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128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缆,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更具体 地,该控制电缆可应用于飞机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电缆加工参考HB 6438-2005《飞机线束加工通用要求》,ZH83723系列为耐 环境圆形电连接器,其接触件与导线连接采用压接方式。分支电缆的防波套接电连接器的 尾附壳体(接地)采用压接的方式,分支电缆内的导线的屏蔽层的处理采用屏蔽层的收头 处理方法,分支电缆内的导线的屏蔽层的另一端采用自动焊接金属接头(带焊锡环)焊接 的方式与电连接器的尾附壳体相连,主电缆的防波套与各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之间的连接采 用压接的方式。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用于涡轴系列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在外形尺 寸上与飞机发动机不匹配;现有的用于涡轴系列发动机的控制电缆,总质量满足不了飞机 发动机的要求;现有的用于涡轴系列发动机的控制电缆防波套(含屏蔽层)的处理,无法满 足飞机发动机控制电缆的搭铁电阻小于等于30mQ的要求;现有的用于涡轴系列发动机的 控制电缆上的导线,无法满足发动机控制电缆的导线芯线与屏蔽层(安装板)之间的电容 值的要求;现有的用于涡轴系列发动机的控制电缆上的耐火导线,无法满足发动机控制电 缆耐火导线的外径、质量和屏蔽性能的要求。现有的用于涡轴系列发动机控制电缆上的电 连接器和尾附,无法满足发动机控制电缆所要求的电连接器带屏蔽环、弯式和直式尾附以 及电连接器壳体导电性能小于5mQ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致力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作出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可优化主电缆的防波套和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之间的压接、 并优化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与电连接器尾附之间的压接、并严格控制该电缆的外形尺寸,达 到提高电缆抗干扰能力并减轻电缆的质量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包括具有多根 分支电缆的主电缆,分支电缆从主电缆分出,多根分支电缆各自的外表面上均包覆有防波 套,主电缆的外表面上也包覆有防波套。特别地,以内外套圈相配合的布置实现主电缆的防 波套与各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之间的压接,上述布置为内套圈套在多根分支电缆上,分支电 缆各自的位于主电缆端的且邻近于内套圈的防波套翻卷包覆在内套圈上,主电缆的防波套 包覆在分支电缆翻卷的防波套上,外套圈在对应于内套圈的位置处压接在主电缆的防波套 上。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主电缆的防波套的外表 面上包裹有热缩套管。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通过外套圈压接在电连接器尾附上实现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与相应的电连接器尾附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发动机为飞机用发动 机,分支电缆包含从主电缆的第一端分出的第一组分支电缆和从主电缆的第二端分出的第 二组分支电缆,第一组分支电缆各自连接用于连接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及飞机传感器的第 一组电连接器,而第二组分支电缆各自连接用于连接发动机各附件的第二组电连接器;以 及安装板,安装在第一端处。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第二组电连接器中包括 连接至第一转速传感器的第一电连接器,并且第一电连接器到安装板的分支电缆使用长度 为 1082mm 至 1097mm。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第一电连接器到安装板 的分支电缆使用长度为1092mm。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第二组电连接器中包括 连接至第二转速传感器的第二电连接器,并且第二电连接器到安装板的分支电缆使用长度 为 1215mm 至 1230mm。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第二电连接器到安装板 的分支电缆使用长度为1225mm。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主电缆的最粗区段处的 第二防波套的标称外径为15. 0mm。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中,第一组分支电缆的最粗 区段处的热缩套管的外径为19. 1mm。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缆采用金属内外套圈相配合的布置将主电缆的防波套 和分支电缆的防波套进行压接,并通过外套圈将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与相应的电连接器的尾 附进行连接,满足了控制电缆所要求的搭铁性能不大于30mQ的要求,提高了电缆抗干扰 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缆的外形尺寸满足飞机发动机互配要求,且走线更顺畅, 并达到了控制电缆质量不大于2000g的要求。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 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的外形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以及图3示出了主电缆的防波套和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之间的压接布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注意,下文仅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特征进行说明,对于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发现的技术特征,这里就不 赘述了。首先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主要包括具有多根分支 电缆10的主电缆13,其中分支电缆10从主电缆13分出,分支电缆10内的导线为屏蔽导线, 有的分支电缆内具有1根两芯屏蔽导线或三芯屏蔽导线或四芯屏蔽导线,有的分支电缆内 具有3根两芯屏蔽导线,有的分支电缆内具有2根三芯屏蔽导线。每个分支电缆10内均包 覆有导体101、102(图中参考标号10示意性指出的分支电缆具有1根两芯导线,当然其也 可能是三芯或四芯导线),且分支电缆10外表面上均包覆有防波套18,主电缆13的外表面 上也包覆有防波套11 (参见图2和图3)。分支电缆包含从主电缆13的第一端分出的第一 组分支电缆28、19和从主电缆13的第二端分出的第二组分支电缆20-25,第一组分支电缆 各自连接第一组电连接器中的每一个,而第二组分支电缆各自连接第二组电连接器中的每 一个。其中,第一组电连接器包括三个电连接器XS1-XS3,分别用参考标号27、26、1示出,其 中电连接器XS2、XS3连接到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EECU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Unit) 上、而电连接器XS1连接到飞机T1传感器上;第二组电连接器包括多个电连接器,在此仅介 绍三个,即第一电连接器8、第二电连接器9和第三电连接器29,这三个电连接器XS5、XS10、 XS7连接至三个转速传感器。为便于理解应说明的是,附图标号2-7分别表示模缩套、标识 套管、安装板、标牌、卡箍和尾附。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主电缆13各区段的外 表面上均包覆有防波套11和热缩套管12,在各分支处,以适当规格的内外套圈相配合的布 置实现主电缆13的防波套11与分支电缆的防波套18之间的压接,上述布置为内套圈15 套在多根分支电缆10上,这些分支电缆10各自的位于主电缆端(在图3中为右端)的且 邻近于内套圈15的防波套18均翻卷包覆在内套圈15上,将主电缆13的防波套11套在分 支电缆10翻卷的防波套18上(即套在防波套18的末端17上),外套圈16在对应于内套 圈15的位置处压接在主电缆13的防波套11上,且主电缆的热缩套管12套在外套圈16上。 为便于理解应说明的是,附图标号14表示分支电缆的热缩套管。这样,巧妙地使用几种规格的内套圈(硬质合金、在压接状态下具有不变形的能 力)、与内套圈配套使用的外套圈(软质银或精铜、在压接状态下具有变形的能力),将分支 电缆的防波套18与主电缆13的防波套11进行了压接,尽可能减少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与主 电缆的防波套之间的压接电阻。类似于上述结构,利用外套圈(软质银或精铜、在压接状态下具有变形的能力) 将各分支电缆上的防波套与电连接器尾附7之间进行压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是,电连接器尾附7相当于内套圈。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减少了电连接器尾附与防波套之间 的压接电阻,从而满足发动机控制电缆的搭铁电阻小于等于30mQ的要求,保证了控制电 缆的屏蔽效果。另外,本实施例还根据飞机发动机各附件装配位置关系,设计控制电缆外形尺寸, 具体地,通过控制分支电缆的使用长度来实现,将从安装板4到第一电连接器XS5(由参 考标号8指示)的分支电缆尺寸由1105mm减小为1092mm,将从安装板4到第二电连接器 XS10 (由参考标号9指示)的分支电缆尺寸由1240mm减小至1225mm,从而满足飞机发动机 控制电缆的外形尺寸要求。[0028]此外,为了满足发动机控制电缆的质量要求(应小于等于2000g、在干燥和没有 堵塞的情况下),减小了主电缆13的最粗区段处的防波套11的直径规格,其标称外径由 18. 0mm减小为15. 0mm ;并减小了第一组分支电缆28的最粗区段处的热缩套管12的外径, 其收缩前外径由25. 4mm改为19. 1mm,使得控制电缆的总质量更轻、走线更顺畅,达到控制 电缆外形尺寸要求。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通过本实施方式对控制电缆的改进,实现了提高电缆 抗干扰能力并优化电缆布局、减轻电缆质量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包括具有多根分支电缆(10)的主电缆(13),所述分支电缆(10)从所述主电缆(13)分出,所述分支电缆(10)各自的外表面上均包覆有防波套(18),所述主电缆(13)的外表面上也包覆有防波套(11),其特征在于,以内外套圈相配合的布置实现所述主电缆(13)的防波套(11)与所述分支电缆的防波套(18)之间的压接,所述布置为内套圈(15)套在所述分支电缆(10)上,所述分支电缆(10)各自的位于主电缆端的且邻近于所述内套圈(15)的防波套(18)翻卷包覆在内套圈(15)上,所述主电缆(13)的防波套(11)包覆在所述分支电缆(10)翻卷的防波套(18)上,外套圈(16)在对应于内套圈(15)的位置处压接在所述主电缆(13)的防波套(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缆(13)的防 波套(11)的外表面上包裹有热缩套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通过外套圈压接在电 连接器尾附上实现所述分支电缆(10)的防波套(18)与相应的电连接器尾附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飞机 用发动机,所述分支电缆包含从所述主电缆(13)的第一端分出的第一组分支电缆和从所 述主电缆(13)的第二端分出的第二组分支电缆,第一组分支电缆各自连接用于连接发动 机电子控制装置及飞机传感器的第一组电连接器,而第二组分支电缆各自连接用于连接发 动机各附件的第二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板(4),安装在所述第一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电连接器 中包括连接至第一转速传感器的第一电连接器(8),并且所述第一电连接器(8)到所述安 装板(4)的分支电缆使用长度为1082mm至1097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8) 到所述安装板(4)的分支电缆使用长度为1092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电连接器 中包括连接至第二转速传感器的第二电连接器(9),并且所述第二电连接器(9)到所述安 装板⑷的分支电缆使用长度为1215mm至123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9) 到所述安装板(4)的分支电缆使用长度为12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缆(13)的最 粗区段处的第二防波套(11)的标称外径为1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支电缆 (28)的最粗区段处的热缩套管(12)的外径为19. 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控制电缆,包括具有多根分支电缆(10)的主电缆(13),分支电缆从主电缆分出,分支电缆各自的外表面上均包覆有防波套(18),主电缆的外表面上也包覆有防波套(11)。特别地,以内外套圈相配合的布置实现主电缆的防波套与各分支电缆的防波套之间的压接,上述布置为内套圈(15)套在分支电缆上,分支电缆各自的位于主电缆端的且邻近于内套圈的防波套均翻卷包覆在内套圈上,主电缆的防波套包覆在分支电缆翻卷的防波套上,外套圈(16)在对应于内套圈的位置处压接在主电缆的防波套上。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缆,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并优化了电缆布局、减轻了电缆质量。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1590506SQ20092027093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日
发明者桂晓玉 申请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