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监测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103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广告监测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广告监测领域,特别是与销售数据关联的广告监测方法和广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发展,用户可以便捷的通过多种终端途径获取厂商的推广活动信息,并进行优惠券领取、优惠券分享、商品浏览、商品订购、商品收货及售后相关行为。进而,厂商对广告数据的产生、获取、跟踪、管理、分析需求越来越强烈,对获取商品的媒体曝光、渠道传播、购买转化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希望从在线活动发布、品牌推广、商品促销等需求中获取用户对品牌的态度,对商品的意向,以及用户的购买兴趣偏好,从而对活动推广、管理、优化等快速调整响应。

现有技术中,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中广告监测的方法大多采用如下方式:向用户推送并展示广告页面,通过广告加码、站点加码,实现对广告曝光、点击以及页面浏览行为等进行监测,通过分析点击率等指标对广告效果进行评估。

举例而言,广告投放端通过在推送广告中为每个用户设置唯一的cookie以区分用户。因为整个广告投放的过程都是在用户的浏览器或移动终端设备中完成的,所以用户在整个广告投放过程中的行为,包括浏览哪些广告、点击哪些广告、在广告投放主体的页面上有哪些交互(比如浏览商品、提交注册信息),都可以通过cookie关联至同一个用户。

然而,上述广告监测方法中的评估指标均为间接指标,并未与最终销售数据直接关联,点击率等数据与销售数据之间存在断裂,而且曝光和点击容易被无效数据干扰。因此,若要更精确地分析用户的购买行为,或者要进一步分析广告投放效果,需要更大量、更完备的全流程数据收集和分析,现有技术仅仅通过广告浏览数据采集往往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广告监测方法和系统,通过深入分析从广告曝光、点击、浏览,到优惠券获取、使用,再到商品销售的全流程数据,以解决广告效果评估的准确性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广告监测的方法,包括:步骤100,在广告活动页面植入优惠券标识符;步骤200,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优惠券获取请求,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优惠券;步骤300,获取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步骤400,将电商销售数据与优惠券记录进行匹配得到优惠券使用数据;步骤500,将优惠券使用数据与广告监测数据关联。

优选地,还包括监测广告曝光、点击和浏览行为。

优选地,所述广告监测数据包括广告曝光数据、点击数据和浏览行为数据。

优选地,所述优惠券具有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联的唯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优惠券与手机号码关联。

优选地,所述优惠券与设备特征ID关联。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一种广告监测的系统,其中包括:广告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广告曝光、点击和浏览行为数据;优惠券发放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优惠券获取请求,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优惠券;销售数据提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商平台销售数据;优惠券匹配模块,用于实现销售数据与优惠券的关联得到优惠券使用数据。

优选地,所述优惠券具有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联的唯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优惠券与手机号码关联。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数据分析模块,将优惠券使用数据与广告监测数据关联进行数据分析。

在本发明中,根据获取到的广告曝光、点击、浏览,到优惠券获取、使用,再到商品销售的全流程数据,对广告与销售的转化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消费者的浏览习惯和消费偏好,为广告效果评估和广告投放优化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解决了网络营销中无目标投放带来的困扰。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广告监测方法的原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广告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广告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本发明中的术语“广告营销监测分析工具”是指专注于解决广告主(厂商)在互联网广告投放过程中,对网络广告活动进行集中管理、执行、监控和追踪,提供监测数据及相关报告,帮助广告主评估和优化网络广告效果,提升媒介投资回报的分析工具。

本发明中的术语“广告监测”是一种按照既定规则,对广告曝光、点击等行为进行监测和统计的系统。

本发明中的术语“API”是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其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本发明中的术语“Cookie”是指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

本发明中的术语“优惠券”是指电子优惠券,是优惠券的电子形式。指以各种电子媒体(包括互联网、彩信、微扑wepull、短信、二维码、图片等)制作、传播和使用的促销凭证,一般是系统可识别的识别码,在系统中有唯一识别的代码。

本发明中的术语“设备特征ID”是指用以描述设备的特征参数,其与设备唯一对应,包括设备特征码、MAC地址、网络IP、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MS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电子序列号ESN、MEID等。所述设备特征ID还包括通过整合设备信息,利用例如哈希算法等数学工具计算出的值。

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任意可直接获取的信息,如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所述用户设备的实时网速或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网速、所述用户设备的操作系统名称、所述用户设备的操作系统版本号、所述用户设备的开发框架名称、所述用户设备的开发框架版本号、所述用户设备的系统配置等。特别的,所述设备信息还包括设备的硬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整机的品牌、型号、序列号;芯片品牌、型号、序列号;传感器品牌、型号、序列号;传感器参数值、角速度、加速度;主板品牌、型号、序列号等。

所述设备信息还可以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可直接获取的设备特征信息;或是通过对所述设备信息的分析或统计,以获取的设备特征信息。优选地,所述设备特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所述用户设备所对应的地域信息:其中,所述地域信息如国家、省、市、自治区、县、乡等行政区域或具体的经纬度等,所述地域信息可通过对所述用户设备的IP、GPS等信息进行分析后获取,或是直接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注册地等进行获取;

所述用户设备所对应的运营商信息:其中,所述运营商信息可根据对所述用户设备的IP、手机号等信息进行分析后获取;

所述用户设备所对应的网速:在此,所述网速包括但不限于实时网速或平均网速等,所述网速可以由所述用户设备自身统计,也可以借由第三方测试工具进行统计;

所述用户设备所对应的系统环境:在此,所述系统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名称、版本号,开发框架的名称、版本号,系统配置等;

所述用户设备的在线状态/离线状态:即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是否在线和/或一般在线时间与时长等信息。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将可直接获取的所述设备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由所述服务设备根据所述设备信息,进行所述设备特征信息的确定;此外,所述用户设备也可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进行所述设备特征信息的确定,从而直接将所述设备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

本发明中的术语“用户终端”中的用户是指产品的直接使用者,而用户终端指该使用者的终端设备,其通过连接服务器以获取服务。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手提电脑、PC、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产品(例如Apple Watch等)。

本发明中的术语“CRM”是指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从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向客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吸引新客户、保留老客户以及将已有客户转为忠实客户,增加市场份额。作为解决方案(Solution)的客户关系管理(CRM),它集合了当今最新的信息技术,包括Internet和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呼叫中心等等。可见,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是CRM的重要基础之一。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广告监测方法的原理图。

首先在媒体广告上会有广告主投放的活动页。通过常规的广告监测方法可以获得媒体广告的曝光数据和活动页的浏览数据。通过在活动页上设置优惠券领取标识(可以是二维码或填入手机号等方式)发放优惠券,同时获取优惠券领取记录。从消费平台(例如电商平台)处获取销售数据(例如订单记录)进而得到优惠券使用数据。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获取全流程数据,进而分析消费者的浏览行为和消费偏好,以及从广告到消费的转化漏斗。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广告监测的方法,包括:步骤100,在广告活动页面植入优惠券标识符;步骤200,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优惠券获取请求,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优惠券;步骤300,获取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步骤400,将电商销售数据与优惠券记录进行匹配得到优惠券使用数据;步骤500,将优惠券使用数据与广告监测数据关联。

具体而言:

步骤100,在广告活动页面植入优惠券标识符。

一般而言,广告活动页面植入优惠券标识符,并在用户终端中显示,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是用户的电脑、手机等,具体显示方式可以为嵌入页面中,或弹出窗口显示等。

步骤200,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优惠券获取请求,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优惠券。

用户通过点击优惠券标识符向服务器发起优惠券获取请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优惠券标识符可供用户填写指定内容(例如:手机号码)后确认发起优惠券获取请求。

用户也可以通过扫码、浏览器、分享等方式获取;显而易见地,用户还可以在PC上领取优惠券,其技术和数据通信上同移动端相似。

具体的,所述优惠获取请求中包括设备特征ID、设备信息、用户使用信息等,例如手机号码、芯片号码、用户终端的IP信息,OpenID、微信ID、Cookie信息、以及URL中为了数据统计所传的数据,例如优惠券获取的网址和时间等。

服务器收到优惠获取请求后,由优惠券发放模块将优惠券发放到用户终端,所述优惠券可以是识别码或经加密的序列,其具有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联的唯一代码,通过服务器规定的算法自动获得。具体的,优惠券可以与手机号码、用户电子邮箱、微信ID、微博账号、设备特征ID等关联。

步骤300,获取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

用户在获得优惠券并在相关电商平台消费后,电商的销售数据中会留存优惠券信息。

具体的,由销售数据提取模块获取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并从所述销售数据中提取与之关联的优惠券信息。

所述销售数据提取模块具有从所述电商获取所述销售数据的权限或者电商平台定期向广告监测方提供相关销售数据。

优惠券可以是根据需要而特别设定,例如为某广告主服务,或为某行业联盟服务。因此与电商销售数据的对接并不一定需要全部的销售数据,不涉及电商的商业秘密。

步骤400,将电商销售数据与优惠券记录进行匹配得到优惠券使用数据。

具体的,优惠券匹配模块预先存储有已发放的优惠券信息,通过将其与销售数据中被使用的优惠券相匹配,得到优惠券使用数据;此外,优惠券匹配模块还预先存储有优惠券与用户的匹配信息,并基于上述提取出的销售数据中的优惠券信息确定用户身份。

如常识所知,用户领取优惠券之后并不一定使用。因此本发明的意义在于从大数据的角度,通过统计用户群体的行为概率为广告主或相关信息需求方未来决策提供量化的参考信息。因此,本文中所述的确定用户身份并不需要如现实生活中那样具体,而是确定到统计学上可以识别的一个点即可。换句话说,用户从媒体到领券页就是一种数据转化,用户:媒体-领券页-领券-消费,这一过程都是有价值的数据转化漏斗,而领券用户对于广告主而言都是潜在消费者,可用于日后的CRM及相应活动管理。因此,通过领券这一环节打通了广告投放媒体数据与最终的消费行为数据。

步骤500,将优惠券使用数据与广告监测数据关联。

具体的,由广告监测模块获取广告监测数据,将优惠券使用数据与广告监测数据关联进行数据分析。所述广告监测数据包括广告曝光数据、点击数据和浏览行为数据。

优选地,广告监测数据通过广告营销监测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采集、追踪和分析。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诸多成熟的广告监测工具,例如精硕科技的Trackmaster、Sitemaster、CSRMaster、ConversionMaster、TagAce、SocialMaster、Weirader、VisualMaster;秒针系统的AdMonitor、SiteMonitor、以及Google Track等,均可以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联合使用,从而将优惠券使用数据与广告监测数据关联。

至此,基于上述全流程数据,进而分析消费者的浏览行为和消费偏好,以及从广告到消费的转化漏斗,评估广告效果,并优化营销方案。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广告监测的系统100,其中包括:广告监测模块110,用于获取广告曝光、点击和浏览行为数据;优惠券发放模块120,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优惠券获取请求,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优惠券;销售数据提取模块130,用于获取电商平台销售数据;优惠券匹配模块140,用于实现销售数据与优惠券发放记录的关联得到优惠券使用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是在销售数据与优惠券关联是通过领取该优惠券的手机号码进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识别用户终端(例如手机)的设备特征ID(例如IMEI码)进行关联。

销售数据与优惠券发放记录关联得到的优惠券使用数据既可以直接与其他广告监测数据进一步关联进行数据分析,也可以作为数据包存储,待后续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数据分析模块150,将优惠券使用数据与广告监测数据关联进行数据分析。由于广告监测数据中内含设备特征ID、Cookie等可以与用户关联的信息,因此优惠券使用数据很容易便能匹配关联,继而根据需要在各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弥合了广告监测的数据与销售数据之间的断裂,用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将数据联通起来,并绘画出媒体广告-销售终端的转化漏斗,最终体现数据的最大价值。目前市场上并不缺少数据,但数据与数据之间无法联通,形成一座座数据孤岛。有实力的实体自己开发App自行组建数据链,但并不能解决孤岛之间的连接。本发明的发明人用简单的方法即可打通不同实体拥有的数据,实现数据价值,更符合未来共享社会的趋势,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数据利用效率。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本发明已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