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8510阅读:20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性能测试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笔记本电脑类产品以其可携式,功能全面等特性满足消费者商务、办公、娱乐的需求, 就其功能大概可分为扩展埠模块(USB、DMI、CRT等);音像输出模块(camera、LCD、耳机、麦克风、speaker等);人体工程接口(keyboard、Touch pad 、fingerprint、Button等);为确保产品质量,笔记本电脑上所具备的上述的性能可以正常工作,工厂在批量生产时需要经过一个个测试站进行检测,现有检测模式均是采用人为手动作业或人工感知判断,除了不可控的人为漏失外也是导致该行业属于密集型用工产业范畴,在当今劳动力成本上升,缺工潮逐年放大的背景下从业者不得考虑采用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操作模式,减少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企业营收及缺工潮带来的产能不足及交货不及时的问题.

在上述原因驱动下,为确保笔记本电脑产品符合设计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及确保产品长效稳定工作,在最后的整机装配环节后会对产品进行全方位检测,包含产品性能,外观等,我公司特实用新型设计此设备。

本设备主要为解决笔记本电脑生产测试过程中的以下问题:

a. 手动组装导致测试准备时间较长.影响测试产出。

b. 手动组装/拆卸作业过程中造成产品外观人为伤害(插拔导致接口损坏或作业中撞击到其 产品外壳导致划伤外观等问题)。

c. 测试中因为许多测试项目靠人为感官判断“Go”&“No”导致误判,造成产品质量不易 管控。

d. 较多的人为手动作业导致产品产出低,测试人力需求量大,与现行的缺工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对笔记本电脑整机进行自动测试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包含一底板,底板上设有一罩体,罩体上设有一自动门,底板上可滑动地设有一托板,在底板上位于托板的两侧各设有一可活动的IO自动插拔结构,底板上还设有一对IO信号转接针板,托板上可分离地设有一机种载板,机种载板上设有一对固定笔记本电脑机体的夹具和一LCD支撑板,机种载板上还设有一对载板转接针模块,载板转接针模块与IO信号转接针板相配合,测试时载板转接针模块与电脑电连接,底板上还设有一XYZ运动机构,XYZ运动机构控制一主机头在XYZ方向运动,主机头上设有一导电橡胶头和一按压橡胶滚轮,导电橡胶头用于测试电脑TP, 按压橡胶滚轮用于测试电脑键盘,罩体内设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用于测试电脑LCD显示,自动门位于内部的一面设有测试电脑摄像头的图案,被测电脑通过电连接控制托板、IO自动插拔结构、XYZ运动机构和自动门的运动以及摄像头的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导电橡胶头通过笔型气缸与主机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按压橡胶滚轮和主机头间设有弹性缓冲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XYZ运动机构包含Z轴主气缸、X轴电机、X轴丝杆、Y轴电机和Y轴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托板、IO自动插拔结构和自动门的运动由气缸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该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①SD/DVD测试:把电脑放在载板上,安装SD卡和DVD光盘,等待电脑自动检测,测试完成后弹出DVD光盘;

②放置电脑:将笔记本电脑LCD打开,平衡放置在载板上,插上两旁的I/O模组,按托板进开关载板进入;

③键盘测试:电脑进入罩体内,电脑自动检测LCD是否打开到正确角度及托板是否到位,然后电脑发指令XYZ运动机构控制按压橡胶滚轮下降压键盘,一次测试一排按键,来回往复运动可以测试完键盘上所有按键;

④TP测试:键盘测试完成后,电脑发指令XYZ运动机构控制导电橡胶头下降压左右键各一次,然后导电橡胶头下降压住触摸板,XYZ运动机构的电机在XY方向同时动作模拟人手指滑动,测试完成后XYZ运动机构三轴归零;

⑤LED/摄像头/喇叭/麦克风测试:电脑发指令关闭自动门并开启罩体内的摄像头,摄像头拍摄电脑的LED个数,电脑对比判断LED是否OK; 电脑自动开启自带摄像头拍摄自动门反面的图案并自动识别;电脑自动打开喇叭和麦克风,喇叭放音麦克风录音,电脑自动识别;

⑥HDMI/CRT/USB/Loop Back测试: I/O模组已经插接,电脑自动测试;

⑦测试完毕,电脑发指令打开自动门,托板退出。

本设备可以达到以下功能:

a. 实现笔记本电脑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测试。

b. 可以配合机械手自动作业以取消人力作业,做到作业无人化。

c. 实现产品测试自动化,避免人为动作的导致的不良。

d. 实现测试项目自动化,取消人为感官判断动作。

e. 实现不同机种的快速换线,节约人力及工时。

f. 提升产品生产产出,减少测试人力需求。

g. 实现产品功能测试统一化/标准化。

h. 提升产品制造流程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增加企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底板上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机种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XYZ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图5所示,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1,包含一底板21,底板21上设有一罩体22,罩体22上设有一自动门23,底板21上可滑动地设有一托板30,在底板21上位于托板30的两侧各设有一可活动的IO自动插拔结构31,底板21上还设有一对IO信号转接针板32,托板30上可分离地设有一机种载板40,机种载板40上设有一对固定笔记本电脑机体的夹具41和一LCD支撑板42,机种载板40上还设有一对载板转接针模块43,载板转接针模块43与IO信号转接针板32相配合,测试时载板转接针模块43与电脑电连接,底板21上还设有一XYZ运动机构50,XYZ运动机构50控制一主机头60在XYZ方向运动,主机头60上设有一导电橡胶头61和一按压橡胶滚轮62,导电橡胶头61用于测试电脑TP, 按压橡胶滚轮62用于测试电脑键盘,罩体22内设有一摄像头70,摄像头70用于测试电脑LCD显示,自动门23位于内部的一面设有测试电脑摄像头的图案,被测电脑通过电连接控制托板30、IO自动插拔结构31、XYZ运动机构50和自动门23的运动以及摄像头70的开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导电橡胶头61通过笔型气缸与主机头60相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按压橡胶滚轮62和主机头60间设有弹性缓冲机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XYZ运动机构50包含Z轴主气缸51、X轴电机52、X轴丝杆53、Y轴电机54和Y轴丝杆5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托板30、IO自动插拔结构31和自动门23的运动由气缸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该笔记本电脑整机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①SD/DVD测试:把电脑放在载板上,安装SD卡和DVD光盘,等待电脑自动检测,测试完成后弹出DVD光盘;

②放置电脑:将笔记本电脑LCD打开,平衡放置在载板上,插上两旁的I/O模组,按托板进开关载板进入;

③键盘测试:电脑进入罩体内,电脑自动检测LCD是否打开到正确角度及托板是否到位,然后电脑发指令XYZ运动机构控制按压橡胶滚轮下降压键盘,一次测试一排按键,来回往复运动可以测试完键盘上所有按键;

④TP测试:键盘测试完成后,电脑发指令XYZ运动机构控制导电橡胶头下降压左右键各一次,然后导电橡胶头下降压住触摸板,XYZ运动机构的电机在XY方向同时动作模拟人手指滑动,测试完成后XYZ运动机构三轴归零;

⑤LED/摄像头/喇叭/麦克风测试:电脑发指令关闭自动门并开启罩体内的摄像头,摄像头拍摄电脑的LED个数,电脑对比判断LED是否OK; 电脑自动开启自带摄像头拍摄自动门反面的图案并自动识别;电脑自动打开喇叭和麦克风,喇叭放音麦克风录音,电脑自动识别;

⑥HDMI/CRT/USB/Loop Back测试: I/O模组已经插接,电脑自动测试;

⑦测试完毕,电脑发指令打开自动门,托板退出。

本设备可以达到以下功能:

a. 实现笔记本电脑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测试。

b. 可以配合机械手自动作业以取消人力作业,做到作业无人化。

c. 实现产品测试自动化,避免人为动作的导致的不良。

d. 实现测试项目自动化,取消人为感官判断动作。

e. 实现不同机种的快速换线,节约人力及工时。

f. 提升产品生产产出,减少测试人力需求。

g. 实现产品功能测试统一化/标准化。

h. 提升产品制造流程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增加企业竞争力。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