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货运货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558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货运货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货运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货运货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随着网络购物、远距离沟通的加强等,人们之间物品的传递越来越频繁,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越老越多。对于跨省的远距离运输大多采用火车或者飞机来进行,但是考虑到成本或省内运输大多还是采用集装箱或货运卡车运输。

而货运的方式有很多种,可采用集装箱式也可采用栏仓式与平板的货车进行运输,而对于将货物装在货车上时,需要仓管对货物进行清点,且装卸工与司机均需要进行清点,避免出现遗漏或多装的现象,可能会造成需要的货物没有发送,而将不需要的货物发送至目的地的现象,但是由于装货水平的问题,使得货车在行进过程中可能由于重心偏移,造成车辆倾斜的现象,尤其是对集装箱和仓栏车进行装货时,由于车辆的货仓本身具有支撑功能,使得装货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注意重心的问题,使得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可能由于重心突然偏离而发生车辆倾覆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以较高速度前行时,当遇到突发情况,如:司机紧急变道等,集装箱的中心容易不稳定,轻则车体打滑、倾斜,重则集装箱飞出或车辆翻滚,造成运输货物的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因此在保证货物如实装载的同时,对仓栏车与集装箱的平衡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特征,是提高物流质量、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CN201410674023.0中公开了一种实时获取货物当前位置的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物流管理中心平台、货运车辆、GPS定位模块、LTE通信模块、中央处理模块、RFID阅读器以及存储有货物RFID标签信息的存储模块,GPS定位模块分别与LTE通信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连接,LTE通信模块、RFID阅读器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GPS定位模块、LTE通信模块、RFID阅读器、存储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分别设置在货运车辆上。物流管理中心平台转发货物查询命令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判断后,命令GPS定位模块、RFID阅读器分别执行定位和扫描;定位后的位置信息和货物状态发送给物流管理中心平台,供客户实时获取货物的当前位置;但是其并未涉及货物安全运输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210115196.X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集装箱的平衡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集装箱底架和集装箱角柱的铰链,其中,还包括一固定于所述集装箱底架且中轴线垂直于集装箱端墙所在平面的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设有一弹性部件,所述导杆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件,所述导杆中部设有一于所述导杆上自由滑动的滑套,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及所述滑套自所述弹性部件两端限制所述弹性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弹性部件刚性系数大,安全性能好,可有效实现端墙折叠时缓冲、端墙打开时助力效果,降低对弹性部件的要求且成本降低,通用性好,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集装箱底架平台。该发明平衡装置的平衡性能很好,但是也难以应对突发情况,在外界因素力量过大时无法及时调整车身以及集装箱的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流货运货物定位装置,利用伯努利原理,在物流车高速行驶时,调整左右侧的风压力,以保证货运车辆的平衡,尤其是集装箱货运的平衡,避免翻车等事故的发生;且通过对货物的定位,避免遗漏与重复发送的现象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物流货运货物定位装置,包括标记机构、设置在所述标记机构后部设置扫描机构、设置在货仓入口处的检测扫描机构以及设置在货仓底部或/和周侧的重心偏移检测机构,所述重心偏移检测机构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控制器相连接。

在货车下部设置高压气泵,所述高压气泵与设置在货仓两侧边的反喷模块相连,所述货车顶部设置调整机构。

所述反喷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货仓上部的喷气嘴,所述喷气嘴为文氏管喷嘴,所述喷气嘴下部连接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控制器信号互联。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方向板、设置在所述风向板下部的横杆,所述横杆末端与丝杠活动连接,所述丝杠与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重心偏移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货仓底板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或设置所述货仓上部两侧边的MEMS微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为微型计算机。

所述标记机构为二维码喷码机,所述扫描机构为二维码读取器,所述检测扫描机构包括货仓门处设置的竖直二维码读码器以及设置在两侧边的高清摄像头,所述二维码喷码机、所述二维码读取器、所述竖直二维码读码器和所述高清摄像头均与物流中央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物流中央控制器通过wifi与所述微型计算机相连接。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装货时需要仓管、装卸工和司机三方的协同作业,才能保证装货的准确,使得各方均耗费很大的精力;而本发明采用标记机构对货物进行标记喷码,从而给予货物一个特有的标签,而在装货时通过仓管对货物的定位,然后经货物通过二维码读取器进行读取,从而获得该货物即将装上货车,然后通过装卸工在将该货物搬到汽车货仓内,而为了确保货物进入货仓内在货仓门口处设置竖直二维码读取器从而能够对货物进行监测,避免非扫描货物进入货仓或已扫描货物未进入货仓的现象,而在装货完毕后,可将竖直二维码读码器取下,并将其获取的信息与二维码读码器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出入,然后将核对后的信息输入货车上的微型计算机内。

另外,在货车装货过程中,由于在货仓底板设置三轴加速传感器和货仓上部两侧边设置MEMS微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装好的货物是否出现车厢倾斜的现象,并将信息反馈给装卸工对货物的摆放进行调整,在装货完毕后,车辆出发前需要对车辆的下部的高压气泵进行充气,然后出发将货物送往目的地,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重型货车在高速上快速行进的过程中,若检测到重心偏移时,则可通过其上部调整机构与反喷模块对车身进行调节,而且持续的调节能够确保货车的平稳运行。

另外,采用的反喷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货仓上部两侧的喷气嘴,而喷气嘴为文氏管喷嘴,能够产生高速的反吹气流,对车身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对车身进行修正,而喷气嘴下部连接电磁阀,而电磁阀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而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块可采用PLC或微型芯片进行处理,从而将数据信息传递给微型计算机,而微型计算机同时根据重心偏移检测机构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获得喷吹喷气嘴的数量与位置,确保喷出的气体能够对车身进行有效的修正,同时在货车顶部设置设置调整机构,而调整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方向板、设置在所述风向板下部的横杆,所述横杆末端与丝杠活动连接,所述丝杠与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而在横杆的末端设置旋转销,而旋转销上部与丝杠配合连接;而采用步进电机能够确保丝杠转动的角度与圈数,从而确保对方向板的调节,而采用的横杆能够起到杠杆的作用,其上穿过的丝杠能够通过丝杠的调节,确保对方向板角度的调整,进而产生侧向力,从而能够对车身进行调整。

本发明通过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实现货物如实入车,且能够保证货物不出现遗漏的现象;并通过反喷模块与调整机构,对车身进行调整,确保货车在行进过程中能够通过微型计算机获得的偏移数据进行调整,从而确保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值得应用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车厢部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车厢部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货仓部位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调整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调整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反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标记机构、扫描机构、扫描机构以及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货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展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一种物流货运货物定位装置,包括标记机构18、设置在所述标记机构18后部设置扫描机构19、设置在货仓入口处的检测扫描机构8以及设置在货仓底部的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所述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控制器2相连接。

在货车1下部设置高压气泵5,所述高压气泵5与设置在货仓两侧边的反喷模块3相连,所述货车1顶部设置调整机构4。

所述反喷模块3包括设置在所述货仓上部的喷气嘴31,所述喷气嘴31为文氏管喷嘴,所述喷气嘴31下部通过通气管32连接连接电磁阀33,所述电磁阀33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34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4与控制器2信号互联。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基座42、设置在基座42上的方向板41、设置在所述风向板41下部的横杆43,所述横杆43末端与丝杠45活动连接,所述丝杠45与步进电机46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46与控制器2相连接。

所述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包括设置在货仓底板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2为微型计算机。

所述标记机构18为二维码喷码机,所述扫描机构19为二维码读取器,所述检测扫描机构8包括货仓门处设置的竖直二维码读码器8以及设置在两侧边的高清摄像头20,所述二维码喷码机、所述二维码读取器、所述竖直二维码读码器和所述高清摄像头20均与物流中央控制器21相连接。

所述物流中央控制器21通过wifi与所述微型计算机相连接。

实施例二:一种物流货运货物定位装置,包括标记机构18、设置在所述标记机构18后部设置扫描机构19、设置在货仓入口处的检测扫描机构8以及设置在货仓底部和周侧的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所述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控制器2相连接。

在货车1下部设置高压气泵5,所述高压气泵5与设置在货仓两侧边的反喷模块3相连,所述货车1顶部设置调整机构4。

所述反喷模块3包括设置在所述货仓上部的喷气嘴31,所述喷气嘴31为文氏管喷嘴,所述喷气嘴31下部通过通气管32连接连接电磁阀33,所述电磁阀33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34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4与控制器2信号互联。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基座42、设置在基座42上的方向板41、设置在所述风向板41下部的横杆43,所述横杆43末端与丝杠45活动连接,所述丝杠45与步进电机46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46与控制器2相连接;所述横杆43的末端设置旋转销44,所述旋转销44上部与丝杠45配合连接;

所述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包括设置在货仓底板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设置所述货仓上部两侧边的MEMS微加速度传感器7。

所述控制器2为微型计算机。

所述标记机构18为二维码喷码机,所述扫描机构19为二维码读取器,所述检测扫描机构8包括货仓门处设置的竖直二维码读码器8以及设置在两侧边的高清摄像头20,所述二维码喷码机、所述二维码读取器、所述竖直二维码读码器和所述高清摄像头20均与物流中央控制器21相连接。

所述物流中央控制器21通过wifi与所述微型计算机相连接。

实施例三:一种物流货运货物定位装置,包括标记机构18、设置在所述标记机构18后部设置扫描机构19、设置在货仓入口处的检测扫描机构8以及设置在货仓周侧的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所述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控制器2相连接。

在货车1下部设置高压气泵5,所述高压气泵5与设置在货仓两侧边的反喷模块3相连,所述货车1顶部设置调整机构4。

所述反喷模块3包括设置在所述货仓上部的喷气嘴31,所述喷气嘴31为文氏管喷嘴,所述喷气嘴31下部通过通气管32连接连接电磁阀33,所述电磁阀33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34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4与控制器2信号互联。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基座42、设置在基座42上的方向板41、设置在所述风向板41下部的横杆43,所述横杆43末端与丝杠45活动连接,所述丝杠45与步进电机46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46与控制器2相连接。

所述重心偏移检测机构6包括设置所述货仓上部两侧边的MEMS微加速度传感器7。

所述控制器2为微型计算机。

所述标记机构18为二维码喷码机,所述扫描机构19为二维码读取器,所述检测扫描机构8包括货仓门处设置的竖直二维码读码器8以及设置在两侧边的高清摄像头20,所述二维码喷码机、所述二维码读取器、所述竖直二维码读码器和所述高清摄像头20均与物流中央控制器21相连接。

所述物流中央控制器21通过wifi与所述微型计算机相连接。

实施例四: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所述货车两侧设置槽体4,所述槽体4内通过伸缩支柱5竖向设置弧面板6。

所述弧面板6包括U型基板11,所述U型基板11上端和下端设置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一端设置旋转轴12,所述滑槽14的另一端设置滑动轴15,所述滑动轴15和所述旋转轴12上设置柔性板13,所述滑动轴12通过液压推杆14与所述U型基板11的侧壁17连接。旋转轴固定在滑槽的一端,滑动轴则在滑槽的另一端并可以在滑槽上实现滑动,当滑动轴滑动时便会对柔性板挤压使其变成弧形板。因此该结构的弧面板为可调节式,柔性板在液压推杆推动时被挤压为弧形,起到弧面板的作用,货仓平稳时液压推杆不挤压柔性板,则柔性板为平面,不会起到产生侧压力的作用,调节更加灵活。

所述滑动轴15通过柔性带16与所述U型基板11的侧壁17连接,滑动轴在滑槽上滑动,柔性板为平面板时可以覆盖U型基板的开口,不会使得杂物落入U型基板内,对内部的设备运行造成影响,当柔性板被挤压成为弧形板时,滑动轴会拉伸柔性带对露出的区域进行覆盖,保证杂物不会从滑动轴与U型基板的侧壁之间进入U型基板内,对设备的运行运行进行保护。

本发明通过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实现货物如实入车,且能够保证货物不出现遗漏的现象;并通过反喷模块与调整机构,对车身进行调整,确保货车在行进过程中能够通过微型计算机获得的偏移数据进行调整,从而确保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值得应用与推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