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0983阅读:1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建设[2000]41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13号令),施工图审查工作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我国施工图审查业务室通过人工传递的方式将施工图纸质蓝图及其他相关审查资料在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审查机构、管理部门之间流转。基本流程为:设计单位出校审版底图晒制蓝图送审蓝图(与建设单位确认)审查机构审图(与设计单位沟通审查意见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送审图纸)(再次与建设单位确认)审查机构审查修改后的蓝图(施工图审查备案)。审查机构进行审图并与勘察设计单位沟通的过程中会因设计不服规范要求而存在多次反复工作。施工图审查周期也会因为建设工程的项目大小、复杂程度等因素而不同,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事后繁琐的汇总统计工作也凸显不出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与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基本的一点在于这种模式本身很难掌握设计质量的真实情况,还会发生图纸已实施问题才被发现的尴尬局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克服目前施工图的审查程序存在环节多,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业务应用层,基础设施层包括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数字化审查端口,数据层包括基础数据库、电子蓝图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业务应用层包括数字化审图应用模块、监管统计模块、地方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和云服务器;

所述数字化审查端口,用于对审查项目的录入或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包括勘察单位上传端口和设计单位上传端口;

所述业务数据库包括数字化审图过程中产生的审查意见、审查告知书、回复意见、备案的图纸信息、审查结果、报审阶段状态的数据;

所述辅助数据库记录数字化审图操作日志数据和数据库管理数据;

所述数字化审图业务应用模块,用于审图业务参与单位进行线上的业务交互、审图机构的图纸审查,包括建设单位查询交流模块、勘察单位查询交流模块、设计单位查询交流模块、管理部门查询交流模块、建设单位查询交流模块、进度查询模块和数据下载模块;

所述监管统计模块,用于数字化审图业务数据的统计以及对项目情况的实施查看;

所述地方政务服务平台与管理部门查询交流模块数据共享;

所述互联网和云服务器用于数据的显示、整合、计算和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是以数字化技术为载体,将传统纸质的审查方式转变为对电子蓝图的审查方式,以实现对审查全过程数字化运行与管理为根本目的,建立施工图库和业务管理应用模块,结合当地信息化建设情况,与地方政务服务平台相衔接、相配合,实施电子蓝图数据和施工图审查过程产生的业务信息的采集和存储,为其他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和应用服务接口。

1、纸质施工图的存放和检阅效率较低,一方面,纸质图纸的存放要经过多道工序,许多图纸没有及时入库存放,导致图纸保管上出现混乱;另一方面,要在堆积如山的历史图纸中查找过去某个项目的图纸,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难以满足管理部门和社会上对项目施工图及其相关信息的查阅要求;本发明的实施,将有效改变这一局面,信息系统既可以实现对电子蓝图的及时入库存储,使得施工图管理更加有序,也可以实现对电子蓝图及其相关信息的快递查询和下载,从而较好的满足管理部门和社会应用的需求。

2、促进施工图设计和审查质量的提高:通过本发明的建设,施工图审查参与各方将能够通过应用服务实施了解到施工图审查的项目以及过程中的问题,加强了业务的明化,从而促使设计单位更加重视设计质量,审查公司更加注重审图效率。

3、改善审图人员的工作方式:在各行各业信息化与互联网化大趋势下,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的方式已成为提高效率、简化环节的通用手段。本发明通过对电子图纸的审查,能够打破纸质审图的空间、时间限制,辅助审图人员进行工作。

4、本发明的数字化审图,降低对图纸的制作、传递和查阅的依赖度,促进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经过初步测算,单个中等项目或单个大型标段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大约能够节约纸质出图量在1000张左右,折算成费用约在1万元左右,如按一年施工图审查2000多个项目推算,可节约出图费约2000万元左右。

5、加强质量管控的时效性:本发明的运行将直接为管理部门监督挂管理提供信息化工具,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施工图纸相关信息,以及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操作痕迹。通过建立起的施工图库也将为责任追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为事故的处理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撑

进一步,所述数字化审图业务应用模块还包括审查功能模块,具有图纸测量、自动差异对比、批注定位、圈注的功能。通过审查功能模块的设置,利用多种工具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在提高审查效率的同时,提高审查的精确性。

进一步,所述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业务应用层均设有密码保护。数据保密性是最易受到攻击的一个方面,通常表现为客户端发生的数据泄露,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账户信息、登陆信息等的泄露,一旦泄密,会涉及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各个交互环节使用成熟和强壮的密码技术,例如MD5,AES,SHA等加密技术,在特定安全需求下需进行端对端的加解密处理。

进一步,所述基础设施层和数据层之间设有防泄密的格式转换模块。电子图纸进行审查的首要条件是保障设计图纸的版权安全,避免图纸被篡取、盗用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发明采用了防泄密的格式转换模块,首先保障了对PDF、CAD、JPG等图形文件的支持,同时将设计用户所提交的送审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加密、压缩后再用于审查,保证了文件与系统脱离的情况下无法被有效打开。

进一步,所述字化审图业务应用模块包括电子签章模块。在文件审查过程中的文件,无论是PDF、DWG还是自主的文件格式,均提供了电子签章的技术支持方案,在上述文件上实现手写电子签名和加盖电子印章;并可将签章和文件绑定在一起,通过密码验证、签名验证、数字证书确保文档防伪造、防篡改、防抵赖。

进一步,所述基础数据库、电子蓝图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为库表散列。复杂的应用必须使用数据库,那么在面对大量访问的时候,数据库的瓶颈很快就能显现出来,这时一台数据库将很快无法满足应用,而库表散列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应用程序中安装业务和应用或者功能模块将数据库进行分离,不同的模块对应不同的数据库或者表,再按照一定的策略对某些功能进行更小的数据库散列,比如用户表,按照ID进行表散列,这样就能够低成本的提升系统的性能并且有很好的扩展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主要包括3个部分,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业务应用层,每层均设有均设有密码保护,确保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层为系统软硬件环境建设,包括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数字化审查端口;存储服务器为独立的存储服务器,数字化审查端口,用于对审查项目的录入或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包括勘察单位上传端口和设计单位上传端口;数据服务器包括:系统网络及硬件设备构建、软件系统购置、软硬件集成;系统网络及硬件设备构建包括架构信息系统的网络环境,以及购置信息系统运行所需的主机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系统购置,即采购系统开发、运行所需的软件设备,包括软件开发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虚拟化软件的等;软硬件集成,是将系统产品软件、数据库管理模块、应用服务模块的功能部署到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备上,实现在硬件和网络支持下的管理和应用功能。

基础设施层和数据层之间设有防泄密的格式转换模块,避免数据被其他应用的二次打开;数据层为数据库建设,包括基础数据库、电子蓝图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电子蓝图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为库表散列;其中,业务数据库包括数字化审图过程中产生的审查意见、审查告知书、回复意见、备案的图纸信息、审查结果、报审阶段状态的数据;辅助数据库记录数字化审图操作日志数据和数据库管理数据。

业务应用层为应用服务模块建设,包括数字化审图应用模块、监管统计模块、地方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和云服务器:所述数字化审图业务应用模块,用于审图业务参与单位进行线上的业务交互、审图机构的图纸审查,包括建设单位查询交流模块、勘察单位查询交流模块、设计单位查询交流模块、管理部门查询交流模块、建设单位查询交流模块、进度查询模块、数据下载模块、审查功能模块和电子签章模块,其中,审查功能模块,具有图纸测量、自动差异对比、批注定位、圈注的功能,电子签章模块,包括PDF签章、DWG(CAD)签章以及其他自主格式签章;监管统计模块,用于数字化审图业务数据的统计以及对项目情况的实施查看;地方政务服务平台与管理部门查询交流模块数据共享;互联网和云服务器用于数据的显示、整合、计算和处理。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存储服务器为多台存储服务器。

使用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时,建设单位录入项目信息(包括与施工图有关的信息),上传项目资料,审查中心抽取子系统,勘察单位将勘察图纸上传到审查机构,审查机构进行勘察图审查,看是否通过,不通过的话,经勘察后重新上传勘察图纸,直至审查机构审查通过为止,勘察合格后设计单位上传图纸,审图机构进行设计图审查,看是否通过,如果不通过,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修改后继续审查,直至通过为止(在审查的过程中,可以在线交流,减少沟通成本);审查通过后,将审查过程中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备案,建设单位根据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再此过程中,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查看审查意见,并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审图机构进行监管,避免滥用职权的事情发生,保证客观公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