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905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面板已经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终端及其它显示装置中。

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01和阵列基板02,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03,以及支撑背光源03的背光壳04,位于背光壳下方的触控感应层1,压力触控装置还包括包围对向基板、阵列基板、背光源、背光壳和触控感应层的外框2,其中外框2连接接地线,作为触控参考层。

因此,现有技术中液晶翻转时的电信号可能会对触控感应层的信号产生干扰,且在压力触控装置发生跌落时外框容易发生形变,导致触控感应层与触控参考层之间的间隙不均匀而引起压力触控失效,导致压力触控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用以避免在电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提高压力触控装置的压力触控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壳,所述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

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包括:

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的第二电极层;或者,

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的第二电极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按照依次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背光源包括光学膜材、导光板和反射层,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背光壳与所述反射层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按照依次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背光源包括光学膜材、导光板和反射层,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出光侧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光学膜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所述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偏光片;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壳与所述背光源之间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当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出光侧时,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一子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二子电极。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的压力触控装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壳,所述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触控结构由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且将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并接地,将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由于第一电极层接地从而避免阵列基板中电信号对触控结构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压力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用以避免在电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提高压力触控装置的压力触控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中各膜层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参见图2(a)和图2(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01和阵列基板02,位于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一侧的背光源03,以及支撑背光源03的背光壳04,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0,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第一电极层10和背光壳04之间的第二电极层11,其中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11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图2(a)和图2(b)中并未画出触控检测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背光源的背光壳,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触控结构由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且将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并接地,将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由于第一电极层接地从而避免阵列基板中电信号对触控结构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包括:设置在背光壳与背光源之间的第二电极层;或者,设置在背光源的出光侧的第二电极层。

具体地,参见图2(a),第二电极层11设置在背光壳04和背光源03之间,第一电极层10设置在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一侧且接地,第二电极层11连接触控检测芯片,使得由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11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可以避免阵列基板中电信号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具体地,参见图2(b),第二电极层11设置在背光源03出光侧,第一电极层10设置在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一侧且接地,第二电极层11连接触控检测芯片,使得由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11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可以避免阵列基板中电信号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参见图3(a),按照依次远离阵列基板的方向,背光源03包括光学膜材031、导光板032和反射层033,当第二电极层11设置在背光壳与背光源之间时,第二电极层11位于背光壳04与反射层033之间。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参见图3(b),按照依次远离阵列基板的方向,背光源03包括光学膜材031、导光板032和反射层033,当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源出光侧时,第二电极层11位于光学膜材031远离导光板032的一侧。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参见图4,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02与第一电极层10之间的偏光片13;其中,第一电极层13为由氧化铟锡(ITO)材料制备的电极。

其中,针对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示的压力触控装置中,均包括位于阵列基板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偏光片。其中,图4仅以图3(a)所示的结构进行示意。

具体地,由于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偏光片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为了避免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被第一电极层遮挡,将第一电极层设置为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较佳地,采用氧化铟锡制作第一电极层,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采用氧化铟锡制作第一电极层,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的材料进行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阵列基板或者对向基板中设置有黑矩阵的图形,当第一电极层设置为与黑矩阵的图形相同的图形,第一电极层可以采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进行制作,且不会遮挡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当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壳与背光源之间时,第二电极层为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电极;或者,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ITO)材料制备的电极。

具体地,当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壳和背光源之间时,由于背光源位于第二电极层上方,第二电极层的层结构不会遮挡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因此第二电极层可以由金属材料制作或者由氧化铟锡材料制作。其中,第二电极层的具体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当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源出光侧时,第二电极层为由氧化铟锡材料制备的电极。

具体地,由于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源出光侧时,为了避免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被第二电极层遮挡,将第二电极层设置为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较佳地,采用氧化铟锡制作第二电极层,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采用氧化铟锡制作第二电极层,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的材料进行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阵列基板或者对向基板中设置有黑矩阵的图形,当第二电极层设置为与黑矩阵的图形相同的图形,即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相同,第二电极层可以采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进行制作,且不会遮挡背光源出光侧出射的光线。第二电极层的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一子电极。

具体地,当第一电极层的图形与阵列基板或者对向基板中的黑矩阵的图形不相同时,第一电极层采用氧化铟锡材料制作。参见图5(a),第一电极层10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的第一子电极101,且每相邻两个条状第一子电极101电性相连。或者,参见图5(b),第一电极层10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菱形结构的第一子电极101,且每相邻两个第一子电极电性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层接地且作为触控结构的参考层,因此第一电极层也可以设计成整层的结构。较佳地,为了避免第一电极层对背光源的光线的透过性,将第一电极层设置成具有缝隙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压力触控装置中,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二子电极。

具体地,参见图5(a)和图5(b)所示的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第二电极层的形状可以与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极层作为触控结构的触控感应层,第二电极层需要检测用户按压的力度和位置,因此,第二电极层在设计层条状结构或者菱形结构的第二子电极时,每相邻两行或者相邻两列的第二子电极相互绝缘层,位于每行或者每列的第一子电极电性相连。

下面通过以第二电极层位于背光源和背光壳之间为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01和阵列基板02,位于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背光源的背光壳04,其中按照依次远离阵列基板的方向,背光源包括光学膜材031、导光板032和反射层033,以及位于导光板入光侧的光源034,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02远离对向基板01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0,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反射层033和背光壳04之间的第二电极层11,且第二电极层与触控检测芯片相连。其中,压力触控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背光源和阵列基板的支架05,以及用于将背光源03和阵列基板进行贴合的口字胶06,用于支撑背光壳的外框07。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将具有触控参考层的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使得触控结构中的第一电极层避免了阵列基板中液晶翻转携带的任何电信号;将具有触控感应作用的第二电极层设置在背光壳内,使得即使产品跌落造成外框产生变形,背光壳也不会造成形变,因此第二电极层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间隙不变,避免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间隙变化造成的压力触控效果,从而提高了压力触控的精度。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的压力触控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触控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压力触控装置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触控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以及支撑背光源的背光壳,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接地线相连;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的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具有压力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以及与第二电极层电性相连的触控检测芯片。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装置,触控结构由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且将第一电极层设置在阵列基板远离对向基板的一侧并接地,将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背光壳之间,由于第一电极层接地从而避免阵列基板中电信号对触控结构的干扰,且由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位于背光壳内,从而避免了压力触控装置在跌落导致外形有形变量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压力触控的精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