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576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用于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运行数量优化控制和电源模块的优化调度,确保任何负载条件下并联供电系统的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处于最优,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电子设备并联运行对效率和均流(均功率)性能指标的要求。
背景技术
:大功率并联供电电源其为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输出结构,由于具备兼容性强、可N+m冗余备份、可靠性强、性价比高、设计难度较低、易于管理等一系列优势,成为解决大功率输出电源设计的首选方案之一,均流技术已成为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的核心技术。均流技术是指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供电时,在满足输出电压稳态精度和动态响应的前提下,有较高精度的均匀分配各个电源模块负载电流。所以,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机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性能工作。由于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具有时变性和随机性,导致采用传统均流控制方案(即在线运行电源模块数量不变,通过均流控制算法调节每个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达到均流目标和负荷匹配目标的方案)的并联供电系统中电源模块工作范围涵盖轻载,半载,额定负载及过载等工况。一方面,不同负载工况下并联供电系统运行时其系统均流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因而需要对并联供电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确保系统在不同负载电流情况下始终能实现较高的均流性能;另一方面,电源模块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其工作效率也不同,因而需要对并联供电系统在线电源模块的数量进行最优化控制,确保每个在线电源模块工作于最高效率点附近,确保系统在任何负载条件下系统效率最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控制策略,能实现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性能综合指标处于较高水平。现有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控制策略能保证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在所有在线工作电源模块进行平均分配。但是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不能实现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处于较好状态;二、并联供电系统不能实现较高的效率;三、不能实现每个电源模块运行性能的评估和优化调度,不能确保每个电源模块均流性能满足要求。所以,为了实现并联供电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效率和均流效果综合性能指标处于最优,须建立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表达式,求取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最小时对应的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值。只要控制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处于最优输出电流附近,就能确保并联供电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效率和均流效果综合性能指标最优。与此同时,在优化控制并联供电系统在线电源模块的数量,使得并联供电系统始终工作于综合性能指标最优点附近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每个在线电源模块的动态均流性能指标进行评估及优化调度,确保每个模块和并联供电系统均处于最优状态,确保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的高效、可靠和长寿命运行。然而,通过检索现有的论文和专利发现,尚未发现一种可靠和实用的并联供电系统控制方法来实现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指标的优化及每个在线电源模块的优化调度。因而,一种可靠和实用的并联供电系统控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于并联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1)获取K个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Iout从按照间隔为等间距变化到时,每个电源模块在不同负载电流情况下采集V个输出电流Datacurr(m')(i)(j),输出电压Datavolt(m')(i)(j)和输入功率P(m')(i)(j),并得到对应的V个电源模块效率η(m')(i)(j),其中:m'为电源模块序号;i为负载电流值对应的序号值;j为输出电流采集序号;m',i,j满足m'={1,…K},i={1,…U},j={1,…V},IN为电源模块的额定电流;(2)获取电源模块输出电流与均流期望电流相对偏差对应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获得电源模块效率的平均值及效率ηm'i和标准差σm'i的加权和以γm'i为元素构建矩阵A=(γm'i)K×U;m',i,j满足m'={1,…K},i={1,…U},j={1,…V};(3)获得矩阵A=(γm'i)K×U的列和最小对应的负载电流序号a值,即成立所对应的a值;系统的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指标最优时的负载电流为即(4)以周期Ts为间隔得到并联供电系统的在线电源模块数量M,并对M个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采集,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数据标记为Curr(m),m为当前在线电源模块的序号;(5)更新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数据数组:Curr_store(m)(n)=Curr_store(m)(n+1),Curr_store(m)(T)=Curr(m);其中:n=1,…T-1;m=1,2,3,…M;n为当前序号的在线电源模块的电流采集次数,T为大于2的正整数;(6)获取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平均值:其中:m=1,2,3,…M;(7)获得M个在线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的负载电流和在线电源模块均流负载电流(8)判断|Ishare-Iref|≤σ是否成立;(9)步骤(8)中|Ishare-Iref|≤σ不成立,则获得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为参考电流Iref时的在线电源模块数量N*,即(10)N*≤1则设置N*=2;反之,则获得并联供电系统需调节的在线电源模块数量ΔN*=N*-M,根据ΔN*的正负,集中控制器增加或减少|ΔN*|个在线电源模块;(11)步骤(8)中|Ishare-Iref|≤σ成立,则获取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Curr_store(m)(n)与均流目标值Ishare的偏差θ(m)(n)=Curr_store(m)(n)-Ishare;其中:n=1,…T;m=1,2,3,…M;(12)获取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偏差θ(m)(n)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其中:n=1,…T;m=1,2,3,…M;(13)则继续下一个在线电源模块的检测;反之,则标记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均流性能不符合要求,其中,Cθ为标准差最大允许值;(14)将Num个标记均流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在线电源模块离线,并从备用电源中启动Num个电源模块工作,并继续步骤(4)的操作,其中Num表示为标记均流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在线电源模块的数量。所述步骤(1)-步骤(3)中:(一)在t∈((i-1)T,iT],(U≥i≥1),电子负载电流为时获得电源模块的均流目标参考电流:(二)获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采样数据数据:Datacurr(m')(i)(j),(K≥m'≥1,U≥i≥1,V≥j≥1),并得到其均流相对偏差δ(m')(i)(j):δ(m′)(i)(j)=Datacurr(m′)(i)(j)-Iref(i)Iref(i);]]>(三)获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相对偏差δ(m')(i)(j)关于j的数学期望Em'i:(四)获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相对偏差δ(m')(i)(j)关于j的标准差σm'i:其中σm'i表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的相对偏差的标准差;(五)获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效率η(m')(i)(j):η(m′)(i)(j)=Datacurr(m′)(i)(j)×Datavolt(m′)(i)(j)P(m′)(i)(j)×100%;]]>(六)获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η(m')(i)(j)关于j的数学期望ηm'i:ηm′i=1VΣj=1Vη(m′)(i)(j),]]>其中ηm'i表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的效率的平均值;(七)获取效率ηm'i和均流标准差σm'i的加权和γm'i:(八)构建以效率和均流标准差的加权和γm'i为元素的矩阵A=(γm'i)K×U:A=γ11γ12...γ1Uγ21γ22...γ2U............γK1γK2...γKU;]]>(九)得到矩阵A=(γm'i)K×U的列和最小:表示由K个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最优,并从其对应的a值获得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最优时电源模块对应的负载电流Iref:本发明首先,获取由K个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涵盖轻载、半载,额定负载及过载工况)每个电源模块效率η和实际电流值与期望均流值偏差的标准差σ;其次,求取不同负载情况下电源模块的效率η和均流偏差的标准差σ加权和并以γ为元素构建K个电源模块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矩阵A,计算该矩阵的列和最小及对应情况下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指标最优时模块的输出电流Iref;再次,并联供电系统集中控制器通过实时获取在线工作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求取系统总的负载电流值Iout并除以事先获得的Iref,得出并联供电系统在线运行电源模块数量N*;然后,并联供电系统集中控制器实时控制在线电源模块数量,确保系统始终工作于均流性能最优点或附近;最后,获取在线运行的每个电源模块输出电流数据,求取输出电流数据与目标均流值偏差的标准差,从而判别每个在线运行的电源模块是否满足要求并进行优化调度控制。由于相同规格的电源模块其特性总体保持一致,因而通过测量K(K的大小可由用户确定,本发明K暂定为10)个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在不同负载电流下的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指标即可获得任意N个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指标。然后,获取运行的每个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与目标均流值偏差的标准差。在保证电源模块数量最优的前提下依据标准差的大小对运行电源模块进行调度控制,确保每个运行的电源模块的性能满足要求。其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覆盖了负载电流全工作范围工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2)本发明能综合兼顾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性能指标,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系统可靠性;(3)本发明通过构建全负载情况下的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构成的矩阵A=(γmi)K×U的列和最小对应的负载电流Iref。和Iref表征了并联供电系统均流过程中效率和均流响应集中度综合性能指标最优及其对应的在线模块负载电流值,为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优化控制提供依据。(4)本发明具有实时动态调整在线电源模块数量,确保并联供电系统始终工作于均流最优工作点附近。(5)本发明在确保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处于最优工作点附近的目标下即在线运行电源模块数量最优,通过计算每个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与均流目标值Ishare偏差的标准差,对性能不满足要求的在线电源模块与备用电源模块进行进行优化调度,实现并联供电系统和在线电源模块均工作于性能最优点附近;(6)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控制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可有效兼顾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和效率指标,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为并联供电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并联供电系统结构图。图2为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图1所示为并联供电系统结构图,图2所示为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结构图。图1主要包括并联供电系统集中控制器,开关电源模块和用电负载。集中控制器通过通信总线获取在线模块的IP及其输出电流,优化控制在线电源模块的数量和优化调度性能不合格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主要实现向负载供电、接收集中控制器的运行控制命令及上传输出电流;用电负载主要包含各类用电设备。均流调节功能的实现有无通信总线自主均流方式和有通信总线均流方式,由专门的均流功能模块实现,本发明不赘述。图2主要功能是获取并联供电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在线模块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进而确定该矩阵列和最小对应的最优负载电流,主要包括上位机(PC机)、程控电子负载、电源模块、功率计等。上位机(PC机)主要功能为获取在线模块IP地址、输入功率、模块输出电流、输出功率、控制程控电子负载工作电流、计算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列和最小对应的负载电流;程控电子负载用于调节并联供电系统的负载电流;电源模块主要实现接收IP设定、接收上位机命令数据和上传输出电流、输出功率给上位机;功率计主要用于测量在线模块的输入功率。一、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测试系统变量说明如下:K为并联供电测试系统电源模块数量,K的具体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IN为电源模块额定电流;为并联供电系统额定输出电流,满足U为负载电流点数量,即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Iout从按照间隔为等间距变化到(涵盖轻载、半载、额定载及过载工况,U必须为不小于20的正整数,由用户可根据系统工作的最大负载电流值确定);为电子负载在第i点时输出电流,其中:U≥i≥1;m'为电源模块序号,满足:K个电源模块的IP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映射为m'=1,2,…K,即m'=1为IP最小的电源模块序号,m'=2为IP次最小电源模块序号,…,以此类推m'=K为IP最大的电源模块序号;V为并联供电系统处于某一负载电流点时需对当单个在线电源模块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和输入功率数据采样数量,V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大小。Datacurr(m')(i)(j),(K≥m'≥1,U≥i≥1,V≥j≥1)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第j个电流采样数据;Datavolt(m')(i)(j),(K≥m'≥1,U≥i≥1,V≥j≥1)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第j个输出电压采样数据;P(m')(i)(j),(K≥m'≥1,U≥i≥1,V≥j≥1)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第j个输入功率采样数据;η(m')(i)(j),(K≥m'≥1,U≥i≥1,V≥j≥1)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计算出来的第j个效率数据,满足:ηm'i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V个η(m')(i)(j)的数学期望,满足:Iref(i)为模块在条件下均流目标参考值,满足:其中:U≥i≥1;δ(m')(i)(j)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第j个采样电流与均流参考目标电流的相对偏差值,满足:Em'i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V个δ(m')(i)(j)的数学期望,满足:σm'i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V个δ(m')(i)(j)的标准差,满足:α为加权系数,满足:α∈[0,1];γm'i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满足:A=(γm'i)K×U为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定义t=0为并联供电系统空载运行的最后时刻;T为相邻两个负载电流间隔时间;则t∈((i-1)T,iT],(U≥i≥1)为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的运行时间。由于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电源模块采集3V个样本数据,因而,上位机共需采集3×K×V个数据。假设上位机采集一个数据的时间为T1,则系统工作于状态需要Ttotal=3×K×V×T1时间,因而必须满足T≥Ttotal。又由于均流性能数据可靠性与采样点数和采样时间T1相关,因而需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T和T1大小,确保均流性能指标的可靠性。首先,由控制工程知识可知,评价系统的性能可通过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调整时间和稳态偏差指标来衡量。因而,并联供电系统在电子负载由阶跃为时,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测量模块的电流输出与均流目标参考值之间的动态响应来评价模块的均流性能。由数理统计知识可知,并联系统均流标准差表征的是系统均流动态响应过程相对超调量大小,体现其均流阶跃响应过程中的输出电流的集中度,可反映电源模块均流性能指标;其次,并联供电系统在满足均流性能指标的同时,应该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系统运行经济效益由运行效率决定,其体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指标。为使并联供电系统综合考虑效率和均流指标,应构建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及其对应的矩阵;最后,通过求取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A=(γm'i)K×U的列和最小确定并联供电系统综合性能最优及其对应的负载电流。这是基于A=(γm'i)K×U的列和最小的物理意义表明并联供电系统处在何种负载电流下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最好。在t∈((i-1)T,iT],(U≥i≥1),电子负载电流为则电源模块的均流目标参考电流为:Iref(i)=i20INpK=i20IN,U≥i≥1,---(1)]]>获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输出电流采样数据数据:Datacurr(m')(i)(j),(K≥m'≥1,U≥i≥1,V≥j≥1),因而,其均流相对偏差δ(m')(i)(j)为:δ(m′)(i)(j)=Datacurr(m′)(i)(j)-Iref(i)Iref(i),---(2)]]>求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相对偏差δ(m')(i)(j)关于j的数学期望Em'i为:Em′i=1VΣj=1Vδ(m′)(i)(j),---(3)]]>求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相对偏差δ(m')(i)(j)关于j的标准差σm'i为:σm′i=1VΣj=1V(δ(m′)(i)(j)-Em′i)2,---(4)]]>σm'i的物理意义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的相对偏差的标准差,σm'i越小表明电源模块的在条件下均流集中度性能越好。求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效率η(m')(i)(j)为:η(m′)(i)(j)=Datacurr(m′)(i)(j)×Datavolt(m′)(i)(j)P(m′)(i)(j)×100%,---(5)]]>求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η(m')(i)(j)关于j的数学期望ηm'i为:ηm′i=1VΣj=1Vη(m′)(i)(j),---(6)]]>ηm'i的物理意义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的效率的平均值,ηm'i越大表明电源模块的在条件下经济性能越好,越节能;求取效率ηm'i和均流标准差σm'i的加权和γm'i为:γm′i=(1-α)ηm′i+ασm′i,---(7)]]>γm'i的物理意义为:将系统效率性能和均流性能统一到一个综合的性能指标来考虑,其有利于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γm'i越小表明系统的综合性能越好。构建以效率和均流标准差的加权和γm'i为元素的矩阵A=(γm'i)K×U:A=γ11γ12...γ1Uγ21γ22...γ2U............γK1γK2...γKU,---(8)]]>求解矩阵A=(γm'i)K×U的列和最小:mina(Σm′=1K|γm′a|),a=1,2,...U,---(9)]]>的物理意义为:由K个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最优,其对应的a值即为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最优时电源模块对应的负载电流Iref为:Iref=a20IN.---(10)]]>二、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结构图变量说明如下:Ts为集中控制器计算在线电源模块数量和采集电源模块输出电流数据的周期;M为在线电源模块数量且M<K;Iout为并联供电系统的负载电流;Curr(m)为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采样值,m=1,2,┄,M,m为当前在线电源模块的序号;Iref为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最优时在线电源模块对应的负载电流;Ishare为并联供电系统运行时在线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均流目标值;ΔI为Ishare与Iref之差的绝对值;σ为Ishare与Iref之差绝对值的最大允许值。Curr_store(m)(n)为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存储数组,m=1,2,┄,M;n=1,2,┄,T;n为当前序号在线电源模块的电流采集次数,T为大于2的正整数,为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存储数组Curr_store(m)(n)的平均值;θ(m)(n)为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Curr_store(m)(n)与均流目标值Ishare的偏差:为θ(m)(n)的数学期望;为θ(m)(n)的标准差;Cθ为最大允许值;在t=KTs,K=0,1,2,3,…时刻,并联供电系统集中控制器通过通信总线开始采集M个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Curr(m),m=1,2,┄,M;更新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数据:Curr_store(m)(n)=Curr_store(m)(n+1),(11)Curr_store(m)(T)=Curr(m),(12)其中:m=1,2,┄,M,n=1,2,┄,T-1;计算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平均值:Curr(m)‾=1TΣn=1TCurr_store(m)(n),---(13)]]>其中:m=1,2,3,…M;计算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Iout,满足:Iout=Σm=1MCurr(m)‾,---(14)]]>计算在线电源模块输出电流目标值Ishare,满足:Ishare=IoutM,---(15)]]>计算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存储数据Curr_store(m)(n)与均流目标值Ishare的偏差:θ(m)(n)=Curr_store(m)(n)-Ishare,(16)其中:n=1,…T;m=1,2,3,…M;计算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偏差θ(m)(n)的数学期望;Eθm=1TΣn=1Tθ(m)(n),---(17)]]>其中:n=1,…T;m=1,2,3,…M;计算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偏差θ(m)(n)的标准差;σθm=1TΣn=1T(θ(m)(n)-Eθm)2,---(18)]]>其中:n=1,…T;m=1,2,3,…M;计算在线电源模块输出电流目标值Ishare与Iref之差的绝对值ΔI,满足:ΔI=|Ishare-Iref|,(19)判断ΔI是否满足不等式:ΔI<σ,(20)在不等式(20)满足的情况下,判断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与均流目标值偏差的标准差是否满足不等式:|σθm|≤Cθ,---(21)]]>如果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满足不等式(21),说明在线电源模块性能合格;否则,在线电源模块性能不合格,需要从备用电源模块中切入合格电源模块工作。在不等式(20)不满足的情况下,计算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为Iout时,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最优条件下在线电源模块数量N*,满足:N*=[IoutIref],---(22)]]>在不等式(20)不满足的情况下,计算并联供电系统在线电源模块调节量ΔN*,满足:ΔN*=N*-M,(23)集中控制器增加(减少)|ΔN*|个在线电源模块,确保并联供电系统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最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事先获取K个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Iout从按照间隔为等间距变化到时(为满足涵盖轻载、半载、额定载及过载工况,U必须为不小于20的正整数;IN为电源模块的额定电流),每个电源模块在不同负载电流情况下采集V个输出电流Datacurr(m')(i)(j),输出电压Datavolt(m')(i)(j)和输入功率P(m')(i)(j),并计算出对应的V个电源模块效率η(m')(i)(j)(V可由用户根据实际确定大小)。其中:m'为电源模块序号;i为负载电流值对应的序号值;j为输出电流采集序号;m',i,j满足m'={1,…K},i={1,…U},j={1,…V};(2)计算电源模块输出电流与均流期望电流相对偏差越小表明电源模块的均流性能越好)、对应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σm'i越小表明电源模块的均流集中度性能越好);计算电源模块效率的平均值及效率ηm'i和标准差σm'i的加权和(γm'i越小表明电源模块的综合性能越好);以γm'i为元素构建矩阵A=(γm'i)K×U;m',i,j满足m'={1,…K},i={1,…U},j={1,…V};(3)求解矩阵A=(γm'i)K×U的列和最小对应的负载电流序号a值,即成立所对应的a值;负载电流为为系统的效率和均流综合性能指标最优;令(4)以周期Ts为间隔计算并联供电系统的在线电源模块数量M,并对M个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采集,将第一个序号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数据标记为Curr(1),当前在线电源模块序号为m,令m=1;(5)更新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数据数组,即:Curr_store(m)(n)=Curr_store(m)(n+1),Curr_store(m)(T)=Curr(m);其中:n=1,…T-1;m=1,2,3,…M;T为大于2的正整数;(6)计算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平均值:其中:m=1,2,3,…M;(7)计算M个在线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的负载电流和在线电源模块均流负载电流(8)判断|Ishare-Iref|≤σ是否成立?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6);反之,则进入步骤(9);(9)计算在线电源模块输出电流为参考电流Iref时的数量N*,即(10)判断N*≤1?是否成立?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1);反之,进入步骤(12);(11)设置N*=2;这是由于N*<2时是单电源模块供电,不具备均流功能。(12)计算并联供电系统需调节在线电源模块数量ΔN*=N*-M;(13)判断ΔN*>0?是否成立?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4);反之,进入步骤(15);(14)集中控制器增加ΔN*个在线电源模块,然后进入步骤(4);(15)集中控制器减少ΔN*个在线电源模块,然后进入步骤(4);(16)计算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Curr_store(m)(n)与均流目标值Ishare的偏差θ(m)(n)=Curr_store(m)(n)-Ishare;其中:n=1,…T;m=1,2,3,…M;(17)计算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偏差θ(m)(n)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其中:n=1,…T;m=1,2,3,…M;(18)初始化m=1;(19)初始化不合格电源模块数量Num=0;(20)判断(Cθ为标准差最大允许值)如果是,进入步骤(23);反之,进入步骤(21);(21)标记序号为m的在线电源模块均流性能不符合要求;(22)更新变量Num=Num+1;(23)更新m=m+1;(24)判断m<=M?如果是,进入步骤(20);否则,进入步骤(25);(25)将Num个均流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在线电源模块离线,并从备用电源中启动Num个电源模块工作;然后进入步骤(4)。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发明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