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门票"的景区网络化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117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基于

本发明涉及旅游消费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RFID电子门票、物联网技术、智能算法。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自动识别并获取目标对象相关数据,其过程无须人工干预,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速度,具有读取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好、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后端数据库组成。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当一个标签通过射频区域时,阅读器读取标签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后端数据库,后端数据库搜索、处理对应标签的信息,实现自动识别。目前,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物流业、制造业、生物识别以及智能交通等行业。

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该技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本发明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景点温湿度、紫外线强度、人流密度等参数的采集存储、无线传输和实时显示,实现安防、消防和客服人员的定位和网络化协同管理。

智能算法(Intelligent algorithm)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要解决的一般是最优化问题。如求解一个函数中,使得函数值最小的自变量取值的函数优化问题,在一个解空间里面,寻找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值最小的组合优化问题。本发明则根据参观人员的参观路径和时间,利用智能算法实现景区人流的预测分析,以提供风险预警和参观人员的疏导管理。

目前,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景区趋于大型化、综合化,对景区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本发明以有源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算法为技术支撑,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便捷智能的景区管理方式,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有源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算法设计一种景区网络化智能控制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便捷智能的景区管理方式,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基于有源RFID的电子门票及人员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可在2.4-2.5GHz世界通用ISM频段进行单片收发的低功耗有源RFID芯片设计电子门票,开发读写电子门票的相关硬、软件系统,实现0-100米范围内自动可调的无线识别和定位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景区信息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景点温湿度、紫外线强度、人流密度等参数的采集存储、无线传输和实时显示,实现安防、消防和客服人员的定位和网络化协同管理;

基于网络的景区动态管理系统,该系统设计景区动态管理网站,通过无线局域网实现景点布局及各景点拥挤程度的动态显示,并能根据参观人员的偏好和景点热度进行参观路径规划;实现服务、消防和安防的人员和设施定位和网络共享;根据参观人员的参观路径和时间,实现景区人流的预测分析,提供风险预警和参观人员的疏导管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源RFID的电子门票及人员识别系统,包括:

电子门票,用于存储参观人员身份信息,发射RFID定位信号;

服务基站,用于接收所述RFID定位信号、分析所述电子门票的位置特征参数;

控制中心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电子门票的位置特征参数计算分析所述电子门票的实时位置信息;

通讯终端,对应所述电子门票,用于获取所述电子门票的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电子门票通过RFID信号连接至所述服务基站;所述服务基站通过WIFI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所述通讯终端通过局域网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基站包括:

RFID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子门票发射的RFID定位信号;

定位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RFID定位信号获取所述电子门票的门票编号及所述电子门票的位置特征参数;

基站WIFI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电子门票的门票编号及位置特征参数以及该服务基站的基站编号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

其中,所述RFID接收器、所述基站WIFI收发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中心系统包括:

中心WIFI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子门票的门票编号与所述位置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服务基站的基站编号;

数据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电子门票的门票编号及所述位置特征参数、所述服务基站的基站编号及基站位置信息计算分析所述电子门票的实时位置信息;

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门票的门票编号及实时位置信息、所述服务基站编号及基站位置信息以及对应所述电子门票的通讯终端的通讯信息;

中心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讯终端的通讯信息发送所述电子门票的实时位置信息至所述通讯终端以及接收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指令;

其中,所述中心WIFI收发模块、所述数据库、所述中心无线通讯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所述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基站的基站编号调用所述数据库中该服务基站的基站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电子门票的门票编号及所述位置特征参数计算所述电子门票相对于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信息,从而计算出所述电子门票的实时位置信息;所述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电子门票的门票编号从所述数据库中调用对应该电子门票的通讯终端的通讯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包括:

终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发送用户指令以及获取对应该通讯终端的电子门票的实时位置信息;

用户模块,连接至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输入用户指令及显示对应该通讯终端的电子门票的实时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门票的位置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该电子门票的RFID定位信号的信号强度RSSI值以及该电子门票相对于所述服务基站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基站的基站位置信息为该服务基站对应的坐标;所述电子门票相对于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该电子门票相对于该服务基站的方向和距离;所述电子门票的实时位置信息为该电子门票对应的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为智能手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信息测试系统,包括:

传感器网络,用于检测景点温湿度、紫外线、PM2.5/10信息;

服务基站,用于接收传感器网络所采集到的信息,并处理相关信息;

控制中心系统,用于对各服务基站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通讯终端,用于获取景点的实时信息;

其中,传感器网络通过zigbee连接至所述服务基站;所述服务基站通过WIFI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所述通讯终端通过局域网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基站包括:

定位服务器,用于存储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基站WIFI收发模块,用于发送定位服务器所存储的景点信息及基站编号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

其中,所述基站WIFI收发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中心系统包括:

中心WIFI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来的相关信息以及所述服务基站的基站编号;

数据服务器,用于处理所述服务基站发来的相关信息及基站编号,便于发布;

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基站发来的相关信息及基站编号;

中心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终端以及接收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指令;

其中,所述中心WIFI收发模块、所述数据库、所述中心无线通讯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所述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基站的基站编号调用所述数据库中该服务基站的基站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包括:

终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发送用户指令以及获取基站位置信息;

用户模块,连接至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输入用户指令及显示该通讯终端获取到的景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基站的基站位置信息为该服务基站对应的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为智能手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的景区动态管理系统,包括:

景区动态管理网站,用于实现景点布局及各景点拥挤程度的动态显示,提供给游客参观路径规划以及景区人流的预测分析;

控制中心系统,用于根据参观人员的偏好和景点热度进行参观路径规划;实现服务、消防和安防的人员和设施定位和网络共享;根据参观人员的参观路径和时间,实现景区人流的预测分析,提供风险预警和参观人员的疏导管理;

通讯终端,对应所述电子门票,用于通过局域网连接登录所述景区动态管理网站获取相关景点信息;

其中,所述通讯终端通过局域网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中心系统包括:

数据服务器,用于处理景点布局,各景点拥挤程度,服务、消防、安防的人员和设施位置信息的信息;根据参观人员的偏好和景点热度进行参观路径规划;根据参观人员的参观路径和时间,实现景区人流的预测分析;

数据库,用于存储处理景点布局,各景点拥挤程度,服务、消防、安防的人员和设施位置信息的信息;存储历年参观人员的偏好及景点热度信息;存储参观人员的参观路径和时间信息;

中心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景区动态管理网站所能显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终端以及接收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指令;

其中,所述所述数据库、所述中心无线通讯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包括:

终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发送用户指令以及获取网站信息;

用户模块,连接至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输入用户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为智能手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电子门票”的景区网络化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景区信息测试系统中传感器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有源RFID的电子门票及人员识别系统中电子门票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有源RFID的电子门票及人员识别系统中RFID接收器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网络中温湿度测量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网络中紫外线测量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网络中PM2.5/PM10测量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网络中同步时钟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网络中zigbee无线传输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网络中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基站WIFI收发模块和中心WIFI收发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门票”的景区网络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基于有源RFID的电子门票及人员识别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景区信息测试系统、基于网络的景区动态管理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有源RFID的电子门票及人员识别系统包括:

电子门票1,用于存储参观人员身份信息,发射RFID定位信号;

服务基站2,用于接收所述RFID定位信号、分析所述电子门票1的位置特征参数;

控制中心系统4,用于根据所述电子门票1的位置特征参数计算分析所述电子门票1的实时位置信息;

通讯终端5,对应所述电子门票1,用于获取所述电子门票1的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电子门票1通过RFID信号连接至所述服务基站2;所述服务基站2通过WIFI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4,所述通讯终端通4过局域网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4;电子门票1的的位置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服务基站2接收到该电子门票1的RFID定位信号的信号强度RSSI值以及该电子门票1相对于所述服务基站2的方向。

电子门票1中的RFID标签为有源式,其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述电子门票1由以nRF24LE1芯片为核心的电路模块加PVC板制成。nRF24LE1是一种内置微控制器的智能2.4GHz射频收发器,它拥有16KB片上程序存储器,1KB片上数据存储器,512字节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器,AES对称加密硬件加速,16-32位乘法除法协处理器,6-12位ADC,高灵活性输入输出端口,从超低功耗到高效运行的省点模式,支持硬件调试器,硬件支持固件更新。对于应用层,nRF24LE1提供的外设包括:SPI、IIC、UART、6至12位ADC、PWM和一个用于电压等级系统唤醒的超低功耗模拟比较器。该种芯片作为电子门票的控制核心,其负责完成存储参观人员身份信息,发射RFID定位信号功能。

服务基站2包括:

RFID接收器21,用于接收所述电子门票1发射的RFID定位信号,其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述RFID接收器21主要由主读写模块、从读写模块、2个ISP接口和其他外围电路组成,主读写模块通过SPI接收从读写模块识别到的RFID定位信号,通过串口上报主读写模块和从读写模块识别的RFID定位信号,向电子门票下发休眠/唤醒指令、射频信号强度配置指令,调节RFID信号发射距离;从读写模块通过SPI向主读写模块传送识别到的标签信息;ISP接口用于向主读写模块、从读写模块烧写程序;其他外围电路用于供电、复位等功能。

定位服务器22,用于根据所述RFID定位信号获取所述电子门票1的门票编号及所述电子门票1的位置特征参数。

基站WIFI收发模块23,用于发送所述电子门票1的门票编号及位置特征参数以及该服务基站2的基站编号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4,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1,选用APC320模块,该模块是高度集成的低功耗、半双工、小功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其内部嵌入高速低、功耗单片机和高性能射频芯片SI4463,创新性地采用高效循环交织纠检错编码技术,抗干扰强、灵敏度高。APC320模块提供了多个频道的选择,可在线修改串口速率,收发频率、发射功率、射频速率等各种参数。该模块工作电压为2.1-3.6V,接收状态下仅消耗15mA。APC320模块具有四种工作模式,各模式之间可任意切换,在1秒周期轮询唤醒省电模式下,接收仅仅消耗几十微安。据测试,其可在一节3.6V/3.6AH的锂亚电池供电下工作数年,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系统使用。该模块传输距离理想情况下可达2000米,频率410-440MHz、868MHz、915MHz可选;多频道可设,双256Bytes数据缓冲区,具有零等待唤醒和空中唤醒功能。APC320模块的四种工作模式可通过SET_A,SET_B的高低电平逻辑组合实现;其设置采用HEX码,波特率为9600,无效验模式,设置指令协议有二条,格式如下:1)读设置命令:0xFF,0x56,0xAE,0x35,0xA9,0x55,0xF0;应答:0x24,模块型号,版本号,频率,空中速率,发射功率,串口速率,串口效验,唤醒时间;2)写设置命令:0xFF,0x56,0xAE,0x35,0xA9,0x55,0x90频率,空中速率,发射功率,串口速率,串口效验,唤醒时间;应答:0x24,模块型号,版本号,频率,空中速率,发射功率,串口速率,串口效验,唤醒时间;通讯电路采用3.3V直流供电。

其中,所述RFID接收器21、所述基站WIFI收发模块23分别连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22。

服务基站2设置于大型景区内,不同服务基站2的设定位置平均分布,以确保景区内的每个位置发射出的RFID信号都能有至少一个服务基站2可以接收到。电子门票1的位置特征参数包括服务基站2接收到的该电子门票1的RFID定位信号的信号强度RSSI值以及该电子门票1相对于服务基站2的方向。

控制中心系统4包括:

中心WIFI收发模块41,用于接收所述电子门票1的门票编号与所述位置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服务基站2的基站编号,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1,模块所用核心器件仍为APC320;

数据服务器42,用于根据所述电子门票1的门票编号及所述位置特征参数、所述服务基站2的基站编号及服务基站2位置信息计算分析所述电子门票1的实时位置信息;

数据库43,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门票1的门票编号及实时位置信息、所述服务基站2的编号及服务基站2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所述电子门票1的通讯终端5的通讯信息;

中心无线通讯模块44,用于根据所述通讯终端5的通讯信息发送所述电子门票1的实时位置信息至所述通讯终端5以及接收所述通讯终端5的用户指令;

其中,所述中心WIFI收发模块41、所述数据库43、所述中心无线通讯模块44分别连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42;所述数据服务器42根据所述服务基站2的基站编号调用所述数据库43中该服务基站2的基站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电子门票1的门票编号及所述位置特征参数计算所述电子门票1相对于所述服务基站2的相对位置信息,从而计算出所述电子门票1的实时位置信息;所述数据服务器42根据所述电子门票1的门票编号从所述数据库中调用对应该电子门票1的通讯终端5的通讯信息。

通讯终端5包括:

终端无线通讯模块52,用于发送用户指令以及获取根据对应该通讯终端5的电子门票1的实时位置信息;

用户模块51,连接至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52,用于输入用户指令及显示对应该通讯终端5的电子门票1的实时位置信息。

控制中心系统4的中心无线通讯模块44以局域网方式连接至互联网,通讯终端5的终端无线通讯模块52以局域网方式连接至互联网,通讯终端5可以通过局域网与控制中心系统4连接,实现数据交换。

本发明中,通讯终端5为智能手机,在用户(游客)的智能手机内安装专用的APP应用软件,通过局域网访问控制中心系统4,获取电子门票1的具体地理位置。

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景区信息测试系统,包括:

传感器网络3:用于检测景点相关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服务基站;

服务基站2,用于接收传感器网络所采集到的信息,并处理相关信息;

控制中心系统4,用于对各服务基站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通讯终端5,用于获取景点的实时信息;

其中,所述传感器网络3所检测到的景区相关信息通过zigbee传送至所述服务基站2;所述服务基站2通过WIFI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4;所述通讯终端5通过局域网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4。

如图2所示,传感器网络3包括:

如图5所示,温湿度测量电路11:用于检测景区各景点温湿度信息,采用DHT11芯片实现。DHT11芯片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其采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其上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过校准,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型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产品为4针单排引脚封装,连接方便。该器件供电电压为3.3-5.5V,单总线数字信号输出,湿度测量范围为20%-90%RH,测量精度±5%RH,分辨率1%RH。温度测量范围0-50℃,分辨率为1℃。

如图6所示,紫外线测量电路12:用于检测景区各景点紫外线强度,采用UVM-30A紫外线传感器模块实现测量,内有GUVA-S12SD探头,工作电压DC 5V,输出电压默认0-3V,测试精度为±1UV INDEX,工作电流为典型值0.06mA,最大值0.1mA,响应波长200nm-370nm,工作温度为-20℃-85℃,本传感器对可见光不敏感,无需再加滤光片。

如图7所示,PM2.5/PM10测量电路13:用于检测景区各景点的PM2.5/PM10的浓度,采用以SDS021芯片为核心的PM2.5/10传感器模块,该模块利用激光散射原理,能够得到空气中0.3-10μm悬浮颗粒物的PM2.5和PM10浓度。该模块使用进口激光器与感光部件,数据稳定可靠;内置风扇,数字化输出,集成度高;分辨颗粒最小直径达0.3微米;量程PM2.5:0.0-999.9μg/m3,PM10:0.0-1999.9μg/m3;供电电压5V,最大工作电流90mA,休眠电流2mA,工作温度范围-20-50℃,响应时间1s;串口数据输出频率1Hz,串口通讯协议9600 8N1(速率9600,数据位8,校验位无,停止位1)。

如图8所示,同步时钟电路14:通过时间同步进行多传感信息的同步工作,为景区相关信息检测提供可靠、完善的测量数据,采用ARM单片机独有的RTC时钟接口开发,外接32.768kHz晶振,在3V纽扣电池的情况下,可自行独立运行,保证时间、日期的连续性。年、月、日、星期、时、分、秒信息以BCD码输入或输出,可通过独立的地址访问各时间寄存器,可选择12/24小时制式,具有闰年自动调整功能(从2000年~2099年)。

如图9所示,zigbee无线传输电路15:用于将各测量电路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定位服务器22,采用以CC2530芯片为核心的zigbee无线传输模块实现,该模块工作频率2400-2450MHz,发射功率4.5dBm,最高传输速率3300Bps,通信距离250米,输入电压3.0V-5.5V,工作电流<30mA。CC2530芯片采用单周期的8051兼容内核,系统内可编程闪存,拥有8-KB RAM;中断控制器总共提供了18个中断源;内存仲裁器位于系统中心,通过SFR总线把CPU和DMA控制器和物理存储器以及所有外设连接起来;32/64/128/256 KB闪存块为设备提供了内电路可编程的非易失性程序存储器,映射到XDATA存储空间;数字内核和外设由一个1.8-V低差稳压器供电;CC2530包括许多不同的外设,I/O控制器、MAC定时器、睡眠定时器、7-12位的分辨率ADC、随机数发生器、USART 0和USART 1;CC2530具有一个IEEE 802.15.4兼容无线收发器。

如图10所示,供电电路16:为传感器网络3中各用电部件供电,电路中首先采用ICL7660实现-9V变换,利用LM7805实现9V至5V的转换,同时利用ASM1117-3.3实现3.3V电平的转换。当然嵌入式系统在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PC机USB供电,此外在电源接入电路端设置了500mA熔断自恢复保险丝,以确保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安全。此外设计中基于TL431设计了可调压供电电源,通过调节20k变位器,可以实现电压调节。

微处理器17:负责完成各种多传感信息处理、无线传输、数据备份等工作,以实现系统的协调工作。

服务基站2包括:

定位服务器22,用于存储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基站WIFI收发模块23,用于发送定位服务器22所存储的景点信息及基站编号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4;

其中,所述基站WIFI收发模块23连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22。

控制中心系统4包括:

中心WIFI收发模块41,用于接收服务基站2发来的相关信息以及所述服务基站2的基站编号;

数据服务器42,用于处理所述服务基站2发来的相关信息及基站编号,便于发布;

数据库43,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基站2发来的相关信息及基站编号;

中心无线通讯模块44,用于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终端5以及接收所述通讯终端5的用户指令;

其中,所述中心WIFI收发模块41、所述数据库43、所述中心无线通讯模块44分别连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42;所述数据服务器42根据所述服务基站2的基站编号调用所述数据库43中该服务基站2的基站位置信息。

通讯终端5包括:

终端无线通讯模块52,用于发送用户指令以及获取基站位置信息;

用户模块51,连接至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52,用于输入用户指令及显示该通讯终端5获取到的景点信息。

服务基站2的基站位置信息为该服务基站2对应的坐标。

控制中心系统4的中心无线通讯模块44以局域网方式连接至互联网,通讯终端5的终端无线通讯模块52以局域网方式连接至互联网,通讯终端5可以通过局域网与控制中心系统4连接,实现数据交换。

本发明中,通讯终端5为智能手机,在用户(游客)的智能手机内安装专用的APP应用软件,通过局域网访问控制中心系统4,获取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景点信息。

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网络的景区动态管理系统,包括:

景区动态管理网站6,用于实现景点布局及各景点拥挤程度的动态显示,提供给游客参观路径规划以及景区人流的预测分析;

控制中心系统4,用于根据参观人员的偏好和景点热度进行参观路径规划;实现服务、消防和安防的人员和设施定位和网络共享;根据参观人员的参观路径和时间,实现景区人流的预测分析,提供风险预警和参观人员的疏导管理;

通讯终端5,对应所述电子门票,用于通过局域网连接登录所述景区动态管理网站获取相关景点信息;

其中,所述通讯终端5通过局域网连接至所述控制中心系统4。

控制中心系统4包括:

数据服务器42,用于处理景点布局,各景点拥挤程度,服务、消防、安防的人员和设施位置信息的信息;根据参观人员的偏好和景点热度进行参观路径规划;根据参观人员的参观路径和时间,实现景区人流的预测分析;

数据库43,用于存储处理景点布局,各景点拥挤程度,服务、消防、安防的人员和设施位置信息的信息,存储历年参观人员的偏好及景点热度信息;参观人员的参观路径和时间信息;

中心无线通讯模块44,用于将所述景区动态管理网站所能显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终端5以及接收所述通讯终端5的用户指令;

其中,所述所述数据库43、所述中心无线通讯模块44分别连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42。

通讯终端5包括:

终端无线通讯模块52,用于发送用户指令以及获取网站信息;

用户模块51,连接至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31,用于输入用户指令;

本发明中,通讯终端5为智能手机,在用户(游客)的智能手机内安装专用的APP应用软件,通过局域网访问景区动态管理网站6,获取相关信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