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2573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市场普及率越来越高,如今,移动终端功能的增多以及不断完善,使得用户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此外,移动终端里存储有各种与隐私相关的个人信息、账号信息或财务信息等。如果一旦丢失,不仅仅造成金钱或财产损失,还可能会造成隐私信息的泄露甚至被非法利用,对用户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目前,针对移动终端的丢失,存在用于找回移动终端的软件。然而,在移动终端真正丢失后,依靠这种找回软件成功找回丢失移动终端的可能性极小。可见,目前在移动终端存在丢失可能性的情况时,缺乏相应的提醒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目前在移动终端存在丢失可能性的情况时,缺乏相应的提醒方法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则输出第一提醒;

判断在输出所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二提醒。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则输出第一提醒;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输出所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二提醒。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储存介质,所述计算机储存介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时,输出提醒并判断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第一数据相匹配的方式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丢失可能性,以实现提醒用户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则输出第一提醒。

该步骤中,上述传感器状态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状态,也可以包括姿态传感器(即陀螺仪)状态。其中接近传感器状态是指移动终端内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的接近移动终端或远离移动终端的状态,姿态传感器状态是指移动终端内的姿态传感器(即陀螺仪)检测到的移动终端在空中转动、偏转等运动状态。

在移动终端开启了防丢失提醒功能后,当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姿态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接近传感器状态及姿态传感器状态同时发生变化时,都可以判断为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在一般的情况下,当移动终端存在丢失可能性时,例如,移动终端从口袋或者手提包中不慎掉落,或者移动终端被非法从口袋或者手提包中盗取,或者移动终端被用户本人正常操作,上述接近传感器状态或者姿态传感器状态可能在第一时间即能检测到状态的变化。

可以理解为,上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可以作为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的触发条件。用户还可以自主设置防丢失提醒功能的触发条件,即用户可以自主设置上述传感器状态的其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作为触发条件。上述传感器状态均为实时检测。

其中,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可以是用户根据个人需要手动开启,例如,用户在外出时,在将移动终端放入口袋或者手提包等物体内之前,用户可以手动开启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用户在办公场所,将移动终端放置在办公桌上,需要离开座位时,用户可以手动开启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等等。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还可以是移动终端智能检测场景来自动开启。

上述第一提醒可以是振动,也可以是铃声,或者是振动加铃声,还可以是语音消息,或者是在移动终端屏幕上输出的文字、图形等提示消息。

s102、判断在输出所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该步骤中,当防丢失提醒功能被触发后,为了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丢失的可能性,可以判断在输出上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是用户自主设置的时间,例如3秒或者5秒或者8秒等等;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根据模拟丢失的场景而设置的合适的响应时间。

其中,上述第一传感器可以是接近传感器,也可以是姿态传感器。在第一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时,上述第一数据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接近传感器状态产生“接近”及“远离”的n重组合,例如1次“接近”及“远离”的组合,2次“接近”及“远离”的组合等等;在第一传感器为姿态传感器时,上述第一数据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姿态传感器状态的手势图形,例如,需要手持移动终端在空中画出与预先设置的手势图形相匹配的图形,例如,“@”、“∞”、“o”等笔画连贯的图形。

s103、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二提醒。

该步骤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可以理解为,第一传感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或者第一传感器状态的变化不符合预设的状态变化,此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较大。例如,移动终端或者被不慎掉落,移动终端或者正在被陌生人盗取,此时可以输出第二提醒以提醒用户。

上述第二提醒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警报声,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振动及警报声,还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带有警示效果的语音提示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中,即这些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时,输出提醒并判断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第一数据相匹配的方式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丢失可能性,以实现提醒用户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的目的。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201、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则输出第一提醒。

该步骤中,上述传感器状态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状态,也可以包括姿态传感器(即陀螺仪)状态。其中接近传感器状态是指移动终端内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的接近移动终端或远离移动终端的状态,姿态传感器状态是指移动终端内的姿态传感器(即陀螺仪)检测到的移动终端在空中转动、偏转等运动状态。

在移动终端开启了防丢失提醒功能后,当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姿态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接近传感器状态及姿态传感器状态同时发生变化时,都可以判断为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在一般的情况下,当移动终端存在丢失可能性时,例如,移动终端从口袋或者手提包中不慎掉落,或者移动终端被非法从口袋或者手提包中盗取,或者移动终端被用户本人正常操作,上述接近传感器状态或者姿态传感器状态可能在第一时间即能检测到状态的变化。

可以理解为,上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可以作为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的触发条件。用户还可以自主设置防丢失提醒功能的触发条件,即用户可以自主设置上述传感器状态的其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作为触发条件。上述传感器状态均为实时检测。

其中,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可以是用户根据个人需要手动开启,例如,用户在外出时,在将移动终端放入口袋或者手提包等物体内之前,用户可以手动开启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用户在办公场所,将移动终端放置在办公桌上,需要离开座位时,用户可以手动开启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等等。上述防丢失提醒功能还可以是移动终端智能检测场景来自动开启。

上述第一提醒可以是振动,也可以是铃声,或者是振动加铃声,还可以是语音消息,或者是在移动终端屏幕上输出的文字、图形等提示消息,等等。

s202、判断在输出所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该步骤中,当防丢失提醒功能被触发后,为了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丢失的可能性,可以判断在输出上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是用户自主设置的时间,例如3秒或者5秒或者8秒等等;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根据模拟丢失的场景而设置的合适的响应时间。

其中,上述第一传感器可以是接近传感器,也可以是姿态传感器。在第一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时,上述第一数据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接近传感器状态产生“接近”及“远离”的n重组合,例如1次“接近”及“远离”的组合,2次“接近”及“远离”的组合等等;在第一传感器为姿态传感器时,上述第一数据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姿态传感器状态的手势图形,例如,需要手持移动终端在空中画出与预先设置的手势图形相匹配的图形,例如,“@”、“∞”、“o”等笔画连贯的图形。

s203、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二提醒。

该步骤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可以理解为,第一传感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或者第一传感器状态的变化不符合预设的状态变化,此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较大。例如,移动终端或者被不慎掉落,移动终端或者正在被陌生人盗取,此时可以输出第二提醒以提醒用户。

上述第二提醒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警报声,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振动及警报声,还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带有警示效果的语音提示,等等。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二提醒。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时,可以考虑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给予多次机会,即判断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至少一次,也可以是多次,如2次,3次或者更多次。

若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上述预设阈值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以输出第二提醒以提醒用户。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次机会,可以避免因用户本人的误操作而使移动终端误判为处于丢失可能性较大的情况。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四提醒。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通过输出第四提醒来提示移动终端操作者进行再次操作,或者提高提醒效果。

上述第四提醒可以是振动,也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声音加振动,还可以是在移动终端屏幕上输出的提醒操作者再次操作的提示消息,等等。

s204、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则判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该步骤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相匹配,此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降低,即移动终端可能是用户本人的正常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可以在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相匹配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其中,上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可以分别是接近传感器或者姿态传感器中的一种。即当第一传感器是接近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是姿态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是姿态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是接近传感器。

s205、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三提醒。

该步骤中,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可以理解为,第二传感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或者第二传感器状态的变化不符合预设的状态变化。虽然在步骤s204中,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相匹配,但由于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此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仍较大,此时可以输出第三提醒以提醒用户。

上述第三提醒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警报声,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振动及警报声,还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带有警示效果的语音提示等等。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则判断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二提醒。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时,可以考虑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给予多次机会,即判断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至少一次,也可以是多次,如2次,3次或者更多次。

若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上述预设阈值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以输出第二提醒以提醒用户。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次机会,可以避免因用户本人的误操作而使移动终端误判为处于丢失可能性较大的情况。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五提醒。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通过输出第五提醒来提示移动终端操作者进行再次操作,或者提高提醒效果。

上述第五提醒可以是振动,也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声音加振动,还可以是在移动终端屏幕上输出的提醒操作者再次操作的提示消息,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时输出提醒,并通过设置双重判断的方式,即在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相匹配的情况下,再次判断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第二数据相匹配,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丢失可能性,以实现提醒用户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排除偶然因素,以更好地实现提醒用户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的目的。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则输出第一提醒。

在移动终端开启了防丢失提醒功能后,当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姿态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接近传感器状态及姿态传感器状态同时发生变化时,都可以判断为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在一般的情况下,当移动终端存在丢失可能性时,例如,移动终端从口袋或者手提包中不慎掉落,或者移动终端被非法从口袋或者手提包中盗取,或者移动终端被用户本人正常操作,上述接近传感器状态或者姿态传感器状态可能在第一时间即能检测到状态的变化。

上述第一提醒可以是振动,也可以是铃声,或者是振动加铃声,还可以是语音消息,或者是在移动终端屏幕上输出的文字、图形等提示消息,等等。

s302、判断在输出所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该步骤中,当防丢失提醒功能被触发后,为了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存在丢失的可能性,可以判断在输出上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s303、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二提醒。

该步骤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可以理解为,第一传感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或者第一传感器状态的变化不符合预设的状态变化,此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较大。例如,移动终端或者被不慎掉落,移动终端或者正在被陌生人盗取,此时可以输出第二提醒以提醒用户。

上述第二提醒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警报声,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振动及警报声,还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带有警示效果的语音提示,等等。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二提醒。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时,可以考虑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给予多次机会,即判断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至少一次,也可以是多次,如2次,3次或者更多次。

若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上述预设阈值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以输出第二提醒以提醒用户。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次机会,可以避免因用户本人的误操作而使移动终端误判为处于丢失可能性较大的情况。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四提醒。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通过输出第四提醒来提示移动终端操作者进行再次操作,或者提高提醒效果。

上述第四提醒可以是振动,也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声音加振动,还可以是在移动终端屏幕上输出的提醒操作者再次操作的提示消息,等等。

s304、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则判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该步骤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相匹配,此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降低,即移动终端可能是用户本人的正常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可以在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相匹配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其中,上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可以分别是接近传感器或者姿态传感器中的一种。即当第一传感器是接近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是姿态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是姿态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是接近传感器。

s305、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三提醒。

该步骤中,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可以理解为,第二传感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或者第二传感器状态的变化不符合预设的状态变化。虽然在步骤s204中,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相匹配,但由于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相匹配,此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仍较大,此时可以输出第三提醒以提醒用户。

上述第三提醒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警报声,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振动及警报声,还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带有警示效果的语音提示等等。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则判断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二提醒。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时,可以考虑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给予多次机会,即判断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至少一次,也可以是多次,如2次,3次或者更多次。

若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上述预设阈值时,可以表明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以输出第二提醒以提醒用户。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次机会,可以避免因用户本人的误操作而使移动终端误判为处于丢失可能性较大的情况。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五提醒。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通过输出第五提醒来提示移动终端操作者进行再次操作,或者提高提醒效果。

上述第五提醒可以是振动,也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声音加振动,还可以是在移动终端屏幕上输出的提醒操作者再次操作的提示消息,等等。

s306、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相匹配,则解除锁定。

该步骤中,若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二数据相匹配,则表明设置的双重判断均通过,此时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不存在丢失可能性,或者理解为移动终端正被用户正常使用,则可以解除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移动终端提醒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则解除锁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可以实现提醒用户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的目的,还可以用于对移动终端上的隐私应用,例如支付宝、微信钱包或者网上银行等应用的加密用途,或者还可以用于移动终端上屏幕解锁密码的替代方案,以防机主忘记屏幕解锁密码。

请参阅图4,图4是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400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401,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则输出第一提醒。

第二判断模块402,用于判断在输出所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第一输出模块403,用于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二提醒。

可选的,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400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404,用于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则判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第二输出模块405,用于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三提醒。

可选的,如图6所示,第一输出模块403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4031,用于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第一输出单元4032,用于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二提醒。

可选的,如图7所示,第一输出模块403还包括:

第二输出单元4033,用于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四提醒。

可选的,如图8所示,移动终端400还包括:

解锁模块406,用于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则解除锁定;或者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相匹配,则解除锁定。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400可以为实现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都可以移动终端400实现,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储存于一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则输出第一提醒;

判断在输出所述第一提醒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二提醒。

可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则判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是否与预设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三提醒。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输出第二提醒,包括: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则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二提醒。

可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相匹配的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输出第四提醒。

可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匹配,则解除锁定;或者

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相匹配,则解除锁定。

所述的储存介质,如只读储存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储存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