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9759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方法及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直接通过压力触控技术,直接调整参数设定值的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在市场上已逐渐蔚为主流,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上升,各家智能手机除了不断地强化产品的功能性,也提供越来越丰富的附加功能及应用程式(App)服务,以增加对智能手机用户的吸引力。用户在需要调节某一系统设置时,都必须先进入该设置项或调出该设置项的页面,然后再对其进行设置和调整,举例而言,若要调整画面亮度,就要先调出用户控制中心,然后拖拽亮度设置滑块,来进行亮度调整;若要调整视频图像尺寸,就需要先调出控制栏,然后点击画面尺寸按钮,来进行画面尺寸调整;照相机镜头远近调整需要另一只手双指捏合或扩展,来进行镜头远近的调整。上述操作方式,大多需要先调出或进入相应的页面后,找到该功能设置控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或需使用另外一只手对其进行手势操作,才能够完成相应的设置参数调整。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效率,也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方法及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方式,无需调出或进入到相应的设置页面,即可对某一设置项进行相应的设置操作,操作简便,提高了使用效率。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显示一系统介面在一触控屏幕,并通过所述触控屏幕取得一按压信号,利用一压力感测模块感测所述按压信号的一按压压力值,当所述按压信号的所述按压压力值超过一默认值时,产生一触发讯号,依据所述触发讯号使一处理单元产生一参数调节选项,以及,依据所述触控屏幕取得的一控制信号选择所述参数调节选项,以调节所述系统介面。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一系统介面在一触控屏幕,并通过所述触控屏幕取得一按压信号的步骤中,更包括:显示一应用程序介面于所述触控屏幕。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一系统介面在一触控屏幕,并通过所述触控屏幕取得一按压信号的步骤中,更包括:显示一文件介面于所述触控屏幕。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依据所述触控屏幕取得的一控制信号选择所述参数调节选项,以调节所述系统介面的步骤中,更包括:依据所述触控屏幕上的一接触点的滑动轨迹作为所述控制信号。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一触控屏幕、一压力感测模块以及一处理单元,所述触控屏幕用于显示一系统介面并取得一按压信号;所述压力感测模块感测所述按压信号的一按压压力值,当按压所述按压信号的所述按压压力值超过一默认值时,产生一触发讯号;所述处理单元依据所述触发讯号使产生一参数调节选项,依据所述触控屏幕取得的一控制信号选择所述参数调节选项,以调节所述系统介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屏幕显示一应用程序介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屏幕显示一文件介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控制信号是所述触控屏幕上的一接触点的滑动轨迹。本发明解决了在智能手机系统中快速调节系统各种设置参数的问题,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压力触控技术,方便快速地完成各种系统设置参数的调节,而无需进入到或调出各项设置页面的操作控件来对其进行调节,以此方式使用户的操作更加高效便捷,并提高使用效率与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设备架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A至3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調節拍照遠近参数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方法及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本申请中的“按压”或“压力”一词是指包括垂直于交互界面的压力分量或应力分量的压力触控或应力触控,且优选地是指垂直于交互界面的压力分量或应力分量的压力触控或应力触控。本申请中的“按压”或“压力”描述的都是只启动压力触控技术,而普通的“点击”则为大众所熟知的普通点击操作,不是特意的按压操作。具体来讲,相对于“点击”操作,智能设备通常启动ForceTouch技术对点、按等触控动作实现检测和定位,而不区分点或按的力度。应当理解的是,虽然现有技术中的3DTouch技术增加了区分点或按的力度这一维度的触控检测,但本申请相对于3DTouch技术而言仍然是新颖和具有创造性的。因为,本申请中,在交互界面的某一个或多个位置或区域(例如,交互界面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侦测第一触控动作时,仅启动压力触控技术检测该位置或区域是否出现按压动作,而不启动对触控动作的具体位置的定位。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当检测按压动作时,是必须同时检测按压动作的力度和按压动作的触发位置的,而无法仅检测按压力度;本申请中对于第一触控动作的侦测,在交互界面的某一个或多个位置或区域仅启动按压或压力触控动作是否发生的检测而不启动对该动作的位置。为此,本申请中以“仅以侦测按压式触控动作的方式侦测第一触控动作”这种表述表达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区别。这种区别能够起到节省交互界面侦测所需的电力、减少处理计算装置对触控信号关于位置的运算量,节省智能设备的系统资源的有益效果,具有显著的进步。对于未以“仅以侦测按压式触控动作的方式”加以限定的触控动作侦测或检测,则不限于是否仅检测压力、按压或应力的上述方式,也可以采用ForceTouch、3DTouch等技术。请参照图1,是本发明的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设备架构示意图。在图1中,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一触控屏幕110、一压力感测模块120以及一处理单元130,所述触控屏幕110用于显示一系统介面并取得一按压信号;所述压力感测模块120感测所述按压信号的一按压压力值,当按压所述按压信号的所述按压压力值超过一默认值时,产生一触发讯号;所述处理单元130依据所述触发讯号使产生一参数调节选项,依据所述触控屏幕110取得的一控制信号选择所述参数调节选项,以调节所述系统介面。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幕显示一应用程序介面。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幕显示一文件介面。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信号是所述触控屏幕上的一接触点的滑动轨迹。请参照图2,其为本发明的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在图2中,包括:步骤S210:显示一系统介面在一触控屏幕,并通过所述触控屏幕取得一按压信号。步骤S220:利用一压力感测模块感测所述按压信号的一按压压力值,当所述按压信号的所述按压压力值超过一默认值时,产生一触发讯号。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幕包括:一显示屏及一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控制器以及多个矩阵排列的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两条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此外,所述触控屏幕可为电阻式触控面板或一电容式触控面板。在本实施例中,是显示一应用程序介面或者是一文件介面于所述触控屏幕。步骤S230:依据所述触发讯号使一处理单元产生一参数调节选项。在本实施例中,更显示一分享功能应用程序提示讯息于所述触控屏幕。在本实施例中,更显示所点击的所述预想调节各种参数数量及预想调节各种参数图标于所述分享功能应用程序提示讯息中。步骤S240:依据所述触控屏幕取得的一控制信号选择所述参数调节选项,以调节所述系统介面。在本实施例中,依据所述触控屏幕上的一接触点的滑动轨迹作为所述控制信号。图3A至3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調節拍照遠近参数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力中是以照相为例说明,在在图3A中,主要说明以下步骤:显示一系统介面111在一触控屏幕110,在本实施例中,系统介面111为拍照画面,并通过所述触控屏幕取得一按压信号,利用一压力感测模块感测所述按压信号的一按压压力值,当所述按压信号的所述按压压力值超过一默认值时,产生一触发讯号。在图3B中,依据所述触发讯号使一处理单元产生一参数调节选项,并依据所述触控屏幕110取得触控屏幕110上依据接触点的滑动轨迹而成的一控制信号以选择参数调节选项,并调节所述系统介面。在本发明中,通过压力触控技术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技术的优点在于:1.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高用户实际使用效率。2.操作直观,易学易用。3.降低了用户的查找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实际操作体验。4.减轻用户的操作量,同时也减少了用户手部和眼部的疲劳感。5.利用压力感应技术,可使用户通过压感操作快速完成调节各项系统设置和参数设置,并降低实际使用场景或双手操作的负面影响。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在支持压力触控操作的任意终端设备上实现和执行,如:手机、数码相机、个人数字处理终端(PDA)、媒体播放器、计算机、自助终端机等。而上述方法步骤可以运行于上述任意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FLASH等。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