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客户标签的电费风险防控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24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电力客户标签的电费风险防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电费风险防控平台,在平台内输入现有国网电费回收策略库和大客户风险防控流程;

步骤二,利用电力部门内的营销业务系统采集电力客户的用电量信息,并根据用电量对客户群进行划分,用电量大的客户划分为高压大客户,用电量小的客户划分为低压客户,并将划分完成的客户信息加上用电量数据和缴费数据生成业务数据输出;

步骤三,采用一个数据库接收步骤二输出的业务数据,形成业务数据库;

步骤四,提取和转换步骤三中的业务数据库内的业务数据,对业务数据内部的每个客户设定对应的基本标签,组合成主题标签库;

步骤五,将主题标签库内部的标签输入到电费风险防控平台内,电费风险防控平台对标签进行识别,若识别为低压客户,则调用策略库内的策略直接执行,并返回步骤二,若识别为高压大客户,则调用大客户风险防控流程对高压大客户进行风险调控输出防控成效结果,根据防控成效结果产生每月高压大客户风险防控对象范围,然后返回步骤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客户标签的电费风险防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四中的主题标签库内还具有基于基本标签生成的复杂标签,将复杂标签输入电费风险防控平台内,低压客户则更新复杂标签所对应用户的执行策略并执行,高压客户则更新大客户风险防控对象范围,所述复杂标签生成步骤如下:

1、主题标签库将基本标签分别输入到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和电费风险评估模型内;

2、将输入到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内的标签加上客户信用模型计算的得出的信用信号组合成信用标签输入到电费风险评估模型内,形成客户电费风险评估数据;

3、将基本标签与步骤2中获得的客户电费风险评估数据相结合输出复杂标签到标签主题库内;

其中,步骤1中的客户信用评估模型是通过业务数据中的客户用电量和缴费情况建立而出的,电费风险评估模型是通过信用标签的信用数据建立而出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客户标签的电费风险防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如下:

其中,a为信用数据的数值,b为对应标签用户的用电量数值,c为每度电的电费数值,d为对应标签用户实际缴费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力客户标签的电费风险防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电费风险评估模型如下:

其中,a为信用数据的数值,f为电费风险评估数据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力客户标签的电费风险防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五中的风险防控流程包括:

(1),输入高压大客户,并对高压大客户进行确认和判断是否是省公司发起,若不是则通过大客户室主任对风险防控流程启动进行审批,若是则通过营销部主任对风险防控流程启动进行审批;

(2),在经过步骤(1)审批完成以后,对风险用户的信息进行收集,并根据收集的风险用户的信息生成风险防控方案,并通过催费班组负责人和大客户室主任对风险防控方案进行审批,若审批通过则继续,若审批不通过,则返回调整风险防控方案,调整完成后重新审批;

(3),在步骤(2)中风险防控方案审批通过以后判断事实风险是否在10万及以上,若是,则将风险防控方案发送到营销部主任进一步审批,若不是,则执行风险防控方案,同时,在营销部主任审批通过风险防控方案以后判断是否风险的用户电压是35KV及以上或者事实风险100万及以上,若是,则将方案发送到营销分管领导审批,若不是,则执行风险防控方案,若营销分管领导审批通过,则执行风险防控方案;

其中,营销部主任和营销分管领导审批不通过的时候,均返回步骤(2)对方案调整以后重新审批;

(4),在经过步骤(2)和步骤(3)将风险防控方案审批通过并执行以后,通过催费班组负责人对风险防控执行进行评估,若评估通过,则判断该用户是否连续三个月高风险且无措施执行,若不是则结束完成风险防控流程,若是则发送到大客户室主任评估,若评估通过则发送到营销分管领导进行评估,若评估通过则结束完成风险防控流程;

其中,催费班组负责人、大客户室主任和营销分管领导评估不通过的时候,均重新返回步骤(4)调整并重新对风险防控措施执行进行评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