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IC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3328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IC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30日在韩国提交的专利申请号10-2015-0108129的优先权,其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充分地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in-cell)触摸型显示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采用面板内栅极(GIP)结构减少显示装置的电容触摸负载来提高触摸性能的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面对信息社会,显示电信息信号的显示领域已经快速地发展,并且因此已经开发和使用了各种平板显示装置。作为平板显示装置,使用了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装置(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等。

在平板显示装置中,广泛地使用LCD,因为它们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外形薄、功耗低等优点。

近来,广泛使用一种具有面板内栅极(GIP)结构的LCD,其中栅极驱动电路直接地形成在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中。

此外,触摸功能已被添加到LCD。特别地,为了实现薄外形,使用一种嵌入有触摸屏的集成触摸型LCD。

在集成触摸型LCD中,限定了以矩阵形式布置在显示区域中的触摸块,自电容式触摸电极与各自触摸块对应地布置,并且感测线连接到各自的触摸电极。在这种构造的LCD中,显示周期和触摸感测周期交替,并且在触摸感测周期中,用于触摸感测的触摸驱动信号被输出到每条触摸感测线并施加到相应的触摸电极。

在相关技术的集成触摸型LCD中,由于感测线与诸如栅极线或数据线之类的信号线交叠,产生了耦合电容并且产生了电容负载。

由于此电容负载,导致RC(电阻-电容)延迟。因此,降低了触摸灵敏度,并且降低了触摸性能。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集成触摸型LCD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1,电阻负载Lr1和Lr2一般分别存在于感测线SL和信号线SGL中,并且电容负载LC存在于感测线SL和信号线SGL之间。在触摸感测周期中,脉冲波形的触摸驱动信号Vt被施加到感测线SL,并且连续地施加直流形式的低电压Vs。

因此,与触摸驱动信号Vt的波形相似的电压差在电容负载LC的两端之间产生,因此在感测线SL上流动的信号电流It流入电容负载LC内。因此,触摸驱动信号Vt具有RC延迟并且脉冲波形失真,因此降低了触摸性能。

此问题发生在使用集成触摸构造的所有种类的显示装置包括OLED显示装置中。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本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能够改进由于RC延迟导致的触摸性能的降低,其中RC延迟由在感测线和信号线之间的电容负载所导致。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和特征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阐明,并且部分地对所述领域技术普通人员将显而易见,或可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知。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将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意图,如本文所具体化和广义描述的,一种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包括:触摸电极,所述触摸电极在触摸面板内并被布置在每个触摸块;感测线,所述感测线连接到所述触摸电极,并在触摸感测周期中传输来自源极驱动电路的触摸驱动信号;面板内栅极(GIP)电路,所述面板内栅极(GIP)电路位于阵列基板中,并在显示周期中将栅极信号输出到与所述感测线交叠的相应一条栅极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在所述触摸面板中并且具有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以及一个或多个负载减小电路,所述负载减小电路在所述触摸感测周期中将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到所述相应一条栅极线。

在另一方面,一种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的驱动IC包括:第一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输出端子在触摸感测周期中将触摸驱动信号输出到感测线,所述感测线连接到被布置在每个触摸块的触摸电极;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二输出端子将在显示周期和所述触摸感测周期中分别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的切换信号输出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连接到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所述晶体管连接到与所述感测线交叠的相应一条栅极线;以及第三输出端子,所述第三输出端子在所述触摸感测周期中将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到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连接到所述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大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申请中而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集成触摸型LCD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GIP结构的集成触摸型LCD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触摸块的部分内部区域的平面视图;

图4是沿图3的线IV-IV获取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减小电路(load reduction circuit)结构的剖视图;

图6和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栅极驱动电路和负载减小电路300分别在显示周期和触摸感测周期中的信号输出操作的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LCD的RC等效电路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LCD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LCD的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LCD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实例。尽可能地,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出于解释的目的,采用LCD作为显示装置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GIP结构的集成触摸型LCD的视图。

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的LCD 100包括液晶面板110作为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用于驱动液晶面板110的面板驱动电路。LCD 10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减小具有栅极线或数据线的电容负载的影响的负载减小电路300。

液晶面板110为集成触摸型液晶面板,其中触摸电极171被构造为自电容式触摸元件。液晶面板110包括阵列基板、相对基板例如与阵列基板面对的滤色器基板、以及在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触摸电极171可被构造成用作公共电极,在这种情况下,触摸电极171,即公共电极171可连同像素电极一起形成在阵列基板中以在显示周期中操作液晶层来显示图像。包括触摸电极171的液晶面板110可以例如是面内切换(IPS)模式或高级的高性能面内切换(AH-IPS)模式液晶面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出于解释的目的,描述了用于产生边缘电场的AH-IPS模式液晶面板110。

液晶面板110包括显示区域AA和围绕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NA。在显示区域AA中,像素区域沿行和列以矩阵形式布置。

在液晶面板110中,多个触摸块TB可沿行和列布置在矩阵形式中。每个触摸块TB可被构造为具有沿列和行方向彼此相邻的多个像素区域作为每个触摸块TB的群单元(group unit)。

在液晶面板110的阵列基板中,触摸电极171与触摸块TB形成为一个单元。在每个触摸块TB形成的每个触摸电极171被图案化以与相邻触摸块TB的触摸块171分离和间隔开。换句话说,彼此相邻的触摸块的触摸电极171彼此电断开。

在液晶面板110的阵列基板中,连接到每个触摸块TB的每条感测线SL沿一个方向延伸。例如,感测线SL沿列方向延伸,列方向为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感测线SL通过相应触摸接触孔TCH连接到相应触摸块TB的触摸电极171并传输驱动信号到触摸电极171。

在这方面,在作为显示周期的每一帧中,将公共电压提供到感测线SL并将公共电压传输到触摸电极SL。因此,在每个像素区域中,产生在像素电极和触摸电极171之间的电场以操作液晶,因此显示图像。

在相邻显示周期之间的触摸感测周期(即,相邻帧之间的空白周期)中,脉冲波形的触摸驱动信号被供给到感测线SL并传输到触摸电极171。此外,与每个触摸块TB根据触摸而产生的电容变化量相对应的感测信号通过触摸电极171被检测到并供给到感测线SL。由所检测到的感测信号确定用户的触摸。

因此,在触摸块TB形成的触摸电极171用作产生电场的公共电极171以及感测用户触摸的电极。因此,能够实现薄的集成触摸型液晶面板100。

参照图3和4进一步解释液晶面板110的结构。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触摸块的部分内部区域的平面视图;图4是沿图3的线IV-IV获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3和4,在液晶面板110的阵列基板,多条栅极线GL沿第一方向例如基板111上的行方向延伸。栅极绝缘层130在栅极线GL上形成。多条数据线DL在栅极绝缘层130上形成并沿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延伸。

通过彼此交叉的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限定了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像素区域P。

在每个像素区域P中,形成有连接到相应栅极线和数据线GL和DL的薄膜晶体管T。

薄膜晶体管T包括:连接到栅极线GL的栅极121;在栅极121上方的栅极绝缘层130上的半导体层131;以及在半导体层131上并彼此间隔开的源极和漏极141和143。源极141连接到数据线DL。

在每个像素区域P中,形成有连接到漏极143的像素电极151。

每个触摸电极171,即每个公共电极171在每个触摸块TB形成。公共电极171可布置在像素电极151上方,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绝缘层例如第一和第二钝化层161和162,并且公共电极171与像素电极151一起产生边缘电场。公共电极171可包括对应于每个像素区域P并面对每个像素电极171的多个条状电极图案172,并且可在相邻电极图案172之间形成开口173。

在这种情况下,电极图案172可沿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延伸。电极图案172可包括:更接近数据线DL并位于像素区域P的最外部分的第一电极图案172a;以及位于该像素区域P的内部部分的第二电极图案172b。

第一电极图案172a可形成有大于数据线DL的宽度(但不限于此)以屏蔽位于其下方的数据线DL。此外,第一电极图案172a可形成有大于与数据线DL交叠的感测线SL的宽度(但不限于此)从而基本上屏蔽位于其下方的感测线。

当如上所述形成第一电极图案172a时,可防止在数据线DL和感测线SL以及像素电极151之间的电干扰。

第二电极图案172b可形成有小于第一电极图案172a的宽度,但不限于此。

在关于公共电极171和像素电极151的布置的另一示例中,在每个触摸块TB的公共电极171可被形成为具有大致板形,像素电极151可位于此公共电极171上方,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绝缘层。

在又一示例中,公共电极171和像素电极151的每个都可形成为具有电极图案,并且这些公共电极171和像素电极151可位于相同层或者可以在它们之间具有绝缘层。

在液晶面板110的阵列基板中,形成有连接到每个触摸块TB以传输驱动信号的每条感测线SL。在相应的触摸块TB中,感测线SL可沿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数据线DL交叠。当感测线SL被布置为与作为非显示元件的数据线DL交叠时,可以防止由于感测线SL引起的孔径比减小,并且感测线SL可在宽度上最大化并且在电阻上得到减小。感测线SL和数据线DL被布置为在它们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绝缘层例如第一钝化层161。

感测线SL和公共线171可被布置在为它们之间具有绝缘层例如第二钝化层162,并且可通过在绝缘层中形成的接触孔TCH彼此接触。

在如上构造的液晶面板110中,由于感测线SL与信号线比如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线GL和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DL交叠,产生了在感测线SL和信号线GL、DL之间的耦合电容。

参照图2,面板驱动电路产生多种信号并供给这些信号到液晶面板110以操作液晶面板110。面板驱动电路可被构造成根据从液晶面板110外部的驱动板传输的控制信号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液晶面板110。

面板驱动电路可包括源极驱动电路210和栅极驱动电路220。

源极驱动电路210可连接到数据线DL和感测线SL,并被操作为通过连接到各自线DL和SL的输出端子输出相关驱动信号。此外,源极驱动电路210可连接到与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连接的传输线TL1和TL2,并被操作为通过连接到各自线TL1和TL2的输出端子输出相关驱动信号。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源极驱动电路210可包括第一输出端子,在触摸感测周期中将触摸驱动信号输出到感测线SL,感测线SL连接到被布置在每个触摸块TB的触摸电极171;第二输出端子,将在显示周期和触摸感测周期中分别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的切换信号输出到第一传输线TL1,第一传输线TL1可连接到负载减小电路300的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晶体管连接到与感测线SL交叠的相应一条栅极线GL;以及第三输出端子,在触摸感测周期中将触摸驱动信号输出到第二传输线TL2,第二传输线TL2可连接到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源极驱动电路210可被构造为具有IC类型,其中数据驱动电路和触摸感测电路被集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出于解释的目的,描述了源极驱动电路210包括对应于每个触摸块列布置的多个源极IC 211。例如,源极IC 211可在数据线DL和感测线SL的一侧以COG(玻璃上芯片)方式安装在非显示区域NA上。

源极驱动电路210在显示周期中输出公共电压到每条感测线SL,并且在触摸感测周期中输出触摸驱动信号到每条感测线SL。此外,源极驱动电路210通过感测线SL可被供给感测信号,其中感测信号在触摸感测周期中在触摸电极171产生。

此外,源极驱动电路210在显示周期中输出数据信号到每条数据线DL。此外,在触摸感测周期中,源极驱动电路210可与感测线SL等同地将触摸驱动信号输出到数据线DL。

因此,当在触摸感测周期中将触摸驱动信号输出到数据线DL时,可以使在数据线DL和感测线SL之间的电容负载的影响最小化。换句话说,由于同时施加相同波形信号到位于数据线DL和感测线SL之间的耦合电容器的两个端部电极,在耦合电容器的两个端部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基本不会发生。因此,可防止通过感测线SL传输的信号电流流入到耦合电容器,并且因此可以使电容负载最小化。因此,可以使由于具有数据线DL的电容负载而导致的触摸驱动信号的RC延迟最小化。

栅极驱动电路220可以是移位寄存器电路,并且顺序地输出栅极信号到栅极线GL。栅极驱动电路220形成有GIP结构。换句话说,在制造阵列基板的过程中,栅极驱动电路220在栅极线GL的一侧直接地形成在非显示区域NA。栅极驱动电路220可包括连接到各自栅极线GL并输出各自栅极信号的多个GIP电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GIP结构的栅极驱动电路220位于显示区域AA的一侧。在另一示例中,GIP结构的栅极驱动电路220可分别被布置在显示区域AA的两侧上。对于被布置在显示区域AA的两侧上的情况,栅极驱动电路220的一个可连接到奇数栅极线并且栅极驱动电路220的另一个可连接到偶数栅极线。

负载减小电路300可连接到栅极驱动电路220的各自信号输出端子。换句话说,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可在与栅极驱动电路220的每个输出端子连接的每条栅极线GL的一端并行地连接到栅极驱动电路220。

负载减小电路300被如此构造,使得:在显示周期中,负载减小电路300处于禁用状态,即关闭状态,并且向相应栅极线GL的信号输出关闭;并且在触摸感测周期中,负载减小电路300处于开启状态,即开启状态,并且向相应栅极线GL的信号输出开启,因此负载减小电路300输出触摸驱动信号到相应栅极线GL。

因此,与如上所述输出触摸驱动信号到数据线DL相同,可以使在栅极线GL和感测线SL之间的电容负载最小化。换句话说,由于同时施加相同波形信号到位于栅极线GL和感测线SL之间的耦合电容器的两个端部电极,在耦合电容器的两个端部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基本不会发生。因此,可防止通过感测线SL传输的信号电流流入到耦合电容器,并且因此可以使电容负载最小化。因此,可使由于具有栅极线GL的电容负载导致的触摸驱动信号的RC延迟最小化。

进一步参照图5到7解释负载减小电路300的结构,以及栅极驱动电路200和负载减小电路300的信号输出操作。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减小电路的结构的剖视图;图6和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栅极驱动电路和负载减小电路300分别在显示周期和触摸感测周期中的信号输出操作的视图。出于解释的目的,在图6和7中示出了栅极驱动电路的一些GIP电路。

参照图5到7,栅极驱动电路220包括连接到各自栅极线GL多个GIP电路(GIP;GIPn到GIPn+2)并输出栅极信号Vg。GIP电路GIP顺序地输出栅极信号Vg到相应栅极线GL。

每个GIP电路GIP可被构造成包括多个晶体管并影响位于在前级的GIP电路和位于在后级的GIP电路。例如,关于第(n+1)个GIP电路GIPn+1,从位于在前级的GIP电路GIPn输出的栅极信号Vg可用作第(n+1)个GIP电路GIPn+1的起始信号,从位于在后级的GIP电路GIPn+2输出的栅极信号Vg可用作第(n+1)个GIP电路GIPn+1的复位信号。

因此,GIP电路GIP被设计为实现在显示周期中顺序地输出栅极信号Vg到栅极线GL的驱动方案。

例如,负载减小电路300可在栅极驱动电路220和显示区域AA之间的非显示区域NA形成。负载减小电路300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到相应GIP电路GIP的信号输出端子。

例如,负载减小电路300可被构造具有晶体管。在这种情况下,负载减小电路300的晶体管的漏极端子D、源极端子S和栅极端子G为信号输出端子、信号输入端子和输出控制端子。

在栅极驱动电路220和显示区域AA之间,分别连接到负载减小电路300并传输切换信号Vc和触摸驱动信号Vt的第一传输线TL1和第二传输线TL2被形成为沿栅极驱动电路2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和第二传输线TL1和TL2的每一条都可共同与所有的负载减小电路300连接。

第一和第二传输线TL1和TL2的各自一端都连接到源极驱动电路210例如最接近栅极驱动电路220的源极IC 211,并分别接收切换信号Vc和触摸驱动信号Vt。

参照图5更详细地解释负载减小电路300和传输线TL1和TL2的结构。在制造阵列基板的过程中,例如,在形成像素区域的薄膜晶体管(图4的T)时,负载减小电路300可直接形成在基板111的非显示区域NA上。换句话说,负载减小电路300即晶体管300的栅极端子G在基板111上形成,栅极绝缘层130在栅极端子G上形成,半导体层SE在栅极绝缘层130上形成,以及彼此间隔开的源极和漏极端子S和G在半导体层SE上形成。

在制造阵列基板的过程中,例如在形成栅极线GL、数据线(图4的DL)、感测线SL、像素电极(图4的151)、触摸电极(图4的171)等时,第一和第二传输线TL1和TL2可直接地形成在基板111的非显示区域NA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在形成感测线SL的相同工艺中形成第一和第二传输线TL1和TL2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传输线TL1可通过第一接触孔CH1连接到晶体管300的栅极端子G,第二传输线TL2可通过第二接触孔CH2连接到晶体管300的源极端子S。晶体管300的漏极端子D可通过第三接触孔CH3连接到栅极线GL。

如图6所示,在显示周期中,栅极驱动电路220处于开启状态,并且顺序地输出栅极信号Vg到栅极线GL。

在显示周期中,负载减小电路300处于禁用状态并且由此信号输出关闭。为此,关闭状态的切换信号Vc(off)被传输到第一传输线TL1,从而负载减小电路300被关闭,并且由此信号输出关闭。

然后,如图7所示,在触摸感测周期中,栅极驱动电路220处于禁用状态,栅极信号输出由此关闭。

在触摸感测周期中,负载减小电路300处于开启状态,由此触摸驱动信号输出开启。为此,开启状态的切换信号Vc(on)被传输到第一传输线TL1,从而导通负载减小电路300。与负载减小电路300的导通同步,触摸驱动信号Vt通过第二传输线TL2被传输到负载减小电路300,并被输出到每条栅极线GL。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显示周期或触摸感测周期同步,选择栅极驱动电路220或负载减小电路300,并且选择性地输出栅极信号或触摸驱动信号。

因此,在显示周期中,选择GIP结构的栅极驱动电路220,使得用于显示图像的栅极信号Vg可输出到栅极线GL;并且在触摸感测周期中,选择负载减小电路300,使得减小了具有感测线SL的电容负载的触摸驱动信号Vt可输出到栅极线GL。

特别地,如上所解释的,GIP结构的栅极驱动电路220被设计为实施一种驱动方案:其中位于在前级和在后级的GIP电路GIP彼此交互以顺序地输出栅极信号Vg,并且这种设计的GIP电路GIP无法被操作为在触摸感测周期中同时输出相同的触摸驱动信号Vt到所有栅极线GL。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负载减小电路300,并且在触摸感测周期中操作负载减小电路300以输出触摸驱动信号Vt到栅极线GL。因此,在显示周期中施加栅极信号Vg,因此可实现正常的图像显示,并且在触摸感测周期中施加触摸驱动信号Vt,因此可以使在栅极线GL和感测线SL之间的电容负载最小化。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LCD的RC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8,在触摸感测周期中,与感测线SL一起产生耦合电容的诸如栅极线和数据线之类的信号线SGL与感测线SL等同地被施加触摸驱动信号V。换句话说,具有与触摸驱动信号Vt相同波形的信号被施加到信号线SGL。

因此,在触摸感测周期中,在电容负载LC两端之间的电压差在触摸感测周期中不会发生,从而发生消除电容负载LC的效应,因此可以使在感测线SL上流动的电流It向电容负载LC的流入最小化。因此,可使通过电容负载LC导致的触摸驱动信号Vt的RC延迟最小化,并且可以使触摸性能最大化。

事实上,与不施加触摸驱动信号到信号线的相关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电容负载减少了75%或更多。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LCD的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LCD 100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除了负载减小电路300和栅极线GL之间的连接关系。出于解释的目的,可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相类似的部分的解释。

参照图9,在第二实施方式的LCD 100中,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可连接到至少两条相邻的栅极线GL,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是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连接到两条相邻栅极线GL的示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连接到每条栅极线GL,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连接到两条或以上的相邻栅极线的单元组(unit group)。

通过增加连接到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的栅极线的数量,可减少被构造在液晶面板110中的负载减小电路300的数量。因此,可降低负载减小电路300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增加布置有负载减小电路300的非显示区域NA的面积可用性。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负载减小电路300和栅极线GL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增加。因此,第二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优点:被传输到栅极线的触摸驱动信号的失真可被最小化并且可以使基于栅极线位置的触摸驱动信号的偏差最小化。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LCD的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LCD 100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除了负载减小电路300和栅极线GL之间的连接位置。出于解释的目的,可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相似的部分的解释。

参照图10,在第三实施方式的LCD 100中,负载减小电路300可不连接到栅极线GL的位于GIP电路GIP的输出端子一侧的一端,而是可连接到与栅极线GL这一端相对的栅极线GL的另一端。换句话说,负载减小电路300可位于与GIP电路GIP所在的非显示区域NA1相对的非显示区域NA2中,并且显示区域AA位于非显示区域NA1和NA2之间,并且负载减小电路300可连接到栅极线GL的另一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加GIP电路所在的非显示区域NA1的面积可用性,并且可减小非显示区域NA1的宽度。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LCD的视图。第四实施方式的LCD 100类似于第三实施方式,除了负载减小电路300和栅极线GL之间的连接关系。出于解释性目的,可省略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部分相似的部分的解释。

参照图11,在第四实施方式的LCD 100中,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可连接到至少两条相邻的栅极线GL,与第二实施方式类似;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是每个负载减小电路300连接到两条相邻栅极线GL的示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GIP结构的集成触摸型LCD中,采用连接到栅极线的负载减小电路,并且在触摸感测周期中,操作负载减小电路以将与被施加到感测线的触摸驱动信号相同的信号输出到相应栅极线。因此,使在感测线和栅极线之间的电容负载最小化,因此使施加到感测线的触摸驱动信号的失真最小化,从而能够提高触摸性能。

此外,触摸驱动信号在触摸感测周期中施加到数据线,因此在感测线和数据线之间的电容负载被最小化。因此,可以使触摸性能最大化。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可应用于包括LCD的所有种类的显示装置。

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这意味着,本发明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所有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