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终端及工作模式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304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终端及工作模式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一种智能终端及一种工作模式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很多设备尤其是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简单、直接地与智能终端相连,同时功耗大大降低,改善了用户体验。智能穿戴设备由于在便携性、新奇性以及数据交互性能等方面具有的优点,使得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与智能终端相互独立,在使用时智能手环仅能实现其独立使用的功能,而无法做他用,并且需要独立佩戴。尤其是当用户忘记携带智能手环或者智能终端,两者便无法连接使用,如此显然会降低用户体验。此外,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缺乏扩展性和开放性,大多只能支持自有产品,导致与该智能穿戴设备配合使用的智能终端也只能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而无法借助智能穿戴设备实现更多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终端及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其可解决传统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功能单一,导致用户体验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控制其工作模式。

其中,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则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终端状态栏工作模式下工作,并作为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

其中,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未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则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普通工作模式下工作,作为单独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是否与智能终端上的触点电连接;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

控制单元,用户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控制其工作模式。

其中,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时,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终端状态栏工作模式下工作,并作为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未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普通工作模式下工作,作为单独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通过以下方式检测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是否与智能终端上的触点电连接;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

其中,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触点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触点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所述触点之间建立的电连接实现与智能终端的通信以及从所述智能终端获得电能。

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该固定结构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并且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重叠固定、作为外壳套设、内嵌安装以及伸缩固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

控制模块,用户根据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控制切换其工作模式。

其中,当所述智能终端上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工作,并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当所述智能终端上未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所述智能终端上自动生成状态栏。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通过以下方式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的触点是否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电连接;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

其中,当所述智能终端的触点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触点时,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触点之间建立的电连接实现与智能穿戴设备的通信并提供电能给所述智能穿戴设备。

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并且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重叠固定、作为外壳套设、内嵌安装以及伸缩固定。

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环绕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开设的凹槽,以及设置于凹槽底部的扣钉,所述智能终端收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于所述凹槽中,并通过所述扣钉来固定位于所述凹槽中的智能穿戴设备。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终端及工作模式管理方法中,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与智能终端安装于一体,用户无需分别单独携带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并且可分别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或者所述智能终端的使用状态对应控制切换其工作模式,从而解决了传统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功能单一的问题,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智能终端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智能终端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智能终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智能终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智能终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所述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其可根据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控制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以解决传统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下述内容以智能手环为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其执行实体为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该智能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

102、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控制其工作模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工作模式可以用于表征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可以包括: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的终端状态栏工作模式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独立使用的普通工作模式。具体地,所述智能手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当所述智能手环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时,该智能手环可用作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当所述智能手环从智能终端拆卸下来时,其可作为一个独立使用的智能手环。

其中,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处于独立使用的普通工作模式时,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现计步器、闹钟、睡眠监测、健康管理、防丢等各种基本功能。当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的终端状态栏工作模式时,该智能穿戴设备不仅具有其普通工作模式下的基本功能,还可作为现有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用以显示智能终端设备电量、网络、信号强度、新消息、后台运行应用等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处于独立使用的普通工作模式时的各种基本功能不作具体限定,也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时显示的状态信息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以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状态来控制切换其工作模式,进而可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提供更多功能,解决了现有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管理方法,该方法是对图1所示的方法的进一步扩展,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的终端状态栏工作模式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独立使用的普通工作模式。

其中,当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分离,即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单独使用时,其将自动进入普通工作模式,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基本功能;而当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时,将自动进入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的终端状态栏工作模式,此时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在保留其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这一新功能,例如,显示智能终端设备电量、网络、信号强度、新消息、后台运行应用等状态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以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201、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则执行步骤202;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未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即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相互分离),则执行步骤203。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的步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是否与智能终端上的触点电连接;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上均设置有触点,该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上的触点之间是否电连接用于表征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当二者的触点之间电连接时,则说明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智能终端上,则二者的对应触点之间相抵接而建立电连接,并且可通过触点间的电连接建立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当二者的触点之间未电连接时,则说明智能穿戴设备从智能终端上分离,即未安装于智能终端上,则此时该智能穿戴设备可独立使用。

具体的,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来确定该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上的两触点是否电连接,原理可以包括:当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时,使得两触点相抵接而电连接时,将引起该触点处的电流和/或电压的变化,或者使得触点处由开路状态变成闭合回路状态。

本实施例对判断该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上的两触点是否电连接的方法不作具体限定,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来判断该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例如:通过比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加速度、角速度、运动路径等传感器感测或监测到的运动参数是否一致来进行判断。并且本实施例对判断该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上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的方法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来判断该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例如:通过分别设置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上的摄像头、相机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照片或者影像,然后通过比对两者获取周围环境的照片或者影像是否一致来进行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并且本实施例对判断该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的方法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202、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时,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于智能终端状态栏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并作为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一旦该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智能终端上,该智能穿戴设备将一直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

进一步的,在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的模式下,该智能穿戴设备不仅可以保持原有的基本功能,还增加了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的功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若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则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基本功能:计步器、闹钟、睡眠监测、运动监测、健康管理、防丢等,以及增加的以下状态栏显示功能:显示智能终端的电量、网络、信号强度、新消息等状态信息。本实施例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基本功能以及作为状态栏显示模式下的功能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203、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未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时,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于普通工作模式下工作,作为单独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一旦该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分离,该智能穿戴设备将处于于普通工作模式下工作,作为单独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此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只具备其自带的基本功能,例如:计步器、闹钟、睡眠监测、运动监测、健康管理、防丢等。本实施例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基本功能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该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默认为普通工作模式,当检测到其安装于智能终端时,即可切换到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的工作模式。具体如何检测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的方法在上述内容中已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与智能终端安装于一体,用户无需分别单独携带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并且安装于智能终端上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使该智能穿戴设备在原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作为智能终端状态栏显示使用的功能,使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更为多样化,进而增加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其可根据智能终端上是否安装有智能穿戴设备控制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以解决传统智能终端功能单一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其执行实体为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如图3所示,该智能终端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

S302、根据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控制其工作模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工作模式可以用于表征智能终端的使用状态,可以包括:将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的第一工作模式(此时智能终端不再生成状态栏),以及与智能穿戴设备分离的第二工作模式(即普通工作模式),并且该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智能终端自行生成状态栏。

其中,当将智能穿戴设备作为该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模式时,该智能终端将不再显示状态栏,因此,可将用户界面整体放大至填充整个屏幕,而由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屏幕对智能终端的状态进行显示。

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以根据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来控制切换其工作模式,进而可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实现状态显示,而该智能终端也可获得更大的显示范围,进一步增加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智能终端工作模式管理方法,该方法是对图3所示的方法的进一步扩展,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工作模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将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的第一工作模式(此时智能终端不再生成状态栏)以及智能终端自行生成状态栏的正常模式,即第二工作模式。

具体的,本实施例以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智能终端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401、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若所述智能终端上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则执行步骤402;若所述智能终端上未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即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相分离,则执行步骤403。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的步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的触点是否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电连接;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上均设置有触点,该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之间是否电连接用于表征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若智能终端上的触点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电连接,则说明智能终端上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若智能终端上的触点没有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电连接,则说明智能终端上没有装配智能穿戴设备。此外,当智能终端的触点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电连接时,不仅可以建立该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的通信,该智能终端还能通过触点间的电连接对智能穿戴设备供电。而所述检测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是否电连接的方法与上述记载的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检测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检测两者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或者通过获取两者周围的环境是否一致来判断,而具体的原理与上述智能穿戴设备工作管理方法中记载的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02、当所述智能终端上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控制所述智能终端于第一工作模式下工作,并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一旦该智能终端上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终端自身将不再生成状态栏,而由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的屏幕显示智能终端的相关状态信息。对应的,由于该智能终端节省了状态栏占用的空间,可将其用户界面可以放大至铺满整个显示屏。

403、当所述智能终端上未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控制所述智能终端于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所述智能终端自行生成状态栏。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一旦该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分离,智能终端将无法将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此时,智能终端将恢复普通工作模式,自行生成状态栏,对应的也需要将放大的用户界面缩小至适当尺寸,该适当尺寸为显示屏扣除状态栏后的尺寸。

值得说明的是,该智能终端的工作模式默认为普通工作模式,即第二工作模式,仅当检测到其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才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即将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的工作模式。具体如何检测智能终端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的方法在上述内容中已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与智能终端安装于一体,用户无需分别单独携带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并且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终端将不再生成状态栏,而由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其状态栏功能,因此,用户界面尺寸可以整体放大至填充满整个显示屏幕,使该智能终端的功能更为多样化,进而增加了用户体验。

为了可以更好的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下面提供一个具体场景,以及在各工作模式下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相应的操作。

当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相互分离时,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独立工作,各自处于普通工作模式,且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终端均只能实现各自正常的功能。而当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安装于一体时,智能穿戴设备将处于作为智能终端状态栏显示使用的模式,而智能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此时智能终端将不再生成状态栏,而是由安装于该智能终端上的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显示智能终端的电量、网络、信号强度、新消息、后台运行应用等状态信息,对应的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可以整体放大至填充整个显示屏幕。此时,智能穿戴设备不仅可以保持原有正常使用的功能,还增加了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这一新功能;而智能终端在此模式下也不用再生成状态栏。显然,该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功能均变得更为多样化,并且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安装于一体,用户也无需分别单独携带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整体用户体验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下面提供一些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可分别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51,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

控制单元53,用户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控制其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当所述检测单元51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时,所述控制单元53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于终端状态栏工作模式下工作,并作为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未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时,所述控制单元53还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于普通工作模式下工作,作为单独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51检测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的方法与上述图2所示的智能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所述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的智能穿戴设备60,该智能穿戴设备60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

该智能穿戴设备60包括:至少一处理器61,例如CPU,至少一通信总线62,用户接口63,至少一通信接口64以及存储器65。其中,通信总线62用于实现智能穿戴设备60各组件之间的通信连接。用户接口63可包括触控屏,此外,用户接口63还可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通信接口64可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如数据线接口等)、无线接口(如2G、3G、4G、5G等移动通信接口、WI-FI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接口等),通信接口64可以用于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存储器6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transitory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65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61的存储装置。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6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工作模式控制模块。其中,操作系统用于协同该智能穿戴设备60中各组件的运行。用户接口模块用于保存和维护该智能穿戴设备60的用户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1用于调用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模块,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控制其工作模式。

其中,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控制其工作模式,包括:

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则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终端状态栏工作模式下工作,并作为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

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未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则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普通工作模式下工作,作为单独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是否与智能终端上的触点电连接;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

进一步的,请一并结合图7,该智能穿戴设备以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该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显示屏背面的触点(图未示)以及设置于表带上的固定结构67,该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该固定结构67可拆卸地安装于智能终端上,此时,可通过所述触点与智能终端电连接而获得智能终端的提供的电能。

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结构67为贯穿表带设置的卡孔。

可以理解的是,该固定结构67也可以是粘扣、凸设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固定结构、固定槽等常用的固定结构,并且本实施例对该固定结构67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穿戴设备可通过所述固定结构67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重叠固定、作为外壳套设、内嵌安装以及伸缩固定等方式。其中,重叠固定是指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直接叠设于智能终端上;作为外壳套设是指采用类似手机保护壳的方式套设于智能终端上;内嵌安装是指类似SD卡的方式插设于智能终端上;伸缩固定是指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均可采用柔性材料制备而成,并且智能穿戴设备装配于智能终端上后,可相对智能终端伸缩或者随智能终端一起弯折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为一电子墨水屏,以获得更好的省电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栏位置或者靠近智能终端的状态的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与安装于智能终端整合为一体,用户无需分别单独携带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并且安装于智能终端上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作为智能终端的状态栏显示使用,使该智能终端在原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作为智能终端状态栏显示使用的功能,使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更为多样化,进而增加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如图6所示,所述智能终端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81,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

控制模块83,用户根据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控制其工作模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工作模式可以用于表征智能终端的使用状态,可以包括:将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的第一工作模式(此时智能终端不再生成状态栏),以及与智能穿戴设备分离的第二工作模式(即普通工作模式),并且该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智能终端自行生成状态栏。

进一步的,当所述检测模块81检测到智能终端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83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终端于第一工作模式下工作,并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此时智能终端不再生成状态栏;当所述智能终端未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所述控制模块83还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终端于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所述智能终端自行生成状态栏。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81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的方法与上述图4所示的智能终端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相同,再次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所述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的智能终端90,该智能终端90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

该智能终端90包括:至少一处理器91,例如CPU,至少一通信总线92,用户接口93,至少一通信接口94以及存储器95。其中,通信总线52用于实现智能终端90各组件之间的通信连接。用户接口93可包括触控屏,此外,用户接口93还可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通信接口94可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如数据线接口等)、无线接口(如2G、3G、4G、5G等移动通信接口、WI-FI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接口等),通信接口94可以用于与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存储器9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transitory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95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91的存储装置。如图9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9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工作模式控制模块。其中,操作系统用于协同该智能终端90中各组件的运行。用户接口模块用于保存和维护该智能终端90的用户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91用于调用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模块,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

根据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控制其工作模式。

其中,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上的触点是否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电连接;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状态是否一致;和/或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周围环境是否一致。

其中,根据所述智能终端上是否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控制其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智能终端上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控制所述智能终端于第一工作模式下工作,并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状态栏显示使用;

当所述智能终端上未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时,控制所述智能终端于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所述智能终端自行生成状态栏。

进一步的,请一并结合图10,该智能终端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智能终端还包括设置于表面的触点97以及安装结构(图未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该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此时,所述触点97将抵持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触点而建立电连接,该智能终端即可对该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供电以及建立与智能穿戴设备的通信连接。具体的,该安装结构包括环绕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开设的凹槽99,以及设置于所述凹槽99底部的扣钉(图未示),所述智能终端收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于所述凹槽99中,所述扣钉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固定结构67相扣合,以通过所述扣钉固定所述凹槽99中的智能穿戴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该安装结构为与所述固定结构67相配合以实现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相互固定的结构,该安装结构对应所述固定结构67也可以设置为粘扣带、凹设于所述智能终端表面的卡槽等安装部件、固定柱等安装结构,并且本实施例对该安装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终端可通过安装结构可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将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终端上:重叠固定、作为外壳套设、内嵌安装以及伸缩固定等方式。其中,重叠固定是指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直接叠设于智能终端上;作为外壳套设是指采用类似手机保护壳的方式套设于智能终端上;内嵌安装是指类似SD卡的方式插设于智能终端上;伸缩固定是指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均可采用柔性材料制备而成,并且智能穿戴设备装配于智能终端上后,可相对智能终端伸缩或者随智能终端一起弯折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安装结构设置于靠近状态栏的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与智能终端安装于一体,用户无需分别单独携带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并且装配有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终端将不再生成状态栏,而由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其状态栏功能,因此,用户界面尺寸可以整体放大至填充满整个显示屏幕,使该智能终端的功能更为多样化,进而增加了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中的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终端及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与智能终端安装于一体,用户无需分别单独携带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并且可分别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或者所述智能终端的使用状态对应控制切换其工作模式,从而解决了传统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功能单一的问题,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模式管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其工作模式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