板的输入装置并不特别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将上述的布线基板10应用于触摸开关。作为这样的触摸开关的具体例,例如能够例示基于随着操作者的手指、笔的接近、远离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切换开/关的开关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具备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导体图案30、30′的布线基板。此时,作为构成导体图案30、30′的材料,能够使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材料。

另外,在使用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作为触摸面板1,并不限定于具备具有导体图案30A的布线基板10A、以及具有导体图案30B的10B的结构(参照图5)。具体而言,触摸面板也可以由具备在基材的一个主面侧形成了二层导体图案的布线体的布线基板(所谓的单面基板)构成。这样的布线基板以如下方式制造。

即,在通过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制造了布线基板10′′后,进一步形成覆盖导体图案30′′的树脂层。而且,经由所形成的树脂层,以与导体图案30′′对置的方式进一步形成导体图案。

作为形成本例的树脂层的方法,能够例示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粘结层50的形成方法相同的方法。本例的导体图案例如通过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导体图案30′′的形成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形成。而且,通过将形成在布线基板10′′上的本例的树脂层按压于导体图案,并使该树脂层固化,在树脂层上形成导体图案。此外,在本例中,在树脂层上形成导体图案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也可以在使形成在布线基板10′′上的本例的树脂层固化后,使用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形成导体图案30的方法在该树脂层上形成本例的导体图案。

综上,能够得到具备在透明基板20的一个主面侧形成了二层导体图案的布线体的布线基板。触摸面板也可以为具备该布线基板的结构。

另外,例如,也可以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中省略透明基板20。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作为在粘结层50的下表面设置剥离片,在安装时剥离该剥离片来粘结安装于安装对象(薄膜、表面玻璃、偏光板、显示器等)的方式,构成布线体或者布线基板。此外,在该方式中,粘结层50相当于本发明的绝缘层的一个例子,安装对象相当于本发明的基材的一个例子。另外,也可以作为还设置覆盖导体图案30′′的第二粘结层,经由该第二粘结层,粘结安装于上述安装对象的方式,构成布线体或者布线基板。在该方式中,第二粘结层相当于本发明的绝缘层的一个例子,安装对象相当于本发明的基材的一个例子。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粘结层50的平伏部52作为基材来使用。在该情况下,粘结层50相当于本发明的绝缘层以及基材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布线体或者布线基板用于触摸面板等接触式传感器进行了说明,但并没有将布线体或者布线基板的用途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对布线体通电而通过电阻加热等使其发热,从而将该布线体作为加热器来使用。另外,通过使导体图案的一部分接地,也可以将该布线体作为电磁屏蔽罩来使用。另外,也可以将布线体作为天线来使用。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导电图案由导电性材料以及粘合剂树脂构成,但也可以从构成该导电图案的材料中省略粘合剂树脂。

附图标记说明

1…触摸面板;5…罩部件;10、10A、10B、10′、10′′…布线基板;20…透明基板;21…上表面;11′′…布线体;30、30A、30B、30′、30′′…导体图案;31、31A、31B…检测电极;311、312…第一细线;313…单元网眼;314…第一断线部;315…交点;316…边;32…端部连接线;33、33A、33B…引出线;34…第三断线部;35、35′、35′′…虚设电极;351、351′′、352、352′′…第二细线;353、353′′…单元网眼;354…交点;355、355B、355B′′…第二断线部;356…交点;50…粘合层;51…支承部;52…平伏部;40…驱动电路;60…凹版;61…凹部;70…导电性材料;80…粘合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