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554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业务工作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特点日益凸显,知识被不断的“生产”出来,而且随着各种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在业务中的普遍应用,这种“生产”的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知识对业务的推动作用也进一步加强。对于每一个业务执行人员来说,把前人积累的知识加以组织和应用,能够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复杂信息系统的研发专家来说,对系统所属领域业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有助于加速信息系统的开发,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然而,目前各行业管理业务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主要手段是报告撰写、开会研究、专家授课、资料编制、师徒传帮带等,虽然这些手段一直以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知识的收集、整理、共享、复用的效率低,缺乏规范的流程和手段。因此,现在急需一种信息系统能够将现有知识规范的、完整的、有逻辑的表示,提高知识复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知识表示系统并验证其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得到一种信息系统能够将现有知识规范的、完整的、有逻辑的表示,提高知识复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所述知识验证方法,包括:

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

根据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语义框架,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概念以及确定所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得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

根据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表示系统;

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所述关系节点x表示所述知识视图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

若是,则确定所述知识表示系统具有完整性和正确性;

若否,则终止所述关系节点x所对应的知识视图模型的判断。

可选的,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具体包括:构建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构建节点视图元模型、构建资源视图元模型、构建信息视图元模型、构建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构建能力视图元模型。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语义框架,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概念以及确定所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元模型的语义框架,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元模型的概念以及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元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得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其中,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包括:业务目标视图模型、节点视图模型、资源视图模型、信息视图模型、活动视图模型以及能力视图模型;

所述业务目标视图模型,用于分析实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目标以及为达到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目标具备能力和执行活动;

所述节点视图模型,用于提供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部署情况、位置情况,以及在所属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节点完成的动作行为,其中,所述复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节点是完成使命任务的基本单元;

所述资源视图模型,用于为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提供的物理平台、组织机构、其它信息支持的资源要素;

所述信息视图模型,用于为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提供信息的输入端口、信息的输出端口、信息的传输,细化交换信息以及明确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交换信息的属性;

所述活动视图模型,用于分析活动的输入和输出、活动之间的分解关系,所述节点行开展的活动,具体包括分析活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信息流关系,以及执行节点行为;

所述能力视图模型,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的能力的测度、特性、演化,评估能力以及组合能力,用户评估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

可选的,在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之前,还包括:

采用模糊描述逻辑f-SHIN算法,将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转换成以Tbox公理集中的元素形式表示。

可选的,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具体包括:采用≥和≤扩展规则,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

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系统,所述知识验证系统,包括:知识视图元模型构建模块、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得到模块、知识表示系统建立模块、判断模块、第一结果输出模块以及第二结果输出模块;

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

所述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得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语义框架,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概念以及确定所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得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

所述知识表示系统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表示系统;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关系节点x表示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具备合法关系,确定所述知识表示系统具有完整性和正确性;

终止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不具备合法关系,终止所述关系节点x所对应的知识视图元模型的判断。

可选的,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构建模块,包括:

知识视图元模型构建子模块,用于构建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构建节点视图元模型、构建资源视图元模型、构建信息视图元模型、构建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构建能力视图元模型。

可选的,所述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得到模块,包括:

语义框架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的语义框架元模型;

概念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的概念元模型;

概念之间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元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

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得到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义框架确定子模块,所述概念确定子模块以及所述概念之间关系确定子模块,得到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其中,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包括:业务目标视图模型、节点视图模型、资源视图模型、信息视图模型、活动视图模型以及能力视图模型;

所述业务目标视图模型,用于分析实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目标以及为达到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目标具备能力和执行活动;

所述节点视图模型,用于提供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部署情况、位置情况,以及在所属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节点完成的动作行为,其中,所述复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节点是完成使命任务的基本单元;

所述资源视图模型,用于为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提供的物理平台、组织机构、其它信息支持的资源要素;

所述信息视图模型,用于为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提供信息的输入端口、信息的输出端口、信息的传输,细化交换信息以及明确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交换信息的属性;

所述活动视图模型,用于分析活动的输入和输出、活动之间的分解关系,所述节点行开展的活动,具体包括分析活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信息流关系,以及执行节点行为;

所述能力视图模型,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的能力的测度、特性、演化,评估能力以及组合能力,用户评估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

可选的,还包括: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转换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之前,采用模糊描述逻辑f-SHIN算法,将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转换成以Tbox公理集中的元素形式表示。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采用≥和≤扩展规则,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以及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语义框架和概念,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得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然后根据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建立知识表示系统;并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从而检验知识表示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实现了用一种信息系统能够将现有知识规范的、完整的、有逻辑的表示出来并检验所述知识表示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提高知识复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及系统,能够建立知识表示系统;并能够检验知识表示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从而实现了用一种信息系统能够将现有知识规范的、完整的、有逻辑的表示出来并检验所述知识表示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提高知识复用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图1为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步骤101: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

步骤102:根据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语义框架,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概念以及确定所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得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

步骤103:根据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表示系统;

步骤104: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所述关系节点x表示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

步骤105:若是,则确定所述知识表示系统具有完整性和正确性;

步骤106:若否,则终止所述关系节点x所对应的知识视图元模型的判断。

其中步骤101具体包括:参考国外工程领域提倡的系统多视图建模思想,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

步骤102具体包括:根据知识内容划分六个视图,其中,所述六个视图包括业务目标视图、节点视图、资源视图、信息视图、活动视图以及能力视图。

所述业务目标视图,主要围绕复杂信息系统的业务目标分析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必须执行的何种活动等问题。

所述节点视图,包括节点,所述节点作为完成使命任务的基本单元,能够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组潜在的必要能力,是描述信息系统领域知识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节点视图回答信息系统的部署情况、位置情况,以及在所属节点完成的动作行为。

所述资源视图,说明了复杂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物理平台、组织机构、其它信息系统信息支持等资源要素。

所述信息视图,表示节点在执行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与外界数据信息进行交换。在节点视图模型中,从节点出发明确了节点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建立信息视图是对交换的信息进行细化,明确信息的属性,信息交换的要求以及交换信息所支持的活动等。信息视图说明了复杂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信息支持,包括信息的输入端口是哪里、信息的输出端口是哪里、信息的传输需要哪些实体配合等问题。

所述活动视图,表示理解活动概念在知识分析中十分重要,因为系统的能力通常来源于具体的活动形式。活动是产生能力的直接来源。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就意味着需要什么样的需求,活动以何种方式展开、能否顺利完成也取决于能力的功能属性和测度属性。所以,能力通常是在活动分析过程中确定下来。活动视图围绕活动概念对系统在业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活动进行建模,分析活动的输入和输出、活动之间的分解关系,节点行为所开展的活动等关系,与这些关系相关联的还要分析活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信息流关系,以及节点行为由哪个节点执行等等。

所述能力视图,表示能力是信息系统的重点要素,是用户最关心的系统结果。能力由能力配置提供。系统的各种服务构成了系统的能力。能力具有预期的执行效果,这些效果最终特化为效能。用户通过能力的测度、特性、演化对能力的好坏强弱进行评估。同时能力具有组合特性,简单的能力通过组合、叠加形成复杂能力。

根据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建立上述六个视图的元模型,并根据各视图模型中定义的概念,如:位置、能力、目标等,结合UML软件,扩展每个元模型中的元类,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元模型的语义框架,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元模型的概念;

并根据每个视图元模型中定义的元关系,如:具有、实现、需要等,结合UML软件,扩展每个元模型中的元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元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得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

其中,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包括:业务目标视图模型、节点视图模型、资源视图模型、信息视图模型、活动视图模型以及能力视图模型。

另外,若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概念之间存在数量约束,则根据数量约束表示为描述逻辑公理根据,进一步限定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

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针对不同构造型定义其图标,进一步限定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

步骤103具体包括,将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结合OMG软件提出的UML对象建模语言,建立知识表示系统。

步骤104具体包括:在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之前,还包括:

1)采用模糊描述逻辑f-SHIN算法,将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转换成以Tbox公理集中的元素形式表示。

所述将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转换成以Tbox公理集中的元素具体包括:考虑到UML建模元素与模糊描述逻辑本体f-SHIN描述语言元素之间良好的对应关系,以及描述逻辑语言自身推理可判定性和推理时效性,这里采用描述逻辑的一个模糊扩展子集——f-SHIN,形式化表示所述知识表示系统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并采用f-SHIN自身的Tableau算法,检查知识中潜在的逻辑错误问题。这里的核心工作就是将扩展后的知识模型到f-SHIN本体的转换算法。该算法描述如下:

输入:复杂信息系统所属领域知识模型

输出:领域知识f-SHIN本体

转换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1将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转换为f-SHIN的Tbox公理集

步骤1.1对于任意领域概念C

步骤1.1.1Tbox中创建相应的概念C;

步骤1.1.2如果概念C是明确概念,那么设置概念C与其实例之间的隶属度μ值为1;

步骤1.1.3若概念C是模糊概念,则概念C或是第一类模糊性,表示为概念与实例间的隶属μ值;或是第二类模糊性,即概念C包含模糊属性FuzzyProperty,首先创建模糊属性的值域概念FC,然后创建公理CFC;或是第三类模糊性,执行步骤1.2的操作。

步骤1.2对于两个存在继承关系的概念A和概念B,其中A是父概念,B是子概念),在Tbox公理集对应概念A、B之间创建以下公理:A B;

步骤1.3对于任意领域关系R(R的定义域概念是A,值域概念B),在Tbox对应概念A、B之间创建以下公理:A

步骤1.4对于任意聚合关系R(R的整体概念是A,成员概念B),在Tbox对应概念A、B之间创建以下公理:AB

步骤1.5如果关系R具有传递性,例如关系的层层聚合,那么在Tbox中要做出传递声明,即Trans(R)。

根据上述步骤,获取将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转换为f-SHIN的Tbox公理集元素,其中原模糊描述逻辑f-SHIN的Tableau算法为:

KB规则:

条件:

操作:L(x)=L(x){CT}其中

规则:

条件:C1C2∈L(x),x没有被间接阻塞,{C1,C2}L(x)

操作:L(x)=L(x){C1,C2}

规则:

条件:C1C2∈L(x),x没有被间接阻塞,{C1,C2}

操作:L(x)=L(x){C},其中C∈{C1,C2}

规则:

条件:x没有被阻塞,不存在x的安全S邻居y满足C∈L(y)

操作:新建节点y,满足L(x,y)={S},L(y)={C}

规则:

条件:x没有被间接阻塞,存在x的S邻居y满足

操作:L(y)=L(y){C}

规则:

条件:x没有被间接阻塞,存在R满足Trans(R),R*S,存在x的R邻居y满足

操作:L(y)=L(y)

≥规则:

条件:≥nS∈L(x),x没有被阻塞,不存在x的n个安全S邻居y1,...,yn满足1≤i<j≤n

操作:新建节点y1,...,yn,满足L(x,yi)={S},且1≤i<j≤n

≤规则:

条件:≤nS∈L(x),x没有被间接阻塞,#SG(z)>n且存在z的两个S邻居x,y没有声明

操作:如果x是有名节点,则Merge(y,x);

否则,如果y是有名节点或是x的祖先,则Merge(x,y);

否则,Merge(y,x)

o规则:

条件:对o∈NI,存在节点x,y满足o∈L(x)L(y),但没有声明

操作:Merge(x,y)

NN规则:

条件:≤nS∈L(x),x是有名节点,存在x的可阻塞S邻居y,x是y的后继;不存在m,1≤m≤n且≤mS∈L(x),不存在x的m个有名的S邻居z1,...,zm满足1≤i<j≤m

操作:猜测m,1≤m≤n,L(x)=L(x){≤mS};

新建节点y1,...,ym,满足L(x,yi)={S},对G中任意一个未使用的oi∈NI,L(yi)={oi},且1≤i<j≤m

2)本申请根据模糊描述逻辑f-SHIN的Tableau算法提出了改进手段,目的在于提高对领域知识检验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具体做法如下在原有Tableau算法中,加入对关系类型的判断,如果关系是节点x应该具备的合法关系,那么就继续执行原有的扩展规则,否则提前终止对该节点的扩展。具体做法是在原有的冲突判断条件中加入对关系类型的判断条件(4):

对有向图G中关系S和节点x,定义x的S邻居集合,记为SG(x)={y|y是x的S邻居}。如果G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则说G包含冲突:

(1)对G中原子概念A∈NC和节点x,有L(x);

(2)对G中关系S和节点x,≤nS∈L(x),且存在x的n+1个S邻居y0,...,yn,满足0≤i<j≤n;

(3)对o∈NI,存在节点有o∈L(x)L(y);

(4)对节点x采用≥和≤扩展规则时,如果关系S不是x应当具备的元关系类型,那么发现冲突。

改进后的Tableau算法由于增加了新的冲突判断条件,因此较原有算法会提前终止,算法执行效率更高,但是由于没有改变算法的推理机理,因此不会影响原有算法的正确性。

本实施例通过参考国外工程领域提倡的系统多视图建模思想,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并根据知识内容划分六个视图,从而将知识内容与多视图建模思想结合,确定知识表示系统;又通过改进Tableau算法,提高了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效率,从而加快了检验所述知识表示系统是否具有完整性和正确性,实现了用一种信息系统能够将现有知识规范的、完整的、有逻辑的表示出来并检验所述知识表示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提高知识复用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图2为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验证系统结构图,具体包括:知识视图元模型构建模块201、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得到模块202、知识表示系统建立模块203、判断模块204、确定模块205以及终止模块206。

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构建模块201,用于构建知识视图元模型,具体包括:知识视图元模型构建子模块,用于构建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构建节点视图元模型、构建资源视图元模型、构建信息视图元模型、构建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构建能力视图元模型。

所述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得到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语义框架,确定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的概念以及确定所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得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具体包括:语义框架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的语义框架元模型;

概念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元模型、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的概念元模型;

概念之间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业务目标视图元模型、节点视图、资源视图元模型、信息视图元模型、活动视图元模型以及能力视图元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

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得到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义框架确定子模块,所述概念确定子模块以及所述概念之间关系确定子模块,得到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其中,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包括:业务目标视图模型、节点视图模型、资源视图模型、信息视图模型、活动视图模型以及能力视图模型;

所述业务目标视图模型,用于分析实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目标以及为达到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目标具备能力和执行活动;

所述节点视图模型,用于提供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的部署情况、位置情况,以及在所属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节点完成的动作行为,其中,所述复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节点是完成使命任务的基本单元;

所述资源视图模型,用于为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提供的物理平台、组织机构、其它信息支持的资源要素;

所述信息视图模型,用于为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提供信息的输入端口、信息的输出端口、信息的传输,细化交换信息以及明确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交换信息的属性;

所述活动视图模型,用于分析活动的输入和输出、活动之间的分解关系,所述节点行开展的活动,具体包括分析活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信息流关系,以及执行节点行为;

所述能力视图模型,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中的能力的测度、特性、演化,评估能力以及组合能力,用户评估所述能力业务知识表示系统。

所述知识表示系统建立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表示系统。

所述判断模块204,用于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关系节点x表示所述知识视图元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

所述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转换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之前,采用模糊描述逻辑f-SHIN算法,将所述扩展后的知识视图模型,转换成以Tbox公理集中的元素形式表示;

判断子模块,用于采用≥和≤扩展规则,判断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是否具备合法关系。

确定模块205,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具备合法关系,确定所述知识表示系统具有完整性和正确性;

终止模块206,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知识表示系统中的全部关系节点x不具备合法关系,终止所述关系节点x所对应的知识视图元模型的判断。

本实施通过建立知识视图元模型构建模块、扩展后知识视图模型得到模块、知识表示系统建立模块、判断模块、第一结果输出模块以及第二结果输出模块,实现了用一种信息系统能够将现有知识规范的、完整的、有逻辑的表示出来并检验所述知识表示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提高知识复用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