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2719阅读:20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飞机系统大量增加,海量数据的交联致使飞机线束急剧增加,重量较重,敷设空间日趋不足,原线束敷设设计采用传统二维图纸设计,二维图不形象不准确的缺点逐渐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采用线束敷设全三维技术方案,对飞机线束长度准确、布局合理及减重带来收益,大大提高协调及设计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所述三维模型数据库包括:线束模型、卡箍及支架,所述线束模型由插头、后附件电线接头及线束分支构成;

步骤二、对已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电气属性定义;

步骤三、根据已定义好的电气属性将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并安装到飞机结构三维模型中的各成品、设备上的插座或者飞机结构上;

步骤四、依照敷设方法进行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

步骤五、对三维线束敷设进行标注。

优选地,对所述线束颜色进行定义:

其中,常温区线束的颜色为深绿色,高温区线束的颜色为橙色,光缆的颜色为浅蓝色。

优选地,所述线束分支直径不大于40mm,线束组直径不超过100mm;

在所述线束分支直径小于10mm时,对应线束分支长度不小于200mm,

所述线束分支直径大于10mm,对应线束分支长度不小于300mm。

优选地,所述一个线束对应一个线束模型,所述线束分支为树叉型结构,不能形成封闭图形。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电气属性定义为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装配方法和线束在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起始点及方向。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依据线束传送信号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通路和卡箍安装。

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所述敷设三维标注包含结构图号、每个结构通孔或卡箍内的线束名称、特殊工艺要求、负线电线线号及相邻敷设区的图号和名称。

本发明的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替代了传统二维图纸设计形式,真实直观形象,对于飞机状态了解更直观,综合保障更便捷,提高协调及设计效率,线束敷设全三维设计也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从而减少生产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飞机线束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在CATIA环境中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包括:线束模型、卡箍及支架,所述线束模型由插头、后附件电线接头及线束分支构成;

线束分支不能形成封闭图形,即飞机线束应为树杈型结构,线束与其它模型之间不应存在干涉现象;线束建模时应保证一个模型对应一个线束(或分支),即不应将多个线束建成一个模型;多根线束分支经过卡箍时,允许多个线束分支之间有小部分干涉现象,但不允许多个线束分支同时在一点平行重合。

线束分支直径不大于40mm,允许线束分支(线束长度大于1000mm)的局部直径增大到70mm,为了便于敷设和较好的维修性,多个线束分支组成的线束组的直径不应超过100mm。

线束分支直径在10mm以下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直径在10mm以上时长度应不小于300mm。

线束的颜色应区别环控导管、液压导管、燃油导管等其他管路组件,线束颜色定义如下:

深绿色代表常温区线束的颜色,橙色代表高温区颜色,浅蓝色代表光缆;

2)对已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电气属性定义;

所述电气属性定义即零部件的装配方法、线束在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起始点及方向,可以使多个零部件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属性定义,系统自动装配,实现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快速装配。

3)根据已定义好的电气属性将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并安装到各成品、设备上的插座或者飞机结构上;

4)依照敷设方法进行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

敷设方法的具体在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举例说明:

a)、线束敷设

线束路径应便于线束与机上设备连接,应便于维修人员接近线束,但不应容易被机上人员踩坏或碰伤;线束敷设应整齐有序,不允许个别线束松弛、绷紧或扭绞;接向电连接器的线束分支禁止弯曲;安装在活动部分的或有相对运动部件上的线束应按需要留有一定的活动余量。

线束应布置在液压、燃油等系统导管上方;在液压油有可能落到的线束上的部位,要用布带或用氟塑料带缠绕线束2~3层且应在三维标注的附注中写明此项要求。

接向带减震装置的设备的线束或敷设在减震装置周围的线束、卡箍不应防碍减震装置的工作。

当线束穿过壁板,隔板和框上的孔时,线束用卡箍固定在孔附近,或将卡箍安装在孔上;

对于电连接器的安装,禁止使用“Ω”型的卡箍来固定,禁止将方盘电连接器随线束主干线绑扎。

在可能有水或其它液体滴落到线束和电连接器上的地方,以及在保护套(如胶布套管)内可能积聚冷凝水的地方,敷设时应使线束向下弯曲,并在线束的弯曲部位下面保护套上,做1~4个直径为3~5mm的孔,且在三维标注的附注中写明此项要求。

尽量将光缆与其它飞机线束分开敷设,以避免敷设及维护过程中误伤光缆,敷设时禁止采用尼龙系带绑扎线束组。

用卡箍对光缆(或多根光缆)单独固定时,用自粘带对光缆束进行保护,并应避免出现局部压伤光缆的情况。

b)负线和搭接线的连接;

负线螺栓或负线板把负线接到飞机机体的主结构上,并靠近有负线引出的成品、设备。

电线截面大于20mm2的负线,应通过带负线螺栓的接线板连接到飞机主结构上,不应直接连接到飞机主结构上,禁止将负线直接接到飞机蒙皮上以及镁合金零部件上。

交流和直流应分别接地,电源线和信号线也应分别接地,不可共用一个接地螺钉,避免因接地点接触电阻的电压降造成干扰。敏感电路和高电平干扰电路也不能共用一根接地线、接地点或一个接地螺钉;搭接线禁止接到已固定好其它负线的负线板上,禁止将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在一起。

c)防插错处理;

在工艺连接器集中安装处,为防止插错,敷设设计者应检查是否有型号相同的插头/插座。对型号相同的插头/插座应提醒线束设计者更改连接器键位或壳体号。

在毗邻安装的成品、设备之间存在相同型号的插头/插座时,若无法更改其连接器键位或壳体号,则应使其两插头的敷设路径不同或线束分支的长度不同并在标注中明确要求,从而避免插错。

当上述措施均无法实施时,线束分别作颜色标识加以区分。

对于接向不同的接线柱或安装螺母处的电线接头,为了防止连接错误,可采取选用不同的螺纹直径或螺钉长度等措施。

d)高温区处理

敷设按高温区处理的区域包括:中央舱、左右尾梁、左右发动机舱、中尾梁、垂尾、左右平尾;

分别敷设在常温区与高温区的线束从电线、保护套管、焊料等制造材料到固定用卡箍等,都应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如高温区的线束不应选用带不耐高温的橡胶垫片的卡箍来固定。

5)对三维线束敷设进行标注;

敷设三维标注包含结构图号、每个结构通孔或卡箍内的线束名称、特殊工艺要求、负线电线线号及相邻敷设区的图号和名称。

a)标注结构的图号

引用图形中抽取的参考曲面要完整,能够表达出整个舱区的全貌;与卡箍、支架直接连接的参考曲面及表征空间相对位置的主要框、梁等结构件必须更改命名;借助导管安装电缆卡箍时,标注出导管的图号。

b)每个结构通孔或卡箍内的线束名称(或线束号);

当一个或一组线束连续通过若干卡箍而没有其他线束加入或减少时,至少有一处卡箍应标注线束名称或线束号。

c)特殊工艺要求:如线束通孔或结构锐边处必须加以保护并标注保护方式;

d)对于负线板上所固定的负线(含单独固定在飞机结构上的搭接线)应进行三维标注,应标注出每一个接线柱上的负线的电线线号(或搭接线的电线线号),而非仅通过装配树显示。对于交流地,应在电线线号的后面标注“交流地”字样。

e)在两个敷设区的接口处,要标明相邻敷设区的敷设图号和名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