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2441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软件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应用软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事件而建立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例如针对突发性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群体性行为等的处理机制,是一套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于一体的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它包括信息披露机制、应急决策机制、处理协调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等。

综合应急救援系统是为决策领导机关处理日常事务和应急突发事件提供的综合集成和指挥调度平台。包括前端现场移动指挥系统和后端应急指挥中心两大部分。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应急指挥车辆将把前端移动指挥系统带到救援现场,进行现场应急指挥。在赶往救援现场的过程中,移动指挥系统可以通过车载电台、单兵和后端应急指挥中心保持通话,及时向后端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情况和接受后端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后端应急指挥中心利用车载GPS系统和便携式GPS系统,随时掌握移动指挥系统和救援小组的位置,及时掌握救援现场的情况,同时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救援现场传回的高清视频实况,并可与救援现场进行远程视频对话,通过应急指挥应用系统的预案管理、应急处置、应急演练、应急评估等功能,协助领导和专家完成救援指挥任务。

综合应急救援系统由于数据管理纷繁复杂,数据处理时间短,对于数据通信和数据管理有很高要求,现有的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为达到数据传输所需的带宽和速度,依赖于使用昂贵的硬件资源重复建设,成本高昂,对数据的管理分配也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应急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管理系统存在依赖于使用昂贵的硬件资源重复建设,对数据的管理分配不尽如人意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平台。

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平台,包括调度中心和业务处理系统,所述调度中心包括调度服务器,以及与调度服务器连接的调度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传输链路,所述传输链路由顺次连接的至少一个中继站,传输设备和前置交换机组成,所述中继站与调度服务器连接,所述前置交换机连接有多个收发终端;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能与所述收发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

优选的,所述调度中心还包括与调度服务器连接的维护终端。

优选的,所述调度中心还包括与调度服务器连接的短信服务器。

优选的,调度服务器内设置有用户类别甄别模块。

优选的,所述调度中心和业务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满足SSL-VPN协议。

优选的,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核心处理服务器,所述核心处理服务器连接有一级数据总线和多条二级数据总线,所述一级数据总线连接有服务器集群,所述二级数据总线连接有一具体应用系统,所述具体应用系统包括与二级数据总线连接的至少一个应用终端和通信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集群包括文件服务器、监控服务器、业务数据库服务器、传真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与一级数据总线连接的数据交换机,所述数据交换机连接有应用终端和卫星通信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核心处理服务器内设置有注册认证模块。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平台,具备如下优越性:

一.利用专门设计的调度中心对数据通信过程进行管理,提高了数据通信传输的效率,节约了通信硬件网络的建设成本及维修使用成本,数据管理分配更加科学有效。

二.调度中心对数据通信过程进行全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提高了通信传输的安全性、封闭性和可靠性,满足了处置应急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保密要求。

三.利用两级数据总线对具体业务运行进行管理,数据传输路径简单,能有效进行数据分析和安全监控,为后期扩展功能提供了方便。

四.本发明可以基于现有分散独立的子运行管理系统实现兼容和组网,降低了现有系统升级改造的成本,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调度中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业务处理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平台,包括调度中心和业务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调度中心包括调度服务器,以及与调度服务器连接的调度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传输链路,所述传输链路由顺次连接的至少一个中继站,传输设备和前置交换机组成,所述中继站与调度服务器连接,所述前置交换机连接有多个收发终端;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能与所述收发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

业务处理系统为业务的具体执行部分,用于处理各种具体事务,调度中心的功能在于通过调度服务器作为调度主机,依托现有的通信网络实现有线、无线、对接互联网、北斗卫星,以及已建的公众与专用通信网络,实现与各级应急指挥平台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现场间的信息传送,以及应急资源统一指挥调度。调度人员通过调度平台进行调度指挥,通信信息同时通过传输链路与通信网络连接,中继站的作用为作为信号传递中继,延长传输距离。传输设备是将传输信号、例如光通信信号转化为通信信号的设备,传输设备将转化的信号通过前置交换器分发后接入现有的通信网络,与各个收发终端进行通信。

依托现有的内外网、4G网络,搭建以应急指挥系统为枢纽,以安全生产系统为基础数据平台、以空防安全系统为监测预警系统的全系统应急平台体系;充分整合各平台应急资源,上传下达应急信息,保障相关部门应急值守,以及处置领导对各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实现与主管部门应急上报机制,以及主管部门应急系统互联互通。

调度中心可以设置一个专用的短信服务器,与调度服务器连接,处理通信中的短信数据。调度中心还可以设置一个维护终端,即时对调度中心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进行全天的在线值守和维护。

调度服务器内可以设置有用户类别甄别模块,用于在每一个客户端实现多用户、多角色的权限应用。例如可以设置以下不同等级的角色用户。

领导端:事件报警、音视频文件传输、预案一键启动、应急响应情况、救援任务派发,应急资源调度、应急自救、通讯录、事故现场实时视频传输;

应急值守端:事件报警、音视频文件传输、事件处理;

任务端:救援任务接收,调度信息接收、应急自救、通讯录、事故现场实时视频传输;

群众端:事件报警、音视频文件传输、应急自救、通讯录、事故现场实时视频传输、求救、信息推送。

所述调度中心和业务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优选选择SSL-VPN协议座位通信协议。

VPN 为“虚拟专用网络”。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连接在Internet上的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SSL VPN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公司敏感数据最简单最安全的解决技术。即指采用SSL (Security Socket Layer)协议来实现远程接入的一种新型VPN技术。SSL协议是网景公司提出的基于WEB应用的安全协议,它包括:服务器认证、客户认证(可选)、SSL链路上的数据完整性和SSL链路上的数据保密性。对于内、外部应用来说,使用SSL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目前SSL 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浏览器应用,也可以应用于Outlook等使用TCP协议传输数据的C/S应用。正因为SSL 协议被内置于IE等浏览器中,使用SSL 协议进行认证和数据加密的SSL VPN就可以免于安装客户端。相对于传统的IPSEC VPN而言,SSL VPN具有部署简单,无客户端,维护成本低,网络适应强等特点。

图2给出本发明所述业务处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核心处理服务器,所述核心处理服务器连接有一级数据总线和多条二级数据总线,所述一级数据总线连接有服务器集群,所述二级数据总线连接有一具体应用系统,所述具体应用系统包括与二级数据总线连接的至少一个应用终端和通信终端。

其中服务器集群用于对业务处理系统的各项业务进行分类处理,根据处理的具体业务类别,服务器集群可以设置文件服务器、监控服务器、业务数据库服务器、传真服务器等。文件服务器为管理机关日常生成的报告文档进行管理汇总服务;业务数据库服务器用于调取各种数据固有信息,及编制的各种应急预案,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反应出出警坐标及事件对应的应对方案。监控服务器为全系统的监控数据进行分发处理及危险上报。

具体应用系统为业务处理的延伸分支,例如一个常规的行政办公系统,采用一个二级数据总线连接该行政办公系统的所有应用终端和通信终端,包括固定电话、打字机、传真机、数据交换机等;具体应用系统也可以是包括二级数据总线连接电脑、电视墙、话筒、语音台等的应急处理大厅。采用二级数据总线对各个具体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传输处理,数据传输路径简单,能有效进行数据分析和安全监控,为后期扩展功能提供了方便。

本发明中,所述业务处理系统还可以兼容卫星通信系统,设置一台与一级数据总线连接的数据交换机,所述数据交换机连接应用终端和卫星通信终端,即可利用数据总线形式实现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数据在总线上传输,实现了卫星数据与调度中心其他通信系统的数据交换。

核心处理服务器内可以设置注册认证模块。实现应急资源统一认证管理机制,如应急分中心、专项应急平台和部门平台的视频显示系统、图传系统、预测监控系统和软件系统接入身份注册认证机制;还可以建立多用户多角色多界面操作权限管理机制、移动平台访问身份注册认证机制等,提高系统运行访问的安全性。

本发明中的数据通信方式可以包括场内的无线数据交换(WIFI)及即时通信系统,包含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内部通信和呼叫中心等呼叫模块,覆盖全部通信手段,在紧急情况下,多种通信手段保证了通信的畅通和有效。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平台,具备如下优越性:

一、利用专门设计的调度中心对数据通信过程进行管理,提高了数据通信传输的效率,节约了通信硬件网络的建设成本及维修使用成本,数据管理分配更加科学有效。

二、调度中心对数据通信过程进行全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提高了通信传输的安全性、封闭性和可靠性,满足了处置应急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保密要求。

三、利用两级数据总线对具体业务运行进行管理,数据传输路径简单,能有效进行数据分析和安全监控,为后期扩展功能提供了方便。

四、本发明可以基于现有分散独立的子运行管理系统实现兼容和组网,降低了现有系统升级改造的成本,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前文所述的为本发明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人的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