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多协议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67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容多协议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同时兼容处理多种协议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我国高速公路系统目前基本上处于人工半自动收费(MTC:Manual Toll Collection)系统,因而存在二义性的问题。为了完成在高速公路上的收费卡功能,而又在各个出口处对车辆行驶路径进行准确的判断,故而提出了双频系统概念来解决这一现实的问题。目前国内主打的双频系统为13.56MHz和433MHz。高频用于兼容现有MTC软件系统,并兼顾唤醒超高频电路的工作,超高频完成路侧标站信息的接收与存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又增加两个微波频段2.4GHz和5.8GHz的系统使用,其中2.4GHz系统主要用于蓝牙功能扩展需求(蓝牙2.0),支持标签设备短距离通信,在10m之内和外设完成信息的交换,其抗干扰和可靠性比较高,提高用户使用的方便性,比如打印功能;5.8GHz系统用于实现ETC功能,满足多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中规定的DSRC通信协议。目前大多数ETC车辆中的标签大多不支持433MHz标识的的功能,伴随着全国ETC联网以及5.8GHz二义性国家标准的推广,势必今后成为主流标签,因而也将取代433MHz的应用。

在此发展期间需要一种标签能兼顾上述这些需求,可在不同的区域、场合应用,使用灵活,并仅仅通过软件的版本进行更新即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兼容多协议的电子标签,解决公路收费二义性的问题,兼顾实现ETC功能,而且能适应不同区域的公路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兼容多协议的电子标签,主要由供电单元、射频单元、天线单元、主控单元组成;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池,用于提供其他各单元的用电;

所述射频单元由高频、超高频、微波三个频段的电路构成,包括13.56MHz电路、433MHz电路、2.4GHz电路和5.8GHz电路,每个电路都与MCU进行独立的SPI通信;

所述天线单元为印制板天线,每个射频电路对应独立的天线,在布板时位置隔开;

所述主控单元主要由MCU和安全芯片构成,完成对射频单元的控制和信息的加密解密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单元采用微带线设计,线极化方式,全向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5.8GHz电路采用集成芯片,内部内嵌放大电路和收发控制切换电路,外接天线,该5.8GHz电路集成芯片和单片机MCU封装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13.56MHz电路,采用集成芯片,外围连接天线,其输出信号经二极管倍频整流后提供中断信号给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433MHz采用集成芯片,外接天线,内部集成收发切换电路和放大电路,控制方面和单片机靠SPI总线方式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2.4GHz采用集成芯片,外接天线,内部集成收发切换电路和放大电路,控制方面和单片机靠SPI总线方式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芯片设有与MCU的通信接口,支持国标SM4协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13.56MHz电路是基础电路,负责高频协议的通信工作,符合ISO/IEC 14443 TYPE-A标准,完成出入口超高频或微波电路的激活和用户缴费卡的功能;433MHz和5.8GHz电路完成路标信息的承载或ETC功能。2.4GHz蓝牙则针对特殊的应用进行通信交互。本实用新型中首次提出了兼容多种频段协议的通信工作标签,可满足各个场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标签相比,功能多样完善,使用方便灵活,性能优越,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协议标签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标签的射频电路组成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射频电路的天线组成框图。

其中:

1、供电单元; 2、主控单元;

3、射频单元; 4、天线单元;

5、高频电路; 6、超高频电路;

7、微波电路; 8、13.56MHz天线;

9、433MHz天线; 10、2.4GHz天线;

11、5.8GHZ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标签,由供电单元1、主控单元2、射频单元3和天线单元4组成。

供电单元1主要是由电池来提供整个单板的用电。

主控单元2由MCU和安全芯片构成,完成对各个射频单元的控制和信息的加密解密功能。

标签的核心为射频单元3:由高频、超高频、微波三个频端,四个电路构成,包括13.56MHz电路、433MHz电路、2.4GHz电路和5.8GHz电路,每个电路均采用集成单芯片,外围只需连接天线即可,设计简单,节省空间。其中5.8GHz电路和主控MCU是封装到一起的单芯片,成本也有所下降。每个电路都与MCU进行独立的SPI通信,工作时互相间不影响。

天线单元4:均采用印制板天线,降低成本,每个射频电路对应独立的天线,在布板时位置隔开,避免相互的耦合。天线单元为全向天线,线极化方式。天线的布局经过仿真、优化、调试所得到,因各电路在工作时并非同时,因此通信不受影响。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单元局部位置,包括高频电路5、超高频电路6、微波电路7。各个频段的电路均采用市面上的主流芯片,开发周期短,外围元器件少。其中高频电路兼顾唤醒其他超高频或微波电路。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单元局部位置。共计四款天线,包括13.56MHz天线8、433MHz天线9、2.4GHz天线10和5.8GHz天线11,均采用印制板方式实现,通过模拟仿真各个天线可以达到预期要求。在各个电路独立工作时可以完成正常的通信。

本实用新型中不需要额外的存储器,采用片内式存储(MCU内部存储器,存储空间大)。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唯一单片机即可完成整个单板的控制流程操作。

本设计中的5.8GHz电路采用集成芯片,收发一体,外部只需外接天线即可,电路简单实用,该集成芯片内部内嵌放大电路和收发控制切换电路,而且最重要的是该集成芯片和单片机是封装在一起的,和5.8GHz集成芯片通信时无需外围通信,给单板节省很大的空间,更低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的13.56MHz高频电路,采样集成单芯片,外围只需连接天线即可,可通过非接触式方式通信,其输出信号经二极管倍频整流后提供中断信号给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433MHz和2.4GHz是采用不同的集成芯片的,分离式的。芯片对外只需天线即可,内部集成收发切换电路和放大电路,控制方面和单片机靠SPI总线方式进行通信。

本实用新型中不包括触发控制单元,因此单板面积很小。

本实用新型中不包括显示及指示单元等等。因此功耗低。

本实用新型中预留安全芯片和单片机通信接口,可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工作,空口协议,支持国标SM4协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更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