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通信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6942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RFID通信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RFID通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RFID是利用无线电技术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建立通信,达到信息查询的目的,是目前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FID系统通常由标签和读写器组成,标签用于记录物品信息,读写器用于识读标签。实际应用中,需要限制读写器和标签的通信距离,而怎样限制读写器和标签的通信距离则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RFID通信方法和系统。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读写器向标签发送唤醒命令,所述唤醒命令中携带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门限;所述标签接收所述唤醒命令,测量所接收唤醒命令的RSSI,并将测量所得RSSI与所述唤醒命令中携带的RSSI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并在判断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时,进入所述标签与读写器的命令交换过程。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包括:在测量所得RSSI大于等于所述RSSI门限时,判定比较结果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否则,判定比较结果不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包括:分别对测量所得RSSI和所述RSSI门限执行特定运算,并将测量所得RSSI和RSSI门限分别执行特定运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上述方案中,对于周期唤醒,所述唤醒命令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标签侦听状态时间与标签休眠状态时间之和。上述方案中,所述RSSI门限在所述唤醒命令的数据帧结构中占用空间大于等于1比特。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读写器和标签,所述读写器用于,向标签发送唤醒命令,所述唤醒命令中携带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门限;所述标签用于,接收所述唤醒命令,测量所接收唤醒命令的RSSI,并将测量所得RSSI与所述唤醒命令中携带的RSSI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并在判断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时,进入所述标签与读写器的命令交换过程。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进一步用于,在测量所得RSSI大于等于所述RSSI门限时,判定比较结果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否则,判定比较结果不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进一步用于,分别对测量所得RSSI和所述RSSI门限执行特定运算,并将测量所得RSSI和RSSI门限分别执行特定运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RSSI门限条件。上述方案中,对于周期唤醒,所述唤醒命令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标签侦听状态时间与标签休眠状态时间之和。上述方案中,所述RSSI门限在所述唤醒命令的数据帧结构中占用空间大于等于1比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RFID通信方法和系统,用于带唤醒机制的RFID系统中,RFID读写器唤醒标签时,通过唤醒命令中携带的RSSI门限值限制标签只接收RSSI超过此RSSI门限值的唤醒命令,从而达到限定通信距离的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由于读写器唤醒命令中直接携带RSSI门限,而标签不存储RSSI门限,从而简化了通过RSSI限定通信距离的方法,并增加了通信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FID通信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FID通信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唤醒机制在RFID领域应用比较多,读写器需要与标签进行通信时,通常会先发送一个或若干个唤醒命令,将标签切换到工作状态,使其响应读写器的后续命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门限限制RFID读写器和标签通信距离的方法,简化距离限定机制,并提高其灵活性。其基本原理是:读写器唤醒标签时,在发送的唤醒命令中携带RSSI门限参数,标签在接收到唤醒命令后,将唤醒命令的实测RSSI与唤醒命令中携带的RSSI门限进行 比较,只有唤醒命令的实测RSSI值满足RSSI门限条件,标签才会进入与读写器的后续命令交互过程,从而达到通过RSSI门限限定通信距离的目的。标签在比较唤醒命令的实测RSSI与唤醒命令中携带的RSSI门限时,可以直接的对RSSI值比较大小,也可以在对RSSI进行特定的运算(特定的运算包括对RSSI的任何运算或转换,例如将RSSI乘以一个固定的数后再加上另一个固定的数)之后,再进行比较大小。读写器通过携带RSSI门限的唤醒命令唤醒标签,并与标签进行命令交换的过程如图1所示。下面再以周期性唤醒的RFID系统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周期唤醒是指标签周期性处于侦听状态和休眠状态交替过程中,在侦听状态,标签会侦听读写器的唤醒命令,在休眠状态,标签将处于低功耗状态,不接收任何命令。要确保能够唤醒标签,读写器需要持续发送唤醒命令,持续时间大于等于“标签侦听状态时间+标签休眠状态时间”。标签在接收到符合条件的唤醒命令后,退出周期性的“侦听-休眠”过程,进入与读写器命令交互过程。参照图2,该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根据采用的RFID协议和应用需要,确定带RSSI门限的唤醒命令的数据帧结构;一种典型的带RSSI门限的唤醒命令数据帧结构如表1所示:前导码同步码数据长度帧选项命令码RSSI门限校验码X字节X字节X字节X字节X字节1字节X字节表1RSSI门限与限定距离的对应关系与实际使用环境相关,需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经多次测试后,根据测试结果建立RSSI门限与限定距离的对应表。步骤二,读写器持续发送唤醒命令,命令格式如表1所示,命令持续时间计算公式如下:唤醒命令持续时间≥标签侦听状态时间+标签休眠状态时间步骤三,标签在侦听状态接收到读写器唤醒命令帧后,根据帧结构中的各字段判别此帧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唤醒命令,则获取此唤醒命令信号的RSSI值,与唤醒命令中的RSSI门限字段值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唤醒命令信号的RSSI值比RSSI门限值大,则退出侦听状态,进入与读写器的命令交换过程,如果不是正确的唤醒命令,或唤醒命令信号的RSSI不满足RSSI门限,则丢弃此帧,重新进入周期性的“侦听-休眠”过程。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带唤醒机制的RFID系统中,RFID读写器唤醒标签时,通过唤醒命令中携带的RSSI门限值限制标签只接收RSSI超过此RSSI门限值的唤醒命令,从而达 到限定通信距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由于读写器唤醒命令中直接携带RSSI门限,而标签不存储RSSI门限,从而简化了通过RSSI限定通信距离的方法,并增加了通信效率。本发明实施例的唤醒命令泛指一切使标签进入命令交互状态的无线信号。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